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黔之驴》

2024-04-06 可可诗词网-中学古诗文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本文是柳宗元的寓言精品《三戒》中的一则。作者在《三戒》的序中说道:“吾恒恶世之人”,“出技以怒强”,“卒迨于祸”。《黔之驴》的结尾作者又感叹说:“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可见,这篇作品讽刺的是那些无能而逞能,炫耀高明而暴露愚蠢、可笑复可怜的人。

这篇寓言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开头几句是背景介绍:“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短短几句,精炼而周密,不但开始就将驴安置到一个特定的环境,而且为下文故事开展留下伏笔。因为“黔”(贵州)地向来无驴,老虎才有初见时的“疑”,“惧”;因为黔地仅此一驴,这蠢家伙才不知天高地厚,常常自鸣得意(“益习其声”说明驴子不止一次地“得意鸣春风”);也因为黔地古来无驴,人们不习惯“用”驴,所以“放之山下”,而山深必有虎,这又为下文驴子遇虎作了伏笔。从“虎见之”到结尾“乃去”是故事的主干,写老虎见驴而疑,由疑而惧,由惧而探,由探而习,由习而狎,由狎而食之的发展过程。这一段,作为寓言主角之一的驴,作者并没有细细描绘其特征,而是通过老虎的眼睛来写。这样,既写了驴,又写了老虎观察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暗示了驴子逐渐技穷,终于被识破真相的过程。你看,开始在老虎眼里,驴是“庞然大物”,仪态庄严,十分威风,继而,驴子长鸣一声,这“一鸣”必定用尽力气,十分宏亮,因为老虎竟然大吃一惊。一上来驴子就使尽了看家本领,下面就只有重复这点本领了。当老虎逐渐挑逗冒犯,“荡倚冲冒”时,作者用了六个字来写驴子窘怒不堪的反应:“驴不胜怒,蹄之。”这六个字穷形尽相,维妙维肖地写出了蠢驴的丑态,文字十分幽默。“不胜怒”即大怒,非常愤怒。老虎心里肯定是紧张了一下,大怒之下必定要拿出厉害的杀手锏了吧?然而下文轻轻一转,用了“蹄之”二字,原来不过踢一脚,尥一蹄子。这前后一个大反宕,令人哑然失笑,幽默之中,含有辛辣讽刺。

这篇寓言在描写老虎时,也体现了作者善于揣摩想象和刻划生动的特点。小老虎的机智,灵活,凶猛,写得活灵活现。“蔽”林间“窥”之,“远遁”,“终不敢搏”,写出了老虎的小心谨慎,“往来视之”,“近出前后”,“荡倚冲冒”,写出了老虎的工于心计,“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写出了老虎的凶猛。而老虎的精明又反衬了驴子的蠢笨。

《黔之驴》由于寓言的丰富深刻,描写的细腻生动,一直受到人们喜爱。至今,“黔驴技穷”这个成语还活在人们口头上,可见其影响之深。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