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登高望寒原,黃雲鬱崢嶸。

    “登高望寒原,黃雲鬱崢嶸。”詩句出處:《感懷》;是唐朝詩人孟郊的作品。

    孟冬陰氣交,兩河正屯兵。煙塵相馳突,烽火日夜驚。
    太行險阻高,挽粟輸連營。奈何操弧者,不使梟巢傾。
    猶聞漢北兒,怙亂謀縱橫。擅搖幹戈柄,呼叫豺狼聲。
    白日臨爾軀,胡為喪丹誠。豈無感激士,以致天下平。
    登高望寒原,黃雲鬱崢嶸。坐馳悲風暮,嘆息空沾纓。

    【註釋】:

    登:

    ①升;由低處到高處。《荀子·勸學》:“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徐霞客遊記·遊嵩山日記》:“凡登山以晴朗為佳。”②升任。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子文無欲卿相,而三登令尹。”(令尹:春秋時楚國最高官職。)③記載;刊登。《周禮·秋官· 司民》:“掌登萬民之數,自生齒以上,皆書於版。”(生齒:指嬰兒。)④莊稼成熟。《孟子·滕文公上》:“五谷不登。”⑤踏上。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⑥副詞。立即;立刻。古樂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許和:答應。)

    高:

    ①高。與“低”相對。《荀子·勸學》:“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厚也。”杜荀鶴《春宮怨》:“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重:重疊。)②指高度。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五首》之四:“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③高級;上等;優良。《對楚王問》:“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④歲數大。《左傳·昭公十五年》:“且昔而高祖孫伯黶,司晉之典籍。”⑤高超;高明的。《漢書·晁錯傳》:“對策者百餘人,唯錯為高第。”(對策:對答寫在簡策上的考題。)⑥尊崇。《莊子· 盜蹠》:“世之所高,莫若黃帝。”⑦高尚。《韓非子·五蠹》:“輕辭天子,非高也,勢薄也。”

    望:

    ①遠望。《左傳·莊公十年》:“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轍:車轍。靡:倒。)②盼望;期望。曹操《收田租令》:“欲望百姓親附。”《孟子·梁惠王上》:“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③聲望;名望。《詩經·大雅·卷阿》:“令聞令望。”④有聲望的人或物。《左傳·昭公十二年》:“吾子,楚國之望也。”⑤怨恨;責怪。《新唐書·劉漢宏傳》:“漢宏恨賞薄,有望言。”⑥祭名。指古代帝王祭祀山川、日月、星辰。《尚書·舜典》:“望於山川。”⑦農歷每月十五。張溥《五人墓碑記》:“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望洋]亦作“望羊”、“望陽”。仰視;遠視。《莊子·秋水》:“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若:海神名。)

    寒:

    ①冷。《禮記·月令》:“寒熱不節,民多虐疾。”《呂氏春秋·察今》:“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②貧窮;貧寒。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彤庭:指富貴人傢。)《晉書·劉毅傳》:“是以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③害怕;畏懼。《聊齋志異·辛十四娘》:“誤入澗谷,狼奔鴟(chī)叫,豎毛寒心。”(鴟:貓頭鷹。)

    原:

    ①水流源頭。《左傳·昭公九年》:“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②根源;來由。《韓非子·解老》:“萬害有原。”(害:災禍。)③推究本原。《管子·小匡》:“原本窮末。”④文體名。對某事物推究其本原,而加以論述。⑤原野;寬廣平坦的地面。《楚辭·九歌·國殤》:“平原忽兮路超遠。”(忽:遼闊渺茫的樣子。)⑥寬恕;赦免。《三國志·魏書·張魯傳》:“犯法者,三原然後乃行刑。”⑦通“願”。謹慎老實。《論語·陽貨》:“鄉原,德之賊也。”(賊:傷害;敗壞。)《荀子·榮辱》:“孝弟原愨。”(弟tì:順從兄長。愨què:誠實。)

    黃:

    ①黃色。《詩經·邶風·綠衣》:“綠兮衣兮,綠衣黃裳(cháng)。”(裳:下衣;下裙。)楊臣源《城東早春》:“綠柳才黃半未勻。”②變黃。韋應物《答鄭騎曹青橘絕句》:“憐君臥病思新橘,試摘猶酸亦未黃。”③黃帝的簡稱。陶潛《時運》:“清琴橫床,濁酒半壺。黃唐莫逮(dài),慨獨在餘。”(黃:黃帝。唐:唐堯。逮:及。)④雌黃,古人用作塗抹文字,點校書籍的顏料。陶翰《贈鄭員外》:“何必守章句,終年事鉛黃。”[黃口]幼兒。《淮南子·汜論》:“古之伐國不殺黃口。”[黃耈(gǒu)]老人。《詩經·小雅·南山有臺》:“樂隻君子,遐不黃耈。”

    雲:

    ①同“雲2”。②說。《論語·子罕》:“牢曰:‘子雲:吾不試,故藝。’”(牢:人名。試:見用於朝廷。藝:多才藝。)③有。《荀子 ·法行》:“其雲益乎?”④代詞。如此。《史記·汲鄭列傳》:“汲、鄭亦雲,悲夫!”(汲、鄭:指汲黯、鄭當時二人。)⑤助詞。1. 用於句首。《詩經·鄭風·風雨》:“既見君子,雲胡不喜?”2. 用於句中。《後漢書·陳龜傳》:“雖歿(mò)軀體,無所雲補。”(歿:死。補:彌補。)⑥語氣詞。用於句末,表陳述語氣。《史記·伯夷列傳》:“餘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塚雲。”[雲雲]通“蕓蕓”。眾多貌。《莊子·在宥》:“萬物雲雲。”

    鬱:

    ①文采盛貌。張協《七命》:“時文載鬱。”(載:助詞。)《論語·八佾》:“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監:借鑒。二代:指夏、商。)②香氣濃烈。《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鬱鬱菲菲,眾香發越。”③通“薁”。果名,即山李。潘嶽《閑居賦》:“梅杏鬱棣之屬。”(棣:木名。屬:類。)④通“燠”。溫暖。劉孝標《廣絕交論》:“敘溫鬱則寒谷成暄,論嚴苦則春叢零葉。”(零:落。)

    崢:

    [崢嶸(róng)]1. 形容山勢高峻。也單作“崢”。左思《蜀都賦》:“經三峽之崢嶸。”秦韜玉《問古》:“高為五嶽太崢嶸。”2.深遠;深邃的樣子。《楚辭·遠遊》:“下崢嶸而無地,上寥廓而無天。”(寥廓:空曠。)司馬相如《上林賦》:“刻削崢嶸。”


    上一篇:新定山角角,乌龙独巉然。

    下一篇:短短截筠光,悠悠卧江色。
  • 登高望寒原,黄云郁峥嵘。

    “登高望寒原,黄云郁峥嵘。”诗句出处:《感怀》;是唐朝诗人孟郊的作品。

    孟冬阴气交,两河正屯兵。烟尘相驰突,烽火日夜惊。
    太行险阻高,挽粟输连营。奈何操弧者,不使枭巢倾。
    犹闻汉北儿,怙乱谋纵横。擅摇干戈柄,呼叫豺狼声。
    白日临尔躯,胡为丧丹诚。岂无感激士,以致天下平。
    登高望寒原,黄云郁峥嵘。坐驰悲风暮,叹息空沾缨。

    【注释】:

    登:

    ①升;由低处到高处。《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徐霞客游记·游嵩山日记》:“凡登山以晴朗为佳。”②升任。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子文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令尹:春秋时楚国最高官职。)③记载;刊登。《周礼·秋官· 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生齿:指婴儿。)④庄稼成熟。《孟子·滕文公上》:“五谷不登。”⑤踏上。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⑥副词。立即;立刻。古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许和:答应。)

    高:

    ①高。与“低”相对。《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厚也。”杜荀鹤《春宫怨》:“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重:重叠。)②指高度。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五首》之四:“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③高级;上等;优良。《对楚王问》:“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④岁数大。《左传·昭公十五年》:“且昔而高祖孙伯黶,司晋之典籍。”⑤高超;高明的。《汉书·晁错传》:“对策者百余人,唯错为高第。”(对策:对答写在简策上的考题。)⑥尊崇。《庄子· 盗跖》:“世之所高,莫若黄帝。”⑦高尚。《韩非子·五蠹》:“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

    望:

    ①远望。《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辙:车辙。靡:倒。)②盼望;期望。曹操《收田租令》:“欲望百姓亲附。”《孟子·梁惠王上》:“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③声望;名望。《诗经·大雅·卷阿》:“令闻令望。”④有声望的人或物。《左传·昭公十二年》:“吾子,楚国之望也。”⑤怨恨;责怪。《新唐书·刘汉宏传》:“汉宏恨赏薄,有望言。”⑥祭名。指古代帝王祭祀山川、日月、星辰。《尚书·舜典》:“望于山川。”⑦农历每月十五。张溥《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望洋]亦作“望羊”、“望阳”。仰视;远视。《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若:海神名。)

    寒:

    ①冷。《礼记·月令》:“寒热不节,民多虐疾。”《吕氏春秋·察今》:“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②贫穷;贫寒。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彤庭:指富贵人家。)《晋书·刘毅传》:“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③害怕;畏惧。《聊斋志异·辛十四娘》:“误入涧谷,狼奔鸱(chī)叫,竖毛寒心。”(鸱:猫头鹰。)

    原:

    ①水流源头。《左传·昭公九年》:“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②根源;来由。《韩非子·解老》:“万害有原。”(害:灾祸。)③推究本原。《管子·小匡》:“原本穷末。”④文体名。对某事物推究其本原,而加以论述。⑤原野;宽广平坦的地面。《楚辞·九歌·国殇》:“平原忽兮路超远。”(忽:辽阔渺茫的样子。)⑥宽恕;赦免。《三国志·魏书·张鲁传》:“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⑦通“愿”。谨慎老实。《论语·阳货》:“乡原,德之贼也。”(贼:伤害;败坏。)《荀子·荣辱》:“孝弟原悫。”(弟tì:顺从兄长。悫què:诚实。)

    黄:

    ①黄色。《诗经·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裳(cháng)。”(裳:下衣;下裙。)杨臣源《城东早春》:“绿柳才黄半未匀。”②变黄。韦应物《答郑骑曹青橘绝句》:“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犹酸亦未黄。”③黄帝的简称。陶潜《时运》:“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dài),慨独在余。”(黄:黄帝。唐:唐尧。逮:及。)④雌黄,古人用作涂抹文字,点校书籍的颜料。陶翰《赠郑员外》:“何必守章句,终年事铅黄。”[黄口]幼儿。《淮南子·汜论》:“古之伐国不杀黄口。”[黄耈(gǒu)]老人。《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遐不黄耈。”

    云:

    ①同“云2”。②说。《论语·子罕》:“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牢:人名。试:见用于朝廷。艺:多才艺。)③有。《荀子 ·法行》:“其云益乎?”④代词。如此。《史记·汲郑列传》:“汲、郑亦云,悲夫!”(汲、郑:指汲黯、郑当时二人。)⑤助词。1. 用于句首。《诗经·郑风·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喜?”2. 用于句中。《后汉书·陈龟传》:“虽殁(mò)躯体,无所云补。”(殁:死。补:弥补。)⑥语气词。用于句末,表陈述语气。《史记·伯夷列传》:“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云云]通“芸芸”。众多貌。《庄子·在宥》:“万物云云。”

    郁:

    ①文采盛貌。张协《七命》:“时文载郁。”(载:助词。)《论语·八佾》:“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监:借鉴。二代:指夏、商。)②香气浓烈。《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郁郁菲菲,众香发越。”③通“薁”。果名,即山李。潘岳《闲居赋》:“梅杏郁棣之属。”(棣:木名。属:类。)④通“燠”。温暖。刘孝标《广绝交论》:“叙温郁则寒谷成暄,论严苦则春丛零叶。”(零:落。)

    峥:

    [峥嵘(róng)]1. 形容山势高峻。也单作“峥”。左思《蜀都赋》:“经三峡之峥嵘。”秦韬玉《问古》:“高为五岳太峥嵘。”2.深远;深邃的样子。《楚辞·远游》:“下峥嵘而无地,上寥廓而无天。”(寥廓:空旷。)司马相如《上林赋》:“刻削峥嵘。”


    上一篇:新定山角角,乌龙独巉然。

    下一篇:短短截筠光,悠悠卧江色。

  • 上一篇:新定山角角,乌龙独巉然。

    下一篇:短短截筠光,悠悠卧江色。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