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茫茫塵土飛,培壅名利根。

    “茫茫塵土飛,培壅名利根。”詩句出處:《古意九首》;是唐朝詩人貫休的作品。

    一雨火雲盡,閉門心冥冥。蘭花與芙蓉,滿院同芳馨。
    佳人天一涯,好鳥何嚶嚶。我有雙白璧,不羨於虞卿。
    我有徑寸珠,別是天地精。玩之室生白,瀟灑身安輕。
    隻應天上人,見我雙眼明。

    陽烏爍萬物,草木懷春恩。茫茫塵土飛,培壅名利根。
    我本是蓑笠,幼知天子尊。學為毛氏詩,亦多直致言。
    不慕需臑類,附勢同崩奔。唯尋桃李蹊,去去長者門。
    美人如遊龍,被服金鴛鴦。手把古刀尺,在彼白玉堂。
    文章深掣曳,珂珮鳴丁當。好風吹桃花,片片落銀床。
    何妨學羽翰,遠逐朱鳥翔。

    乾坤有清氣,散入詩人脾。聖賢遺清風,不在惡木枝。
    千人萬人中,一人兩人知。憶在東溪日,花開葉落時。
    幾擬以黃金,鑄作鐘子期。

    莫輕白雲白,不與風雨會。莫見守羊兒,或是初平輩。
    人生非日月,光輝豈常在。一榮與一辱,古今常相對。
    君不見於公門,子孫好冠蓋。

    古交如真金,百煉色不回。今交如暴流,倏忽生塵埃。
    我願君子氣,散為青松栽。我恐荊棘花,隻為小人開。
    傷心復傷心,吟上高高臺。

    常思謝康樂,文章有神力。是何清風清,凜然似相識。
    一種為頑嚚,得作翻經石。一種為枯槁,得作登山屐。
    永嘉為郡後,山水添鮮碧。何當學羽翰,一去觀遺跡。
    常思李太白,仙筆驅造化。玄宗致之七寶床,
    虎殿龍樓無不可。一朝力士脫靴後,玉上青蠅生一個。
    紫皇殿前五色麟,忽然掣斷黃金鎖。五湖大浪如銀山,
    滿船載酒撾鼓過。賀老成異物,顛狂誰敢和。
    寧知江邊墳,不是猶醉臥。

    憶在山中時,丹桂花葳蕤。紅泉浸瑤草,白日生華滋。
    箬屋開地爐,翠墻掛藤衣。看經竹窗邊,白猿三兩枝。
    東峰有老人,眼碧頭骨奇。種薤煮白石,旨趣如嬰兒。
    月上來打門,月落方始歸。授我微妙訣,恬澹無所為。
    別來六七年,隻恐白日飛。

    【註釋】:

    茫茫:

    ①曠遠,遼闊。《樂府詩集·敕勒歌》:“天蒼蒼,野~~,風吹草低見牛羊。”②模糊不清。韓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視~~,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

    塵:

    ①灰塵;塵土。晁錯《論貴粟疏》:“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熱。”②污染。蘇軾《笏記》:“既塵美職,復玷名藩。”(藩:藩鎮。)③蹤跡;業績。《宋史·南唐李氏世傢》:“思追巢、許之餘塵。”④世俗。宗教稱俗世,隱者稱仕途皆曰塵。《紅樓夢》第一回:“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⑤比喻戰爭;禍亂。《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當先洪武爺掃蕩胡塵。”(洪武爺: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又“煙塵”連用,義同。高適《燕歌行》:“漢傢煙塵在東北。”⑥重量單位。一分的萬萬分之一。《清史稿·時憲志一》:“微、塵、秒、忽,雖屬無幾,而總計之,便集少成多。”

    土:

    (一)①泥土;土壤。《荀子·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尚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厥:其;它的。)②土地;田地。揚雄《羽獵賦》:“不奪百姓膏腴谷土桑柘之地。”(膏腴:肥沃。)③領土;國土。《左傳·昭公七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④地方;地區。《詩經·魏風·碩鼠》:“逝將去女,適彼樂土。”(逝:通“誓”。去:離開。女:通“汝”,你。適:往。)⑤鄉土;故鄉。《後漢書·班超傳》:“久在絕域,年老思土。”⑥本地的;地方性的。《尚書·旅獒》:“犬馬非其土性不畜。”⑦五行之一。《尚書·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⑧八音之一。指塤一類的樂器。《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⑨土地神。《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天子祭天,諸侯祭土。” (二)dù ①植物的根。《詩經·豳風·鴟鴞》:“徹彼桑土。”②古代河流名。《詩經·大雅·綿》:“民之初生,自土沮漆。”(沮:通“徂cú”,往。漆:古河名。)

    飛:

    ①鳥類和某些昆蟲鼓動翅膀在空中 飛行。屈原《天問》:“蒼鳥群飛。”杜甫《曲江二首》之二:“點水蜻蜓款款飛。”(款款:緩緩。)②物體憑借外力或機械作用在空中行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鳶(yuān)飛。”(木鳶:古代飛行器。鳶:鳥名。)③飛動;飄落。杜甫《閿鄉薑七少府設鱠戲贈長歌》:“無聲細下飛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蔥。”張志和《漁父》:“八月九月蘆花飛。”④高。何晏《景福殿賦》:“飛宇承霓。”⑤無根據的;無緣無故的;意外的。《後漢書·周榮傳》:“若卒遇飛禍,無得殯斂。”⑥形容極快。《三國志·吳書·呂蒙傳》:“而飛書召蒙。”

    培:

    ①[動]培土。《禮記·喪服四制》:“墳墓不~。”②[動]培育(人才)。方孝孺《送李生序》:“~之以道德而使之純。”③[動]憑借。《莊子·逍遙遊》:“故九萬裡,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風。”④[名]屋後墻。劉安《淮南子·齊俗訓》:“鑿~而遁之。”⑤(pou)[名][培��]小土丘。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為類。”

    培壅:

    培植,養護。梅堯臣《種藥》:“植雖乖地勢,~~得專輒。”

    壅:

    ①堵塞。王充《論衡·感虛》:“梁山崩,壅河三日不流。”②阻塞。《管子·立政九敗解》:“且奸人在上,則壅遏賢者而不進也。”③把土或肥料培在植物根上。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齋前種一株松,恒自手壅治之。”④積聚。《抱樸子·詰鮑》:“壅崇寶貨。”

    名:

    ①名字;名稱。《孟子·盡心下》:“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諱:避諱。)②取名;命名。《戰國策·魏策三》:“宋人有學者,三年反而名其母。”③名號;名分。《左傳·成公二年》:“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論語·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④名聲;聲譽。卓爾堪《明遺民詩序》:“死事者名垂青史,固無論已。”(死事:效忠國事而死。垂:留傳。固:本來。無論:不用說。)⑤著稱;聞名。《孟子·公孫醜下》:“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陸遊《書憤》:“《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出師》:指諸葛亮的《出師表》。伯仲間:可以相提並論。)⑥古代名傢的簡稱。名傢以正名辨義為主,戰國百傢之一。⑦說出;陳述。林嗣環《口技》:“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出一處也。”⑧占有。《論衡·骨相》:“不名一錢。”⑨大的;重要的。《莊子·天下》:“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無數。”⑩文字。《儀禮·聘禮》:“百名以上書於策。”

    利:

    ①鋒利;銳利。跟“鈍”相對。《荀子·勸學》:“金就礪則利。”(礪:磨刀石。)《韓非子·難一》:“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②言詞鋒利,會說話。王充《論衡》:“辯口利舌。”③順利;吉利。《史記·項羽本紀》:“時不利兮騅(zhuī)不逝。”(騅:馬名。逝:跑。)④利益;好處。《左傳·桓公六年》:“小國離,楚之利也。”柳宗元《捕蛇者說》:“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⑤有利。《孟子·梁惠王上》:“叟,不遠千裡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⑥利潤;利息。《史記·越王勾踐世傢》:“候時轉物,逐什一之利。”⑦物產;出產。晁錯《論貴粟疏》:“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


    上一篇:山童顽且小,用之复何益。

    下一篇:一生不蓄买田钱,华屋何心亦偶然。
  • 茫茫尘土飞,培壅名利根。

    “茫茫尘土飞,培壅名利根。”诗句出处:《古意九首》;是唐朝诗人贯休的作品。

    一雨火云尽,闭门心冥冥。兰花与芙蓉,满院同芳馨。
    佳人天一涯,好鸟何嘤嘤。我有双白璧,不羡于虞卿。
    我有径寸珠,别是天地精。玩之室生白,潇洒身安轻。
    只应天上人,见我双眼明。

    阳乌烁万物,草木怀春恩。茫茫尘土飞,培壅名利根。
    我本是蓑笠,幼知天子尊。学为毛氏诗,亦多直致言。
    不慕需臑类,附势同崩奔。唯寻桃李蹊,去去长者门。
    美人如游龙,被服金鸳鸯。手把古刀尺,在彼白玉堂。
    文章深掣曳,珂珮鸣丁当。好风吹桃花,片片落银床。
    何妨学羽翰,远逐朱鸟翔。

    乾坤有清气,散入诗人脾。圣贤遗清风,不在恶木枝。
    千人万人中,一人两人知。忆在东溪日,花开叶落时。
    几拟以黄金,铸作钟子期。

    莫轻白云白,不与风雨会。莫见守羊儿,或是初平辈。
    人生非日月,光辉岂常在。一荣与一辱,古今常相对。
    君不见于公门,子孙好冠盖。

    古交如真金,百炼色不回。今交如暴流,倏忽生尘埃。
    我愿君子气,散为青松栽。我恐荆棘花,只为小人开。
    伤心复伤心,吟上高高台。

    常思谢康乐,文章有神力。是何清风清,凛然似相识。
    一种为顽嚚,得作翻经石。一种为枯槁,得作登山屐。
    永嘉为郡后,山水添鲜碧。何当学羽翰,一去观遗迹。
    常思李太白,仙笔驱造化。玄宗致之七宝床,
    虎殿龙楼无不可。一朝力士脱靴后,玉上青蝇生一个。
    紫皇殿前五色麟,忽然掣断黄金锁。五湖大浪如银山,
    满船载酒挝鼓过。贺老成异物,颠狂谁敢和。
    宁知江边坟,不是犹醉卧。

    忆在山中时,丹桂花葳蕤。红泉浸瑶草,白日生华滋。
    箬屋开地炉,翠墙挂藤衣。看经竹窗边,白猿三两枝。
    东峰有老人,眼碧头骨奇。种薤煮白石,旨趣如婴儿。
    月上来打门,月落方始归。授我微妙诀,恬澹无所为。
    别来六七年,只恐白日飞。

    【注释】:

    茫茫:

    ①旷远,辽阔。《乐府诗集·敕勒歌》:“天苍苍,野~~,风吹草低见牛羊。”②模糊不清。韩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尘:

    ①灰尘;尘土。晁错《论贵粟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②污染。苏轼《笏记》:“既尘美职,复玷名藩。”(藩:藩镇。)③踪迹;业绩。《宋史·南唐李氏世家》:“思追巢、许之余尘。”④世俗。宗教称俗世,隐者称仕途皆曰尘。《红楼梦》第一回:“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⑤比喻战争;祸乱。《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当先洪武爷扫荡胡尘。”(洪武爷: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又“烟尘”连用,义同。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⑥重量单位。一分的万万分之一。《清史稿·时宪志一》:“微、尘、秒、忽,虽属无几,而总计之,便集少成多。”

    土:

    (一)①泥土;土壤。《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尚书·禹贡》:“(冀州)厥土惟白壤。”(厥:其;它的。)②土地;田地。扬雄《羽猎赋》:“不夺百姓膏腴谷土桑柘之地。”(膏腴:肥沃。)③领土;国土。《左传·昭公七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④地方;地区。《诗经·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逝:通“誓”。去:离开。女:通“汝”,你。适:往。)⑤乡土;故乡。《后汉书·班超传》:“久在绝域,年老思土。”⑥本地的;地方性的。《尚书·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⑦五行之一。《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⑧八音之一。指埙一类的乐器。《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⑨土地神。《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天子祭天,诸侯祭土。” (二)dù ①植物的根。《诗经·豳风·鸱鸮》:“彻彼桑土。”②古代河流名。《诗经·大雅·绵》:“民之初生,自土沮漆。”(沮:通“徂cú”,往。漆:古河名。)

    飞:

    ①鸟类和某些昆虫鼓动翅膀在空中 飞行。屈原《天问》:“苍鸟群飞。”杜甫《曲江二首》之二:“点水蜻蜓款款飞。”(款款:缓缓。)②物体凭借外力或机械作用在空中行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yuān)飞。”(木鸢:古代飞行器。鸢:鸟名。)③飞动;飘落。杜甫《阌乡姜七少府设鲙戏赠长歌》:“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张志和《渔父》:“八月九月芦花飞。”④高。何晏《景福殿赋》:“飞宇承霓。”⑤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意外的。《后汉书·周荣传》:“若卒遇飞祸,无得殡敛。”⑥形容极快。《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而飞书召蒙。”

    培:

    ①[动]培土。《礼记·丧服四制》:“坟墓不~。”②[动]培育(人才)。方孝孺《送李生序》:“~之以道德而使之纯。”③[动]凭借。《庄子·逍遥游》:“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风。”④[名]屋后墙。刘安《淮南子·齐俗训》:“凿~而遁之。”⑤(pou)[名][培��]小土丘。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然后知是山之特出,不与~~为类。”

    培壅:

    培植,养护。梅尧臣《种药》:“植虽乖地势,~~得专辄。”

    壅:

    ①堵塞。王充《论衡·感虚》:“梁山崩,壅河三日不流。”②阻塞。《管子·立政九败解》:“且奸人在上,则壅遏贤者而不进也。”③把土或肥料培在植物根上。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斋前种一株松,恒自手壅治之。”④积聚。《抱朴子·诘鲍》:“壅崇宝货。”

    名:

    ①名字;名称。《孟子·尽心下》:“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讳:避讳。)②取名;命名。《战国策·魏策三》:“宋人有学者,三年反而名其母。”③名号;名分。《左传·成公二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④名声;声誉。卓尔堪《明遗民诗序》:“死事者名垂青史,固无论已。”(死事:效忠国事而死。垂:留传。固:本来。无论:不用说。)⑤著称;闻名。《孟子·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指诸葛亮的《出师表》。伯仲间:可以相提并论。)⑥古代名家的简称。名家以正名辨义为主,战国百家之一。⑦说出;陈述。林嗣环《口技》:“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出一处也。”⑧占有。《论衡·骨相》:“不名一钱。”⑨大的;重要的。《庄子·天下》:“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⑩文字。《仪礼·聘礼》:“百名以上书于策。”

    利:

    ①锋利;锐利。跟“钝”相对。《荀子·劝学》:“金就砺则利。”(砺:磨刀石。)《韩非子·难一》:“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②言词锋利,会说话。王充《论衡》:“辩口利舌。”③顺利;吉利。《史记·项羽本纪》:“时不利兮骓(zhuī)不逝。”(骓:马名。逝:跑。)④利益;好处。《左传·桓公六年》:“小国离,楚之利也。”柳宗元《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⑤有利。《孟子·梁惠王上》:“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⑥利润;利息。《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⑦物产;出产。晁错《论贵粟疏》:“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


    上一篇:山童顽且小,用之复何益。

    下一篇:一生不蓄买田钱,华屋何心亦偶然。

  • 上一篇:山童顽且小,用之复何益。

    下一篇:一生不蓄买田钱,华屋何心亦偶然。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