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應調鼎味,比屋堪封保。”詩句出處:《上顧大夫》;是唐朝詩人貫休的作品。
碧海漾仙洲,驪珠外無寶。一嶽倚青冥,群山盡如草。 君侯聖朝瑞,動隻關玄造。誰雲倚天劍,含霜在懷抱。 誰雲青雲險,門前是平道。洪民亦何幸,裡巷清如掃。 至化無經綸,至神無祝禱。即應炳文柄,孤平去浩浩。 即應調鼎味,比屋堪封保。野人慕正化,來自海邊島。 經傳髻裡珠,詩學池中藻。閉門十馀載,庭杉共枯槁。 今朝投至鑒,得不傾肝腦。斯文如未精,歸山更探討。
|
【註釋】:
即:
①走近;靠近。《論語· 子張》: “望之儼(yǎn)然,即之也溫。”(儼然:莊重。溫:溫和。)《詩經·衛風·氓》:“匪來貿絲,來即我謀。”②至;到。《儀禮·聘禮》:“賓即館。卿大夫勞賓,賓不見。”(館:賓館。勞:慰問。)③就著(某種事物)。《史記·吳王濞列傳》:“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④就在(某時,某地);就(某物)。《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天子使使者持大將軍印,即軍中拜車騎將軍青為大將軍。”⑤當下;當時。《漢書·龔遂傳》:“(盜賊)聞遂教令,即時解散。”⑥副詞。1. 就是。《漢書·原涉傳》:“(王)遊公母即祁太伯母也。”2.立即;馬上。《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即遣兵三萬以助備。”⑦連詞。1.假如;假使。《史記·季佈欒佈列傳》:“將軍能聽臣,臣敢獻計;即不能,願先自剄(jǐng)。”(臣:謙稱。敢:謙詞。自剄:自殺。)2.相當於“則”。《史記·項羽本紀》:“吾聞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鹽鐵論·本議》:“賤即買,貴則賣。”3.即令;即使。方苞《獄中雜記》:“其傷於縛者,即幸留,病數及瘳,或竟成痼疫。”應:
(一)yīng ①當;應當。《三國志·吳書·吳主傳》:“重則本非應死之罪。”(重:指刑法重。)蘇軾《水調歌頭》:“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②古國名。相傳為周武王之子的封國,故址在今河南魯山縣東。 (二)yìng ①受;接受。王充《論衡·語增》:“周流應聘。”(周流:周遊。)②答應;回答。《列子·湯問》:“河曲智叟亡以應。”③允許;同意。古樂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阿母謂阿女:‘汝可去應之。’”④適合;合於。《荀子· 天論》:“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⑤應和。《史記·陳涉世傢》:“殺之以應陳涉。”蘇軾《後赤壁賦》:“山鳴谷應,風起雲湧。”⑥對付;處置。《三國志· 魏志·鐘繇傳》:“得所送馬,甚應其急。”⑦應驗;證實。《後漢書·郭玉傳》:“和帝時,為太醫丞,多有效應。帝奇之。”⑧小鼓。《詩經·周頌·有瞽》:“應田縣鼓。”(田:大鼓。縣:懸掛。)調:
(一)①調動。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事》:“婿竟不調。”②轉換。徐陵《玉臺新詠·織婦》:“調梭輟寒夜,鳴機罷秋日。”③征調。陳壽《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調其賦稅,以充軍實。”④計算。班固《漢書·晁錯傳》:“調立城邑,毋下千傢。”⑤音調。白居易《琵琶行》:“未成曲調先有情。”⑥人的才情風格。秦韜玉《貧女》:“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⑦古代的一種賦稅。漢末、魏晉有戶調,即按戶征稅。《三國志·魏書·趙儼傳》:“都尉李通急錄戶調。”唐代建立租、庸、調制度,仍按戶征調。⑧指聲調,即字音高低升降的音調。⑨腔調。(二)tiáo ①協調。洪亮吉《治平篇》:“水旱疾疫,即天地調劑之法也。”②調弄;彈奏。劉禹錫《陋室銘》:“可以調素琴,閱金經。”③嘲弄;調笑。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康僧淵目深而鼻高,王丞相每調之。”④馴養;調教。司馬遷《史記·秦本紀》:“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⑤烹調;調味。《戰國策·楚策四》:“故晝遊乎江河,夕調乎鼎鼐。”⑥音律和諧。班固《漢書·董仲舒傳》:“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鼎:
①古代煮或盛食之器。一般為圓腹三足兩耳,有的為方形四足,大小不一。《莊子·徐無鬼》:“吾能冬爨(cuàn)鼎而夏造冰矣。”②(鼎有三足)比喻三方分立。《三國志·吳書·吳主傳》:“近者漢之衰末,三傢鼎立。”③上古以鼎為傳國之寶,陳列於宗廟,後世遂以鼎象征國傢政權和王位。《宋書·武帝紀中》:“鼎祚(zuò)再隆。”④比喻三公及卿相等最高官爵,像三足托鼎,肩負國傢重任。《後漢書·謝夷吾傳》:“宜當拔擢,使登鼎司。”(拔擢:選拔。司:官府。)⑤盛大;顯貴。左思《吳都賦》:“其居則高門鼎貴。”⑥副詞。正;正在。《漢書· 匡衡傳》:“無說《詩》,匡鼎來。”味:
①食物的味道。《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②食物;菜肴。杜甫《客至》:“盤飧市遠無兼味。”③氣味。杜甫《謝嚴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山瓶乳酒下青雲,氣味濃香幸見分。”(嚴中丞:嚴武。)④意義;旨趣。柳永《蝶戀花》:“強樂還無味。”⑤辨別味道。《荀子·哀公》:“非口不能味也。”⑥體味;體會。《文心雕龍·情采》:“繁采寡情,味之必厭。”比:
①親密;親近。《左傳·昭公元年》:“吾兄弟比以安。”②靠近;並列。劉勰《文心雕龍·情采》:“五音比而成韶夏。”③勾結。《論語· 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結合。)④比較;較量。屈原《九章·涉江》:“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⑤比擬;能夠相比。《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每自比於管仲、樂毅。”⑥比方;比喻。白居易《與元九書》:“諷君子小人則引香草惡鳥為比。”《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⑦比照;仿照。⑧副詞。1.頻頻;接連地。《史記·呂太後本紀》:“擅廢帝更立,又比殺三趙王。”(擅:擅自。)2.近來。《後漢書·宦者傳· 呂強》:“比谷雖賤,而戶有饑色。”⑨介詞。及;等到。《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比到當陽,眾十餘萬。”(當陽:地名。)比屋:
①傢傢戶戶。言其多而廣。沈約《奏彈王源》:“此風弗剪,其源遂升,點世塵傢,將被~~。”②隔壁緊鄰。《三國志·蜀·郤正傳》:“自在內職,與宦人黃皓~~周旋經三十年。”屋:
①房屋;屋舍。《詩經·豳風·七月》:“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②車蓋。《漢書·高帝紀上》:“紀信乃乘王車,黃屋左纛(dú)。”(纛:用氂牛尾作的羽毛幢。)③古代井田的區劃。三百畝為屋。《周禮·地官·小司徒》:“考夫屋。”(夫:一百畝為夫。)④房頂。《詩經·豳風·七月》:“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堪:
①承受得起。《左傳·隱公元年》:“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後漢書·朱俊傳》:“副相國,非臣所堪也。”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狹中:心地狹窄。)②可以;能夠。《尚書·多方》:“惟爾多方,罔堪顧之。”陸遊《書憤》:“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誰堪伯仲:伯仲,比喻不相上下。即誰能夠相比。)封:
①加土培育樹木以為界。《左傳·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樹?”(宿:人名)②疆界,邊境。《荀子·強國》:“土地之大,封內千裡,人之眾數以億萬。”③積土築土為墳。《禮記·樂記》:“封比幹之墓。”④古代帝王築壇祭天。《大戴禮記·保傅》:“是以封泰山而禪梁甫。”(梁甫:泰山下的一座小山。)⑤封閉;封合。《史記·項羽本紀》:“封府庫而待將軍。”⑥封合物,或用來封東西的紙包、紙袋。司馬光《答彭寂朝議書》:“雖市廛畎畝之民,皆得直上封言事。”⑦古代帝王把土地爵位或名號授予臣子。柳宗元《封建論》:“漢有天下,矯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內而立宗子,封功臣。”(宗子:同宗族的子弟。)⑧量詞。用於封緘物。《史記·越王勾踐世傢》:“為一封書遺故所善莊生。”保:
①養育。《荀子·王霸》:“上之於下,如保赤子。”②指替人撫育幼兒的保姆。李德林《天命論》:“幼在乳保之懷。”③安撫。《孟子·齊桓晉文之事》:“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④保護;保衛。《史記·高祖本紀》:“行收兵復入保成皋。”《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曹)公急擊之,(淳於)瓊退保營。”(營:營寨。)⑤保全;保持。《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引《魏氏春秋》:“(曹)公雲:‘當(袁)紹之強,孤尚不能自保,而況眾人乎?’”賈思勰《齊民要術·耕田》:“立春保澤,凍蟲死,來年宜稼。”(澤:濕潤。稼:種莊稼。)⑥擔保;保證。《三國志·吳書·孫權傳》:“人言若不可信,朕為諸君破傢保之。”⑦保釋被囚禁的人。《紅樓夢》第八十六回:“弄人保出他來。”⑧指保人。《紅樓夢》第八十六回:“餘令原保領出,退堂。”⑨仆役。《史記·欒佈傳》:“佈窮困,賃(lìn)傭於齊,為酒人保。”(賃傭:為人雇用。)⑩小城。後作“堡”。《莊子·盜蹠》:“大國守城,小國入保。”(11)舊時戶籍編制單位,戶數歷代不盡相同。《隋書·食貨志》:“制五傢為保,有長,保五為閭。”(12)通“褓”。襁褓。《後漢書·桓鬱傳》:“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越: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