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墮寧唯華,玉焚堪小昆。”詩句出處:《廬山》;是唐朝詩人李咸用的作品。
非嶽不言嶽,此山通嶽言。高人居亂世,幾處滿前軒。 秀作神仙宅,靈為風雨根。餘陰鋪楚甸,一柱表吳門。 靜得八公侶,雄臨九子尊。對猶青熨眼,到必冷凝魂。 勢受重湖讓,形難七澤吞。黑巖藏晝電,紫霧泛朝暾。 蓮墮寧唯華,玉焚堪小昆。倒松微發罅,飛瀑遠成痕。 疊見雲容襯,棱收雪氣昏。裁詩曾困謝,作賦偶無孫。 流礙星光撇,驚沖雁陣翻。峰奇寒倚劍,泉曲旋如盆。 草短分雛雉,林明露擲猿。秋楓紅葉散,春石谷雷奔。 月好虎溪路,煙深栗裡源。醉吟長易醒,夢去亦銷煩。 有覺南方重,無疑厚地掀。輕揚聞舊俗,端用鎮元元。
|
【註釋】:
墮:
(一)①落下;掉下。杜牧《題桃花夫人廟》:“可憐金谷墮樓人!”(金谷:晉石崇的園名。墮樓人:指石崇愛妓綠珠,在石崇被捕時在園中跳樓而死。)②通“惰”。懈怠;懶散。《韓非子·顯學》:“侈而墮者貧,力而儉者富。”(侈:奢侈,指揮霍財物,過分享受。力:勤勞。儉:節儉。) (二)huī 同“隳”。毀壞。《春秋·定公十二年》:“叔孫州仇帥師墮郈(hòu)。”(叔孫州仇:魯大夫。郈:叔孫氏采邑,此指郈邑的城墻。)引申為廢棄。《淮南子·修務》:“故名立而不墮,此自強而成功者也。”寧:
(一)①安定;安寧。《尚書·大禹謨》:“萬邦咸寧。”②探望,省視父母。《詩經·周南·葛覃》:“歸寧父母。”③為父母守喪。《漢書·哀帝紀》:“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寧三年。”[歸寧]出嫁的女子回娘傢看望父母。(二)nìng ①副詞。相當於“豈”、“難道”。《史記·陳涉世傢》:“王侯將相寧有種乎?”②連詞。表示選擇。寧可;寧願。《莊子·秋水》:“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唯:
(一)①獨;隻;僅。白居易《琵琶行》:“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②用於句首,表希望。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③用在句首,無實義。歐陽修《祭石曼卿文》:“唯治平四年七月某日。” (二)wěi 應答的聲音。《史記·范雎蔡澤列傳》:“秦王跽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華:
(一)①草木所開的花。後作“花”。《詩經·召南·何彼穠矣》:“華如桃李。”《詩經·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又指開花。《禮記·月令》:“桃始華。”②從中間剖開。《禮記·曲禮上》:“為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為國君者華之,巾以绤。”(二)huá ①光彩;光輝。謝莊《月賦》:“增華臺室,揚采軒宮。”(臺室、軒宮:皆星座名。)又輝映。何遜《秋夕仰贈從兄寘南》:“高樹北風響,空庭秋月華。”②出現在太陽或月亮周圍的彩色光環,古人以為吉兆。李程《日五色賦》:“祥開日華。”(祥:吉祥。)③華麗;華美。曹植《洛神賦》:“華容婀娜,令我忘餐。”又指人物美麗有風采。陸機《贈紀士》:“華顏婉如玉。”④精華。王勃《滕王閣序》:“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⑤才學。韓愈《送鄭十校理得洛字》:“才子富文華。”又指文采。杜甫《贈比部蕭郎中十兄》:“詞華傾後輩。”(傾:使欽佩。)⑥聲譽;名聲。張九齡《和許給事中直夜簡諸公》:“聲華大國寶。”⑦繁盛。劉得仁《樂遊原春望》:“始覺繁華地,應無不醉人。”⑧顯貴。王績《策杖尋隱士》:“歲歲長如此,方知輕世華。”⑨浮華。《後漢書·周舉傳》:“但務其華,不求其實。”⑩歲月;時光。沈佺期《春閨》:“歲華空自擲。”又年輕;年少。李商隱《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11)(頭發)花白。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12)中國古稱華夏,省稱“華”。亦專指漢族。《左傳·定公十年》:“夷不亂華。”(夷:古稱少數民族名。)(13)通“嘩”。喧嘩。《晏子春秋·內篇問上二十》:“不掩君過,諫乎前,不華乎外。”(乎:於。) (三)huà 通“樺”。司馬相如《上林賦》:“華楓枰櫨。”玉:
①一種質細堅硬而有光澤的美石。《尚書·胤(yìn)征》:“火炎昆岡,玉石俱焚。”(胤:古國名。炎:焚燒。)《詩經·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攻:制作。)②玉器。《左傳·莊公十年》:“犧牲玉帛,弗敢加也。”(犧牲:祭祀用的牛羊豬。加:增加。指虛報。)③精美珍貴的。葛洪《抱樸子·外篇·詰鮑》:“崇節儉之清風,肅玉食之明禁。”④潔白美好的。鮑照《舞鶴賦》:“疊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臨霞。”(羽:羽翼。)⑤相助;培養。《詩經·大雅·民勞》:“王欲玉女,是用大諫。”(用:以。諫:規勸。)焚:
焚燒。《左傳·文公三年》:“秦伯伐晉,濟河焚舟。”(濟:渡。)堪:
①承受得起。《左傳·隱公元年》:“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後漢書·朱俊傳》:“副相國,非臣所堪也。”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狹中:心地狹窄。)②可以;能夠。《尚書·多方》:“惟爾多方,罔堪顧之。”陸遊《書憤》:“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誰堪伯仲:伯仲,比喻不相上下。即誰能夠相比。)小:
①微小;細小。與“大”相對。《莊子·逍遙遊》:“此小大之辯也。”②低;低微。古樂府《陌上桑》:“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府:太守官府。小史:小吏。朝:朝廷。)③狹小;狹隘。④輕視。《左傳·桓公四年》:“秦師侵芮,敗焉,小之也。”⑤年幼。《晉書·郗鑒傳》:“時兄子(郗)邁、外甥周翼並小,常攜之就食。”也指年幼的人。李白《長幹行》:“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嫌猜:嫌疑。)又指排行最末的。古樂府《木蘭詩》:“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霍霍:磨刀聲。)⑥稍微;略微。《孟子·公孫醜上》:“今病小愈。”⑦舊時特指妾。⑧謙詞。1. 指與自己有關的事物。2. 自稱。《左傳·隱公元年》:“小小有母,皆嘗小小之食矣。”⑨表示時間短暫。楊萬裡《夏夜追涼》:“開門小立月明中。”⑩副詞。表示程度淺。相當於“稍微”。《後漢書 ·應劭傳》:“制禦小緩,則陸掠殘害。”(制禦:統治。陸掠:擄掠。)[小人]1. 平民。《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2. 指沒有道德修養的人。《尚書·大禹謨》:“君子在野,小人在位。”3.自稱的謙詞。昆:
(一)①同;共同。揚雄《羽獵賦》:“群娛乎其中,噍(jiū)噍昆鳴。”(噍噍:鳥鳴聲。)②眾。文瑩《玉壺清話》卷七:“昆蟲草木,亦無所傷。”《禮記·禮運》:“無水旱昆蟲之災。”③兄。《詩經·王風·葛藟(lěi)》:“終遠兄弟,謂他人昆。”④後裔。《國語·晉語二》:“延及寡君之紹續昆裔。”蔡邕《汝南周巨勝碑》:“名振華夏,光耀昆苗。”(苗:後裔。)⑤通“焜”。明亮。揚雄《甘泉賦》:“樵蒸昆上,配藜四施。”(樵:焚燒。配藜:同“披離”,分散。施:佈。) (二)hùn 同“混”。混同。《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道經》:“有物昆成,先天地生。”今本《老子》作“混成”。[昆吾]1. 山名。《山海經·中山經》:“(陽山)又西二百裡曰昆吾之山。”2.美石名。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二十六:“(流洲)上多山川積石,名為昆吾。”[昆明]1.漢代池名。在長安。《漢書·元後傳》:“秋歷東館,望昆明。”2. 古代西南部族名。《漢書·西南夷傳》:“四歲餘,皆閉昆明,莫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