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日高春睡足,帖馬賞年華。

    “日高春睡足,帖馬賞年華。”詩句出處:《雜曲歌辭·長安少年行十首》;是唐朝詩人李廓的作品。

    金紫少年郎,繞街鞍馬光。身從左中尉,官屬右春坊。
    剷戴揚州帽,重熏異國香。垂鞭踏青草,來去杏園芳。
    追逐輕薄伴,閑遊不著緋。長攏出獵馬,數換打球衣。
    曉日尋花去,春風帶酒歸。青樓無晝夜,歌舞歇時稀。
    日高春睡足,帖馬賞年華。倒插銀魚袋,行隨金犢車。
    還攜新市酒,遠醉曲江花。幾度歸侵黑,金吾送到傢。
    好勝耽長行,天明燭滿樓。留人看獨腳,賭馬換偏頭。
    樂奏曾無歇,杯巡不暫休。時時遙冷笑,怪客有春愁。
    遨遊攜艷妓,裝束似男兒。杯酒逢花住,笙歌簇馬吹。
    鶯聲催曲急,春色訝歸遲。不以聞街鼓,華筵待月移。
    賞春惟逐勝,大宅可曾歸。不樂還逃席,多狂慣衩衣。
    歌人踏月起,語燕卷簾飛。好婦惟相妒,倡樓不醉稀。
    戟門連日閉,苦飲惜殘春。開瑣通新客,教姬屈醉人。
    請歌牽白馬,自舞踏紅茵。時輩皆相許,平生不負身。
    新年高殿上,始見有光輝。玉雁排方帶,金鵝立仗衣。
    酒深和碗賜,馬疾打珂飛。朝下人爭看,香街意氣歸。
    遊市慵騎馬,隨姬入坐車。樓邊聽歌吹,簾外市釵花。
    樂眼從人鬧,歸心畏日斜。蒼頭來去報,飲伴到倡傢。
    小婦教鸚鵡,頭邊喚醉醒。犬嬌眠玉簟,鷹掣撼金鈴。
    碧地攢花障,紅泥待客亭。雖然長按曲,不飲不曾聽。

    【註釋】:

    高:

    ①高。與“低”相對。《荀子·勸學》:“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厚也。”杜荀鶴《春宮怨》:“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重:重疊。)②指高度。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五首》之四:“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③高級;上等;優良。《對楚王問》:“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④歲數大。《左傳·昭公十五年》:“且昔而高祖孫伯黶,司晉之典籍。”⑤高超;高明的。《漢書·晁錯傳》:“對策者百餘人,唯錯為高第。”(對策:對答寫在簡策上的考題。)⑥尊崇。《莊子· 盜蹠》:“世之所高,莫若黃帝。”⑦高尚。《韓非子·五蠹》:“輕辭天子,非高也,勢薄也。”

    春:

    ①春天,春季。《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②年;歲。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一臥東山三十春。”③生機;生命。歐陽修《奉使道中寄垣師》:“塞垣春枯積雪溜,沙礫威怒黃雲愁。”(塞垣:指長城。溜:流水。)④指年輕女子的形態。崔玨(jué)《有贈》:“兩臉夭桃從鏡發,一眸春水照人寒。”(春水:指女子的眼睛。)⑤春色;喜色。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熙朝樂事》:“諺雲:‘蓬開先百草,戴瞭春不老。’”⑥春情;情欲。《詩經·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懷春,吉士誘之。”⑦指酒。司空圖《詩品·典雅》:“玉壺買春,賞雨茅屋。”

    睡:

    ①坐著打瞌睡。《史記·商君列傳》:“孝公時時睡,弗聽。”②睡著;睡覺。白居易《認春戲呈馮少尹李郎中陳主簿》:“暗助醉歡尋綠酒,潛添睡興著紅樓。”(著:到。紅樓:華麗的樓房。)

    足:

    (一)①腳。《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苑子刜(fú)林雍,斷其足。”(苑子、林雍:均人名。刜:刀砍。)古樂府《木蘭辭》:“願借明駝千裡足,送兒還故鄉。”《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勞有功者也。”②器物的腳。《禮記·明堂位》:“夏後氏之鼓足。”《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③足夠;充足。《老子》:“損有餘而補不足。”④滿足。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嗚呼!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突兀:高聳的樣子。)⑤夠得上;配;值得。《荀子·勸學》:“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 (二)jù ①過分。《論語·公冶長》:“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丘:孔子名。)②補足。《列子·楊朱》:“[公孫穆]逃於後庭,以晝足夜。”(逃:躲避。)

    帖:

    (一)①安定。《隋書·河間王弘傳》:“時河東多盜賊,民不得安,弘奏為盜者百餘人,投之邊裔,州境帖然。”(邊裔:邊遠荒涼之地。)②順從。王安石《彰武軍節度使侍中曹穆公行狀》:“遂貼服,皆為用。”③通“貼”。粘貼。王讜《唐語林》卷七:“目為風掠,不堪其苦……裂紅巾方寸帖臉,以障風掠。”古樂府《木蘭詩》:“對鏡貼花黃。”④貼近;靠近。蘇軾《復官北歸再次前韻》:“已出網羅羽毛在,卻尋雲跡帖天飛。”⑤貼補;增添。白居易《和東川楊慕巢尚書〈府中獨坐感戚在懷〉見寄十四韻》:“老將榮補帖,愁用道銷磨。”⑥典當。《新唐書·李嶠傳》:“有賣舍、帖田供王役者。” (二)tiě ①官府文告。古樂府《木蘭詩》:“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②試帖。科舉時代明經科以帖經取士,即從經文中帖出數字作為試題,稱“帖”。王讜《唐語林》卷八:“唐初時,明經取通兩經,先帖文,乃案章疏,試墨策十道。”③證券;單據。《南史·循吏傳·范述曾》:“後有吳興丘師施亦廉潔稱,罷臨安縣還,唯有二十籠簿書,並是倉庫券帖。”(三)tiè供臨摹的范本。亦指石刻、木刻的拓本。陸遊《獨意》:“偶讀書終卷,閑臨帖數行。”龔自珍《跋某帖後》:“於塾中日展此帖臨之。”

    賞:

    ①獎勵;賞賜;獎賞。與“罰”相對。《墨子·尚同下》:“善人賞而暴人罰,則國必治。”②賞賜或獎賞的東西。《宋史·張浚傳》:“聞賊以重賞購吾首。”③贈送;贈予。《淮南子·說林》:“毋賞越人章甫,非其用也。”(章甫:帽子。)④褒揚;贊賞。《國語·晉語九》:“夫事君者諫過而賞善。”⑤欣賞;玩賞;遊賞。陶潛《移居》:“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年:

    ①收成;年景。《谷梁傳·桓公三年》:“五谷皆熟為有年也。”蘇軾《喜雨亭記》:“雨麥於岐山之陽,其占為有年。”②十二個月為一年。《莊子·秋水》:“湯之時,八年七旱。”③年紀;年歲。《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是時賈生年二十餘,最為少。”④帝王的年號。改年叫改元。《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改年為延康。”

    年華:

    指青春的歲月。庾信《竹杖賦》:“~~未暮,容貌先秋。”

    華:

    (一)①草木所開的花。後作“花”。《詩經·召南·何彼穠矣》:“華如桃李。”《詩經·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又指開花。《禮記·月令》:“桃始華。”②從中間剖開。《禮記·曲禮上》:“為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為國君者華之,巾以绤。”(二)huá ①光彩;光輝。謝莊《月賦》:“增華臺室,揚采軒宮。”(臺室、軒宮:皆星座名。)又輝映。何遜《秋夕仰贈從兄寘南》:“高樹北風響,空庭秋月華。”②出現在太陽或月亮周圍的彩色光環,古人以為吉兆。李程《日五色賦》:“祥開日華。”(祥:吉祥。)③華麗;華美。曹植《洛神賦》:“華容婀娜,令我忘餐。”又指人物美麗有風采。陸機《贈紀士》:“華顏婉如玉。”④精華。王勃《滕王閣序》:“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⑤才學。韓愈《送鄭十校理得洛字》:“才子富文華。”又指文采。杜甫《贈比部蕭郎中十兄》:“詞華傾後輩。”(傾:使欽佩。)⑥聲譽;名聲。張九齡《和許給事中直夜簡諸公》:“聲華大國寶。”⑦繁盛。劉得仁《樂遊原春望》:“始覺繁華地,應無不醉人。”⑧顯貴。王績《策杖尋隱士》:“歲歲長如此,方知輕世華。”⑨浮華。《後漢書·周舉傳》:“但務其華,不求其實。”⑩歲月;時光。沈佺期《春閨》:“歲華空自擲。”又年輕;年少。李商隱《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11)(頭發)花白。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12)中國古稱華夏,省稱“華”。亦專指漢族。《左傳·定公十年》:“夷不亂華。”(夷:古稱少數民族名。)(13)通“嘩”。喧嘩。《晏子春秋·內篇問上二十》:“不掩君過,諫乎前,不華乎外。”(乎:於。) (三)huà 通“樺”。司馬相如《上林賦》:“華楓枰櫨。”


    上一篇:大禹惜寸阴,况我无才身。

    下一篇:停食不尽意,倾意怅可惜。
  • 日高春睡足,帖马赏年华。

    “日高春睡足,帖马赏年华。”诗句出处:《杂曲歌辞·长安少年行十首》;是唐朝诗人李廓的作品。

    金紫少年郎,绕街鞍马光。身从左中尉,官属右春坊。
    刬戴扬州帽,重熏异国香。垂鞭踏青草,来去杏园芳。
    追逐轻薄伴,闲游不着绯。长拢出猎马,数换打球衣。
    晓日寻花去,春风带酒归。青楼无昼夜,歌舞歇时稀。
    日高春睡足,帖马赏年华。倒插银鱼袋,行随金犊车。
    还携新市酒,远醉曲江花。几度归侵黑,金吾送到家。
    好胜耽长行,天明烛满楼。留人看独脚,赌马换偏头。
    乐奏曾无歇,杯巡不暂休。时时遥冷笑,怪客有春愁。
    遨游携艳妓,装束似男儿。杯酒逢花住,笙歌簇马吹。
    莺声催曲急,春色讶归迟。不以闻街鼓,华筵待月移。
    赏春惟逐胜,大宅可曾归。不乐还逃席,多狂惯衩衣。
    歌人踏月起,语燕卷帘飞。好妇惟相妒,倡楼不醉稀。
    戟门连日闭,苦饮惜残春。开琐通新客,教姬屈醉人。
    请歌牵白马,自舞踏红茵。时辈皆相许,平生不负身。
    新年高殿上,始见有光辉。玉雁排方带,金鹅立仗衣。
    酒深和碗赐,马疾打珂飞。朝下人争看,香街意气归。
    游市慵骑马,随姬入坐车。楼边听歌吹,帘外市钗花。
    乐眼从人闹,归心畏日斜。苍头来去报,饮伴到倡家。
    小妇教鹦鹉,头边唤醉醒。犬娇眠玉簟,鹰掣撼金铃。
    碧地攒花障,红泥待客亭。虽然长按曲,不饮不曾听。

    【注释】:

    高:

    ①高。与“低”相对。《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厚也。”杜荀鹤《春宫怨》:“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重:重叠。)②指高度。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五首》之四:“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③高级;上等;优良。《对楚王问》:“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④岁数大。《左传·昭公十五年》:“且昔而高祖孙伯黶,司晋之典籍。”⑤高超;高明的。《汉书·晁错传》:“对策者百余人,唯错为高第。”(对策:对答写在简策上的考题。)⑥尊崇。《庄子· 盗跖》:“世之所高,莫若黄帝。”⑦高尚。《韩非子·五蠹》:“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

    春:

    ①春天,春季。《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②年;岁。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一卧东山三十春。”③生机;生命。欧阳修《奉使道中寄垣师》:“塞垣春枯积雪溜,沙砾威怒黄云愁。”(塞垣:指长城。溜:流水。)④指年轻女子的形态。崔珏(jué)《有赠》:“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春水:指女子的眼睛。)⑤春色;喜色。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谚云:‘蓬开先百草,戴了春不老。’”⑥春情;情欲。《诗经·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春,吉士诱之。”⑦指酒。司空图《诗品·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茅屋。”

    睡:

    ①坐着打瞌睡。《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时时睡,弗听。”②睡着;睡觉。白居易《认春戏呈冯少尹李郎中陈主簿》:“暗助醉欢寻绿酒,潜添睡兴著红楼。”(著:到。红楼:华丽的楼房。)

    足:

    (一)①脚。《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苑子刜(fú)林雍,断其足。”(苑子、林雍:均人名。刜:刀砍。)古乐府《木兰辞》:“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劳有功者也。”②器物的脚。《礼记·明堂位》:“夏后氏之鼓足。”《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③足够;充足。《老子》:“损有余而补不足。”④满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突兀:高耸的样子。)⑤够得上;配;值得。《荀子·劝学》:“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 (二)jù ①过分。《论语·公冶长》:“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丘:孔子名。)②补足。《列子·杨朱》:“[公孙穆]逃于后庭,以昼足夜。”(逃:躲避。)

    帖:

    (一)①安定。《隋书·河间王弘传》:“时河东多盗贼,民不得安,弘奏为盗者百余人,投之边裔,州境帖然。”(边裔:边远荒凉之地。)②顺从。王安石《彰武军节度使侍中曹穆公行状》:“遂贴服,皆为用。”③通“贴”。粘贴。王谠《唐语林》卷七:“目为风掠,不堪其苦……裂红巾方寸帖脸,以障风掠。”古乐府《木兰诗》:“对镜贴花黄。”④贴近;靠近。苏轼《复官北归再次前韵》:“已出网罗羽毛在,却寻云迹帖天飞。”⑤贴补;增添。白居易《和东川杨慕巢尚书〈府中独坐感戚在怀〉见寄十四韵》:“老将荣补帖,愁用道销磨。”⑥典当。《新唐书·李峤传》:“有卖舍、帖田供王役者。” (二)tiě ①官府文告。古乐府《木兰诗》:“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②试帖。科举时代明经科以帖经取士,即从经文中帖出数字作为试题,称“帖”。王谠《唐语林》卷八:“唐初时,明经取通两经,先帖文,乃案章疏,试墨策十道。”③证券;单据。《南史·循吏传·范述曾》:“后有吴兴丘师施亦廉洁称,罢临安县还,唯有二十笼簿书,并是仓库券帖。”(三)tiè供临摹的范本。亦指石刻、木刻的拓本。陆游《独意》:“偶读书终卷,闲临帖数行。”龚自珍《跋某帖后》:“于塾中日展此帖临之。”

    赏:

    ①奖励;赏赐;奖赏。与“罚”相对。《墨子·尚同下》:“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②赏赐或奖赏的东西。《宋史·张浚传》:“闻贼以重赏购吾首。”③赠送;赠予。《淮南子·说林》:“毋赏越人章甫,非其用也。”(章甫:帽子。)④褒扬;赞赏。《国语·晋语九》:“夫事君者谏过而赏善。”⑤欣赏;玩赏;游赏。陶潜《移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年:

    ①收成;年景。《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苏轼《喜雨亭记》:“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②十二个月为一年。《庄子·秋水》:“汤之时,八年七旱。”③年纪;年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④帝王的年号。改年叫改元。《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改年为延康。”

    年华:

    指青春的岁月。庾信《竹杖赋》:“~~未暮,容貌先秋。”

    华:

    (一)①草木所开的花。后作“花”。《诗经·召南·何彼秾矣》:“华如桃李。”《诗经·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又指开花。《礼记·月令》:“桃始华。”②从中间剖开。《礼记·曲礼上》:“为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为国君者华之,巾以绤。”(二)huá ①光彩;光辉。谢庄《月赋》:“增华台室,扬采轩宫。”(台室、轩宫:皆星座名。)又辉映。何逊《秋夕仰赠从兄寘南》:“高树北风响,空庭秋月华。”②出现在太阳或月亮周围的彩色光环,古人以为吉兆。李程《日五色赋》:“祥开日华。”(祥:吉祥。)③华丽;华美。曹植《洛神赋》:“华容婀娜,令我忘餐。”又指人物美丽有风采。陆机《赠纪士》:“华颜婉如玉。”④精华。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⑤才学。韩愈《送郑十校理得洛字》:“才子富文华。”又指文采。杜甫《赠比部萧郎中十兄》:“词华倾后辈。”(倾:使钦佩。)⑥声誉;名声。张九龄《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声华大国宝。”⑦繁盛。刘得仁《乐游原春望》:“始觉繁华地,应无不醉人。”⑧显贵。王绩《策杖寻隐士》:“岁岁长如此,方知轻世华。”⑨浮华。《后汉书·周举传》:“但务其华,不求其实。”⑩岁月;时光。沈佺期《春闺》:“岁华空自掷。”又年轻;年少。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11)(头发)花白。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12)中国古称华夏,省称“华”。亦专指汉族。《左传·定公十年》:“夷不乱华。”(夷:古称少数民族名。)(13)通“哗”。喧哗。《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二十》:“不掩君过,谏乎前,不华乎外。”(乎:于。) (三)huà 通“桦”。司马相如《上林赋》:“华枫枰栌。”


    上一篇:大禹惜寸阴,况我无才身。

    下一篇:停食不尽意,倾意怅可惜。

  • 上一篇:大禹惜寸阴,况我无才身。

    下一篇:停食不尽意,倾意怅可惜。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