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彼工拙間,恨非指蹤徒。”詩句出處:《同群公出獵海上》;是唐朝詩人高適的作品。
畋獵自古昔,況伊心賞俱。偶與群公遊,曠然出平蕪。 層陰漲溟海,殺氣窮幽都。鷹隼何翩翩,馳驟相傳呼。 豺狼竄榛莽,麋鹿罹艱虞。高鳥下騂弓,困獸鬥匹夫。 塵驚大澤晦,火燎深林枯。失之有馀恨,獲者無全軀。 咄彼工拙間,恨非指蹤徒。猶懷老氏訓,感嘆此歡娛。
|
【註釋】:
咄:
①嘆詞。1. 表示感嘆或驚詫。《漢書·李陵傳》:“立政曰:‘咄,少卿良苦!’”(立政:任立政,李陵故友。少卿:李陵字。良:確實。)2. 表示斥責;呵叱。《史記·滑稽列傳補·郭舍人》:“咄! 老女子何不疾行?”②呵叱或輕蔑。《管子·形勢》:“烏集之交,初雖相歡,後必相咄。”[咄咄]1. 表示驚嘆。《後漢書·逸民傳·嚴光》:“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為理邪?”(子陵:嚴光字。理:治理。)2.表示呵叱。佚名《異聞總錄》卷一:“(其姊)咄咄責妹曰:‘何處無婚姻,必欲與我共一婿!’”(婿:女稱夫。)[咄嗟]1. 嘆息。葛洪《抱樸子·內篇·勤求》:“(死者)始為螻蟻之糧,終與塵壤合體,令人怛(dá)然心熱,不覺咄嗟。”(怛然:悲傷。)2. 一霎那。《世說新語·汰侈》:“石崇作豆粥,咄嗟便辦。”彼:
①指示代詞。相當於“那”。與“此”相對。1.指示人或事物。《詩經·鄭風·狡童》:“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狡:狡猾。)《孟子·公孫醜下》:“彼一時,此一時也。”2.指示場所。《戰國策·秦策二》:“息壤在彼。”(息壤:地名。)②人稱代詞。1.第三人稱。相當於“他”、“他們”。《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彼眾我寡。”又《昭公二年》:“彼何罪?”2. 泛指別人;他人。《韓非子·說疑》:“彼又使譎(jué)詐之士。”(譎詐:玩弄手段。)工:
①工匠;從事各種手工技藝的勞動者。《論語·衛靈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天工開物·乃服·夏服》:“紡苧(zhù)紗能者用腳車,一女工並敵三工。”(並敵:匹敵。)②古代指樂工,樂人。《公羊傳· 襄公二十九年》:“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③精致;巧妙。沈括《夢溪筆談·書畫》:“汝畫信工,但少天趣。”(信:的確。)④善於;擅長;長於。《唐語林· 文學》:“工篇什,著詩評三卷。”(篇什:詩篇。)⑤官吏。《尚書·堯典》:“允厘有工。”⑥通“功”。功效。《韓非子·五蠹》:“此言多資之易為工也。”拙:
①笨。《莊子·胠篋》:“大巧若拙。”②粗劣;粗鄙。錢起《奉和中書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定笑巴歌拙。”③謙詞。張居正《答石麓李相公》:“拙作俟秋冬間各呈上也。”間:
(一)①空隙;縫隙。《莊子· 養生主》:“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節:骨節。)《史記·管晏列傳》:“晏子為齊相,出,其禦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②隔閡。《左傳·哀公二十七年》:“故君臣多間。”《後漢書·皇後紀上》:“母子慈愛,始終無纖介之間。”(纖介:比喻微小。)③間隔。方苞《獄中雜記》:“骨微傷,病間月。”④私下;暗地。《史記·陳涉世傢》:“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之:到。次所:臨時住所。叢祠:神祠。)⑤離間。《漢書·霍光傳》:“他人一間,女能復自救邪?”(女:汝。邪:耶。)《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讒人間之,可謂窮矣。”⑥參與;介入。《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⑦攙合。杜甫《贈衛八處士》:“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⑧抄小路。《史記·項羽本紀》:“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⑨副詞。斷斷續續。文天祥《指南錄後序》:“予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 (二)jiān ①片刻。《韓非子·內儲說上》:“有間,大魚動。”②當中;中間。李白《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孟子·梁惠王上》:“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③空間;期間。諸葛亮《前出師表》:“奉命於危難之間。”④量詞。陶淵明《歸園田居》之一:“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恨:
①怨恨。《荀子·堯問》:“處官久者士妒之,祿厚者民怨之,位尊者君恨之。”嶽飛《滿江紅》:“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②遺憾;不滿意。《荀子·成相》:“不知戒,後必有恨。”諸葛亮《出師表》:“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非:
①違背;違反。《左傳·定公四年》:“無謀非德,無犯非義。”(無:不。謀:謀劃。犯:觸及。)②違理的事;過錯。與“是”相對。《莊子·齊物論》:“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③指責;譏諷;非議;非難。《呂氏春秋·審己》:“國人不說,大非上。”(說:同“悅”。上:指國君。)《荀子· 修身》:“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④不是。《莊子·秋水》:“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你。安:怎。)⑤無;沒有。左思《三都賦序》:“雖寶非用。”⑥副詞。不。《尚書·盤庚下》:“各非敢違卜。”( 卜:吉卜。)指:
①手指。《戰國策·秦策三》:“臣未嘗聞指大於臂,臂大於股。”(股:大腿。)②腳趾。《史記·高祖本紀》:“漢王傷胸,乃捫足曰: ‘虜中(zhòng)吾指。’”(捫:摸。)③用手指;指向。《論語·八佾》:“指其掌。”④向;意向。司馬相如《喻巴蜀檄》:“移師東指,閩越相誅。”⑤直立;豎起。《戰國策·燕策》:“士皆瞋目,發盡上指。”⑥指點,告知。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八:“若非吾師指迷,實不悟此。”⑦指責;斥責。《漢書·王嘉傳》:“千人所指,無病而死。”⑧意旨;意圖。後寫作“旨”。《尚書·盤庚上》:“不匿厥指。”蹤:
①蹤跡。《漢書·揚雄傳》:“躡三皇之高蹤。”②痕跡;事跡。靈一《靜林精舍》:“靜林西路遠,蕭帝有遺蹤。”(靜林:寺名。)③追隨;跟蹤。《新唐書·桓彥范傳》:“如普思等方伎猥下,安足繼蹤前烈。”徒:
①步行。袁宏道《滿井遊記》:“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周易·賁》:“舍車而徒。”②步兵。《書·武成》:“前徒倒戈。”(前:前面。)③服勞役的犯人。《管子·輕重乙》:“今發徒隸而作之。”④服徭役的百姓。《新唐書·閻立德傳》:“領徒四萬治京城。”⑤弟子;門徒。《孟子·離婁下》:“予未得為孔子徒也。”⑥同夥;同一類人。韓愈《師說》:“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⑦泛指某一類人(多指壞人)。白居易《紫藤》:“先柔後為害,有似諛佞徒。”⑧罪刑之一。即徒刑(使服勞役)。《新唐書·刑法志》:“用刑有五……三曰徒。”⑨空;一無所有。《爾雅 · 釋訓》:“暴虎,徒搏也。”⑩副詞。1.徒然;白白地。《清稗類鈔·馮婉貞》:“徒糜彈藥,無益吾事。”陸機《文賦》:“言徒靡而弗華。”(靡:美。華:光彩。)2. 隻;僅僅。《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