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事蠻奴磨玉硯,邀賓海月射金杯。”詩句出處:《送鄭使君》;是唐朝詩人貫休的作品。
刺婺廉閩動帝臺,唯將清凈作梯媒。綠沈槍卓妖星落, 白玉壺澄苦霧開。仁愛久懸溪上月,恩光又發嶺頭梅。 天資劉邵龔黃筆,神助韓彭衛霍才。古驛劍江分掩映, 畫旗花舫下喧豗。鳳麟帟幕芙蓉坼,洞壑清威霹靂來。 禮樂封疆添禮樂,塵埃時節勿塵埃。荔支花下驅千騎, 薝卜林中禮萬回。視事蠻奴磨玉硯,邀賓海月射金杯。 謳歌合合千門樂,鼙角雄雄一閣雷。君父恩深頭早白, 子孫榮襲日難陪。東陽緇素如何好,空向生祠祝上臺。
|
【註釋】:
視:
①看。《左傳·莊公十年》:“下視其轍。”②觀察;審視。《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③對待;看待。黃宗羲《原君》:“視下天為莫大之產業。”④探望。《三國志·魏書 · 張遼傳》:“遼還屯雍丘,得疾,帝遣侍中劉曄將(jiàng)太醫視疾。”(將:帶領。)⑤比照;比較。張溥《五人墓碑記》:“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⑥通“示”。向……表示;顯示。《漢書·高帝紀》:“亦視項羽無東意。”[視事]1.辦公;理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崔子稱疾,不視事。”2.任職。《後漢書·張衡傳》:“[張衡]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上書乞骸骨:猶言向上打報告申請退休養老。)事:
①職位;職務;官職。《左傳·莊公十四年》:“吾皆許之上大夫之事。”②職業。《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舞陽侯樊噲(kuài)者,沛人也,以屠狗為事。”(沛:江蘇沛縣。)③事情。《論語·子路》:“言不順則事不成。”④變故;意外事故。《史記·刺客列傳》:“秦有荊軻之事。”蘇軾《徐州上皇帝書》:“今臣於無事之時,屢以盜賊為言……不然,事至而圖之,則已晚矣。”(圖:謀。)⑤實行;從事;做。《論語·顏淵》:“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⑥侍奉;服事。《左傳·隱公元年》:“欲與大叔,巨請事之 ”⑦從師求學。《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非]與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為不如非。”⑧量詞。用於器物或衣服,相當於“件”。白居易《張常侍池涼夜閑宴贈諸公》:“管弦三兩事。”蠻:
古代對我國南方民族的稱呼,也泛指所有的少數民族。《詩經·小雅·采芑》:“蠢爾蠻荊,大邦為仇。”(大邦:指周王朝。)代指南方。《詩經·大雅·抑》:“用逷蠻方。”奴:
①奴隸。《論語·微子》:“箕子為之奴。”後男稱奴,女稱婢。《三國志·魏志·毛玠傳》:“漢律,罪人妻子,沒為奴婢,黥(qíng)面。”(黥面:刺面塗墨。)②對人的賤稱。《後漢書·嚴光傳》:“帝笑曰:‘狂奴故態也。’”③仆人,仆從。辛延年《羽林郎》:“昔有霍傢奴,姓馮名子都。”④古代婦女自稱的謙詞。《敦煌曲子詞·望江南》:“與奴吹散月邊雲,照見負心人。”⑤古代宦官對皇帝及皇室的自稱。《新唐書·宦者下·李輔國》:“(輔國)至謂帝曰:‘大傢弟坐宮中,外事聽老奴處決。’”(大傢:皇帝。弟:隻管。)⑥名詞後綴。加於某些動植物及雜物等名稱之後。顧況《諒公洞庭孤橘歌》:“不羨江陵千木奴。”(木奴:指柑橘。)⑦通“駑”。劣馬。《墨子·魯問》:“今有固車良馬於此,又有奴馬四隅之輪於此,使之擇焉,子將何乘?”磨:
(一)①磨礪;摩擦。《詩經·衛風·淇奧(yù)》:“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歐陽修《凌溪石》:“沙磨水激自穿穴,所以鐫鑿無瑕痕。”②挫折;折磨。蘇軾《贈張刁二老》:“惟有詩人被磨折。”③磨滅;消滅。《後漢書·南匈奴傳》:“失得之源,百世不磨矣。” (二)mò磨子。把糧食弄碎的工具。《南齊書·祖沖之傳》:“造水碓磨,世祖親自臨視。”玉:
①一種質細堅硬而有光澤的美石。《尚書·胤(yìn)征》:“火炎昆岡,玉石俱焚。”(胤:古國名。炎:焚燒。)《詩經·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攻:制作。)②玉器。《左傳·莊公十年》:“犧牲玉帛,弗敢加也。”(犧牲:祭祀用的牛羊豬。加:增加。指虛報。)③精美珍貴的。葛洪《抱樸子·外篇·詰鮑》:“崇節儉之清風,肅玉食之明禁。”④潔白美好的。鮑照《舞鶴賦》:“疊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臨霞。”(羽:羽翼。)⑤相助;培養。《詩經·大雅·民勞》:“王欲玉女,是用大諫。”(用:以。諫:規勸。)邀:
①迎候。《莊子·寓言》:“陽子居南之沛,老聃(dān)西遊於秦,邀於郊,至於梁而遇老子。”(之:往。沛:地名。老聃:即老子。)②攔截。《漢書 ·匈奴傳上》:“大將軍霍光欲發兵邀擊之。”③求取;希望得到。沈約《郊居賦》:“不慕權於城市,豈邀名於屠肆。”(肆:店鋪。)④約請。李白《月下獨酌四首》之一:“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白居易《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見。”賓:
(一)①客人。《荀子·禮論》:“賓出,主人拜送。”②服從;歸順。《禮記·樂記》:“暴民不作,諸侯賓服。”《國語·周語上》:“侯衛賓服。” (二)bìn 通“擯”。拋棄。《莊子·徐無鬼》:“先生居山林……以賓寡人也久矣。”海:
①海洋;大洋靠近陸地的部分。《尚書·禹貢》:“(揚州)沿於江海。”也指大的湖泊。杜甫《兵車行》:“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曹操《步出夏門行·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②連成片的同類事物。李白《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③來自海外的。江總《山庭春日》:“岸綠開河柳,池紅照海榴。”④大的(容器或容量)。徐光啟《刻幾何原本序》:“百傢之學海。”[四海][海內]古人認為中國為海環繞,所以用來指全國。《孟子·梁惠王上》:“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推恩:施恩惠於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月:
(一)①月球;月亮。《詩經·陳風·月出》:“月出皎兮。”②月光;月色。陶潛《歸田園居》之三:“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③月份。一年的十二分之一。從朔至晦為一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名。)④形狀或顏色像月亮的。李賀《昌谷》:“泉樽陶宰酒,月眉謝郎妓。”⑤指婦人的月經。王建《宮詞》:“密奏君王知入月,喚人相伴洗裙裾。”⑥指婦女懷胎的月份。《詩經·大雅·生民》:“誕彌厥月,先生如達。”(誕:助詞。彌:滿。厥:其。先生:初生。達:通“羍”,小羊。)[月氏(zhī)]我國古代西域國名。 (二)ròu 同“肉”。古樂府《孤兒行》:“拔斷蒺藜腸月中,愴欲悲。”(腸:指小腿肚子。)射:
(一)①張弓放箭。《左傳·隱公十一年》:“子都自下射之。”②照射;放出(光、熱、電波等)。《新唐書·吳武陵傳》:“霆砰(pēng)電射,天怒也。”(霆:雷霆。)③猜測;猜度。《漢書·東方朔傳》:“上嘗使諸數傢射覆。”④賭輸贏。《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田)忌數與齊諸公子馳逐重射。”(馳逐:賽馬。重:註重。)⑤追逐;謀取。左思《吳都賦》:“乘時射利,財豐巨萬。”(二)yè [仆射]官名。[射幹]草名,根可入藥。《荀子·勸學》:“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幹,莖長四寸。” (三)yì 厭倦。《詩經·小雅· 車舝》:“式燕且譽,好爾無射。”(式:語氣詞。燕、譽:安樂。)金:
①金屬的通稱。《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周禮·秋官·職金》:“入其金錫於為兵器之府。”(為:制作。)②金黃色。《嶽陽樓記》:“浮光躍金。”《阿房宮賦》:“金塊珠礫,棄擲迤邐,秦人視之,亦不甚惜。”③錢財;錢。《史記·陳丞相世傢》:“臣聞(陳)平受諸將金,金多者得善處,金少者得惡處。”④金屬制的樂器或兵器。《禮記·樂記》:“金石絲竹,樂之器也。”《淮南子·說山》:“砥石不利,而可以利金。”(利金:磨利刀劍。)⑤古代八音之一。《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言,金、石、土、革、絲、木、匏、竹。”⑥古代計算貨幣的單位。以一鎰(二十四兩)為一金,或以一斤為一金。《史記·燕召公世傢》:“子之因遺(wèi)蘇代百金。”(子之:人名。遺:贈與。)《五人墓碑記》:“有賢士大夫發五十金,買五人之脰而函之。”(脰dòu:頸項;頭臚。)《獄中雜記》:“富者賂數百金。”⑦比喻堅固。《過秦論》:“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地,金城千裡。”⑧五行之一。《尚書·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⑨朝代名(公元1115—1234年)。女真族完顏部首領阿骨打所建。杯:
①一種盛酒、水、羹等物的器具。《莊子·逍遙遊》:“覆杯水於坳(ào)堂之上,則芥為之舟。”(坳:窪下處。芥:小草。)杜甫《九日五首》之一:“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豈登江上臺。”②量詞。用於杯子。李白《將進酒》:“會須一飲三百杯。”③借指舟船。李白《贈僧崖公》:“何日更攜手,乘杯向蓬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