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禪子有情非世情,禦荈貢馀聊贈行。

    “禪子有情非世情,禦荈貢馀聊贈行。”詩句出處:《送顧處士歌》;是唐朝詩人皎然的作品。

    吳門顧子予早聞,風貌真古誰似君。人中黃憲與顏子,
    物表孤高將片雲。性背時人高且逸,平生好古無儔匹。
    醉書在篋稱絕倫,神畫開廚怕飛出。謝氏檀郎亦可儔,
    道情還似我傢流。安貧日日讀書坐,不見將名幹五侯。
    知君別業長洲外,欲行秋田循畎澮。門前便取觳觫乘,
    腰上還將鹿盧佩。禪子有情非世情,禦荈貢馀聊贈行。
    滿道喧喧遇君別,爭窺玉潤與冰清。

    【註釋】:

    禪:

    (一)①佛教用語。梵文“禪那”的省稱。靜思之意,為佛教的一種修行方法。引申為禪學、禪理。杜甫《飲中八仙歌》:“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②指與佛教有關的事物。劉基《春谷詩為竹西和尚賦》:“過橋禪杖落,坐石袈裟袒。” (二)shàn ①古代帝王祭祀土地的典禮。《史記·秦始皇本紀》:“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封:帝王祭天的典禮。望祭:祭山川的典禮。)②禪讓。帝王讓位於賢者。《漢書·董賢傳》:“(哀帝)從容視賢笑,曰:‘吾欲法堯禪舜,何如?’”③替代。《莊子·寓言》:“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始卒若環:始終像繞圓圈一樣循環。倫:理。這裡指循環往復的規律。)

    子:

    ①孩子,兼指男女。《詩經·豳風· 七月》:“同我婦子,饁彼南畝。”(饁yè:送飯。南畝:指田地。)②兒子或女兒。《戰國策·趙策四》:“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此指兒子。《韓非子·說林上》:“衛人嫁其子。”此指女兒。③人的通稱,或指男;或指女。《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印否?”(涉:過河。印āng:我。)《周南·桃夭》:“之子於歸,宜其室傢。”(之:此。歸:出嫁。)④尊稱,多指男子。《詩經·衛風·氓》:“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匪:非。愆qiān:錯,誤。)⑤動物的卵或幼小的動物。《詩經·小雅·小宛》:“螟嶺有子,蜾蠃負之。”(螟蛉mínglíng:一種吃禾心的害蟲。蜾蠃guǒluǒ:細腰蜂。)《後漢書·班超傳》:“不入虎穴,不得虎子。”⑥植物的果實或種子。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李紳《憫農》之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⑦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⑧地支的第一位,常與天幹相配以紀日、紀年。《春秋 · 桓公十八年》:“夏四月丙子,公薨於齊。”韓愈《息國夫人墓志銘》:“元和七年甲子,日南至,以疾卒。”(元和:唐憲宗年號。日南至:指夏至。)又指十二時辰之一,即子時,自夜十一時至次日晨一時。⑨利息。《史記·貨殖列傳》:“子貸金錢千貫。”

    有:

    (一)①與“無”相對。1. 表示占有、具有、領有。《論語·公冶長》:“陳文子有馬十乘(shèng)。”(乘:四匹。)諸葛亮《草廬對》:“孫權據有江東。”2.表示存在。曹丕《雜詩》:“西北有浮雲,亭亭如車蓋。”3. 表示發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②豐收。儲光羲《觀競渡》:“能令秋大有,鼓吹遠相催。”③表示不定指。跟“某”相近。李白《菩薩蠻》:“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④助詞。1. 多用於朝代名稱的前面。《詩經·大雅·文王》:“有周不顯,帝命不時。”2. 用於形容詞前面。《詩經·鄭風·女曰雞鳴》:“明星有爛。”(爛:燦爛。) (二)yòu 通“又”。用於整數與零數之間。《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有七年,親巡天下。”

    情:

    ①一般的情感或情緒。《禮記·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②特指愛情。孔尚任《桃花扇·逃難》:“情根愛胎,何時消敗?”③常理;常情。《孫子·九地》:“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④情形;真實情況;實情。《左傳·莊公十年》:“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⑤真實;真誠。《墨子·非攻上》:“情不知其不義也。故書其言以遺後世。”

    非:

    ①違背;違反。《左傳·定公四年》:“無謀非德,無犯非義。”(無:不。謀:謀劃。犯:觸及。)②違理的事;過錯。與“是”相對。《莊子·齊物論》:“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③指責;譏諷;非議;非難。《呂氏春秋·審己》:“國人不說,大非上。”(說:同“悅”。上:指國君。)《荀子· 修身》:“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④不是。《莊子·秋水》:“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你。安:怎。)⑤無;沒有。左思《三都賦序》:“雖寶非用。”⑥副詞。不。《尚書·盤庚下》:“各非敢違卜。”( 卜:吉卜。)

    世:

    ①古代稱三十年為一世。《論語 · 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仁:仁政成功。)②世代;父子相繼為一世。《戰國策·趙策四》:“今三世以前,至於趙之為趙。”③繼承。《公羊傳·昭公三十一年》:“大夫之義不得世。”④一代又一代;世代相承的。《漢書·樓護傳》:“父世醫也,護少隨父為醫長安。”⑤傢世;世系。《呂氏春秋·知化》:“殘其國,絕其世。”⑥人的一生;一輩子。王羲之《蘭亭集序》:“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相與:交往。俯仰:生活。)⑦時代;朝代。陶潛《桃花源記》:“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⑧人世;世界。《荀子·議兵》:“此世之所以亂也。”⑨當時的。《鹽鐵論·論儒》:“孟軻守舊術,不知世務。”

    世情:

    ①世俗的人情。陶淵明《辛醜歲七月赴假還江陵》:“詩書敦夙好,林園無~~。”②時代的風氣。《文心雕龍·時序》:“文變染乎~~,興廢寄乎時序。”③世態人情。元稹《寄樂天》:“榮辱升沈影與身,~~誰是舊雷(雷義)陳(陳重)。”

    情:

    ①一般的情感或情緒。《禮記·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②特指愛情。孔尚任《桃花扇·逃難》:“情根愛胎,何時消敗?”③常理;常情。《孫子·九地》:“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④情形;真實情況;實情。《左傳·莊公十年》:“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⑤真實;真誠。《墨子·非攻上》:“情不知其不義也。故書其言以遺後世。”

    禦:

    (一)①駕馭車馬。《論語·為政》:“樊遲禦。”(樊遲:孔子的弟子。)《莊子·達生》:“桓公田於澤,管仲禦。”②駕馭車馬的人。《左傳·襄公十八年》:“其禦追喜以戈殺犬於門中。”③駕馭;控制。賈誼《過秦論》:“振長策而禦宇內。”④統治;治理。《晏子春秋·內篇諫下二十四》:“禮者,所以禦民也。”《國語·周語上》:“百官禦事。”⑤侍奉;陪侍。《商君書·更法》:“公孫鞅、甘龍、杜摯三大夫禦於君。”⑥進獻;多指侍奉君主。《詩經·小雅·吉日》:“以禦賓客,且以酌醴。”(醴:酒。)⑦用;使用。曹植《洛神賦》:“鉛華弗禦。”(鉛華:脂粉。)⑧古代凡與帝王有關的事物,均冠以“禦”字作為敬稱。⑨抵禦;防禦。後作“禦”。《詩經·邶風· 谷風》:“亦以禦冬。” (二)yà(訝)。迎。《詩經·召南·鵲巢》:“之子於歸,百兩禦之。”

    貢:

    ①向君主或朝廷進獻東西。《左傳·桓公十五年》:“諸侯不貢服。”②進獻的貢品。《史記·齊太公世傢》:“楚貢包茅不入(納),王祭不具,是以來責。”③賦稅名。傳說為夏代的稅制。《孟子·滕文公上》:“夏後氏五十而貢。”④推舉。《禮記·射義》:“諸侯歲獻,貢士於天子。”

    聊:

    ①耳鳴。劉向《九嘆· 遠逝》:“耳聊啾而戃(tǎng)慌。”(戃慌:恍忽。)②依靠;憑借。《戰國策·秦策一》:“上下相愁,民無所聊。”③副詞。1.相當於“姑且”。辛棄疾《永遇樂·檢校停雲新種杉松戲作》:“夢覺東窗,聊復爾爾,起欲題書簡。”(爾爾:如此。)《左傳·襄公二十一年》:“聊以卒歲。”2.相當於“略微”。陶潛《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開春理常業,歲功聊可觀。”④地名。在今山東聊城縣。

    贈:

    ①贈送;送給。《詩經·鄭風·女曰雞鳴》:“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子:你。)②驅除;送走。《周禮·春官·占夢》:“以贈惡夢。”③賜死者以官爵或榮譽稱號。《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步夫人卒,追贈皇後。”

    行:

    (一)①路。《詩經·小雅·小弁》:“行有死人。”②排列而成的行列。杜甫《贈衛八處士》:“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又為成行的東西的量詞。李群玉《九日》:“一行斜雁向人來。”③行輩;輩份。《漢書·李廣蘇建傳附蘇武》:“漢天子,我丈人行也。”④古代軍事編制。二十五人為行。揚雄《羽獵賦》:“各按行伍。”(伍:五人為伍。) (二)xíng ①行走;兩腳交替前進。《列子·說符》:“譬之出不由門,行不從徑也。”(徑:路。)泛指運行;前進。《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②引申為離開;離去。《左傳· 僖公五年》:“宮之奇以其族行。”古樂府《木蘭詩》:“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又指與出門在外有關的事物。杜甫《奉簡高三十五使君》:“行色秋將晚。”③行程;路程。《老子》第六十四章:“千裡之行,始於足下。”④疏通;疏導。《孟子·滕文公下》:“水逆行,泛濫於中國。”又指流動的或臨時的。⑤做;實施。《孟子·梁惠王下》:“夫人幼而學之,壯而欲行之。”(夫:語氣詞。)《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⑥行為。《論語·公冶長》:“聽其言而觀其行。”⑦品行。屈原《九章·橘頌》:“行比伯夷。”《三國志·吳書·吳主傳》:“陸遜陳其素行。”⑧唐、宋官制,小官兼代大官的事做守某官,大官兼管小官的事叫行某官。歐陽修《瀧岡阡表》:“觀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特進:官名。)⑨古詩詩體之一。屬樂府詩類。⑩漢字字體之一行書的省稱。字體較楷書簡易,較草書規范,漢代以來即流行。陸遊《作字》:“書成半行草。”(11)副詞。將要。陶潛《歸去來兮辭》:“感吾生之行休。”(休:指死。)


    上一篇:能令听者易常性,忧人忘忧躁人静。

    下一篇:--潘述爰命我公,东土作则。
  • 禅子有情非世情,御荈贡馀聊赠行。

    “禅子有情非世情,御荈贡馀聊赠行。”诗句出处:《送顾处士歌》;是唐朝诗人皎然的作品。

    吴门顾子予早闻,风貌真古谁似君。人中黄宪与颜子,
    物表孤高将片云。性背时人高且逸,平生好古无俦匹。
    醉书在箧称绝伦,神画开厨怕飞出。谢氏檀郎亦可俦,
    道情还似我家流。安贫日日读书坐,不见将名干五侯。
    知君别业长洲外,欲行秋田循畎浍。门前便取觳觫乘,
    腰上还将鹿卢佩。禅子有情非世情,御荈贡馀聊赠行。
    满道喧喧遇君别,争窥玉润与冰清。

    【注释】:

    禅:

    (一)①佛教用语。梵文“禅那”的省称。静思之意,为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引申为禅学、禅理。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②指与佛教有关的事物。刘基《春谷诗为竹西和尚赋》:“过桥禅杖落,坐石袈裟袒。” (二)shàn ①古代帝王祭祀土地的典礼。《史记·秦始皇本纪》:“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封:帝王祭天的典礼。望祭:祭山川的典礼。)②禅让。帝王让位于贤者。《汉书·董贤传》:“(哀帝)从容视贤笑,曰:‘吾欲法尧禅舜,何如?’”③替代。《庄子·寓言》:“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始卒若环:始终像绕圆圈一样循环。伦:理。这里指循环往复的规律。)

    子:

    ①孩子,兼指男女。《诗经·豳风· 七月》:“同我妇子,馌彼南亩。”(馌yè:送饭。南亩:指田地。)②儿子或女儿。《战国策·赵策四》:“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此指儿子。《韩非子·说林上》:“卫人嫁其子。”此指女儿。③人的通称,或指男;或指女。《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印否?”(涉:过河。印āng:我。)《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此。归:出嫁。)④尊称,多指男子。《诗经·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匪:非。愆qiān:错,误。)⑤动物的卵或幼小的动物。《诗经·小雅·小宛》:“螟岭有子,蜾蠃负之。”(螟蛉mínglíng:一种吃禾心的害虫。蜾蠃guǒluǒ:细腰蜂。)《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⑥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李绅《悯农》之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⑦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⑧地支的第一位,常与天干相配以纪日、纪年。《春秋 · 桓公十八年》:“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韩愈《息国夫人墓志铭》:“元和七年甲子,日南至,以疾卒。”(元和:唐宪宗年号。日南至:指夏至。)又指十二时辰之一,即子时,自夜十一时至次日晨一时。⑨利息。《史记·货殖列传》:“子贷金钱千贯。”

    有:

    (一)①与“无”相对。1. 表示占有、具有、领有。《论语·公冶长》:“陈文子有马十乘(shèng)。”(乘:四匹。)诸葛亮《草庐对》:“孙权据有江东。”2.表示存在。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3. 表示发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②丰收。储光羲《观竞渡》:“能令秋大有,鼓吹远相催。”③表示不定指。跟“某”相近。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④助词。1. 多用于朝代名称的前面。《诗经·大雅·文王》:“有周不显,帝命不时。”2. 用于形容词前面。《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明星有烂。”(烂:灿烂。) (二)yòu 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有七年,亲巡天下。”

    情:

    ①一般的情感或情绪。《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②特指爱情。孔尚任《桃花扇·逃难》:“情根爱胎,何时消败?”③常理;常情。《孙子·九地》:“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④情形;真实情况;实情。《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⑤真实;真诚。《墨子·非攻上》:“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

    非:

    ①违背;违反。《左传·定公四年》:“无谋非德,无犯非义。”(无:不。谋:谋划。犯:触及。)②违理的事;过错。与“是”相对。《庄子·齐物论》:“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③指责;讥讽;非议;非难。《吕氏春秋·审己》:“国人不说,大非上。”(说:同“悦”。上:指国君。)《荀子· 修身》:“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④不是。《庄子·秋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你。安:怎。)⑤无;没有。左思《三都赋序》:“虽宝非用。”⑥副词。不。《尚书·盘庚下》:“各非敢违卜。”( 卜:吉卜。)

    世:

    ①古代称三十年为一世。《论语 · 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仁:仁政成功。)②世代;父子相继为一世。《战国策·赵策四》:“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③继承。《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大夫之义不得世。”④一代又一代;世代相承的。《汉书·楼护传》:“父世医也,护少随父为医长安。”⑤家世;世系。《吕氏春秋·知化》:“残其国,绝其世。”⑥人的一生;一辈子。王羲之《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相与:交往。俯仰:生活。)⑦时代;朝代。陶潜《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⑧人世;世界。《荀子·议兵》:“此世之所以乱也。”⑨当时的。《盐铁论·论儒》:“孟轲守旧术,不知世务。”

    世情:

    ①世俗的人情。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诗书敦夙好,林园无~~。”②时代的风气。《文心雕龙·时序》:“文变染乎~~,兴废寄乎时序。”③世态人情。元稹《寄乐天》:“荣辱升沈影与身,~~谁是旧雷(雷义)陈(陈重)。”

    情:

    ①一般的情感或情绪。《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②特指爱情。孔尚任《桃花扇·逃难》:“情根爱胎,何时消败?”③常理;常情。《孙子·九地》:“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④情形;真实情况;实情。《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⑤真实;真诚。《墨子·非攻上》:“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

    御:

    (一)①驾驭车马。《论语·为政》:“樊迟御。”(樊迟:孔子的弟子。)《庄子·达生》:“桓公田于泽,管仲御。”②驾驭车马的人。《左传·襄公十八年》:“其御追喜以戈杀犬于门中。”③驾驭;控制。贾谊《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④统治;治理。《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二十四》:“礼者,所以御民也。”《国语·周语上》:“百官御事。”⑤侍奉;陪侍。《商君书·更法》:“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⑥进献;多指侍奉君主。《诗经·小雅·吉日》:“以御宾客,且以酌醴。”(醴:酒。)⑦用;使用。曹植《洛神赋》:“铅华弗御。”(铅华:脂粉。)⑧古代凡与帝王有关的事物,均冠以“御”字作为敬称。⑨抵御;防御。后作“禦”。《诗经·邶风· 谷风》:“亦以御冬。” (二)yà(讶)。迎。《诗经·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贡:

    ①向君主或朝廷进献东西。《左传·桓公十五年》:“诸侯不贡服。”②进献的贡品。《史记·齐太公世家》:“楚贡包茅不入(纳),王祭不具,是以来责。”③赋税名。传说为夏代的税制。《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④推举。《礼记·射义》:“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

    聊:

    ①耳鸣。刘向《九叹· 远逝》:“耳聊啾而戃(tǎng)慌。”(戃慌:恍忽。)②依靠;凭借。《战国策·秦策一》:“上下相愁,民无所聊。”③副词。1.相当于“姑且”。辛弃疾《永遇乐·检校停云新种杉松戏作》:“梦觉东窗,聊复尔尔,起欲题书简。”(尔尔:如此。)《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聊以卒岁。”2.相当于“略微”。陶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④地名。在今山东聊城县。

    赠:

    ①赠送;送给。《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子:你。)②驱除;送走。《周礼·春官·占梦》:“以赠恶梦。”③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行:

    (一)①路。《诗经·小雅·小弁》:“行有死人。”②排列而成的行列。杜甫《赠卫八处士》:“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又为成行的东西的量词。李群玉《九日》:“一行斜雁向人来。”③行辈;辈份。《汉书·李广苏建传附苏武》:“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④古代军事编制。二十五人为行。扬雄《羽猎赋》:“各按行伍。”(伍:五人为伍。) (二)xíng ①行走;两脚交替前进。《列子·说符》:“譬之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径:路。)泛指运行;前进。《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引申为离开;离去。《左传· 僖公五年》:“宫之奇以其族行。”古乐府《木兰诗》:“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又指与出门在外有关的事物。杜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行色秋将晚。”③行程;路程。《老子》第六十四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④疏通;疏导。《孟子·滕文公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又指流动的或临时的。⑤做;实施。《孟子·梁惠王下》:“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夫:语气词。)《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⑥行为。《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⑦品行。屈原《九章·橘颂》:“行比伯夷。”《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陆逊陈其素行。”⑧唐、宋官制,小官兼代大官的事做守某官,大官兼管小官的事叫行某官。欧阳修《泷冈阡表》:“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特进:官名。)⑨古诗诗体之一。属乐府诗类。⑩汉字字体之一行书的省称。字体较楷书简易,较草书规范,汉代以来即流行。陆游《作字》:“书成半行草。”(11)副词。将要。陶潜《归去来兮辞》:“感吾生之行休。”(休:指死。)


    上一篇:能令听者易常性,忧人忘忧躁人静。

    下一篇:--潘述爰命我公,东土作则。

  • 上一篇:能令听者易常性,忧人忘忧躁人静。

    下一篇:--潘述爰命我公,东土作则。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