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澗蔬煮蒿芹,水果剝菱芡。”詩句出處:《陪杜侍禦遊湘西兩寺獨宿有題一首,》;是唐朝詩人韓愈的作品。
長沙千裡平,勝地猶在險。況當江闊處,鬥起勢匪漸。 深林高玲瓏,青山上琬琰。路窮臺殿辟,佛事煥且儼。 剖竹走泉源,開廊架崖廣。是時秋之殘,暑氣尚未斂。 群行忘後先,朋息棄拘檢。客堂喜空涼,華榻有清簟。 澗蔬煮蒿芹,水果剝菱芡。伊餘夙所慕,陪賞亦雲忝。 幸逢車馬歸,獨宿門不掩。山樓黑無月,漁火燦星點。 夜風一何喧,杉檜屢磨颭。猶疑在波濤,怵惕夢成魘。 靜思屈原沈,遠憶賈誼貶。椒蘭爭妒忌,絳灌共讒諂。 誰令悲生腸,坐使淚盈臉。翻飛乏羽翼,指摘困瑕玷。 珥貂藩維重,政化類分陜。禮賢道何優,奉己事苦儉。 大廈棟方隆,巨川楫行剡。經營誠少暇,遊宴固已歉。 旅程愧淹留,徂歲嗟荏苒。平生每多感,柔翰遇頻染。 展轉嶺猿鳴,曙燈青睒睒。
|
【註釋】:
澗:
①夾在兩山間的小水溝。《詩經·召南·采蘋》:“於以采蘋,南澗之濱。”(蘋:蕨類植物。)②水名。在今河南省。蔬:
①可做菜的植物。陶潛《讀山海經十三首》之一:“摘我園中蔬。”②通“糈(xǔ)”。米粒。《莊子·天道》:“鼠壤有餘蔬。”蒿:
①青蒿;香蒿。二年生草本植物。《詩經·小雅·蓼莪》:“匪莪伊蒿。”(匪:同“非”。莪:蒿類。伊:是。)②氣蒸發的樣子。《西京雜記》卷五:“熏蒿歊(xiāo)蒸,而風雨雲霧,雷電雪雹生焉。”(歊:熱氣上升。)③通“耗”。損耗。《國語·楚語上》:“若斂民利以成其私欲,使民蒿焉忘其安樂而有遠心,其為惡也甚矣。”芹:
①一種青菜,也叫楚葵。有水芹和旱芹兩種。《呂氏春秋·本味》:“菜之美者……雲夢之芹。”②比喻微薄不足道。高適《自淇涉黃河途中》之九:“尚有獻芹心,無因見明主。”果:
①植物所結的果實。《儀禮·既夕禮》:“不食菜果。”《呂氏春秋·本味》:“投淵之上有百果焉,群帝所食。”②與原因相應的結果。《南史·范縝傳》:“貴賤雖復殊途,因果竟在何處?”③成為事實;實現。《孟子·梁惠王下》:“君是以不果來也。”④充實;飽足。《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六》:“小食後,腹果甚。”⑤果敢;有決斷。《後漢書·高彪傳》:“古之君子,即戎忘身,明其果毅。”(即戎:臨戰。)《論語·子路》:“言必信,行必果。”⑥副詞。1.表示結果。終於;終究。《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晉國。”2.表示如先所預料。果然;真的。《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龐涓果夜至斫(zhuó)木下。”(斫:砍。)3. 究竟;到底。李贄《答耿中丞》:“天下果何時而太平乎哉!”⑦連詞。表示假設,相當於“假若”、“如果”。《左傳·宣公十二年》:“果遇,必敗。”⑧通“婐”。女侍。《孟子·盡心下》:“及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婐,若固有之。”(袗衣zhěn:繡有文采的華貴的衣服。)剝:
(一)①破;割裂。《左傳·昭公十二年》:“君王命剝圭以為鏚(qī)柲(bì)。”(鏚:古兵器名。柲:兵器的柄。)②削。《大戴禮記·夏小正》:“八月剝瓜,畜瓜之時也。”(剝瓜:削瓜以供醃漬。)③去皮。《詩經·小雅·楚茨》:“或剝或亨(烹)。”(或:有的。)《荀子·王制》:“故虎豹為猛矣,然君子剝而用之。”④侵蝕;脫落。《南史·褚炫傳》:“風吹紙剝。”⑤侵害;掠奪。《梁書·賀琛傳》:“故為吏牧民者,競相剝削。”⑥通“駁”。辯駁。《後漢書·胡廣傳》:“若事下之後,議者剝異,異之則朝失其便,同之則王言已行。” (二)pū 通“支(撲)”。擊;打。《詩經·豳風·七月》:“八月剝棗,十月獲稻。”梅堯臣《和壽州宋待制》之五:“有木皆剝實,何草不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