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向者誇奪子,萬墳厭其巔。

    “向者誇奪子,萬墳厭其巔。”詩句出處:《雜詩》;是唐朝詩人韓愈的作品。

    古史散左右,詩書置後前。豈殊蠹書蟲,生死文字間。
    古道自愚蠢,古言自包纏。當今固殊古,誰與為欣歡。
    獨攜無言子,共升昆侖顛。長風飄襟裾,遂起飛高圓。
    下視禹九州,一塵集豪端。遨嬉未雲幾,下已億萬年。
    向者誇奪子,萬墳厭其巔。惜哉抱所見,白黑未及分。
    慷慨為悲吒,淚如九河翻。指摘相告語,雖還今誰親。
    翩然下大荒,被發騎騏驎。

    【註釋】:

    向:

    ①朝北的窗戶。《說文》:“向,北出牖也。”②對著;朝向。《孫子·軍爭》:“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③趨向;奔向。《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西伯)修義而人向之,卒為天下患。”④方向;目標。柳宗元《送兄序》:“進不知向,退不知守。”⑤將近;接近。陶潛《歲暮和張常侍》:“向夕長風起,寒雲沒西山。”⑥仰慕;歸向。沈作喆《寓簡》卷二:“朝者君子所會,市者小人所集,義欲向君子而背小人也。”⑦偏愛;偏袒。《西遊記》第三十八回:“行者道:‘八戒生得夯,你有些偏向他。’”⑧原先;從前。《莊子· 山木》:“向也不怒,而今也怒。”⑨原來的;舊的。陶潛《桃花源記》:“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志:記。)⑩副詞。相當於“剛才”。《莊子·達生》:“向者休來,吾告之以至人之德。”(休:人名。至人:有至德之人。)(11)介詞。表示方向、對象。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12)連詞“假使”。相當於“如果”。《論衡·定賢》:“向令韓信用權變之才,為芳叔通之事,安得謀反誅死之禍哉?”

    者:

    ①代詞。指人、物、事、時間、地點等。《道林寓居》:“青嶂者邊來已熟,紅塵那畔去應疏。”②助詞。1.與動詞、形容詞或短語構成“者”字結構,表示人、事、物等。《老子》:“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史記·項羽本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 與數詞構成“者”字結構,指稱前邊的事物。《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3. 與時間名詞構成“者”字結構,相當於“……的時候”。《莊子·齊物論》:“昔者十日並出。”4.用在名詞主語後,表示提頓或判斷。《史記·陳涉世傢》:“陳勝者,陽城人也。”5. 用在復句的前一分句末,表示因果關系或假設關系。《戰國策·齊策一》:“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③語氣詞。用於句末,與疑問代詞“誰”、“何”等配合,表示疑問語氣。《史記·項羽本紀》:“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誇:

    ①奢侈。《荀子·仲尼》:“貴而不為誇,信而不處謙。”(謙:通“嫌”,疑惑。)《新唐書·薛收傳》:“殫人力以事誇侈。”②通“誇2”。誇口;炫耀。《史記·韓長孺列傳》:“即欲以侘(chà)鄙縣,驅馳國中,以誇諸侯,令天下盡知太後、帝愛之也。”(侘:誇大。)③通“姱”。美好。傅毅《舞賦》:“誇容乃理。”引申為柔弱;溫柔。《淮南子·脩務》:“曼頰皓齒,形誇骨佳。”④通“跨(kuà)”。兼跨。《漢書·諸侯王表》:“而藩國大者,誇州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

    奪:

    ①強取;奪去。《管子·任法》:“借人以其所操,命曰奪柄;借人以其所處,命曰失位。”②脫漏。江淹《張黃門協苦雨》:“燮燮涼葉奪,戾戾颸風舉。”特指抄刊古書時文字脫漏。俞樾《茶香室叢抄·揚州二十四橋》:“按,依此數之,未足二十四數,疑有奪誤也。”③錯過;錯失;耽誤。《荀子·富國》:“輕田野之稅,平關市之征,省商賈之數,罕興力役,無奪農時。”(關市:設在交通要道的集市。)④強取;剝奪。《左傳·定公二年》:“邾莊公與夷射姑飲酒,私出,閽(hūn)乞肉焉,奪之杖以敲之。”(閽:看門人。)《左傳·昭公二十年》:“先人有奪人之心,後人有待其衰。”李密《陳情表》:“舅奪母志。”⑤削除;剝奪。《左傳·昭公十三年》:“(楚靈)王奪鬭韋龜中犨(chōu),又奪成然邑使為郊尹。”(鬬韋龜、成然:二人為父子,均楚國大夫。中犨:邑名。)《金史·世宗紀中》:“又以臺臣徇勢偷安,畏忌不敢言,奪俸一月。”(徇:屈從。)⑥爭奪;爭得;競爭。《舊唐書·韓遊瓌傳》:“乃退入城。賊急奪門,遊瓌與賊隔門血戰,會暝乃解。”(暝:黃昏,天黑。)《世說新語·夙惠》:“二子俱說,更相易奪,言無遺失。”⑦壓倒;勝過;超過。《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鄭聲:鄭地的俗樂。)趙孟頫《贈放煙火者》:“人間巧藝奪天工。”⑧照耀;震懾。聞人蒨《春日》:“林有驚心鳥,園多奪目花。”宋之問《嵩山天門歌》:“晚陰兮足風,夕陽兮赩(xì)紅,試一望兮奪魄,況眾妙之無窮。”(赩:赤色。)⑨用某種強力、手段,迫使對方改變或放棄(原來的主張)。《論語·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裡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與?”(六尺之孤:未成年的孤兒。)又特指任職期間遭父母喪事不令離職或喪服未滿強令出仕。通稱“奪服、奪哀、奪禮、奪情”等,省稱“奪”。《新唐書·狄仁傑傳附狄光嗣》:“母喪,奪為太傅少卿,固讓。睿宗嘉其誠,許之。”⑩裁定;認定。《論衡·超奇》:“書疏文義,奪於肝心。”

    子:

    ①孩子,兼指男女。《詩經·豳風· 七月》:“同我婦子,饁彼南畝。”(饁yè:送飯。南畝:指田地。)②兒子或女兒。《戰國策·趙策四》:“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此指兒子。《韓非子·說林上》:“衛人嫁其子。”此指女兒。③人的通稱,或指男;或指女。《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印否?”(涉:過河。印āng:我。)《周南·桃夭》:“之子於歸,宜其室傢。”(之:此。歸:出嫁。)④尊稱,多指男子。《詩經·衛風·氓》:“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匪:非。愆qiān:錯,誤。)⑤動物的卵或幼小的動物。《詩經·小雅·小宛》:“螟嶺有子,蜾蠃負之。”(螟蛉mínglíng:一種吃禾心的害蟲。蜾蠃guǒluǒ:細腰蜂。)《後漢書·班超傳》:“不入虎穴,不得虎子。”⑥植物的果實或種子。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李紳《憫農》之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⑦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⑧地支的第一位,常與天幹相配以紀日、紀年。《春秋 · 桓公十八年》:“夏四月丙子,公薨於齊。”韓愈《息國夫人墓志銘》:“元和七年甲子,日南至,以疾卒。”(元和:唐憲宗年號。日南至:指夏至。)又指十二時辰之一,即子時,自夜十一時至次日晨一時。⑨利息。《史記·貨殖列傳》:“子貸金錢千貫。”

    萬:

    [萬俟(qí)]復姓。

    墳:

    (一)①堤岸或高地。《詩經·周南·汝墳》:“遵彼汝墳,伐其條肄(yì)。”(遵:沿著。汝:汝水。肄:砍而又生的小樹枝。)《楚辭·九章·哀郢》:“登大墳以遠望兮,聊以舒吾憂心。”(聊:暫且。舒:舒展,緩解。)②墳墓;墳堆。《史記·文帝本紀》:“不治墳,欲為省。”③大。《周禮·秋官·司烜(xuǎn)氏》:“凡邦之大事,共(gōng)墳燭庭燎。”(共:通“供”,供給。燎:延燒。)④順從的樣子。《管子·君臣下》:“墳然若一父之子,若一傢之實,義禮明也。”⑤劃分。屈原《天問》:“地方九則,何以墳之。”[墳典]遠古的典籍“三墳”、“五典”的簡稱。後泛指古書。《南史 ·丘巨源傳》:“少好學,居貧,屋漏,恐濕墳典,乃舒被覆書;書獲全而被大濕。” (二)fèn①肥沃。《尚書·禹貢》:“厥土黑墳。”②隆起。蘇軾《東坡志林·先夫人不許發藏》:“其後某官於岐下,所居大柳下,雪方尺不積;雪晴,地墳起數寸。”(某:作者自稱。岐下:陜西岐山之下,蘇軾曾為鳳翔府通判,指此。)

    厭:

    (一)①壓;覆壓。《左傳·昭公十三年》:“平王弱,抱而入,再拜,皆厭紐。”(弱:幼小。紐:指玉璧上的襻紐。)《荀子·強國》:“黭然而雷擊之,如墻厭之。”(黭yǎn然:突然。黭,通“奄”。)②壓制;抑制。《戰國策·秦策四》:“舉左案齊,舉右案魏,厭案萬乘之國。”(案:抑制。)《漢書·翼奉傳》:“東厭諸侯之權,西遠羌胡之難。”③鎮壓。《宋書·索虜傳》:“進可以厭捍兇寇,覆其巢窟。”(捍:抵禦。)④特指用迷信的方法鎮壓妖邪,驅避災禍。《史記·高祖本紀》:“秦始皇帝常曰‘東南有天子氣’,於是因東遊以厭之。”⑤堵塞。《荀子·修身》:“厭其源,開其瀆,江河可竭。”(瀆dú:溝渠。)(二)yàn ①飽;飽足。後來寫作“饜”。《史記·貨殖列傳》:“原憲不厭糟糠,匿於窮巷。”(原憲:人名。窮巷:偏僻狹窄的小巷。)《清波雜志》卷八:“每食數斤,猶未厭飫。”(飫yù:飽足。)②滿足。《呂氏春秋·尊師》:“好學而不厭,好教而不倦。”《聊齋志異·雨錢》:“(翁)乃顧語秀才:‘頗厭君意否?’曰:‘足矣。’”③服;信服。《漢書·景帝紀》:“諸獄疑,若雖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厭者,輒讞之。”(輒zhé:就。讞yàn:評議。)司馬光《賀部員外郎司馬府君墓志銘》:“斷獄必求厭人心。”④合;符合。《國語·周語下》:“克厭帝心。”(克:能。)《新唐書·喬琳傳》:“琳年高且聵,每進對失次,所言不厭帝旨。”(聵kuì:聾。失次:錯亂。)⑤厭惡;嫌棄。《詩經·小雅·小旻》:“我龜既厭,不我告猶。”(猶:指吉兇。)曹操《短歌行》:“山不厭高,海不厭深。”⑥美盛的樣子。《詩經·周頌·載芟》:“驛驛其達,有厭其傑。”(驛驛:禾苗生長的樣子。達:生出地面。傑:指高大的禾苗。) (三)yǎn ①做惡夢。後來寫作“魘(魘)”。《山海經 · 西山經》:“有鳥焉……名鵸䳜,服之使人不厭,又可以禦兇。”《世說新語·假譎》:“虨乃詐厭,良久不悟,聲氣轉急。”(虨:人名。)②閉藏;掩蔽。《莊子·齊物論》:“其厭也如緘。”《春秋繁露·深察名號》:“而月之魄常厭於日光。”(魄:月初升時的微光。) (四)yān 安;安定。《荀子·儒效》:“天下厭然猶一也。” (五)yì ①通“撎”。長揖。《儀禮·鄉飲酒禮》:“賓厭介入門左,介厭眾賓入。”(介:傳賓主之言的人。)[厭浥]露水沾濕的樣子。《詩經·召南·行露》:“厭浥行露。”(行háng:道路。)

    其:

    (一)①代詞。1.相當於“他(她、它)”、“他的”;“他們(她們)”、“他們的”。《論語·衛靈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或遇其叱咄(duō),色愈恭,禮愈至。”(叱咄:呵斥。)2. 相當於“我(的)”。王安石《遊褒禪山記》:“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極:盡。)3.表示指代。相當於“這”、“那”、“其中的”。《史記·項羽本紀》:“今欲舉大事,將非其人不可。”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鄙:邊境。)②副詞。1.表推測;估計。相當於“大概”、“或許”。《論語·泰伯》:“才難,不其然乎?”2. 表反問。《左傳·僖公十年》:“欲加之罪,其無辭乎?”3. 表祈使。相當於“當”、“可”。曹操《求賢令》:“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仄陋:出身卑微。)4. 表時間。相當於“將”。《列子·湯問》:“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③連詞。1.表假設。相當於“假如”、“如果”。《孟子·梁惠王上》:“其若是,孰能禦之?”2. 表選擇。相當於“或者”、“還是”。韓愈《馬說》:“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④助詞。形容詞或不及物動詞詞頭。《詩經·邶風·北風》:“北風其涼。”《詩經·秦風·小戎》:“言念君子,溫其如玉。”(言:助詞,無義。)(二)jī語氣詞。表示疑問。《詩經·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央:盡。)

    巔:

    ①山頂。《詩經·唐風·采苓》:“首陽之巔。”(首陽:山名。)韓愈《雜詩》:“共升昆侖巔。”②指頂端。孟郊《送盧侍禦歸天德幕》:“道路上雲巔。”


    上一篇:--孟郊更呼相簸荡,交斫双缺齾。

    下一篇:承欢徒抃舞,负弛窃忘躯。
  • 向者夸夺子,万坟厌其巅。

    “向者夸夺子,万坟厌其巅。”诗句出处:《杂诗》;是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

    古史散左右,诗书置后前。岂殊蠹书虫,生死文字间。
    古道自愚蠢,古言自包缠。当今固殊古,谁与为欣欢。
    独携无言子,共升昆仑颠。长风飘襟裾,遂起飞高圆。
    下视禹九州,一尘集豪端。遨嬉未云几,下已亿万年。
    向者夸夺子,万坟厌其巅。惜哉抱所见,白黑未及分。
    慷慨为悲咤,泪如九河翻。指摘相告语,虽还今谁亲。
    翩然下大荒,被发骑骐驎。

    【注释】:

    向:

    ①朝北的窗户。《说文》:“向,北出牖也。”②对着;朝向。《孙子·军争》:“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③趋向;奔向。《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西伯)修义而人向之,卒为天下患。”④方向;目标。柳宗元《送兄序》:“进不知向,退不知守。”⑤将近;接近。陶潜《岁暮和张常侍》:“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⑥仰慕;归向。沈作喆《寓简》卷二:“朝者君子所会,市者小人所集,义欲向君子而背小人也。”⑦偏爱;偏袒。《西游记》第三十八回:“行者道:‘八戒生得夯,你有些偏向他。’”⑧原先;从前。《庄子· 山木》:“向也不怒,而今也怒。”⑨原来的;旧的。陶潜《桃花源记》:“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志:记。)⑩副词。相当于“刚才”。《庄子·达生》:“向者休来,吾告之以至人之德。”(休:人名。至人:有至德之人。)(11)介词。表示方向、对象。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2)连词“假使”。相当于“如果”。《论衡·定贤》:“向令韩信用权变之才,为芳叔通之事,安得谋反诛死之祸哉?”

    者:

    ①代词。指人、物、事、时间、地点等。《道林寓居》:“青嶂者边来已熟,红尘那畔去应疏。”②助词。1.与动词、形容词或短语构成“者”字结构,表示人、事、物等。《老子》:“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史记·项羽本纪》:“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 与数词构成“者”字结构,指称前边的事物。《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3. 与时间名词构成“者”字结构,相当于“……的时候”。《庄子·齐物论》:“昔者十日并出。”4.用在名词主语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史记·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5. 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末,表示因果关系或假设关系。《战国策·齐策一》:“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③语气词。用于句末,与疑问代词“谁”、“何”等配合,表示疑问语气。《史记·项羽本纪》:“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夸:

    ①奢侈。《荀子·仲尼》:“贵而不为夸,信而不处谦。”(谦:通“嫌”,疑惑。)《新唐书·薛收传》:“殚人力以事夸侈。”②通“夸2”。夸口;炫耀。《史记·韩长孺列传》:“即欲以侘(chà)鄙县,驱驰国中,以夸诸侯,令天下尽知太后、帝爱之也。”(侘:夸大。)③通“姱”。美好。傅毅《舞赋》:“夸容乃理。”引申为柔弱;温柔。《淮南子·脩务》:“曼颊皓齿,形夸骨佳。”④通“跨(kuà)”。兼跨。《汉书·诸侯王表》:“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

    夺:

    ①强取;夺去。《管子·任法》:“借人以其所操,命曰夺柄;借人以其所处,命曰失位。”②脱漏。江淹《张黄门协苦雨》:“燮燮凉叶夺,戾戾飔风举。”特指抄刊古书时文字脱漏。俞樾《茶香室丛抄·扬州二十四桥》:“按,依此数之,未足二十四数,疑有夺误也。”③错过;错失;耽误。《荀子·富国》:“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关市:设在交通要道的集市。)④强取;剥夺。《左传·定公二年》:“邾庄公与夷射姑饮酒,私出,阍(hūn)乞肉焉,夺之杖以敲之。”(阍:看门人。)《左传·昭公二十年》:“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李密《陈情表》:“舅夺母志。”⑤削除;剥夺。《左传·昭公十三年》:“(楚灵)王夺鬭韦龟中犨(chōu),又夺成然邑使为郊尹。”(鬬韦龟、成然:二人为父子,均楚国大夫。中犨:邑名。)《金史·世宗纪中》:“又以台臣徇势偷安,畏忌不敢言,夺俸一月。”(徇:屈从。)⑥争夺;争得;竞争。《旧唐书·韩游瓌传》:“乃退入城。贼急夺门,游瓌与贼隔门血战,会暝乃解。”(暝:黄昏,天黑。)《世说新语·夙惠》:“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⑦压倒;胜过;超过。《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郑声:郑地的俗乐。)赵孟頫《赠放烟火者》:“人间巧艺夺天工。”⑧照耀;震慑。闻人蒨《春日》:“林有惊心鸟,园多夺目花。”宋之问《嵩山天门歌》:“晚阴兮足风,夕阳兮赩(xì)红,试一望兮夺魄,况众妙之无穷。”(赩:赤色。)⑨用某种强力、手段,迫使对方改变或放弃(原来的主张)。《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与?”(六尺之孤:未成年的孤儿。)又特指任职期间遭父母丧事不令离职或丧服未满强令出仕。通称“夺服、夺哀、夺礼、夺情”等,省称“夺”。《新唐书·狄仁杰传附狄光嗣》:“母丧,夺为太傅少卿,固让。睿宗嘉其诚,许之。”⑩裁定;认定。《论衡·超奇》:“书疏文义,夺于肝心。”

    子:

    ①孩子,兼指男女。《诗经·豳风· 七月》:“同我妇子,馌彼南亩。”(馌yè:送饭。南亩:指田地。)②儿子或女儿。《战国策·赵策四》:“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此指儿子。《韩非子·说林上》:“卫人嫁其子。”此指女儿。③人的通称,或指男;或指女。《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印否?”(涉:过河。印āng:我。)《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此。归:出嫁。)④尊称,多指男子。《诗经·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匪:非。愆qiān:错,误。)⑤动物的卵或幼小的动物。《诗经·小雅·小宛》:“螟岭有子,蜾蠃负之。”(螟蛉mínglíng:一种吃禾心的害虫。蜾蠃guǒluǒ:细腰蜂。)《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⑥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李绅《悯农》之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⑦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⑧地支的第一位,常与天干相配以纪日、纪年。《春秋 · 桓公十八年》:“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韩愈《息国夫人墓志铭》:“元和七年甲子,日南至,以疾卒。”(元和:唐宪宗年号。日南至:指夏至。)又指十二时辰之一,即子时,自夜十一时至次日晨一时。⑨利息。《史记·货殖列传》:“子贷金钱千贯。”

    万:

    [万俟(qí)]复姓。

    坟:

    (一)①堤岸或高地。《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肄(yì)。”(遵:沿着。汝:汝水。肄:砍而又生的小树枝。)《楚辞·九章·哀郢》:“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聊:暂且。舒:舒展,缓解。)②坟墓;坟堆。《史记·文帝本纪》:“不治坟,欲为省。”③大。《周礼·秋官·司烜(xuǎn)氏》:“凡邦之大事,共(gōng)坟烛庭燎。”(共:通“供”,供给。燎:延烧。)④顺从的样子。《管子·君臣下》:“坟然若一父之子,若一家之实,义礼明也。”⑤划分。屈原《天问》:“地方九则,何以坟之。”[坟典]远古的典籍“三坟”、“五典”的简称。后泛指古书。《南史 ·丘巨源传》:“少好学,居贫,屋漏,恐湿坟典,乃舒被覆书;书获全而被大湿。” (二)fèn①肥沃。《尚书·禹贡》:“厥土黑坟。”②隆起。苏轼《东坡志林·先夫人不许发藏》:“其后某官于岐下,所居大柳下,雪方尺不积;雪晴,地坟起数寸。”(某:作者自称。岐下:陕西岐山之下,苏轼曾为凤翔府通判,指此。)

    厌:

    (一)①压;覆压。《左传·昭公十三年》:“平王弱,抱而入,再拜,皆厌纽。”(弱:幼小。纽:指玉璧上的襻纽。)《荀子·强国》:“黭然而雷击之,如墙厌之。”(黭yǎn然:突然。黭,通“奄”。)②压制;抑制。《战国策·秦策四》:“举左案齐,举右案魏,厌案万乘之国。”(案:抑制。)《汉书·翼奉传》:“东厌诸侯之权,西远羌胡之难。”③镇压。《宋书·索虏传》:“进可以厌捍凶寇,覆其巢窟。”(捍:抵御。)④特指用迷信的方法镇压妖邪,驱避灾祸。《史记·高祖本纪》:“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⑤堵塞。《荀子·修身》:“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渎dú:沟渠。)(二)yàn ①饱;饱足。后来写作“餍”。《史记·货殖列传》:“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原宪:人名。穷巷:偏僻狭窄的小巷。)《清波杂志》卷八:“每食数斤,犹未厌饫。”(饫yù:饱足。)②满足。《吕氏春秋·尊师》:“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聊斋志异·雨钱》:“(翁)乃顾语秀才:‘颇厌君意否?’曰:‘足矣。’”③服;信服。《汉书·景帝纪》:“诸狱疑,若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厌者,辄谳之。”(辄zhé:就。谳yàn:评议。)司马光《贺部员外郎司马府君墓志铭》:“断狱必求厌人心。”④合;符合。《国语·周语下》:“克厌帝心。”(克:能。)《新唐书·乔琳传》:“琳年高且聩,每进对失次,所言不厌帝旨。”(聩kuì:聋。失次:错乱。)⑤厌恶;嫌弃。《诗经·小雅·小旻》:“我龟既厌,不我告犹。”(犹:指吉凶。)曹操《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⑥美盛的样子。《诗经·周颂·载芟》:“驿驿其达,有厌其杰。”(驿驿:禾苗生长的样子。达:生出地面。杰:指高大的禾苗。) (三)yǎn ①做恶梦。后来写作“魇(魘)”。《山海经 · 西山经》:“有鸟焉……名鵸䳜,服之使人不厌,又可以御凶。”《世说新语·假谲》:“虨乃诈厌,良久不悟,声气转急。”(虨:人名。)②闭藏;掩蔽。《庄子·齐物论》:“其厌也如缄。”《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而月之魄常厌于日光。”(魄:月初升时的微光。) (四)yān 安;安定。《荀子·儒效》:“天下厌然犹一也。” (五)yì ①通“撎”。长揖。《仪礼·乡饮酒礼》:“宾厌介入门左,介厌众宾入。”(介:传宾主之言的人。)[厌浥]露水沾湿的样子。《诗经·召南·行露》:“厌浥行露。”(行háng:道路。)

    其:

    (一)①代词。1.相当于“他(她、它)”、“他的”;“他们(她们)”、“他们的”。《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duō),色愈恭,礼愈至。”(叱咄:呵斥。)2. 相当于“我(的)”。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3.表示指代。相当于“这”、“那”、“其中的”。《史记·项羽本纪》:“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鄙:边境。)②副词。1.表推测;估计。相当于“大概”、“或许”。《论语·泰伯》:“才难,不其然乎?”2. 表反问。《左传·僖公十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3. 表祈使。相当于“当”、“可”。曹操《求贤令》:“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仄陋:出身卑微。)4. 表时间。相当于“将”。《列子·汤问》:“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③连词。1.表假设。相当于“假如”、“如果”。《孟子·梁惠王上》:“其若是,孰能御之?”2. 表选择。相当于“或者”、“还是”。韩愈《马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④助词。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词头。《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诗经·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言:助词,无义。)(二)jī语气词。表示疑问。《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央:尽。)

    巅:

    ①山顶。《诗经·唐风·采苓》:“首阳之巅。”(首阳:山名。)韩愈《杂诗》:“共升昆仑巅。”②指顶端。孟郊《送卢侍御归天德幕》:“道路上云巅。”


    上一篇:--孟郊更呼相簸荡,交斫双缺齾。

    下一篇:承欢徒抃舞,负弛窃忘躯。

  • 上一篇:--孟郊更呼相簸荡,交斫双缺齾。

    下一篇:承欢徒抃舞,负弛窃忘躯。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