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谷鳥猶遷木,場駒正食苗。

    “谷鳥猶遷木,場駒正食苗。”詩句出處:《送戴三征君還谷口舊居》;是唐朝詩人理瑩的作品。

    巖穴多遺秀,弓車屢遠招。周王尊渭叟,潁客傲唐堯。
    出處天波洽,關河地勢遙。瞻星吳郡夜,作霧華山朝。
    清論虛重席,閑居掛一瓢。漁歌思坐酌,宸渥寵行軺。
    春為荷裳暖,霜因葛履消。層崖懸瀑溜,萬壑振清飆。
    谷鳥猶遷木,場駒正食苗。謝安何日起,臺鼎佇君調。

    【註釋】:

    谷:

    (一)gǔ ①兩山之間的水道或夾道。《墨子·親士》:“是故江河不惡小谷之滿己也,故能大。”②喻困境。《詩經·大雅·桑柔》:“人亦有言,進退維谷。”③山谷。《詩經·小雅·十月之交》:“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二)yù [吐谷渾]見“吐”。

    猶:

    ①獸名。也叫猶猢,形似麂。《水經註·江水一》:“山多猶猢,似猴而短足,好遊巖樹。”②如同;好像。《隆中對》:“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沈括《夢溪筆談》卷七:“月本無光,猶銀丸,日耀之乃光耳。”③副詞。1. 還;仍然。《孟子·盡心上》:“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軔:仞。)2. 尚且。司馬光《資治通鑒·赤壁之戰》:“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胄:後代。)④通“猷(yóu)”。1.計謀;謀劃。《詩經·小雅·采芑》:“方叔元老,克壯其猶。”2.道。《詩經·小雅·小旻》:“匪先民是程,匪大猶是經。”(匪:非。是:復指前置賓語。程:效法。)⑤通“由”。1.行。《左傳·昭公十四年》:“殺親益榮,猶義也夫!”2.從。《孟子·公孫醜上》:“紂之去武丁未久也……然而文王猶方百裡起,是以難也。”3.由於。《公羊傳·莊公四年》:“紀侯之不誅,至今有紀者,猶無明天子也。”⑥通“搖”。搖動。《禮記·檀弓下》:“詠斯猶,猶斯舞。”

    遷:

    ①登;上升。《詩經·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喬木:高大的樹木。)②遷移;轉移。《詩經·衛風·氓》:“以爾車來,以我賄遷。”③變更;變動。《禮記·大傳》:“有百世不遷之宗。”④調動官職(多指提升)。《後漢書·張衡傳》:“再遷為太史令。”⑤貶謫;放逐。《漢書·文帝紀》:“長沙王長謀反,廢,遷蜀嚴道。”(嚴道:舊縣名,今四川榮經縣地。)

    木:

    ①樹木。《詩經·周南·漢廣》:“南有喬木。”②樹葉。韓駒《念奴嬌·月》:“木落山高真個是,一雨秋容新沐。”③木材;木料。《孟子·梁惠王下》:“為巨室,則必使工師求大木。”④用木料制成的。《三國志 · 蜀書·諸葛亮傳》:“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⑤特指棺材。《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⑥古代八音之一,指木制的樂器。《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⑦五行之一。⑧質樸;樸實。《論語·子路》:“剛毅木訥,近仁。”

    場:

    (一)①多人聚集或事情發生的地方;處所。李白《出自薊北門行》:“推轂出猛將,車旗登戰場。”②科舉時代考試之所;亦指科舉考試。王定保《唐摭言·升沉後進》:“欲入舉場,先問蘇張。”《聊齋志異·鐘生》:“場畢而行母子猶及見也……明日即完畢矣,何爭此一朝夕乎?” (二)cháng ①古祭神用的平地。《國語·楚語下》:“屏攝之位,壇場之所。”②翻曬作物和脫粒的平坦場地。《詩經·豳風·七月》:“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③量詞。用於事情的經過或行為的次數。《宋史·孝宗紀》:“淳熙五年,增銓試為五場,呈試為四場。”

    正:

    (一)①不偏斜。《尚書·說命上》:“惟木從繩則正。”(繩:指木工取直的墨線。)《荀子·君道》:“儀正而景(yǐng影)正。”(儀:用來測定時刻的日規。景:影子。)②人的行為正派;正直;公正。《新書·道術》:“方直不曲謂之正,反正為邪。”《鹽鐵論·論儒》:“子瑕,佞(nìng濘)臣也,夫子因之,非正也。”③合規范;合標準。《論語·鄉黨》:“割不正不食。”(割:切肉。)④純正不雜。《荀子·樂論》:“正聲感人而順氣應之。”⑤作為主體,與“副”相對。《隋書·經籍志》:“補續殘缺正副二本,藏於宮中。”⑥正面,與“反”相對。《天工開物·造皮紙》:“紙以逼簾者為正面。”(逼:靠近。簾:竹簾。)⑦大於零的,與“負”相對。《九章算術·方程》:“如方程,各置所取,以正負術入之。”⑧長官。《左傳·哀公元年》:“(少康)為仍牧正,……逃奔有虞,為之庖正。”⑨正當;合適。《管子·立政》:“正道捐棄而邪事日長。”⑩糾正;使……正。《左傳·隱公十一年》:“政以治民,刑以正邪。”使端正。《論語·子路》:“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11)副詞。表示動作在進行中;狀態的持續。《漢書·燕刺王旦傳》:“正讙不可止。” (二)zhēng ①陰歷每年的第一個月。《漢書·武帝紀》:“三年春正月,行幸甘泉宮。”(幸:指帝王到某處。)②箭靶中心。《詩經·齊風·猗嗟》:“終日射侯,不出正兮。”

    食:

    (一)①飯食;糧食。《韓非子·十過》:“財食將盡。”②食物。《左傳·隱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③吃。《史記·陳涉世傢》:“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④受納。《鹽鐵論·相刺》:“賢聖不能正不食諫諍之君。”⑤日、月虧缺的現象。後作“蝕”。《論語·子張》:“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食言]失信;不信守諾言。《史記·殷本紀》:“女(rǔ)毋不信,朕不食言。”(女:你。) (二)sì 拿東西給人吃;供養。《史記·淮陰侯列傳》:“解衣衣我,推食(shí)食(sì)我。” (三)yì人名用字。漢朝有酈食其(jī)。

    苗:

    ①尚未吐穗的莊稼。《論語·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泛指初生的植物。陶潛《歸園田居五首》之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②初生的動物。陸遊《初夏道中》:“雨馀山客買魚苗。”③事物的開端或初生跡象。白居易《讀張籍古樂府》:“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④後代子孫。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⑤民眾。《法言·重黎》:“播其虐於黎苗。”⑥夏季打獵。《詩經·小雅·車攻》:“之子於苗。”⑦苗族。我國少數民族之一。


    上一篇:非烟聊拟议,干吕在逡巡。

    下一篇: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
  • 谷鸟犹迁木,场驹正食苗。

    “谷鸟犹迁木,场驹正食苗。”诗句出处:《送戴三征君还谷口旧居》;是唐朝诗人理莹的作品。

    岩穴多遗秀,弓车屡远招。周王尊渭叟,颍客傲唐尧。
    出处天波洽,关河地势遥。瞻星吴郡夜,作雾华山朝。
    清论虚重席,闲居挂一瓢。渔歌思坐酌,宸渥宠行轺。
    春为荷裳暖,霜因葛履消。层崖悬瀑溜,万壑振清飙。
    谷鸟犹迁木,场驹正食苗。谢安何日起,台鼎伫君调。

    【注释】:

    谷:

    (一)gǔ ①两山之间的水道或夹道。《墨子·亲士》:“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②喻困境。《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③山谷。《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二)yù [吐谷浑]见“吐”。

    犹:

    ①兽名。也叫犹猢,形似麂。《水经注·江水一》:“山多犹猢,似猴而短足,好游岩树。”②如同;好像。《隆中对》:“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沈括《梦溪笔谈》卷七:“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③副词。1. 还;仍然。《孟子·尽心上》:“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轫:仞。)2. 尚且。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胄:后代。)④通“猷(yóu)”。1.计谋;谋划。《诗经·小雅·采芑》:“方叔元老,克壮其犹。”2.道。《诗经·小雅·小旻》:“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匪:非。是:复指前置宾语。程:效法。)⑤通“由”。1.行。《左传·昭公十四年》:“杀亲益荣,犹义也夫!”2.从。《孟子·公孙丑上》:“纣之去武丁未久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3.由于。《公羊传·庄公四年》:“纪侯之不诛,至今有纪者,犹无明天子也。”⑥通“摇”。摇动。《礼记·檀弓下》:“咏斯犹,犹斯舞。”

    迁:

    ①登;上升。《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乔木:高大的树木。)②迁移;转移。《诗经·卫风·氓》:“以尔车来,以我贿迁。”③变更;变动。《礼记·大传》:“有百世不迁之宗。”④调动官职(多指提升)。《后汉书·张衡传》:“再迁为太史令。”⑤贬谪;放逐。《汉书·文帝纪》:“长沙王长谋反,废,迁蜀严道。”(严道:旧县名,今四川荣经县地。)

    木:

    ①树木。《诗经·周南·汉广》:“南有乔木。”②树叶。韩驹《念奴娇·月》:“木落山高真个是,一雨秋容新沐。”③木材;木料。《孟子·梁惠王下》:“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④用木料制成的。《三国志 · 蜀书·诸葛亮传》:“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⑤特指棺材。《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⑥古代八音之一,指木制的乐器。《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⑦五行之一。⑧质朴;朴实。《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

    场:

    (一)①多人聚集或事情发生的地方;处所。李白《出自蓟北门行》:“推毂出猛将,车旗登战场。”②科举时代考试之所;亦指科举考试。王定保《唐摭言·升沉后进》:“欲入举场,先问苏张。”《聊斋志异·钟生》:“场毕而行母子犹及见也……明日即完毕矣,何争此一朝夕乎?” (二)cháng ①古祭神用的平地。《国语·楚语下》:“屏摄之位,坛场之所。”②翻晒作物和脱粒的平坦场地。《诗经·豳风·七月》:“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③量词。用于事情的经过或行为的次数。《宋史·孝宗纪》:“淳熙五年,增铨试为五场,呈试为四场。”

    正:

    (一)①不偏斜。《尚书·说命上》:“惟木从绳则正。”(绳:指木工取直的墨线。)《荀子·君道》:“仪正而景(yǐng影)正。”(仪:用来测定时刻的日规。景:影子。)②人的行为正派;正直;公正。《新书·道术》:“方直不曲谓之正,反正为邪。”《盐铁论·论儒》:“子瑕,佞(nìng泞)臣也,夫子因之,非正也。”③合规范;合标准。《论语·乡党》:“割不正不食。”(割:切肉。)④纯正不杂。《荀子·乐论》:“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⑤作为主体,与“副”相对。《隋书·经籍志》:“补续残缺正副二本,藏于宫中。”⑥正面,与“反”相对。《天工开物·造皮纸》:“纸以逼帘者为正面。”(逼:靠近。帘:竹帘。)⑦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九章算术·方程》:“如方程,各置所取,以正负术入之。”⑧长官。《左传·哀公元年》:“(少康)为仍牧正,……逃奔有虞,为之庖正。”⑨正当;合适。《管子·立政》:“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⑩纠正;使……正。《左传·隐公十一年》:“政以治民,刑以正邪。”使端正。《论语·子路》:“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11)副词。表示动作在进行中;状态的持续。《汉书·燕刺王旦传》:“正讙不可止。” (二)zhēng ①阴历每年的第一个月。《汉书·武帝纪》:“三年春正月,行幸甘泉宫。”(幸:指帝王到某处。)②箭靶中心。《诗经·齐风·猗嗟》:“终日射侯,不出正兮。”

    食:

    (一)①饭食;粮食。《韩非子·十过》:“财食将尽。”②食物。《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③吃。《史记·陈涉世家》:“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④受纳。《盐铁论·相刺》:“贤圣不能正不食谏诤之君。”⑤日、月亏缺的现象。后作“蚀”。《论语·子张》:“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食言]失信;不信守诺言。《史记·殷本纪》:“女(rǔ)毋不信,朕不食言。”(女:你。) (二)sì 拿东西给人吃;供养。《史记·淮阴侯列传》:“解衣衣我,推食(shí)食(sì)我。” (三)yì人名用字。汉朝有郦食其(jī)。

    苗:

    ①尚未吐穗的庄稼。《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泛指初生的植物。陶潜《归园田居五首》之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②初生的动物。陆游《初夏道中》:“雨馀山客买鱼苗。”③事物的开端或初生迹象。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④后代子孙。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⑤民众。《法言·重黎》:“播其虐于黎苗。”⑥夏季打猎。《诗经·小雅·车攻》:“之子于苗。”⑦苗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上一篇:非烟聊拟议,干吕在逡巡。

    下一篇: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

  • 上一篇:非烟聊拟议,干吕在逡巡。

    下一篇: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