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攀萬國來,警衛百神陪。”詩句出處:《大行皇太後挽歌詞三首》;是唐朝詩人韓愈的作品。
一紀尊名正,三時孝養榮。高居朝聖主,厚德載群生。 武帳虛中禁,玄堂掩太平。秋天笳鼓歇,松柏遍山鳴。 威儀備吉兇,文物雜軍容。配地行新祭,因山托故封。 鳳飛終不返,劍化會相從。無復臨長樂,空聞報曉鐘。 追攀萬國來,警衛百神陪。畫翣登秋殿,容衣入夜臺。 雲隨仙馭遠,風助聖情哀。隻有朝陵日,妝奩一暫開。
|
【註釋】:
攀:
①抓住東西往上爬。《三國志·魏書·鄧艾傳》:“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②依附有錢有勢的人。《宋史·張遜傳》:“遜小心謹慎,徒以攀附至貴顯。”③牽;挽;拉。李商隱《行次西郊作》詩:“大婦抱兒哭,小婦攀車轓。”④折取。敦煌曲子詞《望江南》:“我是曲江臨池柳,者人折去那人攀,恩愛一時間。”(者:這。)萬:
[萬俟(qí)]復姓。國:
①國傢。《周禮·春官·詛祝》:“作盟詛之載辭,以敘國之信用。”(詛祝:官名。盟詛:大事為盟,小事為詛。國:指天子之國。)②周代的諸侯國及漢以後侯王的封地。《史記·高祖本紀》:“四月,兵罷戲下,諸侯各就國。”《晉書·陶侃傳》:“侃季年懷止足之分,不與朝權,未亡一年,欲遜位歸國。”(止足:知止知足。未亡:死前。遜位:辭官。)③國都;京城。《左傳 · 隱公元年》:“大都不過參(sān)國之一,小九之一。”(參國之一:國都的三分之一。九之一:九分之一。)范仲淹《嶽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④地區;鄉土。羅鄴《雁二首》之一:“暮天新雁起汀洲,紅蓼(liǎo)花開水國愁。”(蓼:草名,此指水蓼。)王維《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⑤國人。《韓非子·五蠹》:“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來:
(一)①小麥。《詩經·周頌·思文》:“貽我來牟。”②由彼至此,由遠到近。跟“去”、“往”相反。《孫子兵法·九地》:“我可以往,彼可以來者,為交地。”賀知章《回鄉偶書》:“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③使……來;招致;招來。也作“徠”。司馬遷《史記·文帝本紀》:“將何以來遠方之賢良?”④某一時間以後。《孟子·盡心下》:“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⑤將來;未來。陶潛《歸去來兮辭》:“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諫:改正。追:追求。)《孟子·滕文公下》:“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斯:則。已:停止。)⑥句末助詞。《莊子·人間世》:“嘗以語我來。”《孟子·離婁上》:“盍歸乎來!” (二)lài 慰勞。《詩經·小雅·大東》:“東人之子,職勞不來。”(職:主管。勞lào:慰勞)警:
①使警惕;告誡。《獄中雜記》:“是立法以警其餘,且懲後也。”《左傳·莊公三十年》:“王以警於夷。”②戒備。《左傳·宣公十二年》:“且雖諸侯相見,軍衛不徹,警也。”(徹:撤去。)《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謹警敵人,旦暮且至擊汝。”(且:將要。)③警報。曹植《白馬篇》:“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④敏悟。《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太祖少機警,有權數。”《海國圖志·籌海篇二·議守下》:“無膽,則氣力、武藝、偉岸、靈警皆無所用。”⑤緊急;危急。班固《漢書·終軍傳》:“邊境時有風塵之警,臣宜披堅執銳當矢石,啟前行。”衛:
①保衛;守衛。《左傳 · 成公十三年》:“將社稷是衛。”《戰國策·趙策四》:“以衛王宮。”②衛士;衛兵。《左傳·文公七年》:“文公之入也無衛。”《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秦伯送衛於晉三千人。”③箭上的羽毛。《儀禮·既夕禮》:“骨鏃短衛。”④驢的別名。《聊齋志異·嬰寧》:“食方竟,傢中人捉雙衛來尋生。”(竟:完畢。)⑤明代軍隊的編制名。於要害地區設衛,衛有五千六百人。一般駐地在某地即稱某衛。《明史·兵制志》:“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舊制,自京師達於郡縣,皆立衛、所。外統之都司,內統於五軍都督府。”⑥周代諸侯國。轄地在今河北省南部和河南省北部一帶。《左傳·隱公元年》:“公孫滑出奔衛。”百:
①數詞。十的十倍。《漢書·律歷志上》:“紀於一,協於十,長於百。”(紀:記數。協:合。長:增多。)②指虛數,眾多的。曹操《步出夏門行·觀滄海》:“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神:
①天神。古人認為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和主宰者。《論語·述而》:“禱爾於上下神祇。”②鬼神。《禮記·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見:現。)③指人死後的魂靈。《左傳·昭公七年》:“昔堯殛鯀於羽山,其神化為黃熊。”④玄妙;神奇。《周易·系辭上》:“陰陽不測謂之神。”⑤心神;精神。《荀子·天論》:“形具而神生。”⑥表情;神態。《世說新語·簡傲》:“(王恬)神氣傲邁,瞭無相酬對意。”⑦形象;肖像。蔣驥《傳神秘要》:“傳神最大者,令彼隔幾而坐,可遠三四尺許,若小照,可遠五六尺,愈小愈宜遠。”⑧神韻。指文藝作品在境界上所表達出的情趣韻致。嚴羽《滄浪詩話·詩辨》:“詩之極致有一,曰入神。詩而入神,至矣,盡矣,蔑以加矣!”(蔑:無;沒有。)陪:
①重疊;隔一層。《後漢書·袁紹傳》:“拔於陪隸之中。”②增益;增加。韓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觀名計之利,詎足相陪裨?”③輔助。《史記·孝文本紀》:“淮南王弟,秉德以陪朕。”(朕:帝王自稱。)④伴隨;陪伴。汪琬《寄贈吳門故人》:“一春不得陪遊賞,苦恨蹉跎滿鬢絲。”(蹉跎:虛度歲月。鬢絲:鬢發。)⑤通“賠”。賠償。蘇軾《重遊終南》:“懶不作詩君錯料,舊逋應許過時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