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古从军行》

2022-07-06 可可诗词网-中学古诗文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李颀《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注 释

①《古从军行》是盛唐名作。《从军行》是乐府古题,由于写的是当代之事,怕犯忌讳,所以题目上加一“古”字。

②望烽火:瞭望边警。烽火,古代于边防要地筑高台,敌至则燃火报警称烽火。

③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因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名。

④行人:指出征将士。刁斗:军中巡更用的铜器,形似锅,白天作炊具。

⑤遮:阻挡。汉武帝太初元年,命李广利攻大宛。士兵因饥饿,攻战不利,请求罢兵。武帝大怒,“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

⑥逐:追随。轻车:轻车都尉的简称,汉代为特别兵种的将领,唐代为勋官。

⑦蒲桃:即葡萄,本为西域特产,汉武帝采其种归,种于离宫周围。

·导读入境

那些戍守在边塞的征人,白天他们要登上高山观望烽火,监视边警。黄昏,又要到交河边上去饮马。天一黑下来,经常是阴风惨淡,风沙弥漫。军营中巡夜的打更声响起。你听! 忽而又从哪里传来琵琶之曲? 幽怨緾绵,如泣如诉。啊! 原来弹奏的是汉朝远嫁乌孙王的刘细君所吟唱的“乌孙公主歌”啊! 她的思乡哀怨与愁苦引起出征将士强烈的共鸣。军营所在无城郭可依托,孤孤零零。举目四望乌云密布,雨雪纷纷,与大漠相连接。胡雁都发出阵阵哀鸣,胡人都因难以忍受这种生活而落泪。而我们呢? 从万里中原来到此地的我们呢? 快快结束这种战争吧! 可是听说玉门仍被朝廷阻断。何处是归路? 何时是归期? 还要跟着将军卖命啊! 年年岁岁有多少战士的尸骨埋在荒郊野外? 有谁知道自己不是这样的结局呢? 然而牺牲的结果是什么呢? 所换的只不过是区区的葡萄移种到汉家朝廷而已。

·赏 析

这是一首以战争为题材的边塞诗。战争,就当时来说,情况错综复杂。诗人的视角也是多方面的。这首诗,诗人对穷兵黩武的战争持反对态度,因此通篇情调苍凉,然而在苍凉中又潜有一种沉郁慷慨之气,读后使人伤感,但更能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边地生活和环境,表达了自己对戍边战士的同情及对当代帝王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为草芥行径的谴责。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插入乌孙公主的琵琶幽怨声,更增加了悲凉气氛。次写战地的荒旷萧条,诗人别出心裁以“胡雁哀鸣”和“胡人的眼泪”写边塞生活的艰苦。再写打开通向西域的道路,年年牺牲许多生命,而所得只不过是葡萄之类而已。写环境,写景物,写生活,交织成浓郁的哀感气氛,景物生情,情在景中。结尾四句抒写胸臆。感慨极深而又措词婉转,“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实为画龙点睛之笔。不仅含蓄凝炼,而且有极强的讽刺力。全诗炼句极精,情思流转,情理浑成,层层推进,感人至深。

·思考题

有人评价这首诗说:“虽情调苍凉,但仍潜有沉郁慷慨之气,哀感而不纤弱”,试作体悟分析。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