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檮杌寬之久,防風戮不行。

    “檮杌寬之久,防風戮不行。”詩句出處:《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是唐朝詩人李商隱的作品。

    照席瓊枝秀,當年紫綬榮。班資古直閣,勛伐舊西京。
    在昔王綱紊,因誰國步清。如無一戰霸,安有大橫庚。
    內豎依憑切,兇門責望輕。中臺終惡直,上將更要盟。
    丹陛祥煙滅,皇闈殺氣橫。喧闐眾狙怒,容易八蠻驚。
    檮杌寬之久,防風戮不行。素來矜異類,此去豈親征。
    舍魯真非策,居邠未有名。曾無力牧禦,寧待雨師迎。
    火箭侵乘石,雲橋逼禁營。何時絕刁鬥,不夜見欃槍。
    屢亦聞投鼠,誰其敢射鯨。世情休念亂,物議笑輕生。
    大鹵思龍躍,蒼梧失象耕。靈衣沾愧汗,儀馬困陰兵。
    別館蘭薰酷,深宮蠟焰明。黃山遮舞態,黑水斷歌聲。
    縱未移周鼎,何辭免趙坑。空拳轉鬥地,數板不沈城。
    且欲憑神算,無因計力爭。幽囚蘇武節,棄市仲由纓。
    下殿言終驗,增埤事早萌。蒸雞殊減膳,屑麹異和羹。
    否極時還泰,屯餘運果亨。流離幾南渡,倉卒得西平。
    神鬼收昏黑,奸兇首滿盈。官非督護貴,師以丈人貞。
    覆載還高下,寒暄急改更。馬前烹莽卓,壇上揖韓彭。
    扈蹕三才正,回軍六合晴。此時惟短劍,仍世盡雙旌。
    顧我由群從,逢君嘆老成。慶流歸嫡長,貽厥在名卿。
    隼擊須當要,鵬摶莫問程。趨朝排玉座,出位泣金莖。
    幸藉梁園賦,叨蒙許氏評。中郎推貴婿,定遠重時英。
    政已標三尚,人今佇一鳴。長刀懸月魄,快馬駭星精。
    披豁慚深眷,睽離動素誠。蕙留春晼晚,松待歲崢嶸。
    異縣期回雁,登時已飯鯖。去程風刺刺,別夜漏丁丁。
    庾信生多感,楊朱死有情。弦危中婦瑟,甲冷想夫箏。
    會與秦樓鳳,俱聽漢苑鶯。洛川迷曲沼,煙月兩心傾。

    【註釋】:

    檮:

    [檮杌(wù)]1. 古代傳說中的惡獸。《神異經·西荒經》:“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犬毛,長二尺,人面虎足,豬口牙,尾一丈八尺,攪亂荒中,名檮杌。”2.傳說中的“四兇”之一,比喻惡人。《史記·五帝本紀》:“顓頊(zhuān xū)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天下謂之檮杌。”(顓頊:上古帝王名。)3. 古代楚國史書名。《孟子·離婁下》:“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

    杌:

    ①[杌隉]不安定。《尚書·秦誓》:“邦之杌隉。”②搖;搖動。《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杌紫莖。”③樹木無枝。《三國志·魏書·高堂隆傳》:“由枝幹既杌,本實先拔也。”④杌子;小凳。《水滸全傳》第二十一回:“宋江便向杌子上朝著床邊坐瞭。”

    寬:

    ①寬廣;寬闊。夏完淳《別雲間》:“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司馬光《訓儉示康》:“此為宰相聽事誠隘,為太祝、奉禮聽事已寬矣。”②放寬;放松。桓寬《鹽鐵論》:“寬徭役。”方苞《獄中雜記》:“惟極貧無依,則械系不稍寬,為標準以警其餘。”③寬宏大量;不嚴厲。賈誼《過秦論》:“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④寬恕;寬待。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⑤寬綽;寬裕。洪亮吉《治平篇》:“以二人居屋十間,食田一頃,寬然有餘矣。”[寬綽(chuo)]寬宏。《晉書·宣帝紀》:“性寬綽以能容。”

    之:

    ①到……去。《呂氏春秋·察傳》:“子夏之晉,過衛。”(晉、衛:皆諸侯國名。)《漢書·高帝紀》:“沛公引兵之薛。”(沛公:劉邦。薛:地名。)②直到。《詩經·鄘風·柏舟》:“之死矢靡(mǐ)它。”(矢:發誓。靡它:沒有他心。)③代詞。1. 指代人和事物。相當於“他(她)”、“它”、“他(它)們”。《左傳·隱公元年》:“(薑氏)愛共叔段,欲立之。”(共叔段:人名。)《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時:按時。習:演習。)2.指示代詞。“這”、“這個”。《詩經·周南·桃夭》:“之子於歸。”④助詞。1.相當於現代漢語助詞“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詩經· 召南·羔羊》:“羔羊之皮。”2. 用於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左傳·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虞:料想。涉:進入。)3.用於前置賓語和動詞之間,相當於“是”。《墨子·公輸》:“宋何罪之有?”4.用於句中或句末起調整音節的作用。《左傳·莊公十年》:“公將鼓之。”(鼓:擊鼓。)《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bó)然興之矣。”(浡然:興起的樣子。)

    久:

    ①時間長。《莊子·德充符》:“久與賢人處則無過。”《史記·陳涉世傢》:“悵恨久之。”《論語·述而》:“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②久留。《左傳·文公十二年》:“秦不能久,請深壘固軍以待之。”③久戰。《商君書·戰法》:“攻不若者勿與戰,食不若者勿與久。”

    防:

    ①堤壩。《周禮·考工記·匠人》:“凡溝必因水勢,防必因地勢。”②堵塞。《國語·周語下》:“防民之口,甚於防川。”③防備;防守。《周易·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④界限;邊防。《谷梁傳·昭公八年》:“艾蘭以為防,置旃以為轅門。”⑤抵擋。《詩經·秦風·黃鳥》:“維此仲行,百夫之防。”(仲行:人名。百夫之防:一人可抵擋百人。)⑥地名。1.春秋陳邑。在今河南省淮陽縣北。2.春秋魯地。在今山東省費縣東北。3. 春秋宗地。在今山東省金鄉縣西南。

    風:

    (一)①空氣流通的現象。《詩經·邶風·北風》:“北風其涼。”②吹風;讓風吹。《孟子·公孫醜下》:“有寒疾,不可以風。”③比喻快速如風。《資治通鑒·晉成帝咸和五年》:“俟足下軍到,風發相赴。”④氣勢;勢頭。《晉書·劉毅傳》:“好臧否人物,王公貴人望風憚之。”⑤教化;教育。《周書·齊煬王憲傳》:“宣風導禮。”⑥風氣;風俗。柳宗元《捕蛇者說》:“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陸遊《遊山西村》:“衣冠簡樸古風存。”⑦景象;景色。楊萬裡《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二首》之一:“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⑧風度;風格。杜甫《詠懷古跡五首》:“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⑨歌謠;民歌。《左傳·襄公十八年》:“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驟:屢次。)⑩走失;散失。《尚書·費誓》:“馬牛其風。”(11)病名。《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註引《典略》:“太祖先苦頭風,是日疾發臥。”(12)諷誦。嚴羽《滄浪詩話·詩辯》:“先須讀《楚辭》,朝夕諷詠,以為之本。” (二)fěng 通“諷(fěng)”。用含蓄的話暗示或勸誡。《漢書·趙廣漢傳》:“廣漢聞之,先風告(杜)建不改,於是收案致法。”(收案:收審。)[風騷]《詩經》的《國風》和《楚辭》的《離騷》的合稱。《宋書·謝靈運傳論》:“莫不同祖風騷。”(祖:效法。)也泛指詩文。高適《同崔員外綦毋拾遺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晚晴催翰墨,秋興引風騷。”(翰:筆。)

    戮:

    ①殺。《左傳· 成公二年》:“我戮之不祥。”《史記·周本紀》:“有夫婦賣是器者,(周)宣王使執而戮之。”(是:這。)②羞辱;恥辱。《荀子·王霸》:“身死國亡,為天下大戮。”③並力;合力。《左傳·成公十三年》:“昔逮(dài)我(晉)獻公,及(秦)穆公相好,戮力同心。”(逮:到。)

    不:

    (一)①不。《後漢書·班超傳》:“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詩經·魏風·伐檀》:“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懸)特兮。”(特:三歲的獸。)②非;不是。《荀子·君道》:“能中是者取之,是豈不必得之之道也哉?”③無;沒有。《左傳·襄公二十三年》:“不德而有功。”④未。《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⑤句中助詞。無實義。《逸周書·皇門》:“我不則寅哉寅哉!”[不祿]士死的諱稱。《禮記·曲禮下》:“天子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 (二)fū花萼。後作“柎”。《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wěi)。”(常棣:即棠梨樹。 鄂:同“萼”。 :有光采。)

    行:

    (一)①路。《詩經·小雅·小弁》:“行有死人。”②排列而成的行列。杜甫《贈衛八處士》:“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又為成行的東西的量詞。李群玉《九日》:“一行斜雁向人來。”③行輩;輩份。《漢書·李廣蘇建傳附蘇武》:“漢天子,我丈人行也。”④古代軍事編制。二十五人為行。揚雄《羽獵賦》:“各按行伍。”(伍:五人為伍。) (二)xíng ①行走;兩腳交替前進。《列子·說符》:“譬之出不由門,行不從徑也。”(徑:路。)泛指運行;前進。《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②引申為離開;離去。《左傳· 僖公五年》:“宮之奇以其族行。”古樂府《木蘭詩》:“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又指與出門在外有關的事物。杜甫《奉簡高三十五使君》:“行色秋將晚。”③行程;路程。《老子》第六十四章:“千裡之行,始於足下。”④疏通;疏導。《孟子·滕文公下》:“水逆行,泛濫於中國。”又指流動的或臨時的。⑤做;實施。《孟子·梁惠王下》:“夫人幼而學之,壯而欲行之。”(夫:語氣詞。)《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⑥行為。《論語·公冶長》:“聽其言而觀其行。”⑦品行。屈原《九章·橘頌》:“行比伯夷。”《三國志·吳書·吳主傳》:“陸遜陳其素行。”⑧唐、宋官制,小官兼代大官的事做守某官,大官兼管小官的事叫行某官。歐陽修《瀧岡阡表》:“觀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特進:官名。)⑨古詩詩體之一。屬樂府詩類。⑩漢字字體之一行書的省稱。字體較楷書簡易,較草書規范,漢代以來即流行。陸遊《作字》:“書成半行草。”(11)副詞。將要。陶潛《歸去來兮辭》:“感吾生之行休。”(休:指死。)


    上一篇:幽兰泣露新香死,画图浅缥松溪水。

    下一篇:念君千里舸,江草漏灯痕。
  • 梼杌宽之久,防风戮不行。

    “梼杌宽之久,防风戮不行。”诗句出处:《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

    照席琼枝秀,当年紫绶荣。班资古直阁,勋伐旧西京。
    在昔王纲紊,因谁国步清。如无一战霸,安有大横庚。
    内竖依凭切,凶门责望轻。中台终恶直,上将更要盟。
    丹陛祥烟灭,皇闱杀气横。喧阗众狙怒,容易八蛮惊。
    梼杌宽之久,防风戮不行。素来矜异类,此去岂亲征。
    舍鲁真非策,居邠未有名。曾无力牧御,宁待雨师迎。
    火箭侵乘石,云桥逼禁营。何时绝刁斗,不夜见欃枪。
    屡亦闻投鼠,谁其敢射鲸。世情休念乱,物议笑轻生。
    大卤思龙跃,苍梧失象耕。灵衣沾愧汗,仪马困阴兵。
    别馆兰薰酷,深宫蜡焰明。黄山遮舞态,黑水断歌声。
    纵未移周鼎,何辞免赵坑。空拳转斗地,数板不沈城。
    且欲凭神算,无因计力争。幽囚苏武节,弃市仲由缨。
    下殿言终验,增埤事早萌。蒸鸡殊减膳,屑麹异和羹。
    否极时还泰,屯余运果亨。流离几南渡,仓卒得西平。
    神鬼收昏黑,奸凶首满盈。官非督护贵,师以丈人贞。
    覆载还高下,寒暄急改更。马前烹莽卓,坛上揖韩彭。
    扈跸三才正,回军六合晴。此时惟短剑,仍世尽双旌。
    顾我由群从,逢君叹老成。庆流归嫡长,贻厥在名卿。
    隼击须当要,鹏抟莫问程。趋朝排玉座,出位泣金茎。
    幸藉梁园赋,叨蒙许氏评。中郎推贵婿,定远重时英。
    政已标三尚,人今伫一鸣。长刀悬月魄,快马骇星精。
    披豁惭深眷,睽离动素诚。蕙留春晼晚,松待岁峥嵘。
    异县期回雁,登时已饭鲭。去程风刺刺,别夜漏丁丁。
    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
    会与秦楼凤,俱听汉苑莺。洛川迷曲沼,烟月两心倾。

    【注释】:

    梼:

    [梼杌(wù)]1. 古代传说中的恶兽。《神异经·西荒经》:“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2.传说中的“四凶”之一,比喻恶人。《史记·五帝本纪》:“颛顼(zhuān xū)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颛顼:上古帝王名。)3. 古代楚国史书名。《孟子·离娄下》:“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杌:

    ①[杌陧]不安定。《尚书·秦誓》:“邦之杌陧。”②摇;摇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杌紫茎。”③树木无枝。《三国志·魏书·高堂隆传》:“由枝干既杌,本实先拔也。”④杌子;小凳。《水浒全传》第二十一回:“宋江便向杌子上朝着床边坐了。”

    宽:

    ①宽广;宽阔。夏完淳《别云间》:“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司马光《训俭示康》:“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②放宽;放松。桓宽《盐铁论》:“宽徭役。”方苞《狱中杂记》:“惟极贫无依,则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余。”③宽宏大量;不严厉。贾谊《过秦论》:“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④宽恕;宽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⑤宽绰;宽裕。洪亮吉《治平篇》:“以二人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宽然有余矣。”[宽绰(chuo)]宽宏。《晋书·宣帝纪》:“性宽绰以能容。”

    之:

    ①到……去。《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晋、卫:皆诸侯国名。)《汉书·高帝纪》:“沛公引兵之薛。”(沛公:刘邦。薛:地名。)②直到。《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mǐ)它。”(矢:发誓。靡它:没有他心。)③代词。1. 指代人和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他(它)们”。《左传·隐公元年》:“(姜氏)爱共叔段,欲立之。”(共叔段:人名。)《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时:按时。习:演习。)2.指示代词。“这”、“这个”。《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④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诗经· 召南·羔羊》:“羔羊之皮。”2. 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左传·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虞:料想。涉:进入。)3.用于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相当于“是”。《墨子·公输》:“宋何罪之有?”4.用于句中或句末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左传·庄公十年》:“公将鼓之。”(鼓:击鼓。)《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bó)然兴之矣。”(浡然:兴起的样子。)

    久:

    ①时间长。《庄子·德充符》:“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史记·陈涉世家》:“怅恨久之。”《论语·述而》:“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②久留。《左传·文公十二年》:“秦不能久,请深垒固军以待之。”③久战。《商君书·战法》:“攻不若者勿与战,食不若者勿与久。”

    防:

    ①堤坝。《周礼·考工记·匠人》:“凡沟必因水势,防必因地势。”②堵塞。《国语·周语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③防备;防守。《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④界限;边防。《谷梁传·昭公八年》:“艾兰以为防,置旃以为辕门。”⑤抵挡。《诗经·秦风·黄鸟》:“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仲行:人名。百夫之防:一人可抵挡百人。)⑥地名。1.春秋陈邑。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北。2.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东北。3. 春秋宗地。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南。

    风:

    (一)①空气流通的现象。《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②吹风;让风吹。《孟子·公孙丑下》:“有寒疾,不可以风。”③比喻快速如风。《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五年》:“俟足下军到,风发相赴。”④气势;势头。《晋书·刘毅传》:“好臧否人物,王公贵人望风惮之。”⑤教化;教育。《周书·齐炀王宪传》:“宣风导礼。”⑥风气;风俗。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陆游《游山西村》:“衣冠简朴古风存。”⑦景象;景色。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之一:“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⑧风度;风格。杜甫《咏怀古迹五首》:“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⑨歌谣;民歌。《左传·襄公十八年》:“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骤:屡次。)⑩走失;散失。《尚书·费誓》:“马牛其风。”(11)病名。《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注引《典略》:“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12)讽诵。严羽《沧浪诗话·诗辩》:“先须读《楚辞》,朝夕讽詠,以为之本。” (二)fěng 通“諷(fěng)”。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诫。《汉书·赵广汉传》:“广汉闻之,先风告(杜)建不改,于是收案致法。”(收案:收审。)[风骚]《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的合称。《宋书·谢灵运传论》:“莫不同祖风骚。”(祖:效法。)也泛指诗文。高适《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翰:笔。)

    戮:

    ①杀。《左传· 成公二年》:“我戮之不祥。”《史记·周本纪》:“有夫妇卖是器者,(周)宣王使执而戮之。”(是:这。)②羞辱;耻辱。《荀子·王霸》:“身死国亡,为天下大戮。”③并力;合力。《左传·成公十三年》:“昔逮(dài)我(晋)献公,及(秦)穆公相好,戮力同心。”(逮:到。)

    不:

    (一)①不。《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诗经·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悬)特兮。”(特:三岁的兽。)②非;不是。《荀子·君道》:“能中是者取之,是岂不必得之之道也哉?”③无;没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不德而有功。”④未。《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⑤句中助词。无实义。《逸周书·皇门》:“我不则寅哉寅哉!”[不禄]士死的讳称。《礼记·曲礼下》:“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二)fū花萼。后作“柎”。《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wěi)。”(常棣:即棠梨树。 鄂:同“萼”。 :有光采。)

    行:

    (一)①路。《诗经·小雅·小弁》:“行有死人。”②排列而成的行列。杜甫《赠卫八处士》:“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又为成行的东西的量词。李群玉《九日》:“一行斜雁向人来。”③行辈;辈份。《汉书·李广苏建传附苏武》:“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④古代军事编制。二十五人为行。扬雄《羽猎赋》:“各按行伍。”(伍:五人为伍。) (二)xíng ①行走;两脚交替前进。《列子·说符》:“譬之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径:路。)泛指运行;前进。《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引申为离开;离去。《左传· 僖公五年》:“宫之奇以其族行。”古乐府《木兰诗》:“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又指与出门在外有关的事物。杜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行色秋将晚。”③行程;路程。《老子》第六十四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④疏通;疏导。《孟子·滕文公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又指流动的或临时的。⑤做;实施。《孟子·梁惠王下》:“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夫:语气词。)《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⑥行为。《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⑦品行。屈原《九章·橘颂》:“行比伯夷。”《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陆逊陈其素行。”⑧唐、宋官制,小官兼代大官的事做守某官,大官兼管小官的事叫行某官。欧阳修《泷冈阡表》:“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特进:官名。)⑨古诗诗体之一。属乐府诗类。⑩汉字字体之一行书的省称。字体较楷书简易,较草书规范,汉代以来即流行。陆游《作字》:“书成半行草。”(11)副词。将要。陶潜《归去来兮辞》:“感吾生之行休。”(休:指死。)


    上一篇:幽兰泣露新香死,画图浅缥松溪水。

    下一篇:念君千里舸,江草漏灯痕。

  • 上一篇:幽兰泣露新香死,画图浅缥松溪水。

    下一篇:念君千里舸,江草漏灯痕。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