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者誇奪子,萬墳厭其巔。”詩句出處:《雜詩》;是唐朝詩人韓愈的作品。
古史散左右,詩書置後前。豈殊蠹書蟲,生死文字間。 古道自愚蠢,古言自包纏。當今固殊古,誰與為欣歡。 獨攜無言子,共升昆侖顛。長風飄襟裾,遂起飛高圓。 下視禹九州,一塵集豪端。遨嬉未雲幾,下已億萬年。 向者誇奪子,萬墳厭其巔。惜哉抱所見,白黑未及分。 慷慨為悲吒,淚如九河翻。指摘相告語,雖還今誰親。 翩然下大荒,被發騎騏驎。 |
【註釋】:
向:
①朝北的窗戶。《說文》:“向,北出牖也。”②對著;朝向。《孫子·軍爭》:“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③趨向;奔向。《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西伯)修義而人向之,卒為天下患。”④方向;目標。柳宗元《送兄序》:“進不知向,退不知守。”⑤將近;接近。陶潛《歲暮和張常侍》:“向夕長風起,寒雲沒西山。”⑥仰慕;歸向。沈作喆《寓簡》卷二:“朝者君子所會,市者小人所集,義欲向君子而背小人也。”⑦偏愛;偏袒。《西遊記》第三十八回:“行者道:‘八戒生得夯,你有些偏向他。’”⑧原先;從前。《莊子· 山木》:“向也不怒,而今也怒。”⑨原來的;舊的。陶潛《桃花源記》:“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志:記。)⑩副詞。相當於“剛才”。《莊子·達生》:“向者休來,吾告之以至人之德。”(休:人名。至人:有至德之人。)(11)介詞。表示方向、對象。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12)連詞“假使”。相當於“如果”。《論衡·定賢》:“向令韓信用權變之才,為芳叔通之事,安得謀反誅死之禍哉?”者:
①代詞。指人、物、事、時間、地點等。《道林寓居》:“青嶂者邊來已熟,紅塵那畔去應疏。”②助詞。1.與動詞、形容詞或短語構成“者”字結構,表示人、事、物等。《老子》:“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史記·項羽本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 與數詞構成“者”字結構,指稱前邊的事物。《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3. 與時間名詞構成“者”字結構,相當於“……的時候”。《莊子·齊物論》:“昔者十日並出。”4.用在名詞主語後,表示提頓或判斷。《史記·陳涉世傢》:“陳勝者,陽城人也。”5. 用在復句的前一分句末,表示因果關系或假設關系。《戰國策·齊策一》:“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③語氣詞。用於句末,與疑問代詞“誰”、“何”等配合,表示疑問語氣。《史記·項羽本紀》:“誰為大王為此計者?”誇:
①奢侈。《荀子·仲尼》:“貴而不為誇,信而不處謙。”(謙:通“嫌”,疑惑。)《新唐書·薛收傳》:“殫人力以事誇侈。”②通“誇2”。誇口;炫耀。《史記·韓長孺列傳》:“即欲以侘(chà)鄙縣,驅馳國中,以誇諸侯,令天下盡知太後、帝愛之也。”(侘:誇大。)③通“姱”。美好。傅毅《舞賦》:“誇容乃理。”引申為柔弱;溫柔。《淮南子·脩務》:“曼頰皓齒,形誇骨佳。”④通“跨(kuà)”。兼跨。《漢書·諸侯王表》:“而藩國大者,誇州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奪:
①強取;奪去。《管子·任法》:“借人以其所操,命曰奪柄;借人以其所處,命曰失位。”②脫漏。江淹《張黃門協苦雨》:“燮燮涼葉奪,戾戾颸風舉。”特指抄刊古書時文字脫漏。俞樾《茶香室叢抄·揚州二十四橋》:“按,依此數之,未足二十四數,疑有奪誤也。”③錯過;錯失;耽誤。《荀子·富國》:“輕田野之稅,平關市之征,省商賈之數,罕興力役,無奪農時。”(關市:設在交通要道的集市。)④強取;剝奪。《左傳·定公二年》:“邾莊公與夷射姑飲酒,私出,閽(hūn)乞肉焉,奪之杖以敲之。”(閽:看門人。)《左傳·昭公二十年》:“先人有奪人之心,後人有待其衰。”李密《陳情表》:“舅奪母志。”⑤削除;剝奪。《左傳·昭公十三年》:“(楚靈)王奪鬭韋龜中犨(chōu),又奪成然邑使為郊尹。”(鬬韋龜、成然:二人為父子,均楚國大夫。中犨:邑名。)《金史·世宗紀中》:“又以臺臣徇勢偷安,畏忌不敢言,奪俸一月。”(徇:屈從。)⑥爭奪;爭得;競爭。《舊唐書·韓遊瓌傳》:“乃退入城。賊急奪門,遊瓌與賊隔門血戰,會暝乃解。”(暝:黃昏,天黑。)《世說新語·夙惠》:“二子俱說,更相易奪,言無遺失。”⑦壓倒;勝過;超過。《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鄭聲:鄭地的俗樂。)趙孟頫《贈放煙火者》:“人間巧藝奪天工。”⑧照耀;震懾。聞人蒨《春日》:“林有驚心鳥,園多奪目花。”宋之問《嵩山天門歌》:“晚陰兮足風,夕陽兮赩(xì)紅,試一望兮奪魄,況眾妙之無窮。”(赩:赤色。)⑨用某種強力、手段,迫使對方改變或放棄(原來的主張)。《論語·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裡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與?”(六尺之孤:未成年的孤兒。)又特指任職期間遭父母喪事不令離職或喪服未滿強令出仕。通稱“奪服、奪哀、奪禮、奪情”等,省稱“奪”。《新唐書·狄仁傑傳附狄光嗣》:“母喪,奪為太傅少卿,固讓。睿宗嘉其誠,許之。”⑩裁定;認定。《論衡·超奇》:“書疏文義,奪於肝心。”子:
①孩子,兼指男女。《詩經·豳風· 七月》:“同我婦子,饁彼南畝。”(饁yè:送飯。南畝:指田地。)②兒子或女兒。《戰國策·趙策四》:“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此指兒子。《韓非子·說林上》:“衛人嫁其子。”此指女兒。③人的通稱,或指男;或指女。《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印否?”(涉:過河。印āng:我。)《周南·桃夭》:“之子於歸,宜其室傢。”(之:此。歸:出嫁。)④尊稱,多指男子。《詩經·衛風·氓》:“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匪:非。愆qiān:錯,誤。)⑤動物的卵或幼小的動物。《詩經·小雅·小宛》:“螟嶺有子,蜾蠃負之。”(螟蛉mínglíng:一種吃禾心的害蟲。蜾蠃guǒluǒ:細腰蜂。)《後漢書·班超傳》:“不入虎穴,不得虎子。”⑥植物的果實或種子。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李紳《憫農》之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⑦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⑧地支的第一位,常與天幹相配以紀日、紀年。《春秋 · 桓公十八年》:“夏四月丙子,公薨於齊。”韓愈《息國夫人墓志銘》:“元和七年甲子,日南至,以疾卒。”(元和:唐憲宗年號。日南至:指夏至。)又指十二時辰之一,即子時,自夜十一時至次日晨一時。⑨利息。《史記·貨殖列傳》:“子貸金錢千貫。”萬:
[萬俟(qí)]復姓。墳:
(一)①堤岸或高地。《詩經·周南·汝墳》:“遵彼汝墳,伐其條肄(yì)。”(遵:沿著。汝:汝水。肄:砍而又生的小樹枝。)《楚辭·九章·哀郢》:“登大墳以遠望兮,聊以舒吾憂心。”(聊:暫且。舒:舒展,緩解。)②墳墓;墳堆。《史記·文帝本紀》:“不治墳,欲為省。”③大。《周禮·秋官·司烜(xuǎn)氏》:“凡邦之大事,共(gōng)墳燭庭燎。”(共:通“供”,供給。燎:延燒。)④順從的樣子。《管子·君臣下》:“墳然若一父之子,若一傢之實,義禮明也。”⑤劃分。屈原《天問》:“地方九則,何以墳之。”[墳典]遠古的典籍“三墳”、“五典”的簡稱。後泛指古書。《南史 ·丘巨源傳》:“少好學,居貧,屋漏,恐濕墳典,乃舒被覆書;書獲全而被大濕。” (二)fèn①肥沃。《尚書·禹貢》:“厥土黑墳。”②隆起。蘇軾《東坡志林·先夫人不許發藏》:“其後某官於岐下,所居大柳下,雪方尺不積;雪晴,地墳起數寸。”(某:作者自稱。岐下:陜西岐山之下,蘇軾曾為鳳翔府通判,指此。)厭:
(一)①壓;覆壓。《左傳·昭公十三年》:“平王弱,抱而入,再拜,皆厭紐。”(弱:幼小。紐:指玉璧上的襻紐。)《荀子·強國》:“黭然而雷擊之,如墻厭之。”(黭yǎn然:突然。黭,通“奄”。)②壓制;抑制。《戰國策·秦策四》:“舉左案齊,舉右案魏,厭案萬乘之國。”(案:抑制。)《漢書·翼奉傳》:“東厭諸侯之權,西遠羌胡之難。”③鎮壓。《宋書·索虜傳》:“進可以厭捍兇寇,覆其巢窟。”(捍:抵禦。)④特指用迷信的方法鎮壓妖邪,驅避災禍。《史記·高祖本紀》:“秦始皇帝常曰‘東南有天子氣’,於是因東遊以厭之。”⑤堵塞。《荀子·修身》:“厭其源,開其瀆,江河可竭。”(瀆dú:溝渠。)(二)yàn ①飽;飽足。後來寫作“饜”。《史記·貨殖列傳》:“原憲不厭糟糠,匿於窮巷。”(原憲:人名。窮巷:偏僻狹窄的小巷。)《清波雜志》卷八:“每食數斤,猶未厭飫。”(飫yù:飽足。)②滿足。《呂氏春秋·尊師》:“好學而不厭,好教而不倦。”《聊齋志異·雨錢》:“(翁)乃顧語秀才:‘頗厭君意否?’曰:‘足矣。’”③服;信服。《漢書·景帝紀》:“諸獄疑,若雖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厭者,輒讞之。”(輒zhé:就。讞yàn:評議。)司馬光《賀部員外郎司馬府君墓志銘》:“斷獄必求厭人心。”④合;符合。《國語·周語下》:“克厭帝心。”(克:能。)《新唐書·喬琳傳》:“琳年高且聵,每進對失次,所言不厭帝旨。”(聵kuì:聾。失次:錯亂。)⑤厭惡;嫌棄。《詩經·小雅·小旻》:“我龜既厭,不我告猶。”(猶:指吉兇。)曹操《短歌行》:“山不厭高,海不厭深。”⑥美盛的樣子。《詩經·周頌·載芟》:“驛驛其達,有厭其傑。”(驛驛:禾苗生長的樣子。達:生出地面。傑:指高大的禾苗。) (三)yǎn ①做惡夢。後來寫作“魘(魘)”。《山海經 · 西山經》:“有鳥焉……名鵸䳜,服之使人不厭,又可以禦兇。”《世說新語·假譎》:“虨乃詐厭,良久不悟,聲氣轉急。”(虨:人名。)②閉藏;掩蔽。《莊子·齊物論》:“其厭也如緘。”《春秋繁露·深察名號》:“而月之魄常厭於日光。”(魄:月初升時的微光。) (四)yān 安;安定。《荀子·儒效》:“天下厭然猶一也。” (五)yì ①通“撎”。長揖。《儀禮·鄉飲酒禮》:“賓厭介入門左,介厭眾賓入。”(介:傳賓主之言的人。)[厭浥]露水沾濕的樣子。《詩經·召南·行露》:“厭浥行露。”(行háng:道路。)其:
(一)①代詞。1.相當於“他(她、它)”、“他的”;“他們(她們)”、“他們的”。《論語·衛靈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或遇其叱咄(duō),色愈恭,禮愈至。”(叱咄:呵斥。)2. 相當於“我(的)”。王安石《遊褒禪山記》:“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極:盡。)3.表示指代。相當於“這”、“那”、“其中的”。《史記·項羽本紀》:“今欲舉大事,將非其人不可。”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鄙:邊境。)②副詞。1.表推測;估計。相當於“大概”、“或許”。《論語·泰伯》:“才難,不其然乎?”2. 表反問。《左傳·僖公十年》:“欲加之罪,其無辭乎?”3. 表祈使。相當於“當”、“可”。曹操《求賢令》:“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仄陋:出身卑微。)4. 表時間。相當於“將”。《列子·湯問》:“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③連詞。1.表假設。相當於“假如”、“如果”。《孟子·梁惠王上》:“其若是,孰能禦之?”2. 表選擇。相當於“或者”、“還是”。韓愈《馬說》:“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④助詞。形容詞或不及物動詞詞頭。《詩經·邶風·北風》:“北風其涼。”《詩經·秦風·小戎》:“言念君子,溫其如玉。”(言:助詞,無義。)(二)jī語氣詞。表示疑問。《詩經·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央:盡。)巔:
①山頂。《詩經·唐風·采苓》:“首陽之巔。”(首陽:山名。)韓愈《雜詩》:“共升昆侖巔。”②指頂端。孟郊《送盧侍禦歸天德幕》:“道路上雲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