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蘭泣露新香死,畫圖淺縹松溪水。”詩句出處:《河陽詩》;是唐朝詩人李商隱的作品。
黃河搖溶天上來,玉樓影近中天臺。龍頭瀉酒客壽杯, 主人淺笑紅玫瑰。梓澤東來七十裡,長溝復塹埋雲子。 可惜秋眸一臠光,漢陵走馬黃塵起。南浦老魚腥古涎, 真珠密字芙蓉篇。湘中寄到夢不到,衰容自去拋涼天。 憶得蛟絲裁小卓,蛺蝶飛回木綿薄。綠繡笙囊不見人, 一口紅霞夜深嚼。幽蘭泣露新香死,畫圖淺縹松溪水。 楚絲微覺竹枝高,半曲新辭寫綿紙。巴西夜市紅守宮, 後房點臂斑斑紅。堤南渴雁自飛久,蘆花一夜吹西風。 曉簾串斷蜻蜓翼,羅屏但有空青色。玉灣不釣三千年, 蓮房暗被蛟龍惜。濕銀註鏡井口平,鸞釵映月寒錚錚。 不知桂樹在何處,仙人不下雙金莖。百尺相風插重屋, 側近嫣紅伴柔綠。百勞不識對月郎,湘竹千條為一束。
|
【註釋】:
幽:
(一)①昏暗;深暗。《詩經·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於喬木。”(遷:遷移。喬:高。)②隱晦;深奧。《荀子·正論》:“上周密,則下疑玄矣;上幽險,則下漸詐矣。”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研求幽邃。”(邃:精深。)③深沉;沉靜。《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④隱藏的;不公開的。曾覿《海野詞·信傳玉女》:“幽期密約,暗想淺顰輕笑,良時莫負,玉山傾倒。”(玉山:喻品德容儀。)⑤囚拘;監禁。司馬遷《報任安書》:“身幽囹圄之中。”⑥幽雅;幽靜。王羲之《蘭亭集序》:“是足以暢敘幽情。”王籍《入若耶溪》:“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⑦舊指陰間。宋玉《招魂》:“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些:語氣詞。)⑧古州名。在今河北北部遼寧南部一帶。[幽默]幽靜無聲。《楚辭·九章·懷沙》:“眴(shùn)兮杳杳,孔靜幽默。”(眴:同“瞬”。目轉動。孔:甚。) (二)yǒu黑色。《詩經·小雅·隰桑》:“其葉有幽。”蘭:
①蘭草,澤蘭。菊科。多年生草本。有香氣,秋末開花。《楚辭·離騷》:“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②蘭花。蘭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歸有光《項脊軒志》:“又雜植蘭桂竹木於庭。”③木蘭。一種香木。《楚辭·九歌·湘夫人》:“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④通“欄(欄)”。柵欄。《漢書·王莽傳》:“又置奴婢之市,與牛馬同蘭。”⑤通“攔”。阻隔。《戰國策·魏策三》:“晉國之去梁也,千裡有餘,有河山以蘭之。”⑥通“闌”。指放兵器的架子。《管子·小匡》:“輕罪入蘭、盾、鞈革。”(入:交納。鞈革:護胸的雙層革甲。)泣:
①無聲或低聲哭。《周易·中孚》:“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②泛指哭。《尚書·益稷》:“啟呱呱而泣。”③眼淚。《韓非子·和氏》:“泣盡而繼之以血。”④通“澀”。滯澀不暢。《素問·五藏生成篇》:“凝於脈者為泣。”露:
①露水。《詩經·召南·行露》:“畏行多露。”白居易《暮江吟》:“露似真珠月似弓。”引申為潤澤。《漢書·晁錯傳》:“覆露萬民。”②露天;在屋外。《史記·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太倉:京都谷倉。陳:指陳舊的谷物。因:積壓。)文天祥《指南錄後序》:“草行露宿,日與北騎相出沒於長淮間。”③顯露;泄露。《論衡·對作》:“文露而旨直。”《後漢書·蔡邕傳》:“事遂漏露。”④敗壞。《荀子·富國》:“入其境,其田疇穢,都邑露。”⑤羸弱;疲憊。《左傳·昭公元年》:“於是乎節宣其氣,勿使有所壅閉湫底以露其體。”(湫底:閉塞不通。)《戰國策·秦策三》:“諸侯見齊之罷露,君臣之不親,舉兵而伐之。”⑥通“輅”。車子。《史記·楚世傢》:“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蓽露藍蔞,以處草莽。”(辟:避。藍蔞:衣服破舊。)新:
①剛有的或剛經驗到的。《周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②沒有用過的。黃滔《陳侍禦新居》:“幕客開新第,詞人遍有詩。”③指新的人或事物。韓愈《送窮文》:“攜朋挈儔,去故就新。”(攜:帶著。儔:伴侶。)④更新;使變新。《尚書·胤征》:“舊染污俗,咸與維新。”⑤指剛結婚時的(人或物)。⑥副詞。相當於“剛”、“剛才”。《荀子·不茍》:“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香:
①氣味芳美。與“臭”相對。辛棄疾《西江月》:“稻花香裡說豐年。”②香美;香甜。曹松《鐘陵寒食日郊外閑遊》:“杏子粥香如冷餳(xíng)。”(餳:糖稀。)③香料。李清照《風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被翻紅浪。”④特指用香料制成的細條。《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早有仆婦送上兩束香來。張老上瞭香,磕瞭頭。”⑤對人和事物的美稱。李嘉祐《廣陵送林宰》:“清政過前哲,香名達至尊。”(前哲:前賢。至尊:天子。)⑥指與女性有關的事物。也代指少女。李清照《永遇樂》:“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畫:
①劃分;劃分界線。《左傳·襄公四年》:“芒芒禹跡,畫為九州。”(芒芒:遼遠的樣子。)司馬遷《報任安書》:“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入。”②繪畫;作畫。《戰國策·齊策二》:“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後漢書·宗室傳·齊武王佖》:“使長安中官署及天下鄉亭皆畫伯升像於塾,旦起射之。”(伯升:劉縯字。)③圖畫;畫成的藝術品。沈括《夢溪筆談·書畫》:“書畫之妙,當以神會,難可以形器求也。”《聊齋志異·促織》:“拾視之,非字而畫。”④有彩畫的;用彩畫裝飾的。韋應物《郡齋中雨與諸文士燕集》:“兵衛森畫戟,宴寢凝清香。”⑤謀劃;籌劃。《史記·留侯世傢》:“良曰:‘誰為陛下畫此計者?’”《商君書· 更法》:“孝公平畫。”(平:評議。)⑥計策;計謀。《史記·淮陰侯列傳》:“言不聽,畫不用。”⑦書法的橫筆叫畫;漢字的一筆叫一畫。魏學洢《核舟記》:“細若紋足,鉤畫瞭瞭。”圖:
①版圖;地圖。嶽飛《五嶽祠盟記》:“取故地上版圖。”《周禮·地官·小司徒》:“凡民訟以地比正之,地訟以圖證之。”(地比:比鄰;鄰居。正:辨別是非。)②畫。《莊子·田子方》:“宋元君將畫圖。”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三:“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省識:罕識。環佩:婦女裝飾,借指王昭君。)③繪;畫。《漢書·蘇武傳》:“乃圖畫其人於麒麟閣。”沈括《夢溪筆談》卷一:“直以七彩圖之。”④思慮;謀劃。《左傳·僖公三十年》:“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闕:損害。)⑤謀取;圖謀。《三國志 · 蜀書·諸葛亮傳》:“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⑥料想;猜度。古樂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拊掌:拍手。這裡表示驚異。)⑦法度。《楚辭·九章·懷沙》:“前圖未改。”淺:
(一)①水淺。與“深”相對。王安石《蒲葉》:“蒲葉清淺水,杏花和暖風。”②從上到下或從外到內距離小(跟“深”相對)。王周《過武寧縣》:“岸回驚水急,山淺見天多。”③膚淺;淺薄。《左傳·昭公十二年》:“深思而淺謀。”④淺顯;明白易懂。《論衡·超奇》:“若夫陸賈、董仲舒,論說世事……然而淺露易見,觀讀之者,猶曰傳記。”⑤歷時短暫。司馬遷《報任安書》:“又迫賤事,相見日淺。”⑥感情薄;不深厚。杜甫《病馬》:“物微意不淺,感動一沉吟。”⑦顏色淡。劉禹錫《楊枝詞二首》之一:“迎得春光先到來,淺黃輕綠映樓臺。”⑧狹;少;微小。《呂氏春秋·先己》:“吾地不淺,吾民不寡。” (二)jiàn [淺淺]1.水流得疾的樣子。王維《輞(wǎng)川集·欒傢瀨》:“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2. 流水聲。縹:
(一)①青白色的絲織品。蕭綱《登城》詩:“小堂倦縹書。”②淡青色。曹植《七啟》:“乃有春清縹灑。” (二)piāo [縹緲]也作“縹渺”、“飄渺”。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松:
樹名。《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水。:
“水。”詩句出處:《一七令·嘆水別白二十二》;是唐朝詩人劉禹錫的作品。 水。至清,盡美。從一勺,至千裡。利人利物,時行時止。道性凈皆然,交情淡如此。君遊金谷堤上,我在石渠署裡。兩心相憶似流波,潺湲日夜無窮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