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命存百無害,誰能點檢形骸外。”詩句出處:《贈劉師服》;是唐朝詩人韓愈的作品。
羨君齒牙牢且潔,大肉硬餅如刀截。我今呀豁落者多, 所存十馀皆兀臲。匙抄爛飯穩送之,合口軟嚼如牛呞。 妻兒恐我生悵望,盤中不飣栗與梨。隻今年才四十五, 後日懸知漸莽鹵。朱顏皓頸訝莫親,此外諸馀誰更數。 憶昔太公仕進初,口含兩齒無贏馀。虞翻十三比豈少, 遂自惋恨形於書。丈夫命存百無害,誰能點檢形骸外。 巨緡東釣倘可期,與子共飽鯨魚膾。 |
【註釋】:
丈:
①量詞。長度單位。十尺為一丈。《韓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蟻螻之穴潰。”②丈量;測量。《左傳·襄公九年》:“巡丈城,繕守備。”③對老年男子的尊稱。《論語·微子》:“遇丈人以杖荷蓧。”(荷:擔。蓧:竹編農器。)丈夫:
①成年的男子。《戰國策·趙策》:“~~亦愛憐其少子乎?”②有氣慨的男子。高啟《書博雞者事》:“若成~~,不能為使君一奮臂耶?”③女子的配偶。《水滸傳》回十七:“隻見老婆問道:“~~,你如何今日這般嘴臉?”夫:
(一)①成年男子。《孟子·梁惠王下》:“內無怨女,外無曠夫。”②舊稱從事某種體力勞動的人。《詩經·周頌·噫嘻》:“率時農夫,播厥百谷。”③舊指服勞役的人。《北史·東魏靜帝紀》:“發夫五萬人築漳濱堰。”④丈夫,婦女的配偶。古樂府《陌上桑》:“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使君:稱刺史。)⑤古代土地面積單位,等於一百畝。《管子·乘馬》:“四聚為一離,五離為一制,五制為一田,二田為一夫,三夫為一傢,事制也。”[夫人]1. 古稱諸侯的妻和帝王的妾為夫人。《禮記·曲禮下》:“天子有後,有夫人。”“天子之妃曰後,諸侯曰夫人。”2.唐以後稱高級官員的妻為夫人。張祜《集靈臺》:“虢(guó)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平明:天剛亮。)3.對已婚婦女的尊稱。[夫子]1. 古代對男子的尊稱。李朝威《柳毅傳》:“夫子不遠千裡,將有為乎?”(有為:有所作為。)2. 孔門尊稱孔子為夫子,後沿稱老師為夫子。《論語·憲問》:“夫子時然後言。”(時:當其時。)(二)fú ①代詞。1. 表示第三人稱。相當於“彼”。《漢書·賈誼傳》:“夫將為我危,故吾得與之皆安。”2. 表示近指。相當於“這”、“此”。《論語 ·先進》:“夫人不言,言必有中。”3. 表示遠指。相當於“那”、“彼”。《淮南子·齊俗》:“此一是非,隅曲也;夫一是非,宇宙也。”(隅曲:片面。)②句首語氣詞。表示發端。《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③語氣詞。1.用於句尾,表示感嘆或發議論。柳宗元《三戒·黔之驢》:“今若是焉,悲夫!”(是:此。)2.表疑問或反詰。《史記·孔子世傢》:“吾歌,可夫?”命:
①下命令。《左傳·成公六年》:“命伐宋。”又指命令。《左傳·宣公十二年》:“敢不惟命是聽。”②任命;差遣。《列子·湯問》:“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③取名;命名。《禮記·月令》:“仲冬之月……命之曰暢月。”④生命;性命。《論語·雍也》:“不幸短命死矣。”⑤命運;天命。《史記·外戚世傢》:“孔子罕稱命,蓋難言之也。”存:
①問候。《史記·魏公子列傳》:“而公子親數存之。”②存在;生存。范縝《神滅論》:“是以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杜甫《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③思念。王充《論衡·訂鬼》:“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百:
①數詞。十的十倍。《漢書·律歷志上》:“紀於一,協於十,長於百。”(紀:記數。協:合。長:增多。)②指虛數,眾多的。曹操《步出夏門行·觀滄海》:“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無:
①沒有。跟“有”相對。陸遊《遊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②副詞。表示否定,相當於“不”。《商君書·農戰》:“民以此為教,則粟焉得無少,而兵焉得弱也?”③連詞。表示條件,相當於“無論”、“不論”。《詩經·魯頌·灃水》:“不小不大,從公於邁。”④通“毋”。不要。《古詩源·箜篌引》:“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當奈公何!”⑤非;不是。《管子·形勢》:“則國非其國,而民無其民也。”⑥語氣詞。用於疑問句末,表示疑問,相當於“否”。白居易《問劉十九》:“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害:
(一)①傷害;損害。《左傳·襄公九年》:“作而害身,不可言利。”《孔子傢語·好生》:“小辯害義,小言破道。”②禍患;災害。《周易·系辭下》:“損以遠害,益以興利。”(損:減少。益:增加。)③殺害。《三國志·魏書·武帝紀》:“避難瑯琊,為陶謙所害。”④忌憚。陶弘景《左仙公葛公碑》:“內懷猜害。”⑤險要。張衡《東京賦》:“守位以仁,不恃隘害。”⑥嫉妒。《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 (二)hé通“曷”。何不。《孟子·梁惠王上》:“《湯誓》曰:‘時日害喪,予與女偕亡。’”能:
①能力;才能。《荀子·王制》:“無能不官,無功不賞。”②有能力;有才能。諸葛亮《出師表》:“先帝稱之曰能。”③能夠;勝任。《論語·先進》:“非曰能之,願學焉。”④擅長;善於。蔡元培《圖畫》:“善畫者多工書而能詩。”(書:書法。)⑤和睦,親善。《左傳·襄公二十二年》:“令尹之不能,爾所知也。”⑥如此;這般。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忍:忍心。)⑦及,達到。王安石《遊褒禪山記》:“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⑧副詞。約同“乃”、“於是”。《管子·權修》:“二者不失,則民能可得而官也。”⑨通“耐”。忍耐,禁得起。《淮南子·地形》:“食水者善遊能寒。”(食水:指魚鱉囧鶩等。)點:
①細小斑痕。《晉書·袁宏傳》:“如彼白珪,質無塵點。”②漢字的一種筆畫,即“丶”。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每作一點,常隱鋒而為之。”③加點;標點句讀。《宋史·儒林傳·何基》:“凡所讀無不加標點。”④向下微動或一觸即離的動作。杜甫《曲江》:“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⑤一點一滴地落下。岑參《西掖省即事》:“西掖重雲開曙暉,北山疏雨點朝衣。”(西掖:中書省的別稱,簡稱西掖。)⑥引火;燃火。岑參《自潘陵尖還少室居止秋夕憑眺》詩:“火點伊陽村。”⑦指示;指點。《醒世恒言·吳衙內鄰舟赴約》:“這句話卻點醒瞭賀小姐。”⑧查數;點數。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沙場秋點兵。”⑨征調。古樂府《木蘭詩》:“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⑩量詞。表示時間。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五更,一更分五點。《元史·刑法志三》:“諸夜禁,一更三點,鐘聲絕,禁人行。”點檢:
①檢查,查核。李咸用《投知》:“酌量才地心雖勁,~~囊裝意又闌。”②校點,差發。《舊唐書·懿宗記》:“魏博何弘敬奏當道~~兵馬一萬三千赴行營。”檢:
①法度;法則。陸機《演連珠五十首》之二十九:“臣聞動循定檢,天有可察。”(動循定檢:日影在晷上按著一定的規則移動。)②約束;收斂。《孟子·梁惠王上》:“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王昌齡《送韋十二兵曹》:“縣職如長纓,終日檢我身。”③查看;查驗。曹操《收租調令》:“郡國守相明檢察之。”《後漢書·劉隆傳》:“詔下州郡檢核其事。”杜甫《夜宴左氏莊》:“檢書燒燭短,看劍引杯長。”形:
①[名]形體。《楚辭·漁父》:“顏色憔悴,~容枯槁。”②[名]容貌。王充《論衡·齊世》:“~面醜惡。”③[名]形狀。《後漢書·張衡傳》:“~似酒尊。”④[名]地形。《孫子兵法·地形》:“險~者,我先居之。”⑤[名]形勢。《赤壁之戰》:“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成矣。”⑥[動]表現,顯露。蕭統《文選序》:“情動於中而~ 於言。”⑦[動]對比。《老子》:“長短相~。”⑧[名]通“型”。鑄造器物的模子。《左傳·昭公十二年》:“隨器而制~。”形骸:
形體。《莊子·逍遙遊》:“豈唯~~有聾盲哉?夫知亦有之。”骸:
①脛骨。《素問·骨空論》:“骸下為輔,輔上為膕。”(輔:小腿外側的長形骨。膕:膝蓋後面的腳彎。)②骨;(人的)骨頭。《新唐書· 太宗紀》:“(貞觀二年)四月己卯,瘞(yì)隋人暴骸。”(瘞:掩埋。)③人的形體;身體。陸遊《感興》之一:“我發日益白,病骸寧久存?”(寧:難道。)范縝《神滅論》:“是生者之形骸,變為死者之骨骼也。”外:
①疏遠。《周易·泰》:“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zhǎng),小人道消也。”(內:親近。長:增長。消:減少。)《韓非子·愛臣》:“此君人者所外也。”(君人者:國君。)②外邊;外部。與“內”相對。《孟子·告子下》:“入則無法傢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③外表。《法言·修身》:“其為外也肅括。”④其他的。《孟子·滕文公下》:“外人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⑤不正規的;非正式的。《論衡·案書》:“《國語》、《左氏》之外傳也。”⑥排除;除去。《淮南子·精神》:“外此,其餘無足利矣。”⑦稱父系之外的親屬。《爾雅·釋親》:“母之考為外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