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十年磨鏃事鋒鋩,始逐朱旗入戰場。

    “十年磨鏃事鋒鋩,始逐朱旗入戰場。”詩句出處:《下第獻所知三首》;是唐朝詩人李山甫的作品。

    偶向江頭別釣磯,等閑經歲與心違。虛教六尺受辛苦,
    枉把一身憂是非。青桂本來無欠負,碧霄何處有因依。
    春風不用相催促,回避花時也解歸。
    不識人間巧路岐,隻將端拙泥神祇。與他名利本無分,
    卻共水雲曾有期。大抵物情應莫料,近來天意也須疑。
    自憐心計今如此,憑仗春醪為解頤。
    十年磨鏃事鋒鋩,始逐朱旗入戰場。四海風雲難際會,
    一生肝膽易開張。退飛鶯谷春零落,倒卓龍門路渺茫。
    今日慚知也慚命,笑餘歌罷忽淒涼。

    【註釋】:

    年:

    ①收成;年景。《谷梁傳·桓公三年》:“五谷皆熟為有年也。”蘇軾《喜雨亭記》:“雨麥於岐山之陽,其占為有年。”②十二個月為一年。《莊子·秋水》:“湯之時,八年七旱。”③年紀;年歲。《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是時賈生年二十餘,最為少。”④帝王的年號。改年叫改元。《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改年為延康。”

    磨:

    (一)①磨礪;摩擦。《詩經·衛風·淇奧(yù)》:“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歐陽修《凌溪石》:“沙磨水激自穿穴,所以鐫鑿無瑕痕。”②挫折;折磨。蘇軾《贈張刁二老》:“惟有詩人被磨折。”③磨滅;消滅。《後漢書·南匈奴傳》:“失得之源,百世不磨矣。” (二)mò磨子。把糧食弄碎的工具。《南齊書·祖沖之傳》:“造水碓磨,世祖親自臨視。”

    鏃:

    箭頭。《史記·李將軍列傳》:“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賈誼《過秦論上》:“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事:

    ①職位;職務;官職。《左傳·莊公十四年》:“吾皆許之上大夫之事。”②職業。《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舞陽侯樊噲(kuài)者,沛人也,以屠狗為事。”(沛:江蘇沛縣。)③事情。《論語·子路》:“言不順則事不成。”④變故;意外事故。《史記·刺客列傳》:“秦有荊軻之事。”蘇軾《徐州上皇帝書》:“今臣於無事之時,屢以盜賊為言……不然,事至而圖之,則已晚矣。”(圖:謀。)⑤實行;從事;做。《論語·顏淵》:“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⑥侍奉;服事。《左傳·隱公元年》:“欲與大叔,巨請事之 ”⑦從師求學。《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非]與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為不如非。”⑧量詞。用於器物或衣服,相當於“件”。白居易《張常侍池涼夜閑宴贈諸公》:“管弦三兩事。”

    鋒:

    ①兵器銳利的部分。《尚書·費誓》:“鍛乃戈矛,礪乃鋒刃。”②器物的尖端。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十四:“方傢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③作戰或行軍時的先頭部隊。《三國志·魏書·張郃傳》:“從討柳城,與張遼俱為軍鋒。”

    始:

    ①開頭;指事情的開端。《老子》第六十四章:“千裡之行,始於足下。”②當初。與“今”相對。《論語·公冶長》:“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③首先。與“後”相對。韓愈《贈張童子序》:“始自縣考試,定其可舉者,然後升於州若府。”(若:或者。)④副詞。1.剛剛;方才。《呂氏春秋·別類》:“室之始成也善,其後果敗。”白居易《琵琶行》:“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2.曾(céng)。與“未”連用。《淮南子·俶真》:“有有者,有無者,有未始有有無者。”

    逐:

    ①追趕;追逐。《左傳·莊公十年》:“遂逐齊師。”②趕走。《史記·李斯列傳》:“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遊間於秦耳,請一切逐客。”(間:充當間諜。一切:一律。)《鹽鐵論·利議》:“是孔丘斥逐於魯君,曾不用於世也。”(是:因此。曾:用在“不”字前加強否定語氣。)③競爭。《韓非子·五蠹》:“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④追求。《南史·蕭歡傳》:“城中諸少年,逐歡歸去來。”⑤隨;跟隨。《漢書· 匈奴傳》:“逐水草移徙。”皇甫涍《雪山歌奉寄彭太保》:“當時匹馬更朝天,又逐輕車過酒泉。”

    朱:

    ①大紅色。《韓非子 · 十過》:“墨漆其外而朱畫其內。”②指朱紅的物品。宋玉《登徒子好色賦》:“蓋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③“朱砂”的簡稱。《隋書·西域傳·高昌》:“出赤鹽如朱,白鹽如玉。”

    朱旗:

    紅旗。《楚辭·九嘆·遠逝》:“杖玉華與~~。”

    旗:

    ①[名]旗幟。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②[名]比喻事物的標志。《左傳· 閔公二年》:“佩,衷之~也。”

    入:

    ①進入;由外面到裡面。《論語·八佾》:“子入太廟,每事問。”②泛指進入某種境界。李白《王右軍》:“筆精妙入神。”③特指入朝為官。傅亮《為宋公求加贈劉前軍表》:“出征入輔,幸不辱命。”④接受;收入。《左傳·宣公元年》:“驟諫而不入。”(驟:屢次。)《新五代史·楚世傢》:“歲入萬計。”⑤上交;交納。《墨子·貴義》:“今農夫入其稅於大人。”⑥參加;加入。《戰國策·魏策一》:“入子之事者,吾為子殺之亡之。”⑦合於;相合;符合。朱慶餘《近試上張籍水部》:“畫眉深淺入時無?”(時:時髦。)⑧入聲。古漢語有平、上、去、入四種聲調。

    戰:

    ①打仗;戰爭。《尚書·甘誓》:“大戰於甘。”②指與戰爭有關的。杜甫《北征》:“夜深經戰場,寒月照白骨。”③害怕得發抖。《漢書·高五王傳》:“(魏勃)因退立,股戰而栗。”(股:腿。栗:顫抖。)

    戰場:

    ①兩軍交戰的地方。《後漢書·鄭太傳》:“閑習軍事,數踐~~。”②喻指試場。李山甫《下第獻所知》:“十年磨鏃事鋒鋩,始逐朱旗入~~。”

    場:

    (一)①多人聚集或事情發生的地方;處所。李白《出自薊北門行》:“推轂出猛將,車旗登戰場。”②科舉時代考試之所;亦指科舉考試。王定保《唐摭言·升沉後進》:“欲入舉場,先問蘇張。”《聊齋志異·鐘生》:“場畢而行母子猶及見也……明日即完畢矣,何爭此一朝夕乎?” (二)cháng ①古祭神用的平地。《國語·楚語下》:“屏攝之位,壇場之所。”②翻曬作物和脫粒的平坦場地。《詩經·豳風·七月》:“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③量詞。用於事情的經過或行為的次數。《宋史·孝宗紀》:“淳熙五年,增銓試為五場,呈試為四場。”


    上一篇:山鸡锦质矜毛羽,透竹穿萝命俦侣。

    下一篇:掷地声名寡,摩天羽翮孤。
  • 十年磨镞事锋铓,始逐朱旗入战场。

    “十年磨镞事锋铓,始逐朱旗入战场。”诗句出处:《下第献所知三首》;是唐朝诗人李山甫的作品。

    偶向江头别钓矶,等闲经岁与心违。虚教六尺受辛苦,
    枉把一身忧是非。青桂本来无欠负,碧霄何处有因依。
    春风不用相催促,回避花时也解归。
    不识人间巧路岐,只将端拙泥神祇。与他名利本无分,
    却共水云曾有期。大抵物情应莫料,近来天意也须疑。
    自怜心计今如此,凭仗春醪为解颐。
    十年磨镞事锋铓,始逐朱旗入战场。四海风云难际会,
    一生肝胆易开张。退飞莺谷春零落,倒卓龙门路渺茫。
    今日惭知也惭命,笑余歌罢忽凄凉。

    【注释】:

    年:

    ①收成;年景。《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苏轼《喜雨亭记》:“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②十二个月为一年。《庄子·秋水》:“汤之时,八年七旱。”③年纪;年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④帝王的年号。改年叫改元。《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改年为延康。”

    磨:

    (一)①磨砺;摩擦。《诗经·卫风·淇奥(yù)》:“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欧阳修《凌溪石》:“沙磨水激自穿穴,所以镌凿无瑕痕。”②挫折;折磨。苏轼《赠张刁二老》:“惟有诗人被磨折。”③磨灭;消灭。《后汉书·南匈奴传》:“失得之源,百世不磨矣。” (二)mò磨子。把粮食弄碎的工具。《南齐书·祖冲之传》:“造水碓磨,世祖亲自临视。”

    镞:

    箭头。《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贾谊《过秦论上》:“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事:

    ①职位;职务;官职。《左传·庄公十四年》:“吾皆许之上大夫之事。”②职业。《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舞阳侯樊哙(kuài)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沛:江苏沛县。)③事情。《论语·子路》:“言不顺则事不成。”④变故;意外事故。《史记·刺客列传》:“秦有荆轲之事。”苏轼《徐州上皇帝书》:“今臣于无事之时,屡以盗贼为言……不然,事至而图之,则已晚矣。”(图:谋。)⑤实行;从事;做。《论语·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⑥侍奉;服事。《左传·隐公元年》:“欲与大叔,巨请事之 ”⑦从师求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非]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⑧量词。用于器物或衣服,相当于“件”。白居易《张常侍池凉夜闲宴赠诸公》:“管弦三两事。”

    锋:

    ①兵器锐利的部分。《尚书·费誓》:“锻乃戈矛,砺乃锋刃。”②器物的尖端。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四:“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③作战或行军时的先头部队。《三国志·魏书·张郃传》:“从讨柳城,与张辽俱为军锋。”

    始:

    ①开头;指事情的开端。《老子》第六十四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②当初。与“今”相对。《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③首先。与“后”相对。韩愈《赠张童子序》:“始自县考试,定其可举者,然后升于州若府。”(若:或者。)④副词。1.刚刚;方才。《吕氏春秋·别类》:“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2.曾(céng)。与“未”连用。《淮南子·俶真》:“有有者,有无者,有未始有有无者。”

    逐:

    ①追赶;追逐。《左传·庄公十年》:“遂逐齐师。”②赶走。《史记·李斯列传》:“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间:充当间谍。一切:一律。)《盐铁论·利议》:“是孔丘斥逐于鲁君,曾不用于世也。”(是:因此。曾:用在“不”字前加强否定语气。)③竞争。《韩非子·五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④追求。《南史·萧欢传》:“城中诸少年,逐欢归去来。”⑤随;跟随。《汉书· 匈奴传》:“逐水草移徙。”皇甫涍《雪山歌奉寄彭太保》:“当时匹马更朝天,又逐轻车过酒泉。”

    朱:

    ①大红色。《韩非子 · 十过》:“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②指朱红的物品。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盖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③“朱砂”的简称。《隋书·西域传·高昌》:“出赤盐如朱,白盐如玉。”

    朱旗:

    红旗。《楚辞·九叹·远逝》:“杖玉华与~~。”

    旗:

    ①[名]旗帜。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②[名]比喻事物的标志。《左传· 闵公二年》:“佩,衷之~也。”

    入:

    ①进入;由外面到里面。《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②泛指进入某种境界。李白《王右军》:“笔精妙入神。”③特指入朝为官。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出征入辅,幸不辱命。”④接受;收入。《左传·宣公元年》:“骤谏而不入。”(骤:屡次。)《新五代史·楚世家》:“岁入万计。”⑤上交;交纳。《墨子·贵义》:“今农夫入其税于大人。”⑥参加;加入。《战国策·魏策一》:“入子之事者,吾为子杀之亡之。”⑦合于;相合;符合。朱庆余《近试上张籍水部》:“画眉深浅入时无?”(时:时髦。)⑧入声。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

    战:

    ①打仗;战争。《尚书·甘誓》:“大战于甘。”②指与战争有关的。杜甫《北征》:“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③害怕得发抖。《汉书·高五王传》:“(魏勃)因退立,股战而栗。”(股:腿。栗:颤抖。)

    战场:

    ①两军交战的地方。《后汉书·郑太传》:“闲习军事,数践~~。”②喻指试场。李山甫《下第献所知》:“十年磨镞事锋铓,始逐朱旗入~~。”

    场:

    (一)①多人聚集或事情发生的地方;处所。李白《出自蓟北门行》:“推毂出猛将,车旗登战场。”②科举时代考试之所;亦指科举考试。王定保《唐摭言·升沉后进》:“欲入举场,先问苏张。”《聊斋志异·钟生》:“场毕而行母子犹及见也……明日即完毕矣,何争此一朝夕乎?” (二)cháng ①古祭神用的平地。《国语·楚语下》:“屏摄之位,坛场之所。”②翻晒作物和脱粒的平坦场地。《诗经·豳风·七月》:“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③量词。用于事情的经过或行为的次数。《宋史·孝宗纪》:“淳熙五年,增铨试为五场,呈试为四场。”


    上一篇:山鸡锦质矜毛羽,透竹穿萝命俦侣。

    下一篇:掷地声名寡,摩天羽翮孤。

  • 上一篇:山鸡锦质矜毛羽,透竹穿萝命俦侣。

    下一篇:掷地声名寡,摩天羽翮孤。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