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述爰命我公,東土作則。”詩句出處:《講德聯句》;是唐朝詩人皎然的作品。
先王設位,以正邦國。建立大官,封植有德。--潘述 二南敷化,四嶽述職。其言不朽,其儀不忒。--湯衡 暨於嬴劉,乃創程式。罷侯置守,剖竹分域。--皎然 赫矣皇唐,康哉立極。精選藩翰,庸資正直。--潘述 爰命我公,東土作則。克己恭儉,疲人休息。--湯衡 濟濟閭閈,油油黍稷。既富既教,足兵足食。--皎然 恤其凋瘵,剪其荊棘。威懷逋叛,撲滅蝥賊。--潘述 疾惡如讎,聞善不惑。哀矜鰥寡,旌禮儒墨。--湯衡 乃修堤防,乃浚溝洫。以利通商,以溉嘉谷。--皎然 征賦以節,計功以時。人胥懷惠,吏不能欺。--潘述 我政載孚,我邦載綏。猛獸不暴,嘉魚維滋。--湯衡 肅恭明神,齊沐不虧。歲或驕陽,雨無愆期。--皎然 帝嘉有庸,寵命來斯。紫紱載綏,金章陸離。--潘述 資忠履孝,閱禮敦詩。明德惟馨,自天祐之。--湯衡
|
【註釋】:
潘:
①[名]淘米水。《左傳·哀公十四年》:“使疾,而遣之~沐。”②(pan)[名]回旋的水流。《列子·黃帝》:“流水之~為淵。”述:
①遵循;依照。《書·五子之歌》:“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咸:皆。)《後漢書·光武帝紀下》:“景帝能述遵孝道。”②記述;陳述。《史記·太史公自序》:“故述往事,思來者。”歐陽修《醉翁亭記》:“醉能同其樂,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③闡述前人學說。《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應劭《風俗通》序:“予實頑闇(àn),無能述演,豈敢比隆於斯人哉!”(闇:愚昧。演:推演。斯:此。)④文體名。《顏氏傢訓 ·文章》:“序、述、論、議,生於《易》者也。”爰:
①變更;改換。《漢書·食貨志上》:“休二歲者為再易下田,三歲更耕之,自爰其處。”②為;稱為。《尚書·洪范》:“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炎上:向上燃燒。曲直:揉作彎的,直的。從革:改變物體的形狀。稼穡:種莊稼。)③代詞。表示對處所的詢問。相當於“哪裡”、“何處”。《詩經·魏風·碩鼠》:“樂土樂土,爰得我所。”④介詞。表示起止。相當於“從”、“到”。《漢書·敘傳上》:“(高祖)爰茲發跡,斷蛇奮旅。”(爰茲:從那時。斷蛇:劉邦斬斷白蛇而起兵。旅:軍隊。)司馬相如《封禪文》:“文王改制,爰周郅(zhì)隆,大行越成。”(郅:最;極。大行:重大行動。越:於。)⑤連詞。表示承接。相當於“於是”。劉禹錫《謝放先貸斛鬥表》:“爰命有司,使之條奏。”⑥助詞。用於句首或句中,使語意緊湊或被強調。《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前年燿師,馘(guó)斬王雙;今歲爰征,郭淮遁走。”(燿師:勝利班師。燿:同“耀”。馘:古時在戰爭中割取敵人左耳以計功,此泛指斬。)⑦連詞。與。《尚書·顧命》:“太保命仲桓、南宮毛,俾爰齊侯呂伋,以二幹戈、虎賁百人逆子釗於南門之外。”⑧通“猿”。《漢書 · 李廣傳》:“(李廣)為人長,爰臂。”命:
①下命令。《左傳·成公六年》:“命伐宋。”又指命令。《左傳·宣公十二年》:“敢不惟命是聽。”②任命;差遣。《列子·湯問》:“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③取名;命名。《禮記·月令》:“仲冬之月……命之曰暢月。”④生命;性命。《論語·雍也》:“不幸短命死矣。”⑤命運;天命。《史記·外戚世傢》:“孔子罕稱命,蓋難言之也。”公:
①公正;公平。《呂氏春秋·去私》:“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祈黃羊可謂公矣。”②公共的;公傢的。陳亮《上孝宗皇帝第三書》:“二聖北狩之痛,蓋國傢之大恥而天下之公憤也。”③公然;公開地。賈誼《論積貯疏》:“殘賊公行,莫之或止。”(殘賊:害。)④公傢,與“私”相對。《詩經·豳風· 七月》:“獻豜於公。”⑤通“功”。功勞。《詩經·小雅·六月》:“薄伐玁狁,以奏膚公。”⑥古代五等爵的第一等。《孟子·萬章下》:“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又為諸侯的通稱。《禮記·喪服大記》:“公之喪,大夫俟練,士卒哭而歸。”(練:喪服。)⑦古代朝廷官階的第一級。《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太師、太傅、太保,是為三公。”後泛指朝中職掌權者。李白《行路難》:“漢朝公卿忌賈生。”⑧對男子的敬稱。《史記·陳涉世傢》:“公等遇雨,皆以失期,失期當斬。”⑨舊稱親屬中的尊長。1.稱祖父。《呂氏春秋·異用》:“孔子之弟子從遠方來者,孔子荷(hè)杖而問之曰:‘子之公不有恙乎?’搏杖而揖之,問曰:‘子之父母不有恙乎?’”(搏杖:扶杖。)2. 稱父親。《戰國策·魏策一》:“將行,其子陳應止其公之行。”3.稱丈夫之父。古樂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循:順從。姥:婆婆。)⑩稱雄性的禽獸。《齊民要術·作醬法》:“母蟹臍大,圓,竟服下,公蟹狹而長。”土:
(一)①泥土;土壤。《荀子·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尚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厥:其;它的。)②土地;田地。揚雄《羽獵賦》:“不奪百姓膏腴谷土桑柘之地。”(膏腴:肥沃。)③領土;國土。《左傳·昭公七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④地方;地區。《詩經·魏風·碩鼠》:“逝將去女,適彼樂土。”(逝:通“誓”。去:離開。女:通“汝”,你。適:往。)⑤鄉土;故鄉。《後漢書·班超傳》:“久在絕域,年老思土。”⑥本地的;地方性的。《尚書·旅獒》:“犬馬非其土性不畜。”⑦五行之一。《尚書·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⑧八音之一。指塤一類的樂器。《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⑨土地神。《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天子祭天,諸侯祭土。” (二)dù ①植物的根。《詩經·豳風·鴟鴞》:“徹彼桑土。”②古代河流名。《詩經·大雅·綿》:“民之初生,自土沮漆。”(沮:通“徂cú”,往。漆:古河名。)作:
①起;起立。《論語·先進》:“舍瑟而作。”②興起;產生。《史記·秦始皇本紀》:“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並作。”(一:統一。)又起身。《管子·弟子職》:“夜寐蚤作。”(寐:睡。蚤:通“早”。)《孟子·公孫醜上》:“由湯至於武丁,賢聖之君六七作。”《韓非子·解老》:“大奸作則小盜隨。”③始。《尚書· 禹貢》:“萊夷作牧。”(萊夷:地名。牧:放牧。)④勞作;工作。《莊子·讓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楊惲《報孫會宗書》:“田傢作苦。”⑤創作;寫作。《孟子·梁惠王下》:“孔子懼,作《春秋》。”《呂氏春秋·勿躬》:“容成作歷。”(容成:傳說中黃帝臣,歷法的創造者。)王充《論衡·定賢》:“譬猶工匠之作器也。”⑥名詞,指作品。蕭統《文選序》:“則有‘憑虛’、‘亡是’之作。”⑦事務。鮑照《采桑》:“季春梅始落,女工事蠶作。”(事:從事。)⑧擔當;充任。《論語·子路》:“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而:假如。)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敦槐作關中都督,甚得民情。”⑨當成;算做。羅公升《溪上》:“門前溪一發,我作五湖看。”(一發:一根頭發。)又成為。李賀《浩歌》:“南風吹山作平地。”⑩通“詛”。詛咒。《詩經·大雅·蕩》:“侯作侯祝。”(侯:語氣詞。)(11)通“詐”。欺騙。《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作先合,然後引之大道。”[作色]臉上變色。指神情嚴肅起來或發怒。《禮記·哀公問》:“孔子愀(qiǎo)然作色。”(愀然:容色改變的樣子。)則:
①法則;準則。《左傳·文公十八年》:“毀則為賊。”②榜樣;模范。《詩經·豳風·伐柯》:“伐柯伐柯,其則不遠。”(伐:砍。柯:斧柄。)③效法。《論語·泰伯》:“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④乃;就是。范仲淹《嶽陽樓記》:“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⑤劃分等級。《尚書·禹貢》:“咸則三壤,成賦中邦。”⑥連詞。1. 表承接。《論語·為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wǎng:迷惘。)2.表轉折。相當於“卻”。《論語·子路》:“欲速則不達。”3. 表假設。相當於“若”、“如果”。《荀子·議兵》:“大寇則至,使之持危城,則必畔。”(畔:通“叛”。背叛)。4. 表因果。相當於“就”。《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趙亡則勝為虜,何為不憂乎。”(勝:平原君名趙勝。)⑦助詞。用於句中。《詩經·齊風·雞鳴》:“匪雞則鳴,蒼蠅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