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人信奉印度教,认为人死后可以超脱凡俗,升入天国。他们把丧事看成喜事,故火葬仪式非常隆重。葬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做木牛、火葬塔和死者的模似头像或画像等。所以,人死后一般停尸于家中某一房间或暂时埋入地下,待准备工作就绪后再举行葬礼。木牛是火葬时用于装尸体的,木牛的性别要与死者相同。除木牛外,也有制木象、木狮的。火葬塔的大小、高低、装饰,视死者的身份、地位不同而异。贵族的火葬塔高达20米,分9—12层,缠着彩带,十分华丽。一般人的火葬塔不超过一米高,最多三层,装饰物也很少。死者模拟头像一般用椰叶编织而成,也可用木板画代替,但都称作“阿代干”。火葬仪式举行前,死者家属带着“阿代干”和装着槟榔、鲜花的银器及祭品先到火葬场为死者举行“洁身”仪式,后将“脱俗”的“阿代干”带回家中供奉,待火葬时连同尸体一同焚烧。火葬的前一天晚上,死者的所有亲属都身穿华丽的民族服装集合在一起,他们挥动彩旗和长矛,以“阿代干”为先导,在歌舞队伍的伴随下列队拜见当地权力最高的僧人,求神护佑。此时,高僧念经为死者亡灵超度,并往“阿代干”上洒香水。当天晚上,死者家张灯结彩,演出歌舞、皮影戏,还朗诵古典史诗,通宵达旦,热闹非凡。次日清晨,死者一家庭成员爬上高树敲木梆,向周围邻居宣告火葬仪式开始。接着,人们抬起木牛、火葬塔等在庭院里慢跑三圈,使死者迷失方向,以后找不到回家的路。送葬队伍多达几百人,一路上吹吹打打,载歌载舞,气氛热烈。乐队走在队伍的前面,其次是舞蹈队,再后是“阿代干”、木牛和火葬塔等。到达焚尸场后,高僧念经,并往木牛身上洒香水,然后用火石取火点燃木牛、“阿代干”、火葬塔和所有的祭物。而后到海边举行撒骨灰仪式。最后,所有参加葬礼的人要跳入大海洗澡,以便去邪,带着“圣洁”之身回家。巴厘岛每隔百年举行一次集体火葬仪式,届时岛上不存留一块尸骨。
- 上一篇:印度尼西亚巴厘人的晾尸习俗
- 下一篇:印度尼西亚尼亚斯人的碎盘祭奠仪式
发布时间:2024-05-2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wenhua/minsu/190141.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