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一帶的居民,十之八九來自中原,經粵北韶關珠璣巷散落各地。
南粵古為蠻荒之地,山嵐瘴氣四時不散,毒蟲猛獸四處出沒。中原人到此大多不服水土,尤其在春夏之間,濕熱疾病之苦令人更為難受。傳說某一天,隨行一位和尚喝醉了酒,在山林亂闖,遇到一條大蟒蛇。和尚耍出醉拳將大蟒蛇杖斃,意猶未盡,揮刀將蟒蛇截為三段,蛇血流入溪中,和尚繼而高擎死蟒揮舞。此時卻有奇迹出現:蛇血流滲所至,長出了一種小灌木欒樨樹,鄉民舀溪水配以欒樨葉飲用,竟然百病全消;用以煮飯,兒童健康,老少平安,疫病消除,鄉民得救,遂將大蟒喻為神龍。
爾後,每年屆此,族人都聚會慶祝,並舞三截龍以謝神恩。為仿傚和尚當日舞蟒之雄姿,舞龍者皆要灌酒至酩酊,方為虔誠。自此之後,每年皆有舞醉龍之習俗,並伴以煮龍船頭飯,以祈消除百病,老少平安。更以欒樨葉造成欒樨餅,作為應節小吃,以圖大吉大利。
舞醉龍的傳說有另一異文:
據說這種活動已有二百多年歷史,關於它的起源,民間有一段優美的神話——
相傳幾百年前,香山縣(即今中山市)有一條小河,叫“龍塘孖樹坑”。某年農曆四月初八那一天,不知從哪兒來了一個和尚,到小河邊來洗澡。他剛脫衣服,一條大蟒蛇闖了出來,直向他奔去,那和尚拔出寶刀,將蛇斬成幾截,丢在河裹,把一條河水都染紅了。這時正好來了一個老漁翁,他剛喝過酒,還帶著七分醉意,看到河裏那截浮游不定的蛇頭和蛇尾,覺得很有意思,便醉意朦朧地把它拾起來,胡亂地跳起舞來。說來也怪,他舞了一陣,這條大蟒蛇居然死而復生,變成了一條神龍,捲起一陣清風,騰空飛去了。那剩下的幾截蛇身,被水推到岸邊,不久,便長成了幾棵小樹。這幾棵小樹很快就長大,三天長了四、五尺高;三個月就長成一棵綠葉婆娑的大樹了。更奇怪的是,到了第二年四月初八前後,那些樹還發出了一陣陣奇特的香氣。
正是那一年夏天,香山縣瘟疫流行,遍請多名醫,廣採良藥,都不奏效,死了很多人。那時河邊住著一戶窮苦人家,請不起醫,也買不起藥,聞到岸邊那些樹的陣陣奇香,便去摘了一把樹葉,搗爛冲糖水喝,頓覺精神爽利,病也好了。於是大家紛紛採用,那樹也奇,居然採之不盡。它幫助人們避過了一場災難,人們稱之為欒樨樹。以後但凡有個頭疼腦熱,也喜歡冲碗欒樨糖水喝。特別是農曆四月初八“浴佛節”前後,家家都拿欒樨葉做成餅食,參拜神佛,一則報答神龍救命之恩,二則吃了可以卻病延年。初八那天,人們還跳醉龍舞,來紀念那個有意義的日子。(葉春生: 《嶺南風俗錄》 ,一九九七。)
後來中山在四月初八有欒樨餅街頭叫賣。中山名士鄭彼岸詩云: “四月八,拜菩薩,家家做餅搗欒樨,捧出蒸籠熱辣辣……”
欒樨,又稱欒荽,是一種長年生長的木本矮小植物,在中山各地都可種植,多是栽種於村邊、園邊空地。每年農曆四月初八,人們便採其葉搗爛,混以粘米粉,配上糖水,以餅模印壓成餅,蒸熟後供神或自奉。以前每逢這期間,街頭還有叫賣,但今天已看不到;而在澳門,據聞有間何海記的餅舖,在四月初八那天有欒樨餅供應。
欒樨味澀而甘,製成甜餅後仍帶苦澀的味道,坊間相信此生草藥有清熱散毒和消暑的作用。
唐思先生在他的《風物誌》中,又有如下說法:
醉龍的起源,傳說幾百年前的一年,中山縣一帶發生瘟疫,鄉民認為是妖魔作祟,於是求助佛祖,在“浴佛節”那天抬著佛像遊行。路經河邊時,突從河中躍出一條大蛇,即遭鄉民砍斷,扔回河中,蛇血染紅河水。鄉民喝了這帶蛇血的水後,竟除疾病祛瘟疫,於是認為這條大蛇是仙龍降凡。為了紀念,創出“舞醉龍”,以示對龍的祟敬。
後來時移世易,大批中山人移居來澳門,在澳門落腳謀生。澳門的魚行同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中山人,他們都藉著四月初八舞醉龍以緬懷祖先的開拓精神,祈求族人同心合力奪取豐收,以圖闔府男女老少健康長壽,平安吉祥。
南粵古為蠻荒之地,山嵐瘴氣四時不散,毒蟲猛獸四處出沒。中原人到此大多不服水土,尤其在春夏之間,濕熱疾病之苦令人更為難受。傳說某一天,隨行一位和尚喝醉了酒,在山林亂闖,遇到一條大蟒蛇。和尚耍出醉拳將大蟒蛇杖斃,意猶未盡,揮刀將蟒蛇截為三段,蛇血流入溪中,和尚繼而高擎死蟒揮舞。此時卻有奇迹出現:蛇血流滲所至,長出了一種小灌木欒樨樹,鄉民舀溪水配以欒樨葉飲用,竟然百病全消;用以煮飯,兒童健康,老少平安,疫病消除,鄉民得救,遂將大蟒喻為神龍。
爾後,每年屆此,族人都聚會慶祝,並舞三截龍以謝神恩。為仿傚和尚當日舞蟒之雄姿,舞龍者皆要灌酒至酩酊,方為虔誠。自此之後,每年皆有舞醉龍之習俗,並伴以煮龍船頭飯,以祈消除百病,老少平安。更以欒樨葉造成欒樨餅,作為應節小吃,以圖大吉大利。
舞醉龍的傳說有另一異文:
據說這種活動已有二百多年歷史,關於它的起源,民間有一段優美的神話——
相傳幾百年前,香山縣(即今中山市)有一條小河,叫“龍塘孖樹坑”。某年農曆四月初八那一天,不知從哪兒來了一個和尚,到小河邊來洗澡。他剛脫衣服,一條大蟒蛇闖了出來,直向他奔去,那和尚拔出寶刀,將蛇斬成幾截,丢在河裹,把一條河水都染紅了。這時正好來了一個老漁翁,他剛喝過酒,還帶著七分醉意,看到河裏那截浮游不定的蛇頭和蛇尾,覺得很有意思,便醉意朦朧地把它拾起來,胡亂地跳起舞來。說來也怪,他舞了一陣,這條大蟒蛇居然死而復生,變成了一條神龍,捲起一陣清風,騰空飛去了。那剩下的幾截蛇身,被水推到岸邊,不久,便長成了幾棵小樹。這幾棵小樹很快就長大,三天長了四、五尺高;三個月就長成一棵綠葉婆娑的大樹了。更奇怪的是,到了第二年四月初八前後,那些樹還發出了一陣陣奇特的香氣。
正是那一年夏天,香山縣瘟疫流行,遍請多名醫,廣採良藥,都不奏效,死了很多人。那時河邊住著一戶窮苦人家,請不起醫,也買不起藥,聞到岸邊那些樹的陣陣奇香,便去摘了一把樹葉,搗爛冲糖水喝,頓覺精神爽利,病也好了。於是大家紛紛採用,那樹也奇,居然採之不盡。它幫助人們避過了一場災難,人們稱之為欒樨樹。以後但凡有個頭疼腦熱,也喜歡冲碗欒樨糖水喝。特別是農曆四月初八“浴佛節”前後,家家都拿欒樨葉做成餅食,參拜神佛,一則報答神龍救命之恩,二則吃了可以卻病延年。初八那天,人們還跳醉龍舞,來紀念那個有意義的日子。(葉春生: 《嶺南風俗錄》 ,一九九七。)
後來中山在四月初八有欒樨餅街頭叫賣。中山名士鄭彼岸詩云: “四月八,拜菩薩,家家做餅搗欒樨,捧出蒸籠熱辣辣……”
欒樨,又稱欒荽,是一種長年生長的木本矮小植物,在中山各地都可種植,多是栽種於村邊、園邊空地。每年農曆四月初八,人們便採其葉搗爛,混以粘米粉,配上糖水,以餅模印壓成餅,蒸熟後供神或自奉。以前每逢這期間,街頭還有叫賣,但今天已看不到;而在澳門,據聞有間何海記的餅舖,在四月初八那天有欒樨餅供應。
欒樨味澀而甘,製成甜餅後仍帶苦澀的味道,坊間相信此生草藥有清熱散毒和消暑的作用。
唐思先生在他的《風物誌》中,又有如下說法:
醉龍的起源,傳說幾百年前的一年,中山縣一帶發生瘟疫,鄉民認為是妖魔作祟,於是求助佛祖,在“浴佛節”那天抬著佛像遊行。路經河邊時,突從河中躍出一條大蛇,即遭鄉民砍斷,扔回河中,蛇血染紅河水。鄉民喝了這帶蛇血的水後,竟除疾病祛瘟疫,於是認為這條大蛇是仙龍降凡。為了紀念,創出“舞醉龍”,以示對龍的祟敬。
後來時移世易,大批中山人移居來澳門,在澳門落腳謀生。澳門的魚行同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中山人,他們都藉著四月初八舞醉龍以緬懷祖先的開拓精神,祈求族人同心合力奪取豐收,以圖闔府男女老少健康長壽,平安吉祥。
- 上一篇:第一節 舞醉龍的歷史概况
- 下一篇:第三節 醉龍開光的“三街會館”
发布时间:2022-06-05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wenhua/aomen/154692.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