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方略通變化,外戶不扃從女嫁。”詩句出處:《險竿歌》;是唐朝詩人顧況的作品。
宛陵女兒擘飛手,長竿橫空上下走。已能輕險若平地, 豈肯身為一傢婦。宛陵將士天下雄,一下定卻長稍弓。 翻身掛影恣騰蹋,反綰頭髻盤旋風。盤旋風,撇飛鳥; 驚猿繞,樹枝褭。頭上打鼓不聞時,手蹉腳跌蜘蛛絲。 忽雷掣斷流星尾,矐睒劃破蚩尤旗。若不隨仙作仙女, 即應嫁賊生賊兒。中丞方略通變化,外戶不扃從女嫁。
|
【註釋】:
中:
(一)①中間。《墨子·經上》:“中,同長也。”(同長:同樣長的半徑。)柳宗元《天說》:“渾然而中處者,世謂之元氣。”②內;在一定的范圍內。《孟子·滕文公上》:“國中無偽。”《考工記·巨人》:“國中九經九緯。”③位置、等級在高下或兩端之間。《列子·力命》:“中塗遇東郭先生。”(塗:同“途”。)《漢書·食貨志下》:“金有三等,黃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④正;適中。《禮記·玉藻》:“頭頸必中。”《孟子·離婁下》:“湯執中。”(湯:殷商國君。)⑤宜於;合於。《史記·外戚世傢》:“武帝擇宮人不中用者,斥出歸之。” (二)zhòng ①符合;適合。《呂氏春秋·懷寵》:“必中理,然後說。”《荀子·賦篇》:“圓者中規,方者中矩。”②誣蔑;誣蔑別人使受損害。《漢書·何武傳》:“顯怒,欲以吏事中商。”(顯、商:人名。)③遭受;感受。《後漢書·馬援傳》:“援亦中病。”丞:
(一)①輔助。《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相國、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②秦漢以後各級行政長官的副職。如:守丞;縣丞。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傢》:“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③通“承”。秉承。《史記·酷吏列傳》:“於是丞上旨,請造白金及五銖錢。”(上:指皇帝。五銖錢:錢幣名。) (二)zhěng 拯救。後作“拯”。揚雄《羽獵賦》:“丞民乎農桑。”(乎:於。)方:
(一)①並列。《莊子·山木》:“方舟而濟於河。”也指竹木編成的筏子。《詩經·周南·漢廣》:“江之永矣,不可方思。”②方圓。表面積。《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孫權)割據江東,地方數千裡。”③正方;方形。與圓相對。《周禮·考工記·輿人》:“圜者中規,方者中矩。”④方向;方位。《墨子·公輸》:“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⑤方面。《楚辭·九辯》:“心怵惕而震蕩兮,何所憂之多方?”(怵惕:戒懼。)⑥正直。《新語·慎微》:“然後忠良方直之人,則得容於世而施於政。”⑦地區;區域。黃宗羲《柳敬亭傳》:“且五方土音,鄉俗好尚,習見習聞。”⑧指地。古人以為天圓地方,故稱地為方。《淮南子·本經》:“戴圓履方。”⑨方法;辦法。《荀子·大略》:“博學而無方。”⑩藥方;處方。《後漢書·華佗傳》:“精於方藥。”(11)道理。《荀子·君道》:“尚賢使能,則民知方。”(尚:尊崇。)(12)比擬;比方。《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贊》:“票(piāo)騎亦方此意,為將如此。”(票騎:指霍去病。)(13)副詞。1.正在。《漢書·高帝紀》:“沛公、項羽方攻陳留。”2. 剛剛。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廡下一生伏案臥,方成草。”3. 就要。《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十三年》:“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治:訓練。會獵:一同打獵,是交戰的婉辭。)(14)介詞。正當。《莊子·養生主》:“方此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 (二)páng [方羊]徘徊。《左傳·哀公十七年》:“如魚窺尾,衡流而方羊。”方略:
計策,謀略。《資治通鑒·漢建安十三年》:“以魯肅為贊軍校尉,助畫~~。”略:
①疆界。《左傳·昭公七年》:“封略之內,何非君土?”②巡視;巡行。《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楚子為舟師以略吳疆。”③謀略;智謀。④侵奪;掠奪。《史記·匈奴列傳》:“其夏,匈奴數萬騎入,殺代郡太守恭友,略千馀人。”又收羅;網羅。《漢書·霍光傳》:“使從官略女子。”⑤簡省;簡略。與“詳”相對。劉知幾《史通·敘事》:“加以一字太詳,減其一字太略。”⑥大概;概要。《孟子·萬章下》:“然而軻也嘗聞其略也。”⑦副詞。1.完全。《太平廣記·金部下·宜春郡民》:“至夜深,章生潛身入室內,略不聞聲息。”2. 稍微。《水經註·江水》:“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通:
①通向;通到。陳壽《隆中對》:“西通巴蜀。”《列子·湯問》:“指通豫南,達於漢陰。”②通行;通過。陶淵明《桃花源記》:“初極狹,才通人。”③貫通;沒有阻礙的。周敦頤《愛蓮說》:“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④順暢;暢通。范仲淹《嶽陽樓記》:“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⑤疏通。《史記·秦始皇本紀》:“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北史·宇文愷傳》:“今錄其疑難,為之通釋,皆出證據,以相發明。”(發明:闡明。)⑥流通;交換。薛福成《變法》:“環大地九萬裡之內,罔不通使互市。”(罔:無。)⑦交往;溝通。《左傳 · 桓公七年》:“衛孫桓子來盟,始通。”周密《齊東野語》卷十:“既貴,恥其傢微,陰有所遺,而絕不與通。”⑧四通八達的。《晉書·列女傳》:“恨不得梟(xiāo)汝首於通逵,以塞大恥。”(梟:斬首懸掛。逵:大路。)⑨知曉;通曉。《呂氏春秋·謹聽》:“通乎己之不足,則不與物爭矣。”嵇康《釋私論》:“是故言君子,則以無措為主,以通物為美。”⑩開通;開明。《漢書·孝成趙皇後傳》:“知陛下有賢聖通明之德,仁孝子愛之恩。”(11)傳達;通知。《周禮·天官·內豎》:“內豎掌內外之通令。”(12)全部;整個。曹植《與吳質書》:“時有所慮,至通夜不瞑。”(瞑:同“眠”。)(13)共同的;通常的。《孟子·滕文公上》:“天下之通義也。”司馬光《為龐相公再讓宰相表》:“臣聞量能授職者,人主之通術。”(14)(馬)糞。《後漢書·戴就傳》:“乃臥就覆船下,以馬通熏之。”(15)量詞。1. 用於文書,表示一份。《世說新語·文學》:“無不傳寫,各有一通。”2. 用於擊鼓。相當於“陣”、“遍”。《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傳吏疑其偽,乃椎鼓三通。”變:
①變化;改變。《史記·貨殖列傳》:“(范蠡)乃乘扁舟浮於江湖,變名易姓。”《易經·系辭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②使改變。③變成。《搜神記·五氣變化》:“春分之日,鷹變為鳩,秋分之日,鳩變為鷹,時之化也。”(化:變化。)④政治上或軍事上的突發事件。《史記·李斯列傳》:“陛下不圖,臣恐其為變也。”⑤災異。《宋史· 王安石傳》:“天變不足畏。”⑥指變文,唐代俗文學的一種文體。化:
①變化;改變。《呂氏春秋·察今》:“變法者因時而化。”引申為生長,化育。《周易·咸》:“天地感而萬物化生。”②教化;感化。用教育感化的方法改變人心風俗。《禮記·學記》:“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成俗:形成風俗。)傅玄《晉鼙舞歌·大晉篇》:“化感海外,海外來賓。”(賓:歸順。)③習俗;風氣。《晉書·劉波傳》:“傷化毀俗者,雖親雖貴,必疏而遠之。”《漢書·敘傳下》:“敗俗傷化。”④造化,即大自然。陳子昂《感遇三十八首》之六:“古之得仙道,信與元化並。”(信:誠然。元:同“玄”,玄妙。並:並存。)也指自然之道,即自然規律。《素問·五常政大論》:“化不可代,時不可違。”⑤死的委婉說法。《孟子·公孫醜下》:“且比化者無使土親膚。”又特指僧、道死亡。⑥化除。《韓非子·五蠹》:“鉆燧(suì)取火,以化腥臊。”(燧:古代取火的工具。)⑦融解。曾鞏:“有馮異,以化黃金幹太後。”外:
①疏遠。《周易·泰》:“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zhǎng),小人道消也。”(內:親近。長:增長。消:減少。)《韓非子·愛臣》:“此君人者所外也。”(君人者:國君。)②外邊;外部。與“內”相對。《孟子·告子下》:“入則無法傢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③外表。《法言·修身》:“其為外也肅括。”④其他的。《孟子·滕文公下》:“外人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⑤不正規的;非正式的。《論衡·案書》:“《國語》、《左氏》之外傳也。”⑥排除;除去。《淮南子·精神》:“外此,其餘無足利矣。”⑦稱父系之外的親屬。《爾雅·釋親》:“母之考為外王父。”戶:
①單扇的門。泛指門。《禮記·禮運》:“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外戶:房屋的大門。)《詩經·小雅·斯幹》:“築室百堵,西南其戶。”②住戶;人傢;一傢稱一戶。《韓非子·說林上》:“乃與之萬戶之邑”。③門第。李肇《唐國史補》卷上:“李稹,酒泉公義琰姪孫,門戶第一,而有清名。”④阻止;阻攔。《新唐書·李紳傳》:“河南多惡少,或危帽散衣,擊大毬,戶官道,車馬不敢前。”《禮記·月令》:“蟄蟲咸動,啟戶始出。”⑤酒量。古稱酒量大者為大戶或上戶,酒量小者為小戶或下戶。白居易《久不見韓侍郎戲題四韻》:“戶大嫌甜酒,才高笑小詩。”不:
(一)①不。《後漢書·班超傳》:“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詩經·魏風·伐檀》:“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懸)特兮。”(特:三歲的獸。)②非;不是。《荀子·君道》:“能中是者取之,是豈不必得之之道也哉?”③無;沒有。《左傳·襄公二十三年》:“不德而有功。”④未。《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⑤句中助詞。無實義。《逸周書·皇門》:“我不則寅哉寅哉!”[不祿]士死的諱稱。《禮記·曲禮下》:“天子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 (二)fū花萼。後作“柎”。《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wěi)。”(常棣:即棠梨樹。 鄂:同“萼”。 :有光采。)扃:
①從外邊關門的門閂。《禮記·曲禮上》:“入戶奉扃。”《莊子·胠篋》:“則必攝緘縢,固扃鐍(jué)。”成玄英疏:“扃,關鈕也。”(攝:勒緊。緘縢:皆繩索。鐍:鎖鑰。)②關閉。歸有光《項脊軒志》:“餘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牖yǒu:門窗。)③門戶。杜牧《憶歸》:“新城非故裡,終日想柴扃。”白居易《長恨歌》:“金闕西廂扣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④古代兵車上用以固定兵器或插旗子的橫木。張衡《西京賦》:“旗不脫扃。”從:
(一)[從容]1.逍遙自在。歐陽修《浪淘沙》:“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2.鎮靜安詳。黃溍《日損齋筆記·文獻黃公神道碑》:“俯仰從容,不大聲色。” (二)cóng ①相隨;跟隨。《論語·微子》:“子路從而後。”《史記·李斯列傳》:“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②追逐;追趕。《孫子兵法· 軍爭》:“佯北勿從。”③聽從;依從。《左傳· 莊公十年》:“小惠未遍,民弗從也。”《荀子·天論》:“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④聽任;任憑。杜甫《屏跡》:“失學從兒懶,長貧任婦愁。”⑤做;參與。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及使之從政,則茫然不知其方……”⑥指跟隨的人。《後漢書·單超傳》:“其仆從皆乘牛車……”⑦副的。與“正”相對。古代官吏的品級有正、從之分。《唐六典》:“司封郎中員外郎掌邦之封爵,凡有九等。一曰王,正一品,食邑一萬戶;二曰郡王,從一品,食邑五千戶。”⑧次要的;附屬的。《老殘遊記》第四回:“居然也拿住瞭兩個為從的強盜夥計。”⑨舊指堂房,即同宗而非嫡親的親屬。《三國志· 蜀書·許靖傳》:“(靖)少(shào)與從弟劭俱知名。”⑩介詞。自;由。1.表示起點。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自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 表示對象,相當於“向”。宋濂《送東陽馬生序》:“嘗趨百裡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三) sǒng [從容(yǒng)]同“慫恿”。鼓動。《史記·淮南衡山列傳》:“日夜從容(衡山)王密謀反事。”(反:反叛。)(四) zòng ①古代南北方向稱“從”,東西方向稱“衡(橫)”。《詩經·齊風·南山》:“衡從其畝。”(畝:田壟。)②特指“合縱”。戰國時南北六國土地相連,聯合反對西面的秦國,稱“合從”,省稱“從”。李斯《諫逐客書》:“遂散六國之從。”③放縱。晁錯《賢良文學對策》:“其行罰也,非以忿怒妄誅而從暴心也。”從女:
侄女。《晉書·束晳傳》:“璆(束璆)娶石鑒~~。”女:
(一)①女性。賈誼《論積貯疏》:“一女不織,或受之寒。”②少女。《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③女兒。白居易《長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男:兒子。)④小。《詩經·豳風·七月》:“猗(yī)彼女桑。”(猗:采摘。)劉禹錫《石頭城》:“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⑤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又特指織女星。唐彥謙《夜泊東溪有懷》:“酒醒推篷坐,淒涼望女牛。”(牛:牽牛星。)(二)rǔ 代詞。表示第二人稱,相當於“你”或“你們”。後作“汝”。《荀子·議兵》:“今女不求之於本,而索之於末,此世之所以亂也。” (三)nǜ 將女兒嫁人。《左傳·桓公十一年》:“宋雍氏女於鄭莊公。”嫁:
①女子結婚。古樂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十七遣汝嫁。”泛指離傢出外。《孟子·滕文公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白居易《琵琶行》:“老大嫁作商人婦。”②將不好的事情轉移到他人。《史記·趙世傢》:“欲嫁其禍於趙也。”《戰國策·魏策一》:“夫虧楚而益魏,攻楚而適秦,內嫁禍安國,此善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