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皤皤邑中老,自誇邑中理。

    “皤皤邑中老,自誇邑中理。”詩句出處:《宓公琴臺詩三首》;是唐朝詩人高適的作品。

    宓子昔為政,鳴琴登此臺。琴和人亦閑,千載稱其才。
    臨眺忽淒愴,人琴安在哉。悠悠此天壤,唯有頌聲來。
    邦伯感遺事,慨然建琴堂。乃知靜者心,千載猶相望。
    入室想其人,出門何茫茫。唯見白雲合,東臨鄒魯鄉。
    皤皤邑中老,自誇邑中理。何必升君堂,然後知君美。
    開門無犬吠,早臥常晏起。昔人不忍欺,今我還復爾。

    【註釋】:

    皤:

    ①白色。《周易 ·賁》:“賁(bì)如皤如。”(賁:光彩貌。)②肚子大。《左傳·宣公二年》:“睅(hàn)其目,皤其腹。”(睅:眼鼓出。)[皤皤]1.頭發白。漢·班固《東都賦》:“皤皤國老,乃父乃兄。”2.豐盛貌。左思《魏都賦》:“行庖皤皤。”

    邑:

    ①國。《左傳·桓公十一年》:“鄖人軍其郊,必不誡,且日虞四邑之至也。”(誡:警戒。虞:料度。四邑:指與鄖相約攻楚的隨、絞、州、蓼四國。)②國都。《左傳·隱公十一年》:“吾先君新邑於此。”(邑:這裡用作動詞。建立國都。)③人聚居的地方。《荀子·大略》:“(禹)過十室之邑必下。”④城鎮。蘇洵《六國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⑤縣的別稱。柳宗元《封建論》:“裂都會而為之郡邑。”⑥通“悒”。愁悶不安。《荀子·解蔽》:“不慕往,不閔來,無憐邑之心。”(閔:憐憫。憐:吝惜。)[邑邑]1.愁悶不安的樣子。《史記·商君列傳》:“安能邑邑待數十百年以成帝王乎?”2.微弱的樣子。劉向《九嘆·遠遊》:“風邑邑而蔽之。”(蔽:遮蔽。)

    中:

    (一)①中間。《墨子·經上》:“中,同長也。”(同長:同樣長的半徑。)柳宗元《天說》:“渾然而中處者,世謂之元氣。”②內;在一定的范圍內。《孟子·滕文公上》:“國中無偽。”《考工記·巨人》:“國中九經九緯。”③位置、等級在高下或兩端之間。《列子·力命》:“中塗遇東郭先生。”(塗:同“途”。)《漢書·食貨志下》:“金有三等,黃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④正;適中。《禮記·玉藻》:“頭頸必中。”《孟子·離婁下》:“湯執中。”(湯:殷商國君。)⑤宜於;合於。《史記·外戚世傢》:“武帝擇宮人不中用者,斥出歸之。” (二)zhòng ①符合;適合。《呂氏春秋·懷寵》:“必中理,然後說。”《荀子·賦篇》:“圓者中規,方者中矩。”②誣蔑;誣蔑別人使受損害。《漢書·何武傳》:“顯怒,欲以吏事中商。”(顯、商:人名。)③遭受;感受。《後漢書·馬援傳》:“援亦中病。”

    老:

    ①年歲大。《詩經·邶風·擊鼓》:“與子偕老。”(偕:一同。)《老子》第十八章:“民至老死不相往來。”②衰老。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廉頗老矣,尚能飯否?”③老年人。《戰國策·齊策》:“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特用於對資深長者的敬稱。《詩經·小雅·十月之交》:“不憖遺一老。”(憖yìn:願)④老死;終老。死的諱稱。張溥《五人墓碑記》:“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於戶牖之下。”⑤敬老,養老。《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⑥熟練,有經驗。歐陽修《為君難論》:“其父奢,趙之名將,老用於兵者也。”⑦對公卿大夫的總稱。《左傳·昭公十三年》:“天子之老,請帥王賦。”也指大夫的傢臣《論語·憲問》:“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孟公綽:魯大夫。趙魏:都是晉國的世卿。)⑧告老;年老退休。《左傳·襄公三年》:“祁奚請老。”(祁奚:晉大夫。)⑨年久的;歷時久遠的。原來的(與“新”相對)。方苞《獄中雜記》:“而獄中為老監者四,監五室。”⑩陳舊的。歸有光《項脊軒志》:“百年老屋,塵泥滲漉。”(11)前綴。用於稱人、排列次序和某些動植物名。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

    自:

    ①自己。《詩經·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言:通“焉”。配命:合乎天命。)《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②親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每假借於藏書之傢,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史記·蕭相國世傢》:“高祖自將。”③自然。《史記·李將軍列傳》:“諺曰:‘桃李無言,下自成蹊。’”(蹊:小徑;小路。)④介詞。1.從。《孟子·滕文公上》:“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自楚之滕。”(神農:傳說為古代造耒耜、興農業的帝王。許行:當時的農學傢。)《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2. 由於。《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漢書·灌夫傳》:“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無所恨。”⑤連詞。表示假設。可譯為假如。《左傳·成公十六年》:“唯聖人能內外無患,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⑥連詞。表示假設的讓步。可譯為即使。《漢書·高祖紀下》:“高祖不修文學,而性明達,好謀能聽,自監門戍卒,見之如舊。”又《杜周傳》:“自京師不曉,況於遠方?”

    誇:

    ①奢侈。《荀子·仲尼》:“貴而不為誇,信而不處謙。”(謙:通“嫌”,疑惑。)《新唐書·薛收傳》:“殫人力以事誇侈。”②通“誇2”。誇口;炫耀。《史記·韓長孺列傳》:“即欲以侘(chà)鄙縣,驅馳國中,以誇諸侯,令天下盡知太後、帝愛之也。”(侘:誇大。)③通“姱”。美好。傅毅《舞賦》:“誇容乃理。”引申為柔弱;溫柔。《淮南子·脩務》:“曼頰皓齒,形誇骨佳。”④通“跨(kuà)”。兼跨。《漢書·諸侯王表》:“而藩國大者,誇州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

    邑:

    ①國。《左傳·桓公十一年》:“鄖人軍其郊,必不誡,且日虞四邑之至也。”(誡:警戒。虞:料度。四邑:指與鄖相約攻楚的隨、絞、州、蓼四國。)②國都。《左傳·隱公十一年》:“吾先君新邑於此。”(邑:這裡用作動詞。建立國都。)③人聚居的地方。《荀子·大略》:“(禹)過十室之邑必下。”④城鎮。蘇洵《六國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⑤縣的別稱。柳宗元《封建論》:“裂都會而為之郡邑。”⑥通“悒”。愁悶不安。《荀子·解蔽》:“不慕往,不閔來,無憐邑之心。”(閔:憐憫。憐:吝惜。)[邑邑]1.愁悶不安的樣子。《史記·商君列傳》:“安能邑邑待數十百年以成帝王乎?”2.微弱的樣子。劉向《九嘆·遠遊》:“風邑邑而蔽之。”(蔽:遮蔽。)

    中:

    (一)①中間。《墨子·經上》:“中,同長也。”(同長:同樣長的半徑。)柳宗元《天說》:“渾然而中處者,世謂之元氣。”②內;在一定的范圍內。《孟子·滕文公上》:“國中無偽。”《考工記·巨人》:“國中九經九緯。”③位置、等級在高下或兩端之間。《列子·力命》:“中塗遇東郭先生。”(塗:同“途”。)《漢書·食貨志下》:“金有三等,黃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④正;適中。《禮記·玉藻》:“頭頸必中。”《孟子·離婁下》:“湯執中。”(湯:殷商國君。)⑤宜於;合於。《史記·外戚世傢》:“武帝擇宮人不中用者,斥出歸之。” (二)zhòng ①符合;適合。《呂氏春秋·懷寵》:“必中理,然後說。”《荀子·賦篇》:“圓者中規,方者中矩。”②誣蔑;誣蔑別人使受損害。《漢書·何武傳》:“顯怒,欲以吏事中商。”(顯、商:人名。)③遭受;感受。《後漢書·馬援傳》:“援亦中病。”

    理:

    ①雕琢;加工玉石。《韓非子·和氏》:“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②治理;整治。《漢書·食貨志》:“理民之道,地著為本。”③整理;修整。古樂府《木蘭詩》:“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歸子慕《壬寅正月西村築室成》:“農人理耰(yōu)鋤,念此歲供早。”(耰:弄碎土塊平整土地的農具。)④練習;溫習。王維《洛陽女兒行》:“戲罷曾無理曲時,妝成隻是薰香坐。”⑤紋理;條理。劉禹錫《砥石賦》:“圭形石質,蒼色膩理。”⑥規律;道理。《荀子· 解蔽》:“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莊子·養生主》:“依乎天理。”⑦古代的法官。《禮記·月令》:“命理瞻傷,察創,視折。”《左傳·昭公十四年》:“叔魚攝理。”⑧申辯,辯白。《抱樸子·譏惑》:“雖見恥笑,餘亦不理也。”⑨順。賈誼《新書·胎教》:“正其本而萬物理。”⑩使者。《左傳·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無月不至。”


    上一篇:华省征群乂,霜台举二贤。

    下一篇:东邻少年安所如,席门穷巷出无车。
  • 皤皤邑中老,自夸邑中理。

    “皤皤邑中老,自夸邑中理。”诗句出处:《宓公琴台诗三首》;是唐朝诗人高适的作品。

    宓子昔为政,鸣琴登此台。琴和人亦闲,千载称其才。
    临眺忽凄怆,人琴安在哉。悠悠此天壤,唯有颂声来。
    邦伯感遗事,慨然建琴堂。乃知静者心,千载犹相望。
    入室想其人,出门何茫茫。唯见白云合,东临邹鲁乡。
    皤皤邑中老,自夸邑中理。何必升君堂,然后知君美。
    开门无犬吠,早卧常晏起。昔人不忍欺,今我还复尔。

    【注释】:

    皤:

    ①白色。《周易 ·贲》:“贲(bì)如皤如。”(贲:光彩貌。)②肚子大。《左传·宣公二年》:“睅(hàn)其目,皤其腹。”(睅:眼鼓出。)[皤皤]1.头发白。汉·班固《东都赋》:“皤皤国老,乃父乃兄。”2.丰盛貌。左思《魏都赋》:“行庖皤皤。”

    邑:

    ①国。《左传·桓公十一年》:“郧人军其郊,必不诫,且日虞四邑之至也。”(诫:警戒。虞:料度。四邑:指与郧相约攻楚的随、绞、州、蓼四国。)②国都。《左传·隐公十一年》:“吾先君新邑于此。”(邑:这里用作动词。建立国都。)③人聚居的地方。《荀子·大略》:“(禹)过十室之邑必下。”④城镇。苏洵《六国论》:“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⑤县的别称。柳宗元《封建论》:“裂都会而为之郡邑。”⑥通“悒”。愁闷不安。《荀子·解蔽》:“不慕往,不闵来,无怜邑之心。”(闵:怜悯。怜:吝惜。)[邑邑]1.愁闷不安的样子。《史记·商君列传》:“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2.微弱的样子。刘向《九叹·远游》:“风邑邑而蔽之。”(蔽:遮蔽。)

    中:

    (一)①中间。《墨子·经上》:“中,同长也。”(同长:同样长的半径。)柳宗元《天说》:“浑然而中处者,世谓之元气。”②内;在一定的范围内。《孟子·滕文公上》:“国中无伪。”《考工记·巨人》:“国中九经九纬。”③位置、等级在高下或两端之间。《列子·力命》:“中涂遇东郭先生。”(涂:同“途”。)《汉书·食货志下》:“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④正;适中。《礼记·玉藻》:“头颈必中。”《孟子·离娄下》:“汤执中。”(汤:殷商国君。)⑤宜于;合于。《史记·外戚世家》:“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归之。” (二)zhòng ①符合;适合。《吕氏春秋·怀宠》:“必中理,然后说。”《荀子·赋篇》:“圆者中规,方者中矩。”②诬蔑;诬蔑别人使受损害。《汉书·何武传》:“显怒,欲以吏事中商。”(显、商:人名。)③遭受;感受。《后汉书·马援传》:“援亦中病。”

    老:

    ①年岁大。《诗经·邶风·击鼓》:“与子偕老。”(偕:一同。)《老子》第十八章:“民至老死不相往来。”②衰老。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廉颇老矣,尚能饭否?”③老年人。《战国策·齐策》:“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特用于对资深长者的敬称。《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不慭遗一老。”(慭yìn:愿)④老死;终老。死的讳称。张溥《五人墓碑记》:“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⑤敬老,养老。《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⑥熟练,有经验。欧阳修《为君难论》:“其父奢,赵之名将,老用于兵者也。”⑦对公卿大夫的总称。《左传·昭公十三年》:“天子之老,请帅王赋。”也指大夫的家臣《论语·宪问》:“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孟公绰:鲁大夫。赵魏:都是晋国的世卿。)⑧告老;年老退休。《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祁奚:晋大夫。)⑨年久的;历时久远的。原来的(与“新”相对)。方苞《狱中杂记》:“而狱中为老监者四,监五室。”⑩陈旧的。归有光《项脊轩志》:“百年老屋,尘泥渗漉。”(11)前缀。用于称人、排列次序和某些动植物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自:

    ①自己。《诗经·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言:通“焉”。配命:合乎天命。)《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②亲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史记·萧相国世家》:“高祖自将。”③自然。《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蹊:小径;小路。)④介词。1.从。《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神农:传说为古代造耒耜、兴农业的帝王。许行:当时的农学家。)《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2. 由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汉书·灌夫传》:“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⑤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假如。《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⑥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可译为即使。《汉书·高祖纪下》:“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又《杜周传》:“自京师不晓,况于远方?”

    夸:

    ①奢侈。《荀子·仲尼》:“贵而不为夸,信而不处谦。”(谦:通“嫌”,疑惑。)《新唐书·薛收传》:“殚人力以事夸侈。”②通“夸2”。夸口;炫耀。《史记·韩长孺列传》:“即欲以侘(chà)鄙县,驱驰国中,以夸诸侯,令天下尽知太后、帝爱之也。”(侘:夸大。)③通“姱”。美好。傅毅《舞赋》:“夸容乃理。”引申为柔弱;温柔。《淮南子·脩务》:“曼颊皓齿,形夸骨佳。”④通“跨(kuà)”。兼跨。《汉书·诸侯王表》:“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

    邑:

    ①国。《左传·桓公十一年》:“郧人军其郊,必不诫,且日虞四邑之至也。”(诫:警戒。虞:料度。四邑:指与郧相约攻楚的随、绞、州、蓼四国。)②国都。《左传·隐公十一年》:“吾先君新邑于此。”(邑:这里用作动词。建立国都。)③人聚居的地方。《荀子·大略》:“(禹)过十室之邑必下。”④城镇。苏洵《六国论》:“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⑤县的别称。柳宗元《封建论》:“裂都会而为之郡邑。”⑥通“悒”。愁闷不安。《荀子·解蔽》:“不慕往,不闵来,无怜邑之心。”(闵:怜悯。怜:吝惜。)[邑邑]1.愁闷不安的样子。《史记·商君列传》:“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2.微弱的样子。刘向《九叹·远游》:“风邑邑而蔽之。”(蔽:遮蔽。)

    中:

    (一)①中间。《墨子·经上》:“中,同长也。”(同长:同样长的半径。)柳宗元《天说》:“浑然而中处者,世谓之元气。”②内;在一定的范围内。《孟子·滕文公上》:“国中无伪。”《考工记·巨人》:“国中九经九纬。”③位置、等级在高下或两端之间。《列子·力命》:“中涂遇东郭先生。”(涂:同“途”。)《汉书·食货志下》:“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④正;适中。《礼记·玉藻》:“头颈必中。”《孟子·离娄下》:“汤执中。”(汤:殷商国君。)⑤宜于;合于。《史记·外戚世家》:“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归之。” (二)zhòng ①符合;适合。《吕氏春秋·怀宠》:“必中理,然后说。”《荀子·赋篇》:“圆者中规,方者中矩。”②诬蔑;诬蔑别人使受损害。《汉书·何武传》:“显怒,欲以吏事中商。”(显、商:人名。)③遭受;感受。《后汉书·马援传》:“援亦中病。”

    理:

    ①雕琢;加工玉石。《韩非子·和氏》:“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②治理;整治。《汉书·食货志》:“理民之道,地著为本。”③整理;修整。古乐府《木兰诗》:“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归子慕《壬寅正月西村筑室成》:“农人理耰(yōu)锄,念此岁供早。”(耰:弄碎土块平整土地的农具。)④练习;温习。王维《洛阳女儿行》:“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薰香坐。”⑤纹理;条理。刘禹锡《砥石赋》:“圭形石质,苍色腻理。”⑥规律;道理。《荀子· 解蔽》:“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庄子·养生主》:“依乎天理。”⑦古代的法官。《礼记·月令》:“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左传·昭公十四年》:“叔鱼摄理。”⑧申辩,辩白。《抱朴子·讥惑》:“虽见耻笑,余亦不理也。”⑨顺。贾谊《新书·胎教》:“正其本而万物理。”⑩使者。《左传·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无月不至。”


    上一篇:华省征群乂,霜台举二贤。

    下一篇:东邻少年安所如,席门穷巷出无车。

  • 上一篇:华省征群乂,霜台举二贤。

    下一篇:东邻少年安所如,席门穷巷出无车。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