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童頑且小,用之復何益。”詩句出處:《冬末病中作二首》;是唐朝詩人貫休的作品。
冬風吹草木,亦吹我病根。故人久不來,冷落如丘園。 聃龍與摩詰,籲嘆非不聞。顧惟年少時,未合多憂勤。 風鐘遠孤枕,雪水流凍痕。空馀微妙心,期空靜者論。 胸中有一物,旅拒復攻擊。向下還上來,唯疑是肺石。 山童頑且小,用之復何益。教洗煮茶鐺,雪團打鄰壁。 宛轉無好姿,裴回更何適。庭前早梅樹,坐見花盡碧。 屋老多鼠窠,窗卑露山脊。近來胸中物,已似輸藥力。 微吟復微吟,依稀似莊舄。
|
【註釋】:
童:
①男仆。《儀禮·既夕禮》:“童子執帚。”②兒童。《禮記·檀弓下》:“與其鄰童汪踦(qī)往。”(汪踦:人名。)杜牧《清明》:“借問酒傢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③山無草木。《管子·侈靡》:“山不童而用贍。”(贍:豐富。)④牛羊無角。《詩經·小雅·賓之初筵》:“俾出童羖(gǔ)。”(俾:使。羖:公羊。)⑤頂禿。韓愈《進學解》:“頭童齒豁,竟死何裨。”(豁:缺。竟:至。裨:補益。)⑥愚昧無知。賈誼《新書 ·道術》:“反慧為童。”《白虎通·嫁娶》:“言己智能寡少如童蒙也。”⑦通“瞳”。《漢書·項籍傳贊》:“舜蓋重童子,項羽又重童子。”(重:重疊。)⑧通“同”。相同。《列子· 黃帝》:“狀不必童而智童。”頑:
①愚妄;愚昧。《尚書·多士》:“遷殷頑民。”②頑固;不馴服。《尚書·畢命》:“毖殷頑民,遷於洛邑。”③貪婪。《孟子·萬章下》:“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④兇暴。《呂氏春秋·慎大覽》:“暴戾頑貪。”且:
(一)①副詞。1. 姑且;暫且。《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謝曰:‘先生且休矣! 我將念之。’”(休:止。念:思考。)2. 將要;將近。《列子·湯問》:“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②連詞。1.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並且”。《論語·述而》:“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2.[既……且……]相當於“又……又……”。《孫子兵法·謀攻》:“三軍且惑且疑。”3. [且……且……]表示相承,相當於“一邊……一邊……”。《史記·淮陰侯列傳》:“上且怒且喜。”4.表示遞進,相當於“況且”、“尚且”。《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孟子·梁惠王上》:“獸相食,且人惡(wù)之。”(惡:憎惡。)(二)jū 語氣詞。《詩經·鄭風·出其東門》:“匪我思且。”小:
①微小;細小。與“大”相對。《莊子·逍遙遊》:“此小大之辯也。”②低;低微。古樂府《陌上桑》:“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府:太守官府。小史:小吏。朝:朝廷。)③狹小;狹隘。④輕視。《左傳·桓公四年》:“秦師侵芮,敗焉,小之也。”⑤年幼。《晉書·郗鑒傳》:“時兄子(郗)邁、外甥周翼並小,常攜之就食。”也指年幼的人。李白《長幹行》:“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嫌猜:嫌疑。)又指排行最末的。古樂府《木蘭詩》:“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霍霍:磨刀聲。)⑥稍微;略微。《孟子·公孫醜上》:“今病小愈。”⑦舊時特指妾。⑧謙詞。1. 指與自己有關的事物。2. 自稱。《左傳·隱公元年》:“小小有母,皆嘗小小之食矣。”⑨表示時間短暫。楊萬裡《夏夜追涼》:“開門小立月明中。”⑩副詞。表示程度淺。相當於“稍微”。《後漢書 ·應劭傳》:“制禦小緩,則陸掠殘害。”(制禦:統治。陸掠:擄掠。)[小人]1. 平民。《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2. 指沒有道德修養的人。《尚書·大禹謨》:“君子在野,小人在位。”3.自稱的謙詞。用:
①使用。《詩經·大雅·公劉》: “執豕於牢,酌之用匏(páo)。”(豕:豬。牢:畜圈。匏:瓢葫蘆。此指用葫蘆做的瓢。)②任用;采用。《詩經·小雅·十月之交》:“四國無政,不用其良。”(四國:指天下。無政:無善政。)《史記·秦始皇本紀》:“秦用李斯謀。”(謀:計策。)③實行;做。《孟子·告子上》:“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④資財;錢財。《荀子 · 天論》:“強本而節用。”⑤用途;用處。《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李白《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⑥需要。《呂氏春秋·求人》:“惡用天下?”(惡wū:何。)⑦介詞。引進動作行為賴以實現的憑借或涉及的對象。《孟子·滕文公上》:“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夏:指中原各國。夷:指四方少數民族。)《史記·匈奴列傳》:“單於既得翕侯……用其姊妻之。”(翕侯:指趙信。)⑧介詞。引進動作行為賴以實現的原由。《詩經·小雅·節南山》:“國既卒斬,何用不監?”(卒:盡;完全。斬:斷絕。何用:何以;因為什麼。監: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而智術淺短,遂用猖獗。”[用事]執政;掌權。《戰國策 ·趙策四》:“趙太後新用事。”之:
①到……去。《呂氏春秋·察傳》:“子夏之晉,過衛。”(晉、衛:皆諸侯國名。)《漢書·高帝紀》:“沛公引兵之薛。”(沛公:劉邦。薛:地名。)②直到。《詩經·鄘風·柏舟》:“之死矢靡(mǐ)它。”(矢:發誓。靡它:沒有他心。)③代詞。1. 指代人和事物。相當於“他(她)”、“它”、“他(它)們”。《左傳·隱公元年》:“(薑氏)愛共叔段,欲立之。”(共叔段:人名。)《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時:按時。習:演習。)2.指示代詞。“這”、“這個”。《詩經·周南·桃夭》:“之子於歸。”④助詞。1.相當於現代漢語助詞“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詩經· 召南·羔羊》:“羔羊之皮。”2. 用於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左傳·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虞:料想。涉:進入。)3.用於前置賓語和動詞之間,相當於“是”。《墨子·公輸》:“宋何罪之有?”4.用於句中或句末起調整音節的作用。《左傳·莊公十年》:“公將鼓之。”(鼓:擊鼓。)《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bó)然興之矣。”(浡然:興起的樣子。)復:
①返回;回歸。《左傳·宣公二年》:“宣子未出山而復。”崔顥《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②恢復。《呂氏春秋·慎大》:“武王於是復盤庚之政。”③報復。《孟子·滕文公下》:“為匹夫匹婦復仇也。”④回報;回復。《孟子·梁惠王上》:“有復於王者曰。”⑤副詞。再;又。曹植《送應氏》:“側足無行徑,荒疇不復田。”⑥免除賦稅徭役。《漢書·五行志下之下》:“裁什一之稅,復三日之役。”何:
(一)①疑問代詞。1. 什麼。《詩經·召南·何彼穠矣》:“何彼穠(nóng)矣?”(那長得很茂盛的是什麼?)2. 為什麼。《漢書·伍被傳》:“公獨以為無福,何?”3. 何處。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雲橫秦嶺傢何在?”②副詞。1.表示反問。相當於“怎麼”、“哪裡”。《史記·項羽本紀》:“大王來何操?”《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身,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邪:同“耶”。)2.表示感嘆。相當於“多麼”。曹操《觀滄海》:“水何澹澹。” (二)hè 扛;擔。《詩經·曹風·候人》:“何戈與祋(duì)。”(祋:兵器名。)泛指背負。《詩經·小雅· 無羊》:“何蓑(suō)何笠。”引申為承受。《詩經·商頌·長發》:“何天之休。”(休:福。)以上意義後來寫作“荷”。益:
①水漫出器。引申為水漲。後作“溢”。《呂氏春秋·察今》:“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yōng)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餘人。”(表:標志;作記號。澭水:古水名,在今山東濮縣境。暴:突然。循:順著。涉:徒步過河。溺:淹。)②增多;增加。與“損”相對。《韓非子·定法》:“五年而秦不益一尺之地。”③富足;富裕。《呂氏春秋·貴當》:“其友皆孝悌純謹畏令,如此者,其傢必日益,身必日榮矣。”④利益;好處。《論語 · 衛靈公》:“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⑤資助;補助。《戰國策·秦策二》:“甘茂攻宜陽……三鼓之而卒不上,於是出私金以益公賞。”⑥副詞。表示程度加深並發展。1. 表示前後比較。相當於“更”、“更加”。《文子·上禮》:“故揚湯止沸,沸乃益甚。”2.表示漸進。相當於“漸”、“逐漸”。《漢書·蘇建傳附蘇武》:“武益愈,單於使使曉武。”(愈:痊愈。)⑦古州名。漢置。在今四川省境內。⑧通“嗌”。噎住。《呂氏春秋·審時》:“得時之稻……舂之易而食之香。如此者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