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封三奏心匍匐,堅讓此碑聲蓋國。”詩句出處:《上荊南府主三讓德政碑》;是唐朝詩人貫休的作品。
明明赫赫中興主,動納諸隍冠前古。四海英雄盡戢兵, 皆如圪圪天金柱。萬姓多論政與德,請樹豐碑似山嶽。 一從寇滅二十年,琬琰雕鐫賜重疊。荊州化風何卓異, 寡欲無為合天地。雖立貞碑與眾殊,字字皆是吾皇意。 君侯捧碑西拜泣,臣且何人恩洊及。鳳凰銜下雕龍文, 德昧政虛爭敢立。函封三奏心匍匐,堅讓此碑聲蓋國。 我恐江淹五色筆,作不立此碑之碑文不得。
|
【註釋】:
函:
①匣子;套子。《戰國策·燕策三》:“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頭函:盛頭顱的匣子。)《晉書·成都王穎傳》:“以大木函盛石,沉之以系橋。”②信的封套。吳質《答東阿王書》:“發函伸紙。”(發:開。)又指信件。③鎧甲。《周禮·考工記序》:“燕之無函也,非無函也,夫人而能為函也。”(夫:語氣詞。人:人人。)④含;包含;包容。《詩經·周頌·載芟》:“播厥百谷,實函斯活。”⑤函谷關的簡稱。賈誼《過秦論》:“然後以六合為傢,殽函為宮。”封:
①加土培育樹木以為界。《左傳·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樹?”(宿:人名)②疆界,邊境。《荀子·強國》:“土地之大,封內千裡,人之眾數以億萬。”③積土築土為墳。《禮記·樂記》:“封比幹之墓。”④古代帝王築壇祭天。《大戴禮記·保傅》:“是以封泰山而禪梁甫。”(梁甫:泰山下的一座小山。)⑤封閉;封合。《史記·項羽本紀》:“封府庫而待將軍。”⑥封合物,或用來封東西的紙包、紙袋。司馬光《答彭寂朝議書》:“雖市廛畎畝之民,皆得直上封言事。”⑦古代帝王把土地爵位或名號授予臣子。柳宗元《封建論》:“漢有天下,矯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內而立宗子,封功臣。”(宗子:同宗族的子弟。)⑧量詞。用於封緘物。《史記·越王勾踐世傢》:“為一封書遺故所善莊生。”三:
①基數詞。《周易·解》:“田獲三狐。”(田:打獵。)②序數第三。《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③表示多數或多次。《史記·魯周公世傢》:“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哺:口中含嚼的食物。)奏:
①進;進獻。《史記·刺客列傳》:“(荊)軻既取圖奏之,秦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王充《論衡 ·逢遇》:“以夏進爐,以冬奏扇。”②臣子向帝王進言或上書。《史記·酷吏列傳》:“(張)湯每朝奏事,語國傢用,日晏,天子忘食。”(晏:晚。)《史記·孝文本紀》:“書奏天子,天子憐悲其意。”③顯示出。《戰國策·秦策一》:“願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④特指進刀;運刀。《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奏刀騞(huò)然。”(騞然:刀割聲。)⑤奏樂。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⑥奏章。《後漢書·趙充國傳》:“作奏未上,會得進兵璽書。”(會:碰上。進兵璽書:皇帝命令進兵的詔書。)心:
①心臟。《淮南子·原道》:“心者,五臟之主也。”②通常指思維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則思。”《國語·周語上》:“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於口。”③掛懷;關心。唐順之《與呂沃洲巡按書》:“兩公者,一日居乎其位,一日心乎其民者也。”(乎:於。)④中央;中心。劉禹錫《洞庭秋月行》:“洞庭湖月生湖心。”⑤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呂氏春秋·季夏》:“季夏之月,日在柳,昏心中,旦尾中。”[心腹]1.要害之處。《三國志·蜀書·龐統法正傳》:“而敵傢數道並進,已入心腹。”2. 親信的人。匍:
[匍匐(fú)]也作“匍伏”。1.爬行。《孟子·膝文公上》:“赤子匍匐將入井。”2.盡力。《詩經·邶風·谷風》:“凡民有喪,匍匐救之。”堅:
①堅固;堅硬。《夢溪筆談·活板》:“火燒令堅。”《史記·陳涉世傢》:“將軍披堅執銳。”《呂氏春秋·任地》:“凡耕之道……堅者耕之。”(耕:用犁把土翻松。)②牢固;堅固。《孟子·梁惠王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梃:木棒。)③堅固的東西。《史記·項羽本紀》:“夫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義:宋義自稱。運策:運用謀略。)④堅強;強勁。王勃《滕王閣序》:“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⑤堅定;不動搖。《戰國策·魏策一》:“不敢堅戰。”歐陽修《論杜衍范仲淹等罷政事狀》:“及陛下堅不許辭,方敢受命。”讓:
①責備;責怪。《墨子·魯問》:“其子戰而死,其父讓子墨子。”②謙讓;辭讓;禮讓。《戰國策·趙策三》:“魯仲連辭讓者三。”③不參與爭奪;退讓;避讓。《禮記·禮運》:“刑仁講讓。”④推辭;拒絕。《鹽鐵論· 刺議》:“山陵不讓椒跬(kuǐ),以成其崇。”(椒:山頂。跬:半步。)⑤讓給別人。《左傳·隱公十一年》:“齊侯以許讓公。”此:
①代詞。這;這個。《孟子·公孫醜下》:“彼一時,此一時也。”《禮記·禮運》:“此之謂大同。”②這樣;這般。庾信《哀江南賦》:“天何為而此醉。”③副詞。乃;則。《後漢書·黃瓊傳》:“必待堯舜之君,此為志士終無時矣。”碑:
①豎石。1.立於宮前用來觀測日影的豎石。《儀禮·聘禮》:“上當碑南陳。”2.立於宗廟院內拴牲畜的豎石。《禮記·祭義》:“既入廟門,麗於碑。”(麗:系。)3. 立於墓穴邊用以引棺槨下葬的石頭。《禮記·檀弓下》:“公室視豐碑。”②石上刻著文字,作為紀念物或標記,也用以刻文告。劉勰《文心雕龍·誄碑》:“自後漢以來,碑謁(jié)雲起。”(碣:石碑。)聲:
①樂音;音樂。《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鄭聲:指鄭地的俗樂。雅樂:指廟堂音樂,正樂。)②聲音;聲響。《詩經·小雅·伐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③發出聲音。古樂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④口音。魏禧《大鐵椎傳》:“與人罕言語,語類楚聲。”⑤聲張;張揚。張溥《五人墓碑記》:“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斂貲(zī)財以送其行。”(斂:聚集。貲:通“資”,財物。)⑥名譽;名聲;聲望。《詩經·大雅·文王有聲》:“文王有聲。”⑦聲勢。《戰國策·齊策一》:“吾三戰而三勝,聲威天下。”(威:震。)⑧指漢字的聲母。《南史·謝莊傳》:“又王玄謨問莊何者為雙聲,何者為疊韻。”⑨指聲調,漢字有平、上、去、入四種聲調。韓愈《唐故相權公墓碑》:“(權)公生三歲,知變四聲,四歲能為詩。”(權公:權德輿。)⑩量詞。表示聲音發出的次數。白居易《琵琶行》:“轉軸拔弦三兩聲。”蓋:
①用草或葦編成的覆蓋物。《左傳·襄公十四年》:“被苫(shān)蓋,蒙荊棘。”(被:覆蓋。苫:用草編成的覆蓋物。)②建築房屋。王褒《僮約》:“治舍蓋屋。”③車蓋、傘等遮陽擋雨的用具。《周禮·考工記·輪人》:“輪人為蓋。”《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為黃屋蓋乘輿,出入擬於天子。”(屋:同“幄”。帳幕。)④器物上的蓋子。《禮記·少儀》:“器則執蓋。”⑤遮蔽;掩蓋。《淮南子·說林》:“日月欲明而浮雲蓋之。”⑥超過;壓倒。《史記·項羽本紀》:“力拔山兮氣蓋世。”⑦崇尚。《國語· 吳語》:“夫固知君王之蓋威以好勝也。”⑧副詞。表推測,相當於“大概”。《論語·裡仁》:“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⑨連詞。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⑩助詞。多用於句首。無實在意義,其作用隻是引出下面的議論或說明。《史記·李斯列傳》:“蓋聞聖人遷徙無常,就變而從時,見末而知本,觀指而睹歸。”(本:根。)(11)通“盍”(hé),是“何不”的合音。《禮記·檀弓上》:“子蓋言子之志於公乎?”(12)通“闔”。門扇。《左傳·莊公三十二年》:“犖有力焉,能投蓋於稷門。”國:
①國傢。《周禮·春官·詛祝》:“作盟詛之載辭,以敘國之信用。”(詛祝:官名。盟詛:大事為盟,小事為詛。國:指天子之國。)②周代的諸侯國及漢以後侯王的封地。《史記·高祖本紀》:“四月,兵罷戲下,諸侯各就國。”《晉書·陶侃傳》:“侃季年懷止足之分,不與朝權,未亡一年,欲遜位歸國。”(止足:知止知足。未亡:死前。遜位:辭官。)③國都;京城。《左傳 · 隱公元年》:“大都不過參(sān)國之一,小九之一。”(參國之一:國都的三分之一。九之一:九分之一。)范仲淹《嶽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④地區;鄉土。羅鄴《雁二首》之一:“暮天新雁起汀洲,紅蓼(liǎo)花開水國愁。”(蓼:草名,此指水蓼。)王維《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⑤國人。《韓非子·五蠹》:“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