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指雲漢津,誰能吟四愁。”詩句出處:《洞庭驛樓雪夜宴集,奉贈前湘州張員外》;是唐朝詩人李群玉的作品。
昔與張湘州,閑登嶽陽樓。目窮衡巫表,興盡荊吳秋。 擲筆落郢曲,巴人不能酬。是時簪裾會,景物窮冥搜。 誤忝玳筵秀,得陪文苑遊。幾篇雲楣上,風雨沉銀鉤。 □□□□□,□□□滄洲。童兒待郭伋,竹馬空遲留。 路指雲漢津,誰能吟四愁。銀壺傲海雪,青管羅名謳。 賤子跡未安,謀身拙如鳩。分隨煙霞老,豈有風雲求。 不逐萬物化,但貽知己羞。方窮立命說,戰勝心悠悠。 不然蹲會稽,鉤下三五牛。所期波濤助,燀赫呈吞舟。
|
【註釋】:
路:
①道路;路途。《楚辭·九歌·國觴》:“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②路程。陶潛《桃花源記》:“緣溪行,忘路之遠近。”③途徑;方向。《尚書·洪范》:“無有作惡,遵王之路。”諸葛亮《前出師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引喻:稱引說話。)④仕途,執政。許棠《講德陳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之八:“當路公卿誰見待? 故鄉親友自疑非。”(待:寬容。疑非:懷疑有錯誤。)⑤法度;規則。李華《禦史中丞廳壁記》:“遵王路以整多方。”(王:指先王。)⑥方面;地區。田藝衡《留青日記·賭博》:“蘇常一路尤甚,士大夫歸傢者則開賭坊,蓋避禁也。”(蘇常:蘇州、常州。避禁:避開禁令。)⑦車。《左傳·昭公四年》:“王思舊勛而賜之路。”⑧大。《史記·孝武本紀》:“路弓乘矢。”⑨宋朝和元朝行政區劃名。宋的路約相當於現在的省,元的路約相當現在的地區。指:
①手指。《戰國策·秦策三》:“臣未嘗聞指大於臂,臂大於股。”(股:大腿。)②腳趾。《史記·高祖本紀》:“漢王傷胸,乃捫足曰: ‘虜中(zhòng)吾指。’”(捫:摸。)③用手指;指向。《論語·八佾》:“指其掌。”④向;意向。司馬相如《喻巴蜀檄》:“移師東指,閩越相誅。”⑤直立;豎起。《戰國策·燕策》:“士皆瞋目,發盡上指。”⑥指點,告知。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八:“若非吾師指迷,實不悟此。”⑦指責;斥責。《漢書·王嘉傳》:“千人所指,無病而死。”⑧意旨;意圖。後寫作“旨”。《尚書·盤庚上》:“不匿厥指。”雲:
①同“雲2”。②說。《論語·子罕》:“牢曰:‘子雲:吾不試,故藝。’”(牢:人名。試:見用於朝廷。藝:多才藝。)③有。《荀子 ·法行》:“其雲益乎?”④代詞。如此。《史記·汲鄭列傳》:“汲、鄭亦雲,悲夫!”(汲、鄭:指汲黯、鄭當時二人。)⑤助詞。1. 用於句首。《詩經·鄭風·風雨》:“既見君子,雲胡不喜?”2. 用於句中。《後漢書·陳龜傳》:“雖歿(mò)軀體,無所雲補。”(歿:死。補:彌補。)⑥語氣詞。用於句末,表陳述語氣。《史記·伯夷列傳》:“餘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塚雲。”[雲雲]通“蕓蕓”。眾多貌。《莊子·在宥》:“萬物雲雲。”漢:
①河流名。漢水,也稱漢江。為長江最長的支流,發源於陜西省寧強縣,流經陜西、湖北,在武漢市入長江。《孟子·滕文公上》:“決汝、漢,推淮、泗,而註之江。”②天河;銀河。《漢書·天文志》:“(王梁)旁有八星,絕漢,曰天橫。”《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③男子。陸遊《雨夜不寐,觀壁間所張魏鄭公砥柱銘》:“世間豈無一好漢,叱吒喑(yīn)嗚氣吞虜。”(喑嗚:怒喝聲。)④朝代名。1. 劉邦建,公元前206~公元8年,史稱“西漢”;劉秀建,公元25~220年,史稱“東漢”。2.五代之一。劉知遠建,公元947~950年,史稱“後漢”。⑤民族名。漢族。《漢書·匈奴傳下》:“近西羌保塞,與漢人交通。”津:
①渡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論語·微子》:“長沮、桀溺耦(ǒu)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桀溺:二隱者名。耦:並耕。)②人體內分泌出的液體。韓偓《無題(並序)》之一:“梅實引芳津。”《素問·調經論》:“人有精氣津液。”③潤澤;潤濕。《周禮·地官·大司徒》:“二曰川澤……其民黑而津。”《西京雜記》卷五:“雨不破塊,潤葉津莖而已。”郭璞《江賦》:“林無不溽,岸無不津。”[津津]1.形容有滋味。陳廷焯(zhuō)《白雨齋詞話》卷四:“兩君於詞,皆屬最下乘……而世顧津津稱之,何也?”2.喜悅的樣子。《新唐書·李林甫傳》:“喜津津出眉宇間。”能:
①能力;才能。《荀子·王制》:“無能不官,無功不賞。”②有能力;有才能。諸葛亮《出師表》:“先帝稱之曰能。”③能夠;勝任。《論語·先進》:“非曰能之,願學焉。”④擅長;善於。蔡元培《圖畫》:“善畫者多工書而能詩。”(書:書法。)⑤和睦,親善。《左傳·襄公二十二年》:“令尹之不能,爾所知也。”⑥如此;這般。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忍:忍心。)⑦及,達到。王安石《遊褒禪山記》:“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⑧副詞。約同“乃”、“於是”。《管子·權修》:“二者不失,則民能可得而官也。”⑨通“耐”。忍耐,禁得起。《淮南子·地形》:“食水者善遊能寒。”(食水:指魚鱉囧鶩等。)吟:
①聲調抑揚地詠誦。《莊子·德充符》:“依樹而吟。”②嘆息。《戰國策·楚策一》:“晝吟宵哭。”③啼叫;鳴響。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熊咆龍吟殷(yǐn)巖泉。”(殷:如雷震響。)④古代詩歌體裁之一。《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⑤詩歌。陸遊《病起》:“收拾吟箋停酒碗,年來觸事動憂端。”⑥通“噤(jìn)”。閉口。《史記·淮陰侯列傳》:“雖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瘖(yīn)聾之指麾也。”(瘖:啞。指麾:指揮。)⑦口吃;說話不清。《後漢書·梁冀傳》:“口吟舌言。”四:
①基數,四。《左傳·隱公三年》:“驕奢淫泆(yì),所自邪也。四者之來,寵祿過也。”(淫:嗜欲過度。泆:放縱。)②序數,第四。《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臣之位在四。”《資治通鑒·唐憲宗元和十二年》:“四鼓,愬至城下,無一人知者。”(愬:李愬,鄧州節度使,此次襲破蔡州,擒叛軍首領吳元濟。)③工尺譜記音符號之一。《宋史·樂志十七》:“大呂、太簇用四字。”④通“駟”。四匹馬駕一輛車。《韓非子·愛臣》:“是故不得四從,不載奇兵。”愁:
①憂愁;憂慮。李白《秋浦歌·十五》:“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辛棄疾《菩薩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②形容淒涼慘淡的景象。謝惠連《雪賦》:“寒風積,愁雲繁。”辛棄疾《鷓鴣天·賦牡丹》:“愁紅慘綠今宵看,恰似吳宮教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