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慚無英瓊瑤,何以酬知音。”詩句出處:《擬齊梁酬所知見贈二首》;是唐朝詩人貫休的作品。
靜隻焚香坐,詠懷悲歲闌。佳人忽有贈,滿手紅瑯玕。 不獨耀肌魄,將行為羽翰。酬如上青天,風雪空漫漫。 美如仙鼎金,清如纖手琴。孫登嘯一聲,縹緲不可尋。 但覺神洋洋,如入三昧林。釋手復在手,古意深復深。 慚無英瓊瑤,何以酬知音。
|
【註釋】:
慚:
羞愧。《史記· 酈生陸賈列傳》:“高帝不懌(yì)而有慚色。”無:
①沒有。跟“有”相對。陸遊《遊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②副詞。表示否定,相當於“不”。《商君書·農戰》:“民以此為教,則粟焉得無少,而兵焉得弱也?”③連詞。表示條件,相當於“無論”、“不論”。《詩經·魯頌·灃水》:“不小不大,從公於邁。”④通“毋”。不要。《古詩源·箜篌引》:“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當奈公何!”⑤非;不是。《管子·形勢》:“則國非其國,而民無其民也。”⑥語氣詞。用於疑問句末,表示疑問,相當於“否”。白居易《問劉十九》:“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英:
①花。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②美好。《三國志·魏書·程昱傳》:“劉備有英名。”③精華;文采;辭藻。韓愈《進學解》:“含英咀華。”④傑出的;超眾的。《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⑤傑出的人物。《史記·淮陰侯列傳》:“異姓並起,英俊烏集。”⑥通“瑛”。玉的光澤。張衡《四愁詩》之一:“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⑦古國名。在今安徽省六安市西南。⑧皮衣上的裝飾物。《詩經·鄭風·羔裘》:“羔裘晏兮,三英粲兮。”(晏:鮮艷華美。)瓊:
①美玉。《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②美好;精美,也用作美稱。張居正《水簾洞》:“誤疑瀛海翻瓊浪,莫擬銀河落碧流。”(瀛海:浩瀚的海洋。)③古代賭博用具,類似今天的骰子。瓊瑤:
①美玉或美石。《詩·衛風·木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②潔白似玉的東西。白居易《西樓喜雪命宴》:“四郊鋪縞素,萬室甃~~。”③對他人書信詩文及禮品的美稱。江淹《雜體詩·謝法曹贈別》:“煙景若離遠,末響寄~~。”瑤:
①美玉;像玉一樣的美石。《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②比喻珍貴美好,常用作美稱。劉炳《春夕直左掖懷周侍禦》:“憶我同袍人,何繇(yóu)共瑤席。”(直:同“值”。值班。左掖:諫官官署。繇:同“由”。)何:
(一)①疑問代詞。1. 什麼。《詩經·召南·何彼穠矣》:“何彼穠(nóng)矣?”(那長得很茂盛的是什麼?)2. 為什麼。《漢書·伍被傳》:“公獨以為無福,何?”3. 何處。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雲橫秦嶺傢何在?”②副詞。1.表示反問。相當於“怎麼”、“哪裡”。《史記·項羽本紀》:“大王來何操?”《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身,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邪:同“耶”。)2.表示感嘆。相當於“多麼”。曹操《觀滄海》:“水何澹澹。” (二)hè 扛;擔。《詩經·曹風·候人》:“何戈與祋(duì)。”(祋:兵器名。)泛指背負。《詩經·小雅· 無羊》:“何蓑(suō)何笠。”引申為承受。《詩經·商頌·長發》:“何天之休。”(休:福。)以上意義後來寫作“荷”。何以:
①用什麼;怎麼。《左傳·成公三年》:“子歸,~~報我。”也作“曷以”。《管子·輕重》:“桓公惕然太息曰:‘吾~~識此?’”②為什麼。《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秦晉,匹也,~~卑我?”以:
①任用;使用。《楚辭·九章·涉江》:“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②緣故;原因。《詩經·邶風·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③認為。《戰國策·齊策一》:“皆以美於徐公。”④介詞。1. 表示使用的對象。用;拿。《韓非子·難一》:“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陷:戳穿。)2.表示動作的涉及對象。與;同。《儀禮·鄉射禮》:“主人以賓三揖。”3. 表示動作的原因。因;因為。《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孫臏以此名顯天下。”4.表示動作的方式和依憑。憑借……身份;按照。《論語·學而》:“使民以時。”(使:役使。)5.表示動作的時間。在;於。《呂氏春秋·孟春》:“天子乃以元日祈谷於上帝。”(元日:吉日。)6. 表示動作的目的。曹操《步出夏門行》:“東臨碣石,以觀滄海。”⑤連詞。1.表示並列、相承等關系。相當於“而”。《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城高以厚,地廣以深。”《國語·晉語四》:“狐偃,其舅也,而惠以有謀。”(惠:通“慧”。聰明。)2. 表示目的。為瞭;以便。《戰國策·東周策》:“秦假道於周以伐韓。”(假道:借路。)⑥助詞。用在往、來、上、下、內、外、前、後、左、右、東、西、南、北等方位詞前,表示對方位、時間、數量的限制。《呂氏春秋 · 上農》:“凡民自七尺以上,屬諸三官。”(三官:指農工商三種職業。)⑦通“已”。1.已經。《三國志·魏志·杜襲傳》:“吾計以定。”2.停止。《孟子·梁惠王上》:“無以,則王乎?”酬:
①向客人敬酒。《世說新語·賞譽下》:“溫元甫、劉王喬、裴叔則俱至,酬酢終日。”陶潛《遊斜川》:“提壺接賓侶,引滿更獻酬。”(引滿:斟滿酒。)②報答。李白《走筆贈獨孤駙馬》:“壯心剖出酬知己。”③應答;交際往來。劉知幾《史通·惑經》:“其間切磋酬對。”④報酬;償付;償還。《北史· 陽休之傳》:“監臨之官出行,不得過百姓飲食,有者,即數(shǔ)錢酬之。”《新唐書·李朝隱傳》:“成安公主奪民園,不酬直。”⑤實現。李頻《春日思歸》詩:“壯志未酬三尺劍,故鄉空隔萬重山。”[酬酢]1. 主客互相敬酒。主敬客稱酬,客回敬稱酢。《淮南子·主術》:“觴酌俎豆酬酢之禮,所以效善也。”2. 應酬;交際往來。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下》:“溫元甫、劉王喬、裴叔則俱至,酬酢終日。”知:
①知道。《論語·為政》:“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王充《論衡·知實》:“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未之有也:沒有這樣的事。)②知覺;感覺。范縝《神滅論》:“手等有痛癢之知。”③見解;知識。《商君書·更法》:“有獨知之慮者。”(慮:思慮。)④知識。《列子· 湯問》:“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孰:誰。為:通“謂”,說。)⑤瞭解。《史記·管晏列傳》:“知我者鮑子也。”(鮑子:鮑叔牙。)⑥交好;相親。司馬遷《報任安書》:“絕賓客之知。”⑦知己;知心的人。鮑照《詠雙燕》:“悲歌辭舊愛,銜淚覓新知。”(銜淚:噙著淚。覓:找尋。)⑧主持。《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子產其將知政矣。”音:
①樂音。《韓非子·說林下》:“吾嘗好音,此人遺我鳴琴。”(嘗:曾經。遺:贈給。)②聲音。《莊子·胠篋》:“雞狗之音相聞。”③消息。《詩經·鄭風·子衿》:“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寧:難道。嗣:寄給。)④通“蔭”。樹蔭。《左傳·文公十七年》:“鹿死不擇音。”[八音]古代對樂器的統稱。指金、石、土、革、絲、木、匏(páo袍)、竹八類。如鐘、鈴屬金類;磬屬石類;塤(xūn勛)屬土類;鼓屬革類;琴、瑟屬絲類;柷(zhù祝)屬木類;笙、竽屬匏類;管、簫屬竹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