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月皎露華窗影細,風送菊香黏繡袂。

    “月皎露華窗影細,風送菊香黏繡袂。”詩句出處:《木蘭花》;是唐朝詩人顧夐的作品。

    月照玉樓春漏促,颯颯風搖庭砌竹。夢驚鴛被覺來時,
    何處管弦聲斷續。
    惆悵少年遊冶去,枕上兩蛾攢細綠。曉鶯簾外語花枝,
    背帳猶殘紅蠟燭。
    柳映玉樓春日晚,雨細風輕煙草軟。畫堂鸚鵡語雕籠,
    金粉小屏猶半掩。
    香滅繡幃人寂寂,倚檻無言愁思遠。恨郎何處縱疏狂,
    長使含啼眉不展。
    月皎露華窗影細,風送菊香黏繡袂。博山爐冷水沉微,
    惆悵金閨終日閉。
    懶展羅衾垂玉箸,羞對菱花篸寶髻。良宵好事枉教休,
    無計那他狂耍婿。
    拂水雙飛來去燕,曲檻小屏山六扇。春愁凝思結眉心,
    綠綺懶調紅錦薦。
    話別情多聲欲戰,玉箸痕留紅粉面。鎮長獨立到黃昏,
    卻怕良宵頻夢見。

    【註釋】:

    月:

    (一)①月球;月亮。《詩經·陳風·月出》:“月出皎兮。”②月光;月色。陶潛《歸田園居》之三:“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③月份。一年的十二分之一。從朔至晦為一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名。)④形狀或顏色像月亮的。李賀《昌谷》:“泉樽陶宰酒,月眉謝郎妓。”⑤指婦人的月經。王建《宮詞》:“密奏君王知入月,喚人相伴洗裙裾。”⑥指婦女懷胎的月份。《詩經·大雅·生民》:“誕彌厥月,先生如達。”(誕:助詞。彌:滿。厥:其。先生:初生。達:通“羍”,小羊。)[月氏(zhī)]我國古代西域國名。 (二)ròu 同“肉”。古樂府《孤兒行》:“拔斷蒺藜腸月中,愴欲悲。”(腸:指小腿肚子。)

    皎:

    ①潔白明亮。《詩經·陳風·月出》:“月出皎兮。”②潔白;明亮。《穆天子傳》卷五:“有皎者鴼。”(鴼:同“鷺”。)曹植《洛神賦》:“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③清楚的;明白的。王逸《離騷經序》:“其詞溫而雅,其義皎而朗。”[皎皎]潔白;明亮。《詩經·小雅·白駒》:“皎皎白駒。”《古詩十九首》之十:“皎皎河漢女。”

    露:

    ①露水。《詩經·召南·行露》:“畏行多露。”白居易《暮江吟》:“露似真珠月似弓。”引申為潤澤。《漢書·晁錯傳》:“覆露萬民。”②露天;在屋外。《史記·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太倉:京都谷倉。陳:指陳舊的谷物。因:積壓。)文天祥《指南錄後序》:“草行露宿,日與北騎相出沒於長淮間。”③顯露;泄露。《論衡·對作》:“文露而旨直。”《後漢書·蔡邕傳》:“事遂漏露。”④敗壞。《荀子·富國》:“入其境,其田疇穢,都邑露。”⑤羸弱;疲憊。《左傳·昭公元年》:“於是乎節宣其氣,勿使有所壅閉湫底以露其體。”(湫底:閉塞不通。)《戰國策·秦策三》:“諸侯見齊之罷露,君臣之不親,舉兵而伐之。”⑥通“輅”。車子。《史記·楚世傢》:“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蓽露藍蔞,以處草莽。”(辟:避。藍蔞:衣服破舊。)

    華:

    (一)①草木所開的花。後作“花”。《詩經·召南·何彼穠矣》:“華如桃李。”《詩經·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又指開花。《禮記·月令》:“桃始華。”②從中間剖開。《禮記·曲禮上》:“為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為國君者華之,巾以绤。”(二)huá ①光彩;光輝。謝莊《月賦》:“增華臺室,揚采軒宮。”(臺室、軒宮:皆星座名。)又輝映。何遜《秋夕仰贈從兄寘南》:“高樹北風響,空庭秋月華。”②出現在太陽或月亮周圍的彩色光環,古人以為吉兆。李程《日五色賦》:“祥開日華。”(祥:吉祥。)③華麗;華美。曹植《洛神賦》:“華容婀娜,令我忘餐。”又指人物美麗有風采。陸機《贈紀士》:“華顏婉如玉。”④精華。王勃《滕王閣序》:“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⑤才學。韓愈《送鄭十校理得洛字》:“才子富文華。”又指文采。杜甫《贈比部蕭郎中十兄》:“詞華傾後輩。”(傾:使欽佩。)⑥聲譽;名聲。張九齡《和許給事中直夜簡諸公》:“聲華大國寶。”⑦繁盛。劉得仁《樂遊原春望》:“始覺繁華地,應無不醉人。”⑧顯貴。王績《策杖尋隱士》:“歲歲長如此,方知輕世華。”⑨浮華。《後漢書·周舉傳》:“但務其華,不求其實。”⑩歲月;時光。沈佺期《春閨》:“歲華空自擲。”又年輕;年少。李商隱《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11)(頭發)花白。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12)中國古稱華夏,省稱“華”。亦專指漢族。《左傳·定公十年》:“夷不亂華。”(夷:古稱少數民族名。)(13)通“嘩”。喧嘩。《晏子春秋·內篇問上二十》:“不掩君過,諫乎前,不華乎外。”(乎:於。) (三)huà 通“樺”。司馬相如《上林賦》:“華楓枰櫨。”

    細:

    ①小。1. 與“大”相對。《呂氏春秋·達鬱》:“得其細,失其大,不知類耳。”2.與“粗”相對。《墨子·兼愛中》:“昔者楚靈王好細要。”②詳細;仔細;周密。杜甫《春日憶李白》:“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③年齡小。袁文《甕牖閑評》卷一:“世有娘惜細兒之語。”[細人]小人。《資治通鑒·漢紀一·高帝元年》:“而聽細人之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

    風:

    (一)①空氣流通的現象。《詩經·邶風·北風》:“北風其涼。”②吹風;讓風吹。《孟子·公孫醜下》:“有寒疾,不可以風。”③比喻快速如風。《資治通鑒·晉成帝咸和五年》:“俟足下軍到,風發相赴。”④氣勢;勢頭。《晉書·劉毅傳》:“好臧否人物,王公貴人望風憚之。”⑤教化;教育。《周書·齊煬王憲傳》:“宣風導禮。”⑥風氣;風俗。柳宗元《捕蛇者說》:“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陸遊《遊山西村》:“衣冠簡樸古風存。”⑦景象;景色。楊萬裡《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二首》之一:“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⑧風度;風格。杜甫《詠懷古跡五首》:“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⑨歌謠;民歌。《左傳·襄公十八年》:“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驟:屢次。)⑩走失;散失。《尚書·費誓》:“馬牛其風。”(11)病名。《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註引《典略》:“太祖先苦頭風,是日疾發臥。”(12)諷誦。嚴羽《滄浪詩話·詩辯》:“先須讀《楚辭》,朝夕諷詠,以為之本。” (二)fěng 通“諷(fěng)”。用含蓄的話暗示或勸誡。《漢書·趙廣漢傳》:“廣漢聞之,先風告(杜)建不改,於是收案致法。”(收案:收審。)[風騷]《詩經》的《國風》和《楚辭》的《離騷》的合稱。《宋書·謝靈運傳論》:“莫不同祖風騷。”(祖:效法。)也泛指詩文。高適《同崔員外綦毋拾遺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晚晴催翰墨,秋興引風騷。”(翰:筆。)

    送:

    ①送;送行。《荀子·禮論》:“賓出,主人拜送。”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輪臺東門送君去。”(輪臺:地名。)②目送。《左傳·桓公元年》:“目逆而送之。”(逆:迎。)③運送;傳送。《墨子·雜守》:“外宅粟米畜產財物諸可以佐城者,送入城中。”王安石《元日》:“春風送暖入屠蘇。”(屠蘇:酒名。)④贈送。《儀禮·聘禮》:“賓再拜稽首送幣。”

    香:

    ①氣味芳美。與“臭”相對。辛棄疾《西江月》:“稻花香裡說豐年。”②香美;香甜。曹松《鐘陵寒食日郊外閑遊》:“杏子粥香如冷餳(xíng)。”(餳:糖稀。)③香料。李清照《風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被翻紅浪。”④特指用香料制成的細條。《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早有仆婦送上兩束香來。張老上瞭香,磕瞭頭。”⑤對人和事物的美稱。李嘉祐《廣陵送林宰》:“清政過前哲,香名達至尊。”(前哲:前賢。至尊:天子。)⑥指與女性有關的事物。也代指少女。李清照《永遇樂》:“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繡:

    ①刺繡。李白《贈裴司馬》詩:“繡成歌舞衣。”②刺繡品。李白《贈宣城越太守悅》詩:“脫繡歸田園。”③華麗的;精美的。杜甫《清明》詩:“繡羽銜花他自得。”

    袂:

    衣袖。《戰國策·齊策一》:“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左傳·哀公十六年》:“於西以袂掩面而死。”


    上一篇:曾是力井税,曷为无斗储。

    下一篇:迹与松乔合,心缘启沃留。
  • 月皎露华窗影细,风送菊香黏绣袂。

    “月皎露华窗影细,风送菊香黏绣袂。”诗句出处:《木兰花》;是唐朝诗人顾夐的作品。

    月照玉楼春漏促,飒飒风摇庭砌竹。梦惊鸳被觉来时,
    何处管弦声断续。
    惆怅少年游冶去,枕上两蛾攒细绿。晓莺帘外语花枝,
    背帐犹残红蜡烛。
    柳映玉楼春日晚,雨细风轻烟草软。画堂鹦鹉语雕笼,
    金粉小屏犹半掩。
    香灭绣帏人寂寂,倚槛无言愁思远。恨郎何处纵疏狂,
    长使含啼眉不展。
    月皎露华窗影细,风送菊香黏绣袂。博山炉冷水沉微,
    惆怅金闺终日闭。
    懒展罗衾垂玉箸,羞对菱花篸宝髻。良宵好事枉教休,
    无计那他狂耍婿。
    拂水双飞来去燕,曲槛小屏山六扇。春愁凝思结眉心,
    绿绮懒调红锦荐。
    话别情多声欲战,玉箸痕留红粉面。镇长独立到黄昏,
    却怕良宵频梦见。

    【注释】:

    月:

    (一)①月球;月亮。《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②月光;月色。陶潜《归田园居》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③月份。一年的十二分之一。从朔至晦为一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名。)④形状或颜色像月亮的。李贺《昌谷》:“泉樽陶宰酒,月眉谢郎妓。”⑤指妇人的月经。王建《宫词》:“密奏君王知入月,唤人相伴洗裙裾。”⑥指妇女怀胎的月份。《诗经·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诞:助词。弥:满。厥:其。先生:初生。达:通“羍”,小羊。)[月氏(zhī)]我国古代西域国名。 (二)ròu 同“肉”。古乐府《孤儿行》:“拔断蒺藜肠月中,怆欲悲。”(肠:指小腿肚子。)

    皎:

    ①洁白明亮。《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②洁白;明亮。《穆天子传》卷五:“有皎者鴼。”(鴼:同“鹭”。)曹植《洛神赋》:“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③清楚的;明白的。王逸《离骚经序》:“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皎皎]洁白;明亮。《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古诗十九首》之十:“皎皎河汉女。”

    露:

    ①露水。《诗经·召南·行露》:“畏行多露。”白居易《暮江吟》:“露似真珠月似弓。”引申为润泽。《汉书·晁错传》:“覆露万民。”②露天;在屋外。《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太仓:京都谷仓。陈:指陈旧的谷物。因:积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③显露;泄露。《论衡·对作》:“文露而旨直。”《后汉书·蔡邕传》:“事遂漏露。”④败坏。《荀子·富国》:“入其境,其田畴秽,都邑露。”⑤羸弱;疲惫。《左传·昭公元年》:“于是乎节宣其气,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湫底:闭塞不通。)《战国策·秦策三》:“诸侯见齐之罢露,君臣之不亲,举兵而伐之。”⑥通“辂”。车子。《史记·楚世家》:“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荜露蓝蒌,以处草莽。”(辟:避。蓝蒌:衣服破旧。)

    华:

    (一)①草木所开的花。后作“花”。《诗经·召南·何彼秾矣》:“华如桃李。”《诗经·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又指开花。《礼记·月令》:“桃始华。”②从中间剖开。《礼记·曲礼上》:“为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为国君者华之,巾以绤。”(二)huá ①光彩;光辉。谢庄《月赋》:“增华台室,扬采轩宫。”(台室、轩宫:皆星座名。)又辉映。何逊《秋夕仰赠从兄寘南》:“高树北风响,空庭秋月华。”②出现在太阳或月亮周围的彩色光环,古人以为吉兆。李程《日五色赋》:“祥开日华。”(祥:吉祥。)③华丽;华美。曹植《洛神赋》:“华容婀娜,令我忘餐。”又指人物美丽有风采。陆机《赠纪士》:“华颜婉如玉。”④精华。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⑤才学。韩愈《送郑十校理得洛字》:“才子富文华。”又指文采。杜甫《赠比部萧郎中十兄》:“词华倾后辈。”(倾:使钦佩。)⑥声誉;名声。张九龄《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声华大国宝。”⑦繁盛。刘得仁《乐游原春望》:“始觉繁华地,应无不醉人。”⑧显贵。王绩《策杖寻隐士》:“岁岁长如此,方知轻世华。”⑨浮华。《后汉书·周举传》:“但务其华,不求其实。”⑩岁月;时光。沈佺期《春闺》:“岁华空自掷。”又年轻;年少。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11)(头发)花白。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12)中国古称华夏,省称“华”。亦专指汉族。《左传·定公十年》:“夷不乱华。”(夷:古称少数民族名。)(13)通“哗”。喧哗。《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二十》:“不掩君过,谏乎前,不华乎外。”(乎:于。) (三)huà 通“桦”。司马相如《上林赋》:“华枫枰栌。”

    细:

    ①小。1. 与“大”相对。《吕氏春秋·达郁》:“得其细,失其大,不知类耳。”2.与“粗”相对。《墨子·兼爱中》:“昔者楚灵王好细要。”②详细;仔细;周密。杜甫《春日忆李白》:“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③年龄小。袁文《甕牖闲评》卷一:“世有娘惜细儿之语。”[细人]小人。《资治通鉴·汉纪一·高帝元年》:“而听细人之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风:

    (一)①空气流通的现象。《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②吹风;让风吹。《孟子·公孙丑下》:“有寒疾,不可以风。”③比喻快速如风。《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五年》:“俟足下军到,风发相赴。”④气势;势头。《晋书·刘毅传》:“好臧否人物,王公贵人望风惮之。”⑤教化;教育。《周书·齐炀王宪传》:“宣风导礼。”⑥风气;风俗。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陆游《游山西村》:“衣冠简朴古风存。”⑦景象;景色。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之一:“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⑧风度;风格。杜甫《咏怀古迹五首》:“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⑨歌谣;民歌。《左传·襄公十八年》:“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骤:屡次。)⑩走失;散失。《尚书·费誓》:“马牛其风。”(11)病名。《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注引《典略》:“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12)讽诵。严羽《沧浪诗话·诗辩》:“先须读《楚辞》,朝夕讽詠,以为之本。” (二)fěng 通“諷(fěng)”。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诫。《汉书·赵广汉传》:“广汉闻之,先风告(杜)建不改,于是收案致法。”(收案:收审。)[风骚]《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的合称。《宋书·谢灵运传论》:“莫不同祖风骚。”(祖:效法。)也泛指诗文。高适《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翰:笔。)

    送:

    ①送;送行。《荀子·礼论》:“宾出,主人拜送。”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轮台:地名。)②目送。《左传·桓公元年》:“目逆而送之。”(逆:迎。)③运送;传送。《墨子·杂守》:“外宅粟米畜产财物诸可以佐城者,送入城中。”王安石《元日》:“春风送暖入屠苏。”(屠苏:酒名。)④赠送。《仪礼·聘礼》:“宾再拜稽首送币。”

    香:

    ①气味芳美。与“臭”相对。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②香美;香甜。曹松《钟陵寒食日郊外闲游》:“杏子粥香如冷饧(xíng)。”(饧:糖稀。)③香料。李清照《风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④特指用香料制成的细条。《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早有仆妇送上两束香来。张老上了香,磕了头。”⑤对人和事物的美称。李嘉祐《广陵送林宰》:“清政过前哲,香名达至尊。”(前哲:前贤。至尊:天子。)⑥指与女性有关的事物。也代指少女。李清照《永遇乐》:“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绣:

    ①刺绣。李白《赠裴司马》诗:“绣成歌舞衣。”②刺绣品。李白《赠宣城越太守悦》诗:“脱绣归田园。”③华丽的;精美的。杜甫《清明》诗:“绣羽衔花他自得。”

    袂:

    衣袖。《战国策·齐策一》:“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左传·哀公十六年》:“于西以袂掩面而死。”


    上一篇:曾是力井税,曷为无斗储。

    下一篇:迹与松乔合,心缘启沃留。

  • 上一篇:曾是力井税,曷为无斗储。

    下一篇:迹与松乔合,心缘启沃留。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