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為子,忠為臣,不獨語言能教人。”詩句出處:《聽蜀道士琴歌》;是唐朝詩人李宣古的作品。
至道不可見,正聲難得聞。忽逢羽客抱綠綺, 西別峨嵋峰頂雲。初排□面躡輕響,似擲細珠鳴玉上。 忽揮素爪畫七弦,蒼崖劈裂迸碎泉。憤聲高,怨聲咽, 屈原叫天兩妃絕。朝雉飛,雙鶴離,屬玉夜啼獨鶩悲。 吹我神飛碧霄裡,牽我心靈入秋水。有如驅逐太古來, 邪淫辟蕩貞心開。孝為子,忠為臣,不獨語言能教人。 前弄嘯,後弄嚬,一舒一慘非冬春。從朝至暮聽不足, 相將直說瀛洲宿。更深彈罷背孤燈,窗雪蕭蕭打寒竹。 人間豈合值仙蹤,此別多應不再逢。抱琴卻上瀛洲去, 一片白雲千萬峰。
|
【註釋】:
孝:
①孝順;盡心奉養父母。《孟子·梁惠王上》:“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②居喪。蔡邕《陳政要七事疏》:“東郡有盜人妻者亡在孝中,本縣追捕,乃伏其辜。”③享祀鬼神。《詩經·小雅·天保》:“吉蠲為饎,是用孝享。”為:
(一)①做。《詩經·周頌·豐年》:“為酒為醴,烝畀祖妣。”(烝:進獻。畀:給予。)《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弟(tì)。”(弟:同“悌”。友愛。)②制作;創作。《禮記·曲禮下》:“為宮室,不斬於丘木。”(丘木:墓地的樹。)《漢書·枚乘傳》:“司馬相如善為文而遲。”(遲:慢。)③治理。《商君書·農戰》:“善為國者,倉廩雖滿,不偷於農。”(偷:怠惰;忽視。)《論語·為政》:“為政以德。”④行為。范仲淹《嶽陽樓記》:“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嘗:曾經。)⑤充當。《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溫習。故:舊的知識。)⑥當作。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霓為衣兮風為馬。”⑦變為;成為。屈原《離騷》:“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蘭、芷、荃、蕙:皆香草名。)⑧認為。《孟子·公孫醜上》:“而子為我願之乎?”(子:你。)⑨是。《左傳·宣公三年》:“餘為伯儵,餘而祖也。”⑩介詞。1. 表被動。被。《三國志 · 吳書· 呂蒙傳》:“為張遼等所襲。”2.表對象。對;向。《戰國策·韓策二》:“(嚴仲子)因為聶政語曰:‘臣有仇。’”(11)連詞。如果。《戰國策·秦策四》:“秦為知之,必不救也。”(12)語氣詞。1. 與“何”相配,表疑問語氣。《論語·季氏》:“何以伐為?”(伐:進攻。)2. 多用於句未,表示反問語氣。《漢書·外戚傳下·趙皇後》:“今故告之,反怒為!”(故:故意。) (二)wèi ①幫助。《詩經·大雅·鳧鷖》:“公屍燕飲,福祿來為。”②介詞。1. 表對象。替。《論語·學而》:“為人謀而不忠乎?”2. 表原因。因為。《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3. 表目的。為瞭。《孔雀東南飛》:“慎勿為婦死。”③通“偽”。假裝。《禮記·檀弓下》:“夫子為弗聞也者而過之。”子:
①孩子,兼指男女。《詩經·豳風· 七月》:“同我婦子,饁彼南畝。”(饁yè:送飯。南畝:指田地。)②兒子或女兒。《戰國策·趙策四》:“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此指兒子。《韓非子·說林上》:“衛人嫁其子。”此指女兒。③人的通稱,或指男;或指女。《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印否?”(涉:過河。印āng:我。)《周南·桃夭》:“之子於歸,宜其室傢。”(之:此。歸:出嫁。)④尊稱,多指男子。《詩經·衛風·氓》:“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匪:非。愆qiān:錯,誤。)⑤動物的卵或幼小的動物。《詩經·小雅·小宛》:“螟嶺有子,蜾蠃負之。”(螟蛉mínglíng:一種吃禾心的害蟲。蜾蠃guǒluǒ:細腰蜂。)《後漢書·班超傳》:“不入虎穴,不得虎子。”⑥植物的果實或種子。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李紳《憫農》之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⑦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⑧地支的第一位,常與天幹相配以紀日、紀年。《春秋 · 桓公十八年》:“夏四月丙子,公薨於齊。”韓愈《息國夫人墓志銘》:“元和七年甲子,日南至,以疾卒。”(元和:唐憲宗年號。日南至:指夏至。)又指十二時辰之一,即子時,自夜十一時至次日晨一時。⑨利息。《史記·貨殖列傳》:“子貸金錢千貫。”忠:
①盡心竭力。《論語·學而》:“為人謀而不忠乎?”《尚書·仲虺之誥》:“佑賢輔德,顯忠遂良。”(遂:舉薦。)②為君王盡心盡責。《戰國策·秦策一》:“昔者子胥忠其君。”(子胥:人名。)為:
(一)①做。《詩經·周頌·豐年》:“為酒為醴,烝畀祖妣。”(烝:進獻。畀:給予。)《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弟(tì)。”(弟:同“悌”。友愛。)②制作;創作。《禮記·曲禮下》:“為宮室,不斬於丘木。”(丘木:墓地的樹。)《漢書·枚乘傳》:“司馬相如善為文而遲。”(遲:慢。)③治理。《商君書·農戰》:“善為國者,倉廩雖滿,不偷於農。”(偷:怠惰;忽視。)《論語·為政》:“為政以德。”④行為。范仲淹《嶽陽樓記》:“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嘗:曾經。)⑤充當。《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溫習。故:舊的知識。)⑥當作。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霓為衣兮風為馬。”⑦變為;成為。屈原《離騷》:“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蘭、芷、荃、蕙:皆香草名。)⑧認為。《孟子·公孫醜上》:“而子為我願之乎?”(子:你。)⑨是。《左傳·宣公三年》:“餘為伯儵,餘而祖也。”⑩介詞。1. 表被動。被。《三國志 · 吳書· 呂蒙傳》:“為張遼等所襲。”2.表對象。對;向。《戰國策·韓策二》:“(嚴仲子)因為聶政語曰:‘臣有仇。’”(11)連詞。如果。《戰國策·秦策四》:“秦為知之,必不救也。”(12)語氣詞。1. 與“何”相配,表疑問語氣。《論語·季氏》:“何以伐為?”(伐:進攻。)2. 多用於句未,表示反問語氣。《漢書·外戚傳下·趙皇後》:“今故告之,反怒為!”(故:故意。) (二)wèi ①幫助。《詩經·大雅·鳧鷖》:“公屍燕飲,福祿來為。”②介詞。1. 表對象。替。《論語·學而》:“為人謀而不忠乎?”2. 表原因。因為。《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3. 表目的。為瞭。《孔雀東南飛》:“慎勿為婦死。”③通“偽”。假裝。《禮記·檀弓下》:“夫子為弗聞也者而過之。”臣:
①戰俘。《禮記·少儀》:“臣則左之。”(左之:指用左手牽戰俘。)②男性奴隸。《韓非子·五蠹》:“雖臣虜之苦,不苦於此矣。”(雖:即使。)③國君統屬的民眾。《詩經·小雅·北山》:“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率土:在境域之內。)④君主制時代的官員。《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⑤為臣;稱臣。《史記·刺客列傳·荊軻》:“趙不能支秦,必入臣;入臣則禍至燕。”(支:抵抗。)⑥指盡臣子之責。《三國演義》第三回:“(董卓)統西川大軍二十萬,常有不臣之心。”⑦古時臣民對君主的謙稱。《商君書·更法》:“臣聞之,疑行無成,疑事無功。”⑧作為一般人的謙稱。《墨子·公輸》:“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不:
(一)①不。《後漢書·班超傳》:“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詩經·魏風·伐檀》:“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懸)特兮。”(特:三歲的獸。)②非;不是。《荀子·君道》:“能中是者取之,是豈不必得之之道也哉?”③無;沒有。《左傳·襄公二十三年》:“不德而有功。”④未。《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⑤句中助詞。無實義。《逸周書·皇門》:“我不則寅哉寅哉!”[不祿]士死的諱稱。《禮記·曲禮下》:“天子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 (二)fū花萼。後作“柎”。《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wěi)。”(常棣:即棠梨樹。 鄂:同“萼”。 :有光采。)獨:
①單一;單獨。《史記·高祖本紀》:“項羽欲與漢王獨身挑戰。”《後漢書·崔駰傳》:“蓋高樹靡陰,獨木不林。”②獨自。蘇軾《石鐘山記》:“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③沒有子孫的老人。《禮記·禮運》:“矜(guān)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矜:通“鰥”。)④獨特;特異;與眾不同之處。《論衡·實知》:“有獨見之明,獨聽之聰。”⑤專斷;獨裁。《荀子·臣道》:“故明主好同,而闇主好獨。”(闇:同“暗”。)⑥副詞。1. 相當於“隻”、“僅僅”。張溥《五人墓碑記》:“獨五人之皎皎,何也?”2.表示反問,相當於“豈”、“難道”。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獨夫]1. 獨身男子。2. 殘暴無道為人民所憎恨的統治者。語:
(一)①談論;說話。《論語·鄉黨》:“食不言,寢不語。”②言論;話。《韓非子·五蠹》:“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不用先王的那套言論,而用官吏當老師。)③諺語;俗語。《列子·楊朱》:“古語有之:‘生相憐,死相捐。’”(捐:棄。)④詩文、談話中的字或句。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語不驚人死不休。” (二)yù 告訴。《史記·項羽本紀》:“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亡:逃走。)言:
①說話。《詩經 ·衛風·氓》:“載笑載言。”(載:助詞。)②議論;談論。《國語·周語上》:“國人莫敢言。”③言語;言論。《尚書·大禹謨》:“無稽之言勿聽。”(稽:根據。)④表達;宣說。《尚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永:同“詠”。唱。)⑤誓言;約言。屈原《離騷》:“初既與餘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⑥一字稱一言。王勃《滕王閣序》:“一言均賦,四韻俱成。”⑦一句稱一言。《論語·為政》:“《詩經》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⑧助詞。無義。《詩經·秦風·小戎》:“言念君子。”能:
①能力;才能。《荀子·王制》:“無能不官,無功不賞。”②有能力;有才能。諸葛亮《出師表》:“先帝稱之曰能。”③能夠;勝任。《論語·先進》:“非曰能之,願學焉。”④擅長;善於。蔡元培《圖畫》:“善畫者多工書而能詩。”(書:書法。)⑤和睦,親善。《左傳·襄公二十二年》:“令尹之不能,爾所知也。”⑥如此;這般。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忍:忍心。)⑦及,達到。王安石《遊褒禪山記》:“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⑧副詞。約同“乃”、“於是”。《管子·權修》:“二者不失,則民能可得而官也。”⑨通“耐”。忍耐,禁得起。《淮南子·地形》:“食水者善遊能寒。”(食水:指魚鱉囧鶩等。)教:
(一)①教育;管教。《荀子·勸學》:“生而同時,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韓愈《師說》:“愛其子,擇師而教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昨日蒙教。”《左傳·隱公元年》:“稱鄭伯,譏失教也。”《孝經·開宗明義章》:“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②指宗教。《新唐書·後妃傳上·文德長孫皇後》:“佛老異方教耳。”張居正《答王鑒川論東運之衰》:“大雄之教慈悲廣大,豈不知哉?”(大雄:釋迦牟尼的尊稱。)③指古代諸侯王公的文告。《梁書·劉杳傳》:“在縣清潔,人有饋遺(wèi),一無所受,湘東王發教褒稱之。” (二)jiāo ①傳授知識技能。《孔雀東南飛》:“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周禮·地官·黨正》:“教其禮事,掌其戒禁。”②使;令。楊基《聞鄰船吹笛》:“已分折殘堤上柳,莫教吹落隴頭花。”王昌齡《出塞》:“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