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按俗荊南牧,持衡吏部郎。

    “按俗荊南牧,持衡吏部郎。”詩句出處:《送皇甫曾遊襄陽山水兼謁韋太守》;是唐朝詩人李頎的作品。

    峴山枕襄陽,滔滔江漢長。山深臥龍宅,水凈斬蛟鄉。
    元凱春秋傳,昭明文選堂。風流滿今古,煙島思微茫。
    白雁暮沖雪,青林寒帶霜。蘆花獨戍晚,柑實萬傢香。
    舊國欲茲別,輕舟眇未央。百花亭漫漫,一柱觀蒼蒼。
    按俗荊南牧,持衡吏部郎。逢君立五馬,應醉習傢塘。

    【註釋】:

    按:

    ①用手向下壓。《史記·絳侯周勃世傢》:“於是天子乃按轡(pèi)徐行。”(轡:韁繩。徐:慢慢地。)許慎《說文解字·禾部》:“按,下也。”楊炯《王勃集序》:“壯而不虛,剛而能潤,雕而不碎,按而彌堅。”②止住不動。《商君書·農戰》:“興兵而伐,必取;按兵不伐,必富。”《管子·霸言》:“按強助弱。”③抑制。《聊齋志異·狐懲淫》:“強自按抑,燥渴愈急。”④查考;考察。賈誼《治安策》:“按之當今之務。”⑤依照。屈原《九章·惜往日》:“弗省察而按實兮,聽讒人之虛辭。”⑥巡行;巡視。《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舊塞。”(榆溪:地名。)⑦副詞。表時間。然後;於是;就。《荀子·富國》:“人皆失喪之,我按起而治之。”

    俗:

    ①風俗。《禮記·王制》:“廣谷大川異制,民生其間者異俗。”(制:形狀。)②一般的人;眾人。《史記·李斯列傳》:“察其本,乃與俗議之異。”③庸俗。王安石《兼並》:“俗儒不知變。”④世俗。曹植《七啟》:“君子不遁俗而遺名,智士不背世而滅勛。”(遺:棄。背:違。滅:埋沒。)⑤佛教特指在傢為俗,與出傢相對。《清平山堂話本·花燈轎蓮女成佛記》:“張待詔夫妻二人亦然棄俗出傢。”(待詔:稱手藝人。)⑥通“欲”。欲念;希望。《荀子·解蔽》:“由俗謂之,道盡嗛矣。”

    荊:

    ①[名]一種落葉灌木。種類很多,多叢生原野。李商隱《行次西郊作》:“下田長~榛。”②[名]用荊條做成的刑杖。《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肉袒負~。”③[名]舊時謙稱自己的妻子。陽枋《通夔守田都統劄zha子》:“蓋拙~未先袝先塋,欲議歸藏。”④[名]周代諸侯國楚國的別稱。《韓非子·五蠹》:“~文王恐其害己也,舉兵伐徐,遂滅之。”

    牧:

    ①放牧。《周禮·地官·牧人》:“掌牧六畜而阜蕃其物。”②牧人。《詩經·小雅·無羊》:“爾牧來思。”③牧地;牧場。《書·禹貢》:“萊夷作牧。”(萊夷:地名。)又借指郊外。《左傳·隱公五年》:“鄭人侵衛牧,以報東北之役。”④統治;治理。張居正《陳六事疏》:“慎迭良吏,牧養小民。”⑤修養。《周易·謙》:“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⑥古代州郡的長官。《禮記·曲禮下》:“九州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⑦古地名。牧野的簡稱。《國語·周語上》:“其亡也,夷羊在牧。”

    持:

    ①一隻手從下托物。《莊子·漁父》:“左手據膝,右手持頤以聽。”②握;執。《戰國策·趙策四》:“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泣。”③掌握;掌管。戴復古《春日懷傢》:“客遊兒廢學,身拙婦持傢。”④執行。《明史·孝宗紀》:“務存心仁恕,持法公平。”⑤保持;維持。《詩經·大雅·鳧鷖序》:“太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⑥支持;支撐。《淮南子·主術》:“十圍之木,持千鈞之屋。”⑦扶持;扶助。張衡《東京賦》:“西朝顛覆而莫持。”⑧挾制;控制。《史記·寧成傳》:“持吏長短。”(短:指短處。)韓愈《柳子厚墓志銘》:“使子厚在臺省時,自持其身,己能如司馬、刺史時,亦自不斥。”(子厚:柳宗元字。臺省:指尚書省、禦史臺。)⑨對抗;對峙。《三國志·魏書·郭嘉傳》:“太祖與袁紹持於官渡。”

    衡:

    ①與“直”相對。後作“橫”。《詩經·齊風·南山》:“蓺麻如之何?衡從其畝。”②車轅前端的橫木。《論衡·逢遇》:“必有摧衡折軛之患。”(軛:牲口頸上的曲木。)③秤桿;秤。也泛指秤一類稱重量的器具。《莊子·胠篋》:“掊(pǒu)鬥折衡,而民不爭。”(掊:打破。)《淮南子·主術訓》:“衡之於左右,無私輕重,故可以為平。”④衡量;量輕重。《周書·王褒庾信傳論》:“權衡輕重,斟酌古今。”(斟酌:評論。)⑤平;均。《素問·五常政大論》:“五化均衡。”(五化:指自然界的生、長、化、收、藏。)《孫臏兵法·十問》:“交和而舍,糧食均足,人兵敵衡,客主兩俱。”⑥山名。衡山的省稱。為五嶽之一,古稱南嶽。在今湖南省衡山縣西。

    吏:

    ①古代官員的通稱。《尚書·胤征》:“天吏逸德,烈於猛火。”(君王的官吏喪失德行,對於百姓比烈火還厲害。)賈誼《新書·大政上》:“君能為善,則吏必能為善矣;吏能為善,則民必能為善矣。”②低級官吏或官府的差役。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史記·李斯列傳》:“為郡小吏。”

    部:

    ①[動]統領,指揮。《史記·項羽本紀》:“漢王~五諸侯兵,凡五十六萬人。”②[名]部隊。《三國志· 吳書· 周瑜傳》:“權討江夏,瑜為前~大督。”③[名]古代行政區域。《漢書·尹翁歸傳》:“河東二十八縣,分為二~。”④[名]部分,類別。《說文解字·敘》:“分別~居。”⑤[名]官署。《孔雀東南飛》:“還~白府君。”

    郎:

    ①古代官名。帝王侍從官的總稱。《漢書·蘇武傳》:“少以父任,兄弟並為郎。”②女子對丈夫或情人的稱呼。李白《長幹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西洲曲》:“憶郎郎不至,仰頭望飛鴻。”③對青年男子的美稱。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④對年輕女子稱為“女郎”。古樂府《木蘭詩》:“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⑤古邑名。《禮記·檀弓上》:“戰於郎。”1. 春秋魯遠邑。在今山東省魚臺縣東北。2. 春秋魯近邑。在今山東省曲阜市附近。⑥通“廊”。《韓非子·內儲說上》:“醉甚而出,倚於郎門。”


    上一篇:牧竖寒骑马,边烽晚立旗。

    下一篇:莎老沙鸡泣,松干瓦兽残。
  • 按俗荆南牧,持衡吏部郎。

    “按俗荆南牧,持衡吏部郎。”诗句出处:《送皇甫曾游襄阳山水兼谒韦太守》;是唐朝诗人李颀的作品。

    岘山枕襄阳,滔滔江汉长。山深卧龙宅,水净斩蛟乡。
    元凯春秋传,昭明文选堂。风流满今古,烟岛思微茫。
    白雁暮冲雪,青林寒带霜。芦花独戍晚,柑实万家香。
    旧国欲兹别,轻舟眇未央。百花亭漫漫,一柱观苍苍。
    按俗荆南牧,持衡吏部郎。逢君立五马,应醉习家塘。

    【注释】:

    按:

    ①用手向下压。《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于是天子乃按辔(pèi)徐行。”(辔:缰绳。徐:慢慢地。)许慎《说文解字·禾部》:“按,下也。”杨炯《王勃集序》:“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②止住不动。《商君书·农战》:“兴兵而伐,必取;按兵不伐,必富。”《管子·霸言》:“按强助弱。”③抑制。《聊斋志异·狐惩淫》:“强自按抑,燥渴愈急。”④查考;考察。贾谊《治安策》:“按之当今之务。”⑤依照。屈原《九章·惜往日》:“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⑥巡行;巡视。《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榆溪:地名。)⑦副词。表时间。然后;于是;就。《荀子·富国》:“人皆失丧之,我按起而治之。”

    俗:

    ①风俗。《礼记·王制》:“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制:形状。)②一般的人;众人。《史记·李斯列传》:“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③庸俗。王安石《兼并》:“俗儒不知变。”④世俗。曹植《七启》:“君子不遁俗而遗名,智士不背世而灭勋。”(遗:弃。背:违。灭:埋没。)⑤佛教特指在家为俗,与出家相对。《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张待诏夫妻二人亦然弃俗出家。”(待诏:称手艺人。)⑥通“欲”。欲念;希望。《荀子·解蔽》:“由俗谓之,道尽嗛矣。”

    荆:

    ①[名]一种落叶灌木。种类很多,多丛生原野。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下田长~榛。”②[名]用荆条做成的刑杖。《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肉袒负~。”③[名]旧时谦称自己的妻子。阳枋《通夔守田都统劄zha子》:“盖拙~未先袝先茔,欲议归藏。”④[名]周代诸侯国楚国的别称。《韩非子·五蠹》:“~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

    牧:

    ①放牧。《周礼·地官·牧人》:“掌牧六畜而阜蕃其物。”②牧人。《诗经·小雅·无羊》:“尔牧来思。”③牧地;牧场。《书·禹贡》:“莱夷作牧。”(莱夷:地名。)又借指郊外。《左传·隐公五年》:“郑人侵卫牧,以报东北之役。”④统治;治理。张居正《陈六事疏》:“慎迭良吏,牧养小民。”⑤修养。《周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⑥古代州郡的长官。《礼记·曲礼下》:“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⑦古地名。牧野的简称。《国语·周语上》:“其亡也,夷羊在牧。”

    持:

    ①一只手从下托物。《庄子·渔父》:“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②握;执。《战国策·赵策四》:“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③掌握;掌管。戴复古《春日怀家》:“客游儿废学,身拙妇持家。”④执行。《明史·孝宗纪》:“务存心仁恕,持法公平。”⑤保持;维持。《诗经·大雅·凫鹥序》:“太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⑥支持;支撑。《淮南子·主术》:“十围之木,持千钧之屋。”⑦扶持;扶助。张衡《东京赋》:“西朝颠覆而莫持。”⑧挟制;控制。《史记·宁成传》:“持吏长短。”(短:指短处。)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己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子厚:柳宗元字。台省:指尚书省、御史台。)⑨对抗;对峙。《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与袁绍持于官渡。”

    衡:

    ①与“直”相对。后作“横”。《诗经·齐风·南山》:“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②车辕前端的横木。《论衡·逢遇》:“必有摧衡折轭之患。”(轭:牲口颈上的曲木。)③秤杆;秤。也泛指秤一类称重量的器具。《庄子·胠箧》:“掊(pǒu)斗折衡,而民不争。”(掊:打破。)《淮南子·主术训》:“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④衡量;量轻重。《周书·王褒庾信传论》:“权衡轻重,斟酌古今。”(斟酌:评论。)⑤平;均。《素问·五常政大论》:“五化均衡。”(五化:指自然界的生、长、化、收、藏。)《孙膑兵法·十问》:“交和而舍,粮食均足,人兵敌衡,客主两俱。”⑥山名。衡山的省称。为五岳之一,古称南岳。在今湖南省衡山县西。

    吏:

    ①古代官员的通称。《尚书·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君王的官吏丧失德行,对于百姓比烈火还厉害。)贾谊《新书·大政上》:“君能为善,则吏必能为善矣;吏能为善,则民必能为善矣。”②低级官吏或官府的差役。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史记·李斯列传》:“为郡小吏。”

    部:

    ①[动]统领,指挥。《史记·项羽本纪》:“汉王~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②[名]部队。《三国志· 吴书· 周瑜传》:“权讨江夏,瑜为前~大督。”③[名]古代行政区域。《汉书·尹翁归传》:“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二~。”④[名]部分,类别。《说文解字·叙》:“分别~居。”⑤[名]官署。《孔雀东南飞》:“还~白府君。”

    郎:

    ①古代官名。帝王侍从官的总称。《汉书·苏武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②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称呼。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头望飞鸿。”③对青年男子的美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④对年轻女子称为“女郎”。古乐府《木兰诗》:“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⑤古邑名。《礼记·檀弓上》:“战于郎。”1. 春秋鲁远邑。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2. 春秋鲁近邑。在今山东省曲阜市附近。⑥通“廊”。《韩非子·内储说上》:“醉甚而出,倚于郎门。”


    上一篇:牧竖寒骑马,边烽晚立旗。

    下一篇:莎老沙鸡泣,松干瓦兽残。

  • 上一篇:牧竖寒骑马,边烽晚立旗。

    下一篇:莎老沙鸡泣,松干瓦兽残。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