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幽殊未歇,愛此春光發。”詩句出處:《春陪商州裴使君遊石娥溪》;是唐朝詩人李白的作品。
裴公有仙標,拔俗數千丈。澹蕩滄洲雲,飄颻紫霞想。 剖竹商洛間,政成心已閑。蕭條出世表,冥寂閉玄關。 我來屬芳節,解榻時相悅。褰帷對雲峰,揚袂指松雪。 暫出東城邊,遂遊西巖前。橫天聳翠壁,噴壑鳴紅泉。 尋幽殊未歇,愛此春光發。溪傍饒名花,石上有好月。 命駕歸去來,露華生翠苔。淹留惜將晚,復聽清猿哀。 清猿斷人腸,遊子思故鄉。明發首東路,此歡焉可忘。
|
【註釋】:
尋:
①[量]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千~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②[動]尋找。陶淵明《桃花源記》:“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向所志。”③[動]重溫。《公羊傳·成公三年》:“聘而言盟者,~舊盟也。”④[動]用,使用。劉向《說苑·敬慎》:“青青不伐,將~斧柯。”⑤[副]不久。李密《陳情表》:“詔書特下,拜臣郎中;~蒙國恩,除臣洗馬。”⑥[尋常] 1.[量]長度單位。八尺為尋,兩尋為常。“尋常”指不長,或不寬。《韓非子·五蠹》:“佈帛~~,庸人不釋。”2. [形]普通,一般。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百姓傢。”幽:
(一)①昏暗;深暗。《詩經·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於喬木。”(遷:遷移。喬:高。)②隱晦;深奧。《荀子·正論》:“上周密,則下疑玄矣;上幽險,則下漸詐矣。”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研求幽邃。”(邃:精深。)③深沉;沉靜。《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④隱藏的;不公開的。曾覿《海野詞·信傳玉女》:“幽期密約,暗想淺顰輕笑,良時莫負,玉山傾倒。”(玉山:喻品德容儀。)⑤囚拘;監禁。司馬遷《報任安書》:“身幽囹圄之中。”⑥幽雅;幽靜。王羲之《蘭亭集序》:“是足以暢敘幽情。”王籍《入若耶溪》:“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⑦舊指陰間。宋玉《招魂》:“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些:語氣詞。)⑧古州名。在今河北北部遼寧南部一帶。[幽默]幽靜無聲。《楚辭·九章·懷沙》:“眴(shùn)兮杳杳,孔靜幽默。”(眴:同“瞬”。目轉動。孔:甚。) (二)yǒu黑色。《詩經·小雅·隰桑》:“其葉有幽。”殊:
①斬殺;死亡。《莊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漢書·淮南王安傳》:“太子即自剄,不殊。”②斷絕。嵇康《琴賦》:“或相凌而不亂,或相離而不殊。”(凌:迫近。)③差異;不同。《周易·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塗。”④特別;特殊;出眾。諸葛亮《前出師表》:“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⑤超過;異常。《後漢書·梁統傳》:“母氏年殊七十。”⑥副詞。1.表示程度。非常;極;甚。《戰國策·趙策四》:“老臣今者殊不欲食。”2.還;猶。孟浩然《題融公蘭若》:“談玄殊未已,歸騎夕陽催。”未:
①十二地支之一。《春秋·莊公二十四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②十二時辰之一,即午後一時至三時。③十二生肖屬羊。④副詞。1.表示否定。a.相當於“不”。《詩經·周頌·小毖》:“未堪傢多難。”b.相當於“沒有”、“不曾”。《詩經 · 召南·草蟲》:“未見君子,我心傷悲。”2. 用在句尾,表示疑問。相當於“否”。《後漢書·劉表傳》:“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歇:
①停息;停止。《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禍未歇也。必三年而後能紓(shū)。”(紓:解除。)②盡;完畢。《左傳·宣公十二年》:“得臣猶在,憂未歇也。”③休息。白居易《賣炭翁》:“市南門外泥中歇。”④過夜;住宿。《水滸全傳》第三十五回:“宋江叫把花榮老小安頓一所歇處。”⑤散發。顏延之《和謝監靈運》:“芬馥歇蘭若。”愛:
①親愛;喜歡;喜愛。《戰國策·趙策四》:“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②心愛之物。《聊齋志異·石清虛》:“叟乃曰:‘石果君傢者耶,仆傢者耶?’答曰:‘誠屬君傢,但求割愛耳。’”③男女間有情有愛。蘇武《留別妻》:“結發為夫婦,恩愛兩不移。”④愛惜;憐惜;愛護。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傢》:“吳廣素愛人。”⑤吝嗇;貪戀。《老子》:“甚愛必大費。”⑥對別人女兒的尊稱。裴同良《清和郡夫人張氏墓志》:“夫人張氏,府君賈秀曾孫,遊擊休利之愛。”(府君:古稱太守或對一般人的尊稱。遊擊:武官名。)⑦通“薆”。隱蔽。《禮記·禮運》:“故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寶,人不愛其情。”此:
①代詞。這;這個。《孟子·公孫醜下》:“彼一時,此一時也。”《禮記·禮運》:“此之謂大同。”②這樣;這般。庾信《哀江南賦》:“天何為而此醉。”③副詞。乃;則。《後漢書·黃瓊傳》:“必待堯舜之君,此為志士終無時矣。”春:
①春天,春季。《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②年;歲。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一臥東山三十春。”③生機;生命。歐陽修《奉使道中寄垣師》:“塞垣春枯積雪溜,沙礫威怒黃雲愁。”(塞垣:指長城。溜:流水。)④指年輕女子的形態。崔玨(jué)《有贈》:“兩臉夭桃從鏡發,一眸春水照人寒。”(春水:指女子的眼睛。)⑤春色;喜色。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熙朝樂事》:“諺雲:‘蓬開先百草,戴瞭春不老。’”⑥春情;情欲。《詩經·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懷春,吉士誘之。”⑦指酒。司空圖《詩品·典雅》:“玉壺買春,賞雨茅屋。”春光:
①春天的風光。杜甫《臘日》:“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有柳條。”②春天,春季。陸遊《得季長書追懷南鄭幕府》:“從戎昔在山南日,強半~~醉裡銷。”光:
①光亮;光輝。《墨子·尚賢中》:“若日之光,若月之明。”李白《靜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②明亮;光明。《楚辭·九章·涉江》:“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③光采;風采。《莊子·盜蹠》:“身長八尺二寸,面目有光。”也指華美。《詩經·大雅·韓奕》:“百兩彭彭,八鸞鏘鏘,不顯其光。”④光榮;榮耀。《漢書·禮樂志》:“下民之樂,子孫保光。”司馬遷《報任安書》:“取尊官厚祿,以為宗族交遊光寵。”⑤時光;光陰。李白《前有一樽酒行二首》之一:“青軒桃李能幾何?流光欺人忽蹉跎。”(青軒:官員坐的有青綢障蔽的車。)⑥景物;景色。辛棄疾《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⑦發揚光大。諸葛亮《前出師表》:“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⑧光滑。韓愈《進學解》:“爬羅剔抉(jué),刮垢磨光。”(抉:挑出,剔出。)⑨指禮樂文物。《周易·觀》:“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發:
①頭發。《詩經·小雅·采綠》:“予發曲局。”(曲局:卷曲。)②古代長度單位。《新書·六術》:“十毫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