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未覺朽,谷水誰雲異。”詩句出處:《詠司馬彪續漢志》;是唐朝詩人李世民的作品。
二儀初創象,三才乃分位。非惟樹司牧,固亦垂文字。 綿代更膺期,芳圖無輟記。炎漢承君道,英謨纂神器。 潛龍既可躍,逵兔奚難致。前史殫妙詞,後昆沉雅思。 書言揚盛跡,補闕興洪志。川谷猶舊途,郡國開新意。 梅山未覺朽,谷水誰雲異。車服隨名表,文物因時置。 鳳戟翼康衢,鑾輿總柔轡。清濁必能澄,洪纖幸無棄。 觀儀不失序,遵禮方由事。政宣竹律和,時平玉條備。 文囿雕奇彩,藝門蘊深致。雲飛星共流,風揚月兼至。 類禋遵令典,壇壝資良地。五勝竟無違,百司誠有庇。 粵予承暇景,談叢引泉秘。討論窮義府,看核披經笥。 大辨良難仰,小學終先匱。聞道諒知榮,含毫孰忘愧。
|
【註釋】:
未:
①十二地支之一。《春秋·莊公二十四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②十二時辰之一,即午後一時至三時。③十二生肖屬羊。④副詞。1.表示否定。a.相當於“不”。《詩經·周頌·小毖》:“未堪傢多難。”b.相當於“沒有”、“不曾”。《詩經 · 召南·草蟲》:“未見君子,我心傷悲。”2. 用在句尾,表示疑問。相當於“否”。《後漢書·劉表傳》:“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覺:
(一)①醒悟;明白。《左傳·哀公二十一年》:“數年不覺。”陶潛《歸去來兮辭》:“覺今是而昨非”《公羊傳·昭公三十一年》:“叔術覺焉。”②發覺。柳宗元《三戒·黔之驢》:“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後漢書·張衡傳》:“伺者因此覺知。”③感覺。《滕王閣序》:“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李商隱《無題》:“夜吟應覺月光寒。”陶潛《雜詩》其三:“氣力漸衰損,轉覺日不如。”④高大;正直。《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夫子,覺者也。” (二)jiào 睡醒。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唯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三國志· 魏書· 武帝紀》:“須臾覺我。”朽:
①腐爛。《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②衰老。《晉書·張忠傳》:“年朽花落。”③磨滅。曹操《加棗祗子處中封爵並祀祗令》:“為不朽之事。”谷:
(一)gǔ ①兩山之間的水道或夾道。《墨子·親士》:“是故江河不惡小谷之滿己也,故能大。”②喻困境。《詩經·大雅·桑柔》:“人亦有言,進退維谷。”③山谷。《詩經·小雅·十月之交》:“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二)yù [吐谷渾]見“吐”。雲:
①同“雲2”。②說。《論語·子罕》:“牢曰:‘子雲:吾不試,故藝。’”(牢:人名。試:見用於朝廷。藝:多才藝。)③有。《荀子 ·法行》:“其雲益乎?”④代詞。如此。《史記·汲鄭列傳》:“汲、鄭亦雲,悲夫!”(汲、鄭:指汲黯、鄭當時二人。)⑤助詞。1. 用於句首。《詩經·鄭風·風雨》:“既見君子,雲胡不喜?”2. 用於句中。《後漢書·陳龜傳》:“雖歿(mò)軀體,無所雲補。”(歿:死。補:彌補。)⑥語氣詞。用於句末,表陳述語氣。《史記·伯夷列傳》:“餘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塚雲。”[雲雲]通“蕓蕓”。眾多貌。《莊子·在宥》:“萬物雲雲。”異:
①分開。《禮記·曲禮上》:“群居五人,則長者必異席。”②不同的;不同。《韓非子·五蠹》:“世異則事異。”(世:時代。事:指國傢政治和社會情況。)③奇特;與眾不同。柳宗元《捕蛇者說》:“永州之野產異蛇。”④奇怪;驚奇。陶潛《桃花源記》:“漁人甚異之。”⑤其他;別的。《禮記·曲禮下》:“不有異事,必有異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