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石堤凍銷釋,東風開花滿陽坡。”詩句出處:《安平公詩》;是唐朝詩人李商隱的作品。
丈人博陵王名傢,憐我總角稱才華。華州留語曉至暮, 高聲喝吏放兩衙。明朝騎馬出城外,送我習業南山阿。 仲子延嶽年十六,面如白玉欹烏紗。其弟炳章猶兩丱, 瑤林瓊樹含奇花。陳留阮傢諸侄秀,邐迤出拜何駢羅。 府中從事杜與李,麟角虎翅相過摩。清詞孤韻有歌響, 擊觸鐘磬鳴環珂。三月石堤凍銷釋,東風開花滿陽坡。 時禽得伴戲新木,其聲尖咽如鳴梭。公時載酒領從事, 踴躍鞍馬來相過。仰看樓殿撮清漢,坐視世界如恒沙。 面熱腳掉互登陟,青雲表柱白雲崖。一百八句在貝葉, 三十三天長雨花。長者子來輒獻蓋,辟支佛去空留靴。 公時受詔鎮東魯,遣我草詔隨車牙。顧我下筆即千字, 疑我讀書傾五車。嗚呼大賢苦不壽,時世方士無靈砂。 五月至止六月病,遽頹泰山驚逝波。明年徒步吊京國, 宅破子毀哀如何。西風沖戶卷素帳,隙光斜照舊燕窠。 古人常嘆知己少,況我淪賤艱虞多。如公之德世一二, 豈得無淚如黃河。瀝膽咒願天有眼,君子之澤方滂沱。
|
【註釋】:
三:
①基數詞。《周易·解》:“田獲三狐。”(田:打獵。)②序數第三。《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③表示多數或多次。《史記·魯周公世傢》:“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哺:口中含嚼的食物。)月:
(一)①月球;月亮。《詩經·陳風·月出》:“月出皎兮。”②月光;月色。陶潛《歸田園居》之三:“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③月份。一年的十二分之一。從朔至晦為一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名。)④形狀或顏色像月亮的。李賀《昌谷》:“泉樽陶宰酒,月眉謝郎妓。”⑤指婦人的月經。王建《宮詞》:“密奏君王知入月,喚人相伴洗裙裾。”⑥指婦女懷胎的月份。《詩經·大雅·生民》:“誕彌厥月,先生如達。”(誕:助詞。彌:滿。厥:其。先生:初生。達:通“羍”,小羊。)[月氏(zhī)]我國古代西域國名。 (二)ròu 同“肉”。古樂府《孤兒行》:“拔斷蒺藜腸月中,愴欲悲。”(腸:指小腿肚子。)石:
(一)①石頭;石塊。《列子·湯問》:“且焉置土石?”②碑碣;石刻。陸機《文賦》:“被金石以廣德,流管弦而日新。”③石磬,古樂器名,八音之一。《韓非子·說疑》:“不聽鐘石之聲。”④古代用以治病的石針。《韓非子·喻老》:“(病)在肌膚,針石所及也。” (二)dàn (舊讀shí) ①古代重量單位。一百二十斤為一石。《墨子·魯問》:“而任五十石之重。”②容量單位。十鬥為一石。韓愈《雜說》四:“馬之千裡者,一食或盡粟一石。”堤:
①堤防;堤壩。《管子·度地》:“令甲士作堤大水之旁……大者為堤,小者為之防。”②指築堤。蘇軾《禹之所以通水之法》:“今也堤之而廬民其上,所謂愛尺寸而忘千裡也。”(廬:居住;使居住。)凍:
①厚冰。《管子·四時》:“凍解修溝瀆,復亡人。”(亡人:逃亡的人。)②水遇冷凝固。《呂氏春秋·孟冬》:“孟冬之月……水始冰,地始凍。”③寒冷;受冷。《墨子·非命上》:“是以衣食之財不足,而饑寒凍餒之憂至。”銷:
①熔化金屬。《史記·秦始皇本紀》:“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鐘鐻、金人十二。”②熔化。《論衡·談天》:“女媧銷煉五色石以補蒼天。”③除去;解除。魏源《籌河篇上》:“工員實用實銷,故工大而費省。”④消失;消滅;消散。《莊子·則陽》:“其聲銷,其志無窮。”釋:
①說明;解說;解釋。《呂氏春秋·上德》:“故誅太子,太子不肯自釋。”(誅:指責。)②消散。《漢書·中山靖王劉勝傳》:“使夫宗室擯卻,骨肉冰釋。”(宗室:指皇室成員。擯卻:斥退。骨肉:喻親人。)③解除;排除。《戰國策·趙策三》:“所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④解開;解下。《左傳·僖公六年》:“武王親釋其縛。”⑤放置;放下。歐陽修《賣油翁》:“有賣油翁釋擔而立。”⑥釋放;舍棄。《尚書·多方》:“開釋無辜,亦克用勸。”(克:能。勸:勉勵。)《左傳·隱公八年》:“鄭伯請釋泰山之祀而祀周公。”⑦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也泛指佛教。《梁書·庾詵傳》:“晚年以後,尤遵釋教。”⑧通“懌”(yì)。愉悅。《莊子·齊物論》:“若不釋然,何哉?”東風:
春天的風。《禮記·月令》:“~~解凍,蜇蟲始振。”風:
(一)①空氣流通的現象。《詩經·邶風·北風》:“北風其涼。”②吹風;讓風吹。《孟子·公孫醜下》:“有寒疾,不可以風。”③比喻快速如風。《資治通鑒·晉成帝咸和五年》:“俟足下軍到,風發相赴。”④氣勢;勢頭。《晉書·劉毅傳》:“好臧否人物,王公貴人望風憚之。”⑤教化;教育。《周書·齊煬王憲傳》:“宣風導禮。”⑥風氣;風俗。柳宗元《捕蛇者說》:“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陸遊《遊山西村》:“衣冠簡樸古風存。”⑦景象;景色。楊萬裡《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二首》之一:“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⑧風度;風格。杜甫《詠懷古跡五首》:“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⑨歌謠;民歌。《左傳·襄公十八年》:“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驟:屢次。)⑩走失;散失。《尚書·費誓》:“馬牛其風。”(11)病名。《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註引《典略》:“太祖先苦頭風,是日疾發臥。”(12)諷誦。嚴羽《滄浪詩話·詩辯》:“先須讀《楚辭》,朝夕諷詠,以為之本。” (二)fěng 通“諷(fěng)”。用含蓄的話暗示或勸誡。《漢書·趙廣漢傳》:“廣漢聞之,先風告(杜)建不改,於是收案致法。”(收案:收審。)[風騷]《詩經》的《國風》和《楚辭》的《離騷》的合稱。《宋書·謝靈運傳論》:“莫不同祖風騷。”(祖:效法。)也泛指詩文。高適《同崔員外綦毋拾遺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晚晴催翰墨,秋興引風騷。”(翰:筆。)開:
①開門。《呂氏春秋·愛類》:“昔上古龍門未開。”《老子》第二十七章:“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關楗:門閂。)②打開;張開。孟浩然《過故人莊》:“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軒:窗。)③舒展;開放。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引申為舒展。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④伸展。杜甫《往在》:“京都不再火,涇渭開愁容。”(火:戰火。)崔玨《哭李商隱》:“一生襟抱未曾開。”(襟抱:抱負。)⑤分開;分離。《呂氏春秋·貴信》:“地不剛,則凍閉不開。”阮籍《大人先生歌》:“天地解兮六合開。”(六合:天地四方。)引申為散開。杜甫《梅雨》:“雲霧密難開。”杜甫《雨》:“蛟龍鬥不開。”⑥切;割。⑦開辟;開發。《韓非子·初見秦》:“開地數千裡,此其大功也。”《晉書· 羊祜傳》:“辟土開疆。”又為開通。《漢書·張騫傳》:“騫開外國道。”李白《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引申為擴大,擴展。《荀子·富國》:“節其流,開其源。”杜甫《兵車行》:“武皇開邊意未已。”《史記·秦本紀》:“開地千裡。”《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十一》:“南逾山脊,為新開道。”⑧開創。《史記·秦本紀》:“為後世開業。”⑨開始。《詩經·周頌· 武》:“允文文王,克開厥後。”(允文:確實有文德。克:能夠。厥:其。)《論衡·書解》:“商鞅相孝公,為秦開帝業。”《後漢書·馮衍傳下》:“開歲發春兮,百卉含英。”⑩發動或操縱。杜甫《登白馬潭》:“水生春纜沒,日出野船開。”魏源《道光洋艘征撫記上》:“關天培開炮應之,擊斷洋船頭鼻,西兵多落海死。”(11)消散。范仲淹《嶽陽樓記》:“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花:
①種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②可供觀賞的植物;花朵。楊萬裡《李花》:“李花宜遠更宜繁,惟遠惟繁始足看。”③形狀像花的東西。庾信《寒園即目》:“雪花深數尺。”④不隻一種顏色,有花紋的。李白《將進酒》:“五花馬,千金裘。”白居易《霓裳羽衣曲》:“四幅花箋碧間紅”。⑤模糊迷亂。杜甫《飲中八仙歌》:“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陽:
①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尚書·禹貢》:“岷山之陽,至於衡山。”《詩經·秦風·渭陽》:“我送舅氏,曰至渭陽。”(曰:句首助詞。無義。)地名第二個字為“陽”的,一般都來自這個意義。②太陽;陽光。《詩經·小雅 ·湛露》:“匪陽不晞。”(匪:非。晞:曬幹。)《孟子 · 滕文公上》:“秋陽以暴(pù)之。”(暴:曬。)③溫暖。《管子 ·地數》:“陽春農事方作。”④鮮明;明亮。《詩經·豳風·七月》:“我朱孔陽。”(朱:紅色。孔:甚。)⑤表面上;假裝。《韓非子·說難》:“則陽收其身,而實疏之。”⑥古代哲學概念。與“陰”相對。用以概括諸事物兩大對立面的一個方面。《楚辭·九章·涉江》:“陰陽易位,時不當兮。”(時不當:生不逢時。)⑦通“佯”。假裝。《漢書·田儋傳》:“儋陽為縛其奴。”⑧古邑名。春秋燕地。在今河北省唐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