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令聽者易常性,憂人忘憂躁人靜。”詩句出處:《戛銅碗為龍吟歌》;是唐朝詩人皎然的作品。
逸僧戛碗為龍吟,世上未曾聞此音。一從太尉房公賞, 遂使秦人傳至今。初戛徐徐聲漸顯,樂音不管何人辨。 似出龍泉萬丈底,乍怪聲來近而遠。未必全由戛者功, 真生虛無非碗中。寥亮掩清笛,縈回凌細風。 遙聞不斷在煙杪,萬籟無聲天境空。乍向天臺宿華頂, 秋宵一吟更清迥。能令聽者易常性,憂人忘憂躁人靜。 今日鏗鍠江上聞,蛟螭奔飛如得群。聲過陰嶺恐成雨, 響駐晴天將起雲。坐來吟盡空江碧,卻尋向者聽無跡。 人生萬事將此同,暮賤朝榮動還寂。
|
【註釋】:
能:
①能力;才能。《荀子·王制》:“無能不官,無功不賞。”②有能力;有才能。諸葛亮《出師表》:“先帝稱之曰能。”③能夠;勝任。《論語·先進》:“非曰能之,願學焉。”④擅長;善於。蔡元培《圖畫》:“善畫者多工書而能詩。”(書:書法。)⑤和睦,親善。《左傳·襄公二十二年》:“令尹之不能,爾所知也。”⑥如此;這般。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忍:忍心。)⑦及,達到。王安石《遊褒禪山記》:“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⑧副詞。約同“乃”、“於是”。《管子·權修》:“二者不失,則民能可得而官也。”⑨通“耐”。忍耐,禁得起。《淮南子·地形》:“食水者善遊能寒。”(食水:指魚鱉囧鶩等。)令:
(一)①發令;下命令。《論語·顏淵》:“其身正,不令而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即三令五申之。”(申:告誡。)②命令;法令。《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王使屈平為令。”③美好。古樂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便言:有口才。)④古代官名。指中央或地方的主管官員。《史記·陳涉世傢》:“宮門令欲縛之。”特指縣令。《漢書·蒯通傳》:“通說(shuì)范陽令徐公曰:‘……足下為令十餘年矣。’”⑤時節;季節。⑥詞牌、曲牌名。一般較為短小,稱為小令、令曲。⑦連詞。假使;如果。《史記·張耳陳馀列傳》:“令事成,歸王;事敗,獨身坐耳。”(身坐:自身定罪。) (二)líng [令狐]1.古地名。在今山西臨猗縣西。2.復姓。 (三)lǐng 量詞。紙張計量單位。原張紙五百張為一令。聽:
①聽。《荀子·勸學》:“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②聽取;接受。《論語·憲問》:“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塚宰三年。”《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丞相入奏事,坐語移日,所言皆聽。”③考察。《戰國策·秦策一》:“且(陳)軫欲去秦而之楚,王何不聽乎?”(去:離開。之:往。)④偵察;耳目;間諜。《荀子·議兵》:“且仁人之用十裡之國,則將有百裡之聽。”(用:治理。)⑤治理;審理。《論語·顏淵》:“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⑥廳堂。後作“廳(廳)”。《世說新語·黜免》:“大司馬府聽前有一老槐,甚扶疏。”(大司馬:官名。掌管國傢軍事。扶疏:枝葉茂盛。)⑦聽憑;任憑。《漢書·薛宣傳》:“賣買聽任富吏。”《莊子·徐無鬼》:“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者:
①代詞。指人、物、事、時間、地點等。《道林寓居》:“青嶂者邊來已熟,紅塵那畔去應疏。”②助詞。1.與動詞、形容詞或短語構成“者”字結構,表示人、事、物等。《老子》:“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史記·項羽本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 與數詞構成“者”字結構,指稱前邊的事物。《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3. 與時間名詞構成“者”字結構,相當於“……的時候”。《莊子·齊物論》:“昔者十日並出。”4.用在名詞主語後,表示提頓或判斷。《史記·陳涉世傢》:“陳勝者,陽城人也。”5. 用在復句的前一分句末,表示因果關系或假設關系。《戰國策·齊策一》:“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③語氣詞。用於句末,與疑問代詞“誰”、“何”等配合,表示疑問語氣。《史記·項羽本紀》:“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易:
①改變;更改。《呂氏春秋·察今》:“世易時移,變法宜矣。”②交換;交易。《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昭王聞之,使人遺(wèi)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遺:送給。)③容易。與“難”相對。《孟子·公孫醜上》:“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④簡易。《禮記·檀弓下》:“諸侯之來辱敝邑者,易則易,於則於。”(於:隆重。)⑤道路平坦。《淮南子·兵略》:“易則用車,險則用騎。”⑥輕視。柳宗元《童區(ōu)寄傳》:“(寄)為兒恒狀,賊易之。”(恒:常。)⑦和悅。《詩經·小雅·何人斯》:“我心易也。”⑧整治田畝。《荀子·富國》:“田肥以易則出實百倍。”(以:而;而且。)⑨《周易》的簡稱。《論語·述而》:“加我數年,五十以學《周易》,可以無大過矣。”⑩通“埸”。疆界。《荀子·富國》:“至於疆易而端已見矣。”常:
①恒久不變的;固定的。《孫子·虛實》:“四時無常位。”(四時:四季。)《韓非子·五蠹》:“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②一定的準則或制度。《周易·系辭上》:“動靜有常。”《國語·楚語上》:“民不廢時務,官不易朝常。”③指由習慣而形成的常規、慣例。《管子·幼官》:“明法審數,立常備能,則治。”④特指封建社會倫理道德的最高準則。《論衡·問孔》:“五常之道,仁、義、禮、智、信也。”⑤平凡的;普通的。《史記·扁鵲傳》:“扁鵲,非常人也。”⑥日常;平時。《晉書·何曾傳》:“未嘗聞經國遠圖,惟說平生常事。”(經:治理。)⑦副詞。經常;常常。《列子·天瑞》:“常生常化者,無時不生,無時不化。”⑧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尋,兩尋為常。《韓非子·揚權》:“上失扶寸,下得尋常。”⑨通“嘗”。曾經。《荀子·天論》:“夫日月之有蝕,風雨之不時,怪星之黨(tǎng)見(xiàn),是無世而不常有之。”(黨:偶然。)性:
①人的本性。左思《魏都賦》:“人有異同之性。”②事物的本質。《孫子·勢》:“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③性情;性格。劉義慶《世說新語·忿狷》:“王藍田性急。”④生命;性命。《左傳· 昭公八年》:“莫保其性。”⑤身體。《史記·留侯世傢》:“留侯性多病。”(留侯:張良。)憂:
①擔憂;發愁。《鹽鐵論·伐功》:“憂人之患者,民一心而歸之,湯武是也。”(湯武:商湯王和周武王。)白居易《賣炭翁》:“心憂炭賤願天寒。”②困厄;憂患。《新書·禮》:“憂民之憂者,民必憂其憂。”蘇軾《貧士》:“未能遣一力,分汝薪水憂。”③特指父母的喪事。《魏書·李彪傳》:“朝臣丁父憂者假滿赴職。”(丁:遭遇。)躁:
①急躁;浮躁。《老子》:“靜為躁根。”②動;躁動。《淮南子·主術》:“人主靜漠而不躁,百官得修焉。”(漠:冷靜,無聲。修:修治,修行。)靜:
①靜止;平靜(與“動”相對)。《嶽陽樓記》:“浮光躍金,靜影沉璧。”《墨子·非攻下》:“而神民不違,天下乃靜。”《韓非子·喻老》:“天下有道無急患則曰靜。”《周易·系辭上》:“夫坤,其靜也翕(xī),其動也辟。”(翕:斂息。辟:開啟。)②寂靜;安靜。《詩經·衛風·氓》:“靜言思之,躬自悼矣。”杜甫《甘林》:“喧靜不同科。”③安定;平定。杜光庭《墉城集仙錄·薛玄同》:“玄同自是冥心靜神,往往不食。”④閑雅;文靜。《詩經·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⑤清潔;清凈。張衡《東京賦》:“滌濯靜嘉。”(嘉:美好。)洪昇《長生殿·雨夢》:“因此把驛庭靜掃,鑾輿幸早。”(鑾輿:皇帝的車駕。)⑥道傢的一種修煉方法。王建《送宮人入道》:“問師初得經中字,入靜猶燒內裡香。”(內裡:宮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