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鏃事鋒鋩,始逐朱旗入戰場。”詩句出處:《下第獻所知三首》;是唐朝詩人李山甫的作品。
偶向江頭別釣磯,等閑經歲與心違。虛教六尺受辛苦, 枉把一身憂是非。青桂本來無欠負,碧霄何處有因依。 春風不用相催促,回避花時也解歸。 不識人間巧路岐,隻將端拙泥神祇。與他名利本無分, 卻共水雲曾有期。大抵物情應莫料,近來天意也須疑。 自憐心計今如此,憑仗春醪為解頤。 十年磨鏃事鋒鋩,始逐朱旗入戰場。四海風雲難際會, 一生肝膽易開張。退飛鶯谷春零落,倒卓龍門路渺茫。 今日慚知也慚命,笑餘歌罷忽淒涼。
|
【註釋】:
年:
①收成;年景。《谷梁傳·桓公三年》:“五谷皆熟為有年也。”蘇軾《喜雨亭記》:“雨麥於岐山之陽,其占為有年。”②十二個月為一年。《莊子·秋水》:“湯之時,八年七旱。”③年紀;年歲。《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是時賈生年二十餘,最為少。”④帝王的年號。改年叫改元。《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改年為延康。”磨:
(一)①磨礪;摩擦。《詩經·衛風·淇奧(yù)》:“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歐陽修《凌溪石》:“沙磨水激自穿穴,所以鐫鑿無瑕痕。”②挫折;折磨。蘇軾《贈張刁二老》:“惟有詩人被磨折。”③磨滅;消滅。《後漢書·南匈奴傳》:“失得之源,百世不磨矣。” (二)mò磨子。把糧食弄碎的工具。《南齊書·祖沖之傳》:“造水碓磨,世祖親自臨視。”鏃:
箭頭。《史記·李將軍列傳》:“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賈誼《過秦論上》:“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事:
①職位;職務;官職。《左傳·莊公十四年》:“吾皆許之上大夫之事。”②職業。《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舞陽侯樊噲(kuài)者,沛人也,以屠狗為事。”(沛:江蘇沛縣。)③事情。《論語·子路》:“言不順則事不成。”④變故;意外事故。《史記·刺客列傳》:“秦有荊軻之事。”蘇軾《徐州上皇帝書》:“今臣於無事之時,屢以盜賊為言……不然,事至而圖之,則已晚矣。”(圖:謀。)⑤實行;從事;做。《論語·顏淵》:“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⑥侍奉;服事。《左傳·隱公元年》:“欲與大叔,巨請事之 ”⑦從師求學。《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非]與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為不如非。”⑧量詞。用於器物或衣服,相當於“件”。白居易《張常侍池涼夜閑宴贈諸公》:“管弦三兩事。”鋒:
①兵器銳利的部分。《尚書·費誓》:“鍛乃戈矛,礪乃鋒刃。”②器物的尖端。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十四:“方傢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③作戰或行軍時的先頭部隊。《三國志·魏書·張郃傳》:“從討柳城,與張遼俱為軍鋒。”始:
①開頭;指事情的開端。《老子》第六十四章:“千裡之行,始於足下。”②當初。與“今”相對。《論語·公冶長》:“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③首先。與“後”相對。韓愈《贈張童子序》:“始自縣考試,定其可舉者,然後升於州若府。”(若:或者。)④副詞。1.剛剛;方才。《呂氏春秋·別類》:“室之始成也善,其後果敗。”白居易《琵琶行》:“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2.曾(céng)。與“未”連用。《淮南子·俶真》:“有有者,有無者,有未始有有無者。”逐:
①追趕;追逐。《左傳·莊公十年》:“遂逐齊師。”②趕走。《史記·李斯列傳》:“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遊間於秦耳,請一切逐客。”(間:充當間諜。一切:一律。)《鹽鐵論·利議》:“是孔丘斥逐於魯君,曾不用於世也。”(是:因此。曾:用在“不”字前加強否定語氣。)③競爭。《韓非子·五蠹》:“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④追求。《南史·蕭歡傳》:“城中諸少年,逐歡歸去來。”⑤隨;跟隨。《漢書· 匈奴傳》:“逐水草移徙。”皇甫涍《雪山歌奉寄彭太保》:“當時匹馬更朝天,又逐輕車過酒泉。”朱:
①大紅色。《韓非子 · 十過》:“墨漆其外而朱畫其內。”②指朱紅的物品。宋玉《登徒子好色賦》:“蓋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③“朱砂”的簡稱。《隋書·西域傳·高昌》:“出赤鹽如朱,白鹽如玉。”朱旗:
紅旗。《楚辭·九嘆·遠逝》:“杖玉華與~~。”旗:
①[名]旗幟。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②[名]比喻事物的標志。《左傳· 閔公二年》:“佩,衷之~也。”入:
①進入;由外面到裡面。《論語·八佾》:“子入太廟,每事問。”②泛指進入某種境界。李白《王右軍》:“筆精妙入神。”③特指入朝為官。傅亮《為宋公求加贈劉前軍表》:“出征入輔,幸不辱命。”④接受;收入。《左傳·宣公元年》:“驟諫而不入。”(驟:屢次。)《新五代史·楚世傢》:“歲入萬計。”⑤上交;交納。《墨子·貴義》:“今農夫入其稅於大人。”⑥參加;加入。《戰國策·魏策一》:“入子之事者,吾為子殺之亡之。”⑦合於;相合;符合。朱慶餘《近試上張籍水部》:“畫眉深淺入時無?”(時:時髦。)⑧入聲。古漢語有平、上、去、入四種聲調。戰:
①打仗;戰爭。《尚書·甘誓》:“大戰於甘。”②指與戰爭有關的。杜甫《北征》:“夜深經戰場,寒月照白骨。”③害怕得發抖。《漢書·高五王傳》:“(魏勃)因退立,股戰而栗。”(股:腿。栗:顫抖。)戰場:
①兩軍交戰的地方。《後漢書·鄭太傳》:“閑習軍事,數踐~~。”②喻指試場。李山甫《下第獻所知》:“十年磨鏃事鋒鋩,始逐朱旗入~~。”場:
(一)①多人聚集或事情發生的地方;處所。李白《出自薊北門行》:“推轂出猛將,車旗登戰場。”②科舉時代考試之所;亦指科舉考試。王定保《唐摭言·升沉後進》:“欲入舉場,先問蘇張。”《聊齋志異·鐘生》:“場畢而行母子猶及見也……明日即完畢矣,何爭此一朝夕乎?” (二)cháng ①古祭神用的平地。《國語·楚語下》:“屏攝之位,壇場之所。”②翻曬作物和脫粒的平坦場地。《詩經·豳風·七月》:“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③量詞。用於事情的經過或行為的次數。《宋史·孝宗紀》:“淳熙五年,增銓試為五場,呈試為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