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騎襜侵韉卷,車帷約幰鈋。

    “騎襜侵韉卷,車帷約幰鈋。”詩句出處:《鏡檻》;是唐朝詩人李商隱的作品。

    鏡檻芙蓉入,香臺翡翠過。撥弦驚火鳳,交扇拂天鵝。
    隱忍陽城笑,喧傳郢市歌。仙眉瓊作葉,佛髻鈿為螺。
    五裡無因霧,三秋隻見河。月中供藥剩,海上得綃多。
    玉集胡沙割,犀留聖水磨。斜門穿戲蝶,小閣鎖飛蛾。
    騎襜侵韉卷,車帷約幰鈋。傳書兩行雁,取酒一封駝。
    橋迥涼風壓,溝橫夕照和。待烏燕太子,駐馬魏東阿。
    想像鋪芳褥,依稀解醉羅。散時簾隔露,臥後幕生波。
    梯穩從攀桂,弓調任射莎。豈能拋斷夢,聽鼓事朝珂。

    【註釋】:

    騎:

    (一)①騎馬。《戰國策·趙策二》:“今吾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胡:古代北方種族名。)②跨坐。《莊子·大宗師》:“騎箕尾。”(二)jì①乘坐的馬。《戰國策·趙策二》:“車千乘,騎萬匹。”②騎兵。《史記·項羽本紀》:“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③一人一馬。班固《東都賦》:“千乘雷起,萬騎紛紜。”

    襜:

    ①系在衣前的圍裙。即蔽膝。《詩經·小雅·采綠》:“終朝采藍,不盈一襜。”(藍:草名。汁可作染料。)②車上的帷幕。《後漢書·劉盆子傳》:“乘軒車大馬,赤屏泥,絳襜絡。”(絳:深紅色。絡:馬籠頭。)

    侵:

    (一)①進犯;進攻。《左傳·僖公四年》:“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②侵奪;侵占。《漢書·地理志下》:“至(周)襄王,以河內賜晉文公,又為諸侯所侵,故其分地小。”(分:分封。)③欺凌;傷害;欺負。《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強不侵弱。”韓愈《枯樹》:“老樹無枝葉,風霜不復侵。”④漸進。陳子昂《南山傢園十韻》:“坐觀萬象化,方見百年侵。”⑤逐漸。《列子·湯問》:“帝憑怒,侵減龍伯之國使厄。”⑥逼近。庾肩吾《亂後經夏禹廟》:“侵雲似天闕,照水類河宮。”(闕:宮闕。類:似。)⑦荒年;莊稼歉收。《谷梁傳·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升謂之大侵。”(升:成熟。) (二)qǐn 長相既矮小又醜陋。又作“寢”。《漢書·田蚡傳》:“田蚡貌侵。”

    韉:

    襯托馬鞍的墊子。岑參《衛節度赤驃馬歌》:“玉鞍錦韉黃金勒。”

    卷:

    (一)把東西向裡彎轉或向外翻轉。後作“捲”(今簡化為“卷”)。古樂府《西洲曲》:“卷簾天自高。”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漫卷詩書喜欲狂。”(漫:隨便。)《淮南子·兵略》:“鼓不振塵,旗不解卷。” (二)quán ①彎曲;拳曲。《詩經·小雅·都人士》:“卷發如蠆(chài)。”(發:頭發。蠆:蠍子。)《莊子·逍遙遊》:“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②通“拳”。親切的樣子。《禮記·檀弓下》:“執女手之卷然。”(然:……的樣子。) (三)juàn ①書籍或字畫的卷軸。泛指書畫、書籍。《論衡·商蟲》:“書卷不舒有蟲。”陶潛《與子儼等書》:“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南齊書·江泌傳》:“夜讀書,隨月光握卷升屋。”(升屋:登上屋頂。)②量詞。古代書籍、文書等以一個卷軸為一卷。古樂府《木蘭詩》:“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軍書:軍中文書。)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車:

    ①車子。《禮記· 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②特指兵車。杜甫《兵車行》:“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③指用輪子轉動的工具。《宋史·河渠志五》:“地高則用水車。”④用水車戽(hù)水。范成大《圍田嘆四絕》之二:“六七月間天不雨,若為車水到山邊。”⑤牙床骨。《左傳·僖公五年》:“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輔:面頰。)⑥量詞。白居易《賣炭翁》:“一車炭重千餘斤。”

    帷:

    ①圍在四周的帳幕,上面無頂。《韓非子·十過》:“大風至,大雨隨之,裂帷幕,破俎豆,隳(huī)廊瓦。”(俎豆:古代禮器。隳:毀壞。)《史記·滑稽列傳》:“為治齋宮河上,張緹絳帷。”②用帳幕遮蔽。《禮記·喪大記》:“塗上帷之。”

    約:

    ①捆縛;套。《詩經·小雅·斯幹》:“約之閣閣。”(閣閣:上下嚴緊的樣子。)《戰國策·趙策四》:“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百乘:百輛。質於齊:到齊國作人質。)又繩索。《左傳·哀公十一年》:“人尋約。”(每人一根八尺長的繩子。尋:八尺為一尋。)②約束;束縛。《論語·雍也》:“約之以禮。”③簡明;簡要。《荀子·強國》:“約而詳。”(詳:詳盡。)④節儉。《三國志·魏書·荀彧傳》:“約食畜谷。”(畜:積蓄。)⑤訂約;約定。《史記· 高祖本紀》:“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又約定的事;盟約。《鹽鐵論·和親》:“匈奴數和親,而常先犯約。”⑥大約(後起意義)。魏學洢《核舟記》:“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jī雞)。”(奇:餘數。)

    意:

    ①心意;意圖。《公羊傳·隱公三年》:“此非先君之意也。”賈思勰《齊民要術序》:“蔡倫立意造紙。”又意思。劉勰《文心雕龍·鎔裁》:“善刪者字去而意留。”②懷疑。《列子 ·說符》:“人有亡鐵(fū夫)者,意其鄰之子。”(亡:丟失。鐵:斧子。)③意料。《史記·項羽本紀》:“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意者]想來大概是……。《莊子·天運》:“意者其運轉而不能自止邪。”(想來天大概是運轉而不會自己停止吧。)④通“抑”。表示選擇。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還是”。《墨子·耕柱》:“子之義將匿耶? 意將以告人乎?”(匿:隱藏。)⑤yī(依)。通“噫”。嘆詞。《莊子·在宥》:“意! 甚矣戰,其無愧而不知恥也甚矣!”


    上一篇:几向霜阶步,频将月幌褰。

    下一篇:焦寝忻无患,梁园去有因。
  • 骑襜侵鞯卷,车帷约幰鈋。

    “骑襜侵鞯卷,车帷约幰鈋。”诗句出处:《镜槛》;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

    镜槛芙蓉入,香台翡翠过。拨弦惊火凤,交扇拂天鹅。
    隐忍阳城笑,喧传郢市歌。仙眉琼作叶,佛髻钿为螺。
    五里无因雾,三秋只见河。月中供药剩,海上得绡多。
    玉集胡沙割,犀留圣水磨。斜门穿戏蝶,小阁锁飞蛾。
    骑襜侵鞯卷,车帷约幰鈋。传书两行雁,取酒一封驼。
    桥迥凉风压,沟横夕照和。待乌燕太子,驻马魏东阿。
    想像铺芳褥,依稀解醉罗。散时帘隔露,卧后幕生波。
    梯稳从攀桂,弓调任射莎。岂能抛断梦,听鼓事朝珂。

    【注释】:

    骑:

    (一)①骑马。《战国策·赵策二》:“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胡:古代北方种族名。)②跨坐。《庄子·大宗师》:“骑箕尾。”(二)jì①乘坐的马。《战国策·赵策二》:“车千乘,骑万匹。”②骑兵。《史记·项羽本纪》:“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③一人一马。班固《东都赋》:“千乘雷起,万骑纷纭。”

    襜:

    ①系在衣前的围裙。即蔽膝。《诗经·小雅·采绿》:“终朝采蓝,不盈一襜。”(蓝:草名。汁可作染料。)②车上的帷幕。《后汉书·刘盆子传》:“乘轩车大马,赤屏泥,绛襜络。”(绛:深红色。络:马笼头。)

    侵:

    (一)①进犯;进攻。《左传·僖公四年》:“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②侵夺;侵占。《汉书·地理志下》:“至(周)襄王,以河内赐晋文公,又为诸侯所侵,故其分地小。”(分:分封。)③欺凌;伤害;欺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强不侵弱。”韩愈《枯树》:“老树无枝叶,风霜不复侵。”④渐进。陈子昂《南山家园十韵》:“坐观万象化,方见百年侵。”⑤逐渐。《列子·汤问》:“帝凭怒,侵减龙伯之国使厄。”⑥逼近。庾肩吾《乱后经夏禹庙》:“侵云似天阙,照水类河宫。”(阙:宫阙。类:似。)⑦荒年;庄稼歉收。《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升谓之大侵。”(升:成熟。) (二)qǐn 长相既矮小又丑陋。又作“寝”。《汉书·田蚡传》:“田蚡貌侵。”

    鞯:

    衬托马鞍的垫子。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玉鞍锦鞯黄金勒。”

    卷:

    (一)把东西向里弯转或向外翻转。后作“捲”(今简化为“卷”)。古乐府《西洲曲》:“卷帘天自高。”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漫卷诗书喜欲狂。”(漫:随便。)《淮南子·兵略》:“鼓不振尘,旗不解卷。” (二)quán ①弯曲;拳曲。《诗经·小雅·都人士》:“卷发如虿(chài)。”(发:头发。虿:蝎子。)《庄子·逍遥游》:“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②通“拳”。亲切的样子。《礼记·檀弓下》:“执女手之卷然。”(然:……的样子。) (三)juàn ①书籍或字画的卷轴。泛指书画、书籍。《论衡·商虫》:“书卷不舒有虫。”陶潜《与子俨等书》:“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南齐书·江泌传》:“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升屋:登上屋顶。)②量词。古代书籍、文书等以一个卷轴为一卷。古乐府《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书:军中文书。)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车:

    ①车子。《礼记· 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②特指兵车。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③指用轮子转动的工具。《宋史·河渠志五》:“地高则用水车。”④用水车戽(hù)水。范成大《围田叹四绝》之二:“六七月间天不雨,若为车水到山边。”⑤牙床骨。《左传·僖公五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辅:面颊。)⑥量词。白居易《卖炭翁》:“一车炭重千余斤。”

    帷:

    ①围在四周的帐幕,上面无顶。《韩非子·十过》:“大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破俎豆,隳(huī)廊瓦。”(俎豆:古代礼器。隳:毁坏。)《史记·滑稽列传》:“为治斋宫河上,张缇绛帷。”②用帐幕遮蔽。《礼记·丧大记》:“塗上帷之。”

    约:

    ①捆缚;套。《诗经·小雅·斯干》:“约之阁阁。”(阁阁:上下严紧的样子。)《战国策·赵策四》:“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百乘:百辆。质于齐:到齐国作人质。)又绳索。《左传·哀公十一年》:“人寻约。”(每人一根八尺长的绳子。寻:八尺为一寻。)②约束;束缚。《论语·雍也》:“约之以礼。”③简明;简要。《荀子·强国》:“约而详。”(详:详尽。)④节俭。《三国志·魏书·荀彧传》:“约食畜谷。”(畜:积蓄。)⑤订约;约定。《史记· 高祖本纪》:“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又约定的事;盟约。《盐铁论·和亲》:“匈奴数和亲,而常先犯约。”⑥大约(后起意义)。魏学洢《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jī鸡)。”(奇:余数。)

    意:

    ①心意;意图。《公羊传·隐公三年》:“此非先君之意也。”贾思勰《齐民要术序》:“蔡伦立意造纸。”又意思。刘勰《文心雕龙·镕裁》:“善删者字去而意留。”②怀疑。《列子 ·说符》:“人有亡铁(fū夫)者,意其邻之子。”(亡:丢失。铁:斧子。)③意料。《史记·项羽本纪》:“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意者]想来大概是……。《庄子·天运》:“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想来天大概是运转而不会自己停止吧。)④通“抑”。表示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还是”。《墨子·耕柱》:“子之义将匿耶? 意将以告人乎?”(匿:隐藏。)⑤yī(依)。通“噫”。叹词。《庄子·在宥》:“意! 甚矣战,其无愧而不知耻也甚矣!”


    上一篇:几向霜阶步,频将月幌褰。

    下一篇:焦寝忻无患,梁园去有因。

  • 上一篇:几向霜阶步,频将月幌褰。

    下一篇:焦寝忻无患,梁园去有因。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