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尚鵬,字少南,廣東南海人,嘉靖三十二年(一五五三)進士。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家鄉生活。嘉靖三十三年(一五五四),葡萄牙人入居澳門。雖然此時他已離開廣東,但不久又出任廣東監察御史,直接調查了解廣東地方政治、經濟及軍事等各方面情况。他最關注澳門問題,他親眼看到葡人入住澳門僅數年時間,一座荒島變成一“雄然巨鎮”、一繁榮商埠。其軍事實力隨外國人口增加成正比,他感到“隱憂”。出於責任感,在其離任廣東時,將其在澳門所見,以及他對澳門問題的態度和處理意見寫成一份奏章上報朝廷,時間是嘉靖四十三年(一五六四)冬。奏章原題名為《陳末議以保海隅萬世治安疏》,又稱《區劃濠鏡保安海隅疏》或《撫處濠鏡澳夷疏》;這是澳門開埠(十六世紀)以後最早一份關於澳門問題詳細報告的中文資料,龐尚鵬也成為在澳門歷史上,第一個對澳門問題表示特殊關注且留下文字記錄的中國人。
該奏疏被多次載錄,首見於龐氏之《百可亭摘稿》,後又在郭裴《廣東通誌》、《明經世文編》、《天下郡國利病書》、《澳門記畧》及劉廷元《南海縣誌》以及多種《香山縣誌》相次轉錄,成為人們研究澳門史必須參閱的重要資料。該資料共一千一百餘字。文中說:“竊唯廣東一省,西北聯絡五嶺,東南大海在焉,蠻夷雜居,禁網疏闊,海倭山寇,出沒擾攘,現在有經畧,臣不敢煩瀆外,謹摘其禍切門庭者,著為論列,唯陛下試垂聽焉。廣州南有香山縣,地當瀕海,由雍麥(陌)至濠鏡澳,計一日之程,有山對峙如臺,日南北臺,即澳門是也。”這是文獻中第一次出現“濠鏡澳”和“澳門”之詞,並簡介了澳門的地理環境。龐文還介紹了十六世紀中葉葡萄牙商人在浪白外洋及澳門近海的貿易情况,並指出: “其通事多漳、泉、寧、紹及東莞、新會人為之,椎髻環耳,效蕃衣服聲音。”這已有商業、華人翻譯之衣飾民俗的記錄。龐文指出,初守澳官“權令搭蓬棲息” ,後“始入濠鏡澳築室,以便交易。不逾年,多至數百區,今殆千區以上。日與華人相接,歲規厚利,所獲不貲,故舉國而來,負老攜幼,更相接踵。今築室又不知幾許,夷眾殆萬人矣”這短文簡介了人文環境以及屋居情況。龐文還說:“(葡人)詭形異服,彌滿山海,劍芒耀日,火炮震天。”這裏說葡人帶刀佩劍,常常發炮衝天。其實發的是禮炮,是葡人的慶典及致禮的儀式,但當時不少中國官員卻誤作示威,連龐尚鵬也不例外。
分享到:
該奏疏被多次載錄,首見於龐氏之《百可亭摘稿》,後又在郭裴《廣東通誌》、《明經世文編》、《天下郡國利病書》、《澳門記畧》及劉廷元《南海縣誌》以及多種《香山縣誌》相次轉錄,成為人們研究澳門史必須參閱的重要資料。該資料共一千一百餘字。文中說:“竊唯廣東一省,西北聯絡五嶺,東南大海在焉,蠻夷雜居,禁網疏闊,海倭山寇,出沒擾攘,現在有經畧,臣不敢煩瀆外,謹摘其禍切門庭者,著為論列,唯陛下試垂聽焉。廣州南有香山縣,地當瀕海,由雍麥(陌)至濠鏡澳,計一日之程,有山對峙如臺,日南北臺,即澳門是也。”這是文獻中第一次出現“濠鏡澳”和“澳門”之詞,並簡介了澳門的地理環境。龐文還介紹了十六世紀中葉葡萄牙商人在浪白外洋及澳門近海的貿易情况,並指出: “其通事多漳、泉、寧、紹及東莞、新會人為之,椎髻環耳,效蕃衣服聲音。”這已有商業、華人翻譯之衣飾民俗的記錄。龐文指出,初守澳官“權令搭蓬棲息” ,後“始入濠鏡澳築室,以便交易。不逾年,多至數百區,今殆千區以上。日與華人相接,歲規厚利,所獲不貲,故舉國而來,負老攜幼,更相接踵。今築室又不知幾許,夷眾殆萬人矣”這短文簡介了人文環境以及屋居情況。龐文還說:“(葡人)詭形異服,彌滿山海,劍芒耀日,火炮震天。”這裏說葡人帶刀佩劍,常常發炮衝天。其實發的是禮炮,是葡人的慶典及致禮的儀式,但當時不少中國官員卻誤作示威,連龐尚鵬也不例外。
发布时间:2024-05-22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wenhua/aomen/154729.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