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出聲音,宮室發關楗。”詩句出處:《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是唐朝詩人韓愈的作品。
知識久去眼,吾行其既遠。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寢飯。 子兮何為者,冠珮立憲憲。何氏之從學,蘭蕙已滿畹。 於何玩其光,以至歲向晚。治惟尚和同,無俟於謇謇。 或師絕學賢,不以藝自車免。子兮獨如何,能自媚婉娩。 金石出聲音,宮室發關楗。何人識章甫,而知駿蹄踠。 惜乎吾無居,不得留息偃。臨當背面時,裁詩示繾綣。 英英桂林伯,實惟文武特。遠勞從事賢,來吊逐臣色。 南裔多山海,道裡屢紆直。風波無程期,所憂動不測。 子行誠艱難,我去未窮極。臨別且何言,有淚不可拭。 吾友柳子厚,其人藝且賢。吾未識子時,已覽贈子篇。 寤寐想風采,於今已三年。不意流竄路,旬日同食眠。 所聞昔已多,所得今過前。如何又須別,使我抱悁悁。 勢要情所重,排斥則埃塵。骨肉未免然,又況四海人。 嶷嶷桂林伯,矯矯義勇身。生平所未識,待我逾交親。 遺我數幅書,繼以藥物珍。藥物防瘴癘,書勸養形神。 不知四罪地,豈有再起辰。窮途致感激,肝膽還輪囷。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已不學,既學患不行。 子今四美具,實大華亦榮。王官不可闕,未宜後諸生。 嗟我擯南海,無由助飛鳴。 寄書龍城守,君驥何時秣。峽山逢颶風,雷電助撞捽。 乘潮簸扶胥,近岸指一發。兩巖雖雲牢,水石互飛發。 屯門雖雲高,亦映波浪沒。餘罪不足惜,子生未宜忽。 胡為不忍別,感謝情至骨。
|
【註釋】:
金:
①金屬的通稱。《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周禮·秋官·職金》:“入其金錫於為兵器之府。”(為:制作。)②金黃色。《嶽陽樓記》:“浮光躍金。”《阿房宮賦》:“金塊珠礫,棄擲迤邐,秦人視之,亦不甚惜。”③錢財;錢。《史記·陳丞相世傢》:“臣聞(陳)平受諸將金,金多者得善處,金少者得惡處。”④金屬制的樂器或兵器。《禮記·樂記》:“金石絲竹,樂之器也。”《淮南子·說山》:“砥石不利,而可以利金。”(利金:磨利刀劍。)⑤古代八音之一。《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言,金、石、土、革、絲、木、匏、竹。”⑥古代計算貨幣的單位。以一鎰(二十四兩)為一金,或以一斤為一金。《史記·燕召公世傢》:“子之因遺(wèi)蘇代百金。”(子之:人名。遺:贈與。)《五人墓碑記》:“有賢士大夫發五十金,買五人之脰而函之。”(脰dòu:頸項;頭臚。)《獄中雜記》:“富者賂數百金。”⑦比喻堅固。《過秦論》:“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地,金城千裡。”⑧五行之一。《尚書·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⑨朝代名(公元1115—1234年)。女真族完顏部首領阿骨打所建。石:
(一)①石頭;石塊。《列子·湯問》:“且焉置土石?”②碑碣;石刻。陸機《文賦》:“被金石以廣德,流管弦而日新。”③石磬,古樂器名,八音之一。《韓非子·說疑》:“不聽鐘石之聲。”④古代用以治病的石針。《韓非子·喻老》:“(病)在肌膚,針石所及也。” (二)dàn (舊讀shí) ①古代重量單位。一百二十斤為一石。《墨子·魯問》:“而任五十石之重。”②容量單位。十鬥為一石。韓愈《雜說》四:“馬之千裡者,一食或盡粟一石。”出:
①出去;從裡面到外面。屈原《九歌·國殤》:“出不入兮往不返。”②到;到達。《漢書·霍光傳》:“築神道,北臨昭靈,南出承恩。”(神道:墓道。昭靈、承恩:皆館名。)③超過;超越。《論語· 鄉黨》:“祭肉不出三日。”白居易《與元九書》:“自思所陳亦無出足下之見。”④發出。《商君書·更法》:“於是遂出墾草令。”⑤指天然生長或人工生產。《荀子·富國》:“田肥以易則出實百倍。”⑥產生;發生。《荀子·勸學》:“肉腐出蟲。”(腐:腐爛。)⑦出現;露出。葛洪《抱樸子·外篇· 省煩》:“枝分葉散,重出互見。”(重:重復。)蘇軾《後赤壁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⑧拿出;支出。《宋史·食貨志上五》:“又農民出錢,難於出力。”(比出力困難。)曹操《收租調令》:“戶出絹二匹。”⑨指引文、典故等來源於某書。《後漢書·孔融傳》:“(曹操)後問出何經典。”⑩舊指離棄妻子。《孟子· 離婁下》:“出妻屏子,終身不養焉。”(11)指花瓣。《宋書·符瑞志下》:“草木花多五出,花雪獨六出。”(花雪:雪花。)[出塵]1.超出塵俗。孔稚珪《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標,瀟灑出塵之想。”2.佛教用語。脫離煩惱的塵俗。《四十二章經》二三:“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出閤]1.皇子出就封國。《南齊書·江謐傳》:“諸皇子出閤用文武主帥,皆以委謐。”2.指閣臣出任外職。《梁書·江蒨傳》:“初,王泰出閤。”3.公主出稼。元稹《七女封公主制》:“雖穠華可尚,出閤未期,而湯沐先施,分封有據。”後用為女子出嫁的通稱。[出首]1.自首。《晉書·華軼傳》:“尋而軼敗,(高)悝藏匿軼二子及妻,崎嶇經年,既而遇赦,悝攜之出首。”2.檢舉;告發。王實甫《西廂記》三本二折:“我將這簡貼兒去夫人行出首去來。”聲:
①樂音;音樂。《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鄭聲:指鄭地的俗樂。雅樂:指廟堂音樂,正樂。)②聲音;聲響。《詩經·小雅·伐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③發出聲音。古樂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④口音。魏禧《大鐵椎傳》:“與人罕言語,語類楚聲。”⑤聲張;張揚。張溥《五人墓碑記》:“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斂貲(zī)財以送其行。”(斂:聚集。貲:通“資”,財物。)⑥名譽;名聲;聲望。《詩經·大雅·文王有聲》:“文王有聲。”⑦聲勢。《戰國策·齊策一》:“吾三戰而三勝,聲威天下。”(威:震。)⑧指漢字的聲母。《南史·謝莊傳》:“又王玄謨問莊何者為雙聲,何者為疊韻。”⑨指聲調,漢字有平、上、去、入四種聲調。韓愈《唐故相權公墓碑》:“(權)公生三歲,知變四聲,四歲能為詩。”(權公:權德輿。)⑩量詞。表示聲音發出的次數。白居易《琵琶行》:“轉軸拔弦三兩聲。”音:
①樂音。《韓非子·說林下》:“吾嘗好音,此人遺我鳴琴。”(嘗:曾經。遺:贈給。)②聲音。《莊子·胠篋》:“雞狗之音相聞。”③消息。《詩經·鄭風·子衿》:“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寧:難道。嗣:寄給。)④通“蔭”。樹蔭。《左傳·文公十七年》:“鹿死不擇音。”[八音]古代對樂器的統稱。指金、石、土、革、絲、木、匏(páo袍)、竹八類。如鐘、鈴屬金類;磬屬石類;塤(xūn勛)屬土類;鼓屬革類;琴、瑟屬絲類;柷(zhù祝)屬木類;笙、竽屬匏類;管、簫屬竹類。宮:
①房屋;住宅。《周易·系辭下》:“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②帝王的宮殿。《史記·秦始皇本紀》:“作宮阿房,故天下謂之阿房宮。”③宗廟;神廟。《洛陽伽藍記·永寧寺》:“須彌寶殿,兜率凈宮,莫尚於斯也。”④古代五刑之一。殘害男子生殖器,破壞婦女生殖機能的刑罰。《漢書·景帝紀》:“除宮刑,出美人。”⑤古代五聲“宮商角徵羽”音階的第一音。相當於簡譜的“1”。《宋書· 律歷志上》:“宮、商、角、徵、羽,謂之五聲。”宮室:
房屋的通稱。《管子·八觀》:“入國邑,視~~,觀車馬衣服,而侈儉之國可知也。”室:
①居室;房屋。《周易·系辭下》:“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②堂後的正室。《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③傢。《左傳·桓公十八年》:“女有傢,男有室。”④朝廷。《尚書·微子之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漢書·劉向傳》:“祿去公室,權在外傢。”⑤妻子。《禮記·曲禮上》:“三十而壯,有室。”⑥墳墓;墓穴。《詩經·唐風·葛生》:“百歲之後,歸於其室。”⑦刀劍的鞘。《史記·刺客列傳》:“拔劍,劍長,操其室。”⑧星宿名。也稱“營室”。二十八宿之一。發:
①頭發。《詩經·小雅·采綠》:“予發曲局。”(曲局:卷曲。)②古代長度單位。《新書·六術》:“十毫為發。”關:
①門閂,橫插在門後使門推不開的棍子。《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犯門斬關。”②閉;關閉。陶潛《歸去來兮辭》:“門雖設而常關。”③出入口。崔顥《黃鶴樓》:“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④要塞;關口。《周禮·地官·司關》:“凡四方之賓客敂關,則為之告。”(敂kòu:到。)⑤關卡;流通的貨物納稅的地方。《國語·晉語四》:“輕關易道,通商寬農。”⑥機器的發動處。《後漢書 · 張衡傳》:“復造候風地動儀……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都柱:能擺動的小柱。)也指事物的關鍵。韓愈《題炭谷湫(jiǎo)祠堂》:“不知誰為助,若執造化關。”(造化:自然界。)⑦人體的某些部位稱關。《素問·骨空論》:“膕上為關。”(膕guó:膝蓋後腿彎處。)此指關節。《難經·十八難》:“脈有三部九候……三部者,寸、關、尺也。”這裡指中醫切脈部位名。⑧牽涉;關涉。《聊齋志異·促織》:“故天子一跬(guǐ)步,皆關民命,不可忽也。”(跬步:半步。即一舉步。)⑨古時一種文書,多用於平行官府間的往來。劉勰《文心雕龍·書記》:“百官詢事,則有關、刺、解、牒。”⑩通“貫(guàn)”。貫通。《史記·儒林列傳》:“冠雖敝,必加於首;履雖新,必關於足。”(11)通“彎(wān)”。拉滿弓。《孟子·告子下》:“越人關弓而射之。”[關關]擬聲詞。形容鳥叫聲。《詩經·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雎鳩:水鳥名。)[關節]1.骨端銜接處。《後漢書·華佗傳》:“引挽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2.暗中行賄勾通。《宋史· 包拯傳》:“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關楗:
本指關門的木閂,喻事物最緊要的部分,因素。《南齊書·崔祖思傳》:“有恥且格,敬讓之樞紐;令行禁止,為國之~~。”楗:
①豎著的木閂。今作“鍵”。《呂氏春秋·孟冬》:“修楗閉。”(閉:穿門栓的孔。)②河中用以堵水的柱樁。《史記·河渠書》:“下淇園之竹以為楗。”③堵塞。《墨子·兼愛中》:“以楗東土之水,以利冀州之民。”④通“蹇(jiǎn)”。行走困難。《周禮·考工記·輈人》:“終日馳騁,左不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