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表达技巧的把握

        1. 写作手法
        ①对比。把握事物间的联系和区别,通过互相辉映的对照,突出各自的特征,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意义。
        A.可以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如《红楼梦》第七十四回写了一个“抄检大观园”的情节。面对这一事件,丫头和小姐们各有自己的态度。袭人和晴雯,同是一个房里的丫环,一个是温顺驯服,一个是敢于抗争;探春和惜春,同是一个家族的两姐妹,一个是精悍泼辣,一个是懦怯怕事。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示出不可互易的个性特征,给人的印象自然格外强烈深刻。
        在同一人物身上也可作对比描写。或者从形貌肖像变化来表现人物前后不同的身世遭遇;或者表现人物内外表里的不一,来披露人物的灵魂;或者表现在不同情况下的相反行为,来显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或者通过前后不同性格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思想发展的过程。如鲁迅《故乡》中的闰土,就是从形貌肖像的变化,表现人物前后生活处境的不同,写出了他悲惨贫困的命运和生活。又如契诃夫的《变色龙》,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的事故,前后变了四次,通过这样强烈的对照,契诃夫把无比锋利的笔锋伸进了“变色龙”灵魂最深处,塑造了趋炎附势的俄国官僚阶级忠实走卒的典型。
        B. 运用对比手法描摹景物,抒发感情。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百草园的景物充满了欢快的情调,众多的生物构成了美妙的自由天地,同时抒发了少年的“我”那种欣喜心情;而写“三味书屋”时,“匾”也好,“画”也好,都充斥了孔孟之道,如此环境使“我”感到窒息和愤懑。又如臧克家的诗《有的人》,全诗将完全不同的两种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高度凝聚在每一节诗中,使崇高的鲁迅与卑劣的“活死人”处处形成强烈的尖锐的对照,让崇高者愈见其崇高,卑劣者愈见其卑劣,格外分明地显露出作者的爱憎感情。
        对比手法的应用比较广泛,记叙性文体和议论性文体中都较常见,若用在议论文中称为“对比论证法”。
        ②衬托。做诗为文,有时对于需要表现的主体事物及其蕴藏的情致和含义,不作直接的、正面的描绘,而是通过或者以虚托实、或者以此托彼的间接描写加以表现,这种手法就叫衬托。衬托,在各类作品中经常用来表现人物之间、情景之间、事理之间的种种映衬关系,在运用方式上有正衬、反衬之分。正衬即正面衬托,就是用同类或相似的事物作陪衬,表现出一致的情意,也叫以乐景写乐、哀景写哀;反衬,即反面衬托,就是用相反的事物作衬托,表现出相对应的情意,也叫以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A. 用其他人物形象衬托主要人物形象。可以正面衬托,如《三国演义》写刘备三请孔明,先有徐庶、司马徽的介绍,后又遇着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均、黄承彦,这些人品貌非常,才气不凡,刘备几乎把他们当作诸葛亮。诸葛亮尚未出场,而其貌、其才、其气之过人处,已给读者一个深刻鲜明的印象。有了这样的印象,再读诸葛亮的《隆中对》,那么这个人物形象就更为突出了。也可以反面衬托。如“三顾茅庐”中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诚笃,是通过张飞对孔明的轻慢无礼而更加突出的。又如鲁迅的《药》,歌颂革命者夏瑜,他的英雄形象是通过华老栓、华大妈的落后愚昧,康大叔的凶残与欺诈,驼背五少爷的帮闲与无聊而反衬出来的。
        B.用景物、环境、气氛或周围人物的反应来衬托人物的性格或事件的意义。如鲁迅《风波》,开头描绘了一幅江南农村夏晚的风俗画,以宁静的背景和氛围反衬“风波”的掀起。又如报告文学《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写农民科学家吴吉昌克服重重困难培育了“双杆棉”的经历,文中为了突出“双杆棉”的重要性,没有过多地介绍“双杆棉”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新品种,也没有描述“双杆棉”对我国植棉事业的重要意义,而是通过周围人物对“双杆棉”的反应来表现吴吉昌的伟大贡献。
        C. 以“虚幻”的情景衬托现实社会。如元代关汉卿的《窦娥冤》,作者不但写了窦娥三桩“无头愿”的实现,而且还在第四折里描写窦娥鬼魂的出场。这些情景在现实生活中当然不可能存在,在作品中显然是为了衬托窦娥“负屈衔冤”的深重,使主题逐步深化。又如杨朔的散文《海市》,全篇的主题就是通过“以虚托实”的构思表现的。出现在作品之首的是海市蜃楼的“幻景”,“我”向往这缥缈虚幻的海上仙山,坐船去寻“海市”,寻到的却是人间的“海市”——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的长山列岛。
        ③伏笔。运用暗示、重复等方法,对将要出现的人物、事件预作提示,以便为人物的出场或事件的发生准备条件。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充当律师的鲍西娅多次劝解夏洛克不要按照契约割安东尼奥的一磅肉,而在劝解无效的情况下,又强调说: 那商人身上的一磅肉是你的;法庭判给你,法律许可你。后又说: 你必须从他的胸前割下这磅肉来;法律许可你,法庭判给你。如此的情节和语句为后来的公正判决(只能割一磅肉,不能流一滴血)埋下了伏笔,使夏洛克无法反悔。又如鲁光的《中国姑娘》中写陈招娣苦练,介绍招娣这个杭州姑娘出场时写道:“在她那江南女子的秀气中,却蕴含着几分‘野劲’。那才是地地道道的运动员性格呢!”这就为后面加练十五个球的场面、表现陈招娣的倔强性格埋下了伏笔。
        ④悬念。这是在作品的某一部分(可以在开头,也可以在中间),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不断造成读者或观众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切的心理状态的一种手法。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读者什么都不知道,希望明白究竟。第二类是读者从前文已经知道了一些,但希望肯定或知之更详。第三类是读者知道很多,但怀着欣赏或恐惧的心情期待事态的发展。如《三国演义》中“用奇谋孔明借箭”一节,情节并不复杂,却颇扣人心弦: 在吴、魏交锋的前夕,周瑜决意要斩孔明,便施计命孔明在三日内监造十万枝箭,并且当场立了“军令状”,违令便要斩首。周瑜“吩咐军匠人等,教他故意迟延,凡应用物件,都不与齐备”。如此局面,三日内如何“拜纳十万枝箭”,读者跟鲁肃一样,都为孔明捏一把汗。但作者偏偏从容铺叙,写鲁肃奉命探听虚实,孔明要求鲁肃救他,为他准备二十只船,然后又写第一、第二天孔明按兵不动,第三日四更时分,孔明方才邀请鲁肃同往取箭。这个“闷葫芦”,不但鲁肃猜不透,就是读者也摸不清。直到孔明将船逼近曹营,在大雾中擂鼓呐喊;曹操不知虚实,不敢出迎,只能命弓箭手遥相抵挡;孔明的船上插落了曹操的箭,功成而返时,读者那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可以说,读者始终处在急切的期待之中。
        ⑤抑扬。对人物、事件采取抑制或褒扬的一种手法,它一般可分成二类,即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
        A. 先抑后扬。如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开头写他对蜜蜂“总不大喜欢”,“感情上疙疙瘩瘩的”,原因是小时候曾被蜜蜂螫了一下。后来,参观了养蜂场,看到了蜜蜂辛勤劳作、给予人的甚多和吸取的甚少,感情上起了变化,不仅对蜜蜂大加褒扬,而且在末尾时,“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B. 先扬后抑。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对教堂的绅士形象的刻划,其肖像是极有风度的,给人的印象非常美好,但随着情节的展开,其丑陋的灵魂逐步呈现于读者面前,使读者厌恶这个人物。
        ⑥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的手法即为象征。它往往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按其内容,一般可分为动物象征和景物象征两类。
        A.动物象征。借用动物寓意。如高尔基的《海燕》,其中写到了海燕、海鸥、海鸭、企鹅等多种海鸟,文中的海燕搏击风浪、无所畏惧,正是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写照,而害怕雷声、躲避海浪的海鸥、海鸭和企鹅等海鸟,则象征了那些害怕革命、假装革命的人。
        B. 景物象征。借用景物抒情言志。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借白杨树“傲然挺立”、“力求上进”的形象,来讴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敌后抗战的北方英雄人民及其正直、质朴的品质,并进而歌颂了整个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又如张贤华的散文《走出大土楼》,对“闽粤赣交界的一座偏僻山村”里客家土楼的形状、布局与周围环境,作了形象鲜明的描绘,且不无深意地暗示了这“客家人聚居的村子”的偏僻与闭塞,接着又对这“客家土楼”的来历及其中蕴积的文化内涵作了交代,因此,当写到经过千百年风雨的剥蚀,这些“古堡式大土楼”渐渐变得“门窗破落,泥墙坍塌”,“凸现龙钟老态”时,它所代表的“客家人亘古不变的生活”实质上就是一种保守和落后,大土楼的象征意义由此显现。
        ⑦讽刺。作者在真实的基础上,以讽刺和嘲讽的笔法,或用比喻,或用夸张,揭露腐朽落后的现象,批判愚昧反动的行为,使人在会心的笑声中予以否定,这种手法,就是讽刺。
        A. 夸张法。对形象的某些特点进行夸大或缩小,使特点跟实物相去甚远,以达到讽刺效果。如会场上报告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听众里,长辫子姑娘额上起了皱纹,小伙子长出了齐胸的胡须。这些现象肯定不是曾有的实事,但确是会有的“实情”。把这“实情”夸张起来,就产生了浓郁的讽刺味道。又如鲁迅的《一点比喻》里,对“山羊式”的帮闲或帮凶文人胡适、陈西滢之流的抨击和揭露也是这样,作品把这伙文人比作有长者风度的山羊,它“聪明”,敌人不杀它,用作专供屠宰的胡羊们的“领导”。“这样的山羊我只见过一回,确是走在一群胡羊的前面,脖子上还挂着一个小铃铎,作为智识阶级的徽章。”这样揭示,勾勒的是一幅绝妙的讽刺画。
        B. 显真法。即揭露讽刺对象自身存在的矛盾,以显示其假、丑、恶的真相。如鲁迅小说《肥皂》里的四铭,满口仁义道德,称十七、八岁的行乞少女为“孝女”,而内心深处却隐藏着一个见不得人的卑污念头。“不要看得这货色脏,你只要去买两块肥皂来,咯吱咯吱通身洗一洗,好得很哩!”这是两个流氓说的脏话,四铭嘴上很愤慨,心里却想着这样做,情不自禁地买了块檀香皂,深藏在“马褂底下的袍子的大襟后面的口袋里带回家来”。这是揭出四铭嘴里所说和心里实际所想之间的矛盾,鞭挞了这个假道学的丑恶灵魂。
        C.对照法。把被讽刺对象,和跟它相对应的人或事并列,两相对照,以显示被讽刺对象的愚蠢和可笑。如鲁迅小说《幸福的家庭》,写一个贫穷的青年作家幻想幸福的家庭生活: 一对青年夫妇,衣着打扮最为入时、饮食起居最为讲究、兴趣爱好最为高尚,彼此卿卿我我,相敬如宾;而现实生活却与之截然相反: 贫穷、寒酸、烦恼、混乱,爱人为了一吊钱跟小贩争论不休,女儿被妈妈打得呜呜直哭,床下堆满了劈柴,书架旁排列着青菜……这种幻想与现实的强烈对照,构成了尖锐的讽刺: 知识分子在反动统治下苟延残喘,却梦想逃避现实,真是可笑又可悲。
        D.托物法。这是一种把讽刺对象托比于某物,使讽刺对象具体化、形象化的手法。如鲁迅的《一点比喻》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大意是: 一群豪猪冬天想用彼此的体温取暖,又苦于靠得太紧,刺得疼痛,于是,几次调整之后,终于发现彼此间适宜的距离,这就是“礼让”和“上流的风习”,有不守这距离的,在英国就会受到斥责:“Keepyour distance!”(“别靠近来!”)但中间若是夹着别个没刺的,则任他怎样叫,豪猪们还是照旧要挤过来的,这就叫“礼不下庶人”! 鲁迅借用叔本华关于豪猪的议论,稍加引申,揭露了剥削阶级的法律和道德的阶级本质,通俗形象,讽刺有力。
        E.反说法。人的感情发展到了极顶,往往会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语言上就是“说反话”,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表达的正是沉痛的、永恒的纪念。作为讽刺手段的“反话”,总是“反话正说”,用肯定赞美的语言描述明显的丑恶、虚假的事物现象,以表达作者的卑视与挖苦。如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你们独裁。’可爱的先生们,你们讲对了,我们正是这样。”这里“可爱的先生们”一点也不可爱。称他们“可爱”,是明显的讽刺。
        F. 谐谑法。即用诙谐、戏谑的方式,嘲弄对方,达到讽刺目的。如南宋时赵家朝廷偏安建康,对外战事节节败退。伶人演剧时梳成各种发髻式样上台以较优劣;一人作逃跑状,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就是利用“计”“髻”的谐音,以戏谑的形式,讽刺南宋王朝的不战而走。又如鲁迅的《最先与最后》中写道:“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这里就是用诙谐的方式进行讽刺。
        2.表达方式
        ①记叙。即记述人、事、物(或场景)及其变化、发展的过程。包括人物的经历、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的进展、环境的摆设等。
        在记叙中,主要是对人、事、物(或场景)的概貌的记写,构成记叙的线索,而人、事、物的内在和外在的变化、发展过程,都有着不同的特色。人物,主要是经历、性格、命运的演变;事件,主要是发生的原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物件的变化过程,场景的结构及其排列的程序都呈现出线索的特点。
        记叙的手法一般可分为三种。
        A.顺序。也称正叙。即按照时间的推移、事件发展的进程或人物活动的次序进行叙述。
        如《水浒》第三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部分,完全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写,先写鲁达拳打镇关西的起因,是故事的开端;再写鲁达保护金氏父女脱险,是故事的发展;再写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是故事的高潮;最后写鲁达打死镇关西后“一道烟”出走,是故事的结尾。
        B.倒叙。根据表达的需要,先叙述事件的结局或高潮,然后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
        如王周生的《这不是一颗流星》,开头描写了万人体育馆里,人们看演出时的欢快气氛,而当舞台上一个黑熊腰系红围裙一扭一摆出场时,五岁的儿子却大声嚷嚷:“要是这只熊死了,不是就有熊皮了吗?”孩子希望“这只熊死了”,语出惊人,引人入胜。由此“我紧紧地抱住他,眼泪洒在记忆的门里。”这就是倒叙开头,接着用顺叙手法叙述原委。
        C. 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或主要情节发展过程中,暂时中断所叙线索而插入另一故事片断,补充交代或说明有关内容,以埋下伏笔或照应全文。
        如刘绍棠的《暮春》记述了“我”和何梅苓三十年后重逢的一次谈话,他们深情地回顾了丰富多彩、值得珍惜的中学生活,并决心在垂暮之年第二次办“春潮文学社”,其中插叙了“我”和何梅苓读中学时办文学社的情景。
        ②说明。就是对事物或事理的属性进行科学的解说、诠释,以传播、探求知识为目的。对事物属性的说明,主要解说其状态、种类、特征、成因、用途等。对事理属性的说明,主要是诠释概念、定义、原理、性质、规律、功用等。
        从说明方式(也称语言特点)上,说明可分为两类。
        A.平实性说明。用简明平实的语言说明事物、解说事理。如佟屏亚《祖国的大豆》中介绍“大豆的营养价值很高”是这样写的: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大豆籽粒中含有40%左右的蛋白质,19%左右的脂肪,还有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从蛋白质的含量来看,0.5公斤大豆相当于1公斤牛肉,2公斤多猪肉,或6公斤水质牛奶。
        B.文艺性说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包括形容词、修辞格、故事等)说明事物、解说事理。如荆朝渝的《隆冬话竹》在说明竹子用途时,有一段文字是写制作竹乐器的:
        直到现在,在我国的民间乐器中,仍有许多是用紫竹、红竹和水竹制作的,贵州省玉屏县的屏萧玉笛,尤其享有盛誉。在各种竹乐中,特别令人心旷神怡的是那悠扬悦耳的笛乐。唐代诗人李白曾经写道:“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这正是对竹乐之一——竹笛那婉传动听的乐音的最好描绘。
        ③描写。用形象性的文字语言,具体生动地再现人物、事件、环境的多方面面貌和特征。描写可以再现具体的事物和能够捉摸的东西,也可以状写不可捉摸的东西。
        A. 再现具体的事物。即客观地描写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所感所思。如柏生的《草莽英雄》写大瑶山的情景就是如此:
        汽车刚驶过广西象州县境内的桐木镇,大瑶山就像一座巨大的翡翠屏横在面前。车窗外,简直是一个绿色的世界——远山是树,近山是树,路上、坡上是密密层层的绿草,连山涧、溪流都是绿色的。
        B.状写不可捉摸的东西。即将踪迹难觅的东西进行形象的勾画。如流沙河的《理想》将抽象的“理想”进行了形象的描述: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④议论。即运用逻辑直接说理,对问题表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议论,根据文体的不同可分为两种形式。
        A.记叙性文章中的议论。这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文字较少,有的只是片言只语,它是作者对人物和事物进行评价、揭示生活和形象的意义、深化题旨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是叙事的深化,即以叙事为基础,对事理作进一步的阐述;它也可以是情感的升华,在记叙性文章中激越的抒情之后,进行深刻的议论,乃至将抒情和议论揉为一体,赋予议论以形象化、情感化;记叙中的议论,还可以是借人物之口品评其他人物或事件、阐述人物的自身的见解,或抒发感慨等。
        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在描绘了西北高原景色和白杨树的外形、姿态和气质以后,都有精当的议论: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是作者对白杨树的评价,是对事理的进一步阐述。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这是作者赞美白杨树的情感升华,赋予白杨树这个形象的深层意义,使抒情与议论融为一体。
        B.议论性文章中的议论。这是构成议论性文章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主要用于辩证的分析和充分的说理。
        例如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在提出全文观点以后,先列举了11种自由主义的表现,接着便运用议论深刻地分析了自由主义的危害、根源和性质,各节之间联系紧密,脉络清楚,层层递进,逻辑性很强。
        又如吴晗的《谈骨气》,在提出论点进行阐释以后,列举三个典型事例进行逐层论证。在每个事实论据以后,都有对事例的分析: 揭示事例的意义,分析与论点的关系。第5段,举文天祥兵败被俘,面对外族入侵者,“高官厚禄收买不了”的事例,从“富贵不能淫”的角度论证了论点。第6段,举古时齐国一个穷人在假慈善家面前“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宁可饿死也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从“贫贱不能移”的角度论证了论点。第7段,举闻一多“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的事例,从“威武不能屈”的角度论证了论点。可以说,议论文中的议论有时也建立在叙事的基础上,这就是对事实论据的分析。
        ⑤抒情。即在文章中抒发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从抒情方式来分,一般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A.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在叙述人物、事物、景物的基础上抒发内心感情,表达作者的喜恶褒贬。
        例如: 郑振铎的《海燕》的最后两段把海上的燕子与家乡的燕子联系起来,发出感叹:“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这就是直接状物抒情,借托小燕子抒发对祖国故乡的思念之情。
        又如: 廖汉生的《春天的脚步》以抒情作结,篇末点题——
        我看着弟弟的背影,隐约听到一阵沉稳、急速的脚步声。呵,这步伐与特区前进的步伐多么合拍!我猛然想到,春回大地,这不就是春天奋然前行的脚步吗?
        B. 间接抒情。即抒情手法与叙述、描写、议论等结合使用,以渲染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鲁迅的《孔乙己》,作者通过孔乙己这个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深刻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们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寓于形象的描写之中。
        又如,老舍的《五月的青岛》:
        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联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风不凉,波不高,船缓缓的走,燕低低的飞,街上的花香与海上的咸味混到一处,荡漾在空中,水在面前,而绿意无限,可不是,春深似海。
        

这是对五月青岛的海的动态描写,但在这景物描写中,内心喜悦之情蕴藉其中。


        3.修辞方法
        ① 比喻。即利用事物的相似性打比方,就是用某一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事物或情境。比喻一般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
        A. 明喻。明喻有本体、喻体、比喻词,比喻词往往用在本体和喻体之间,表明两者之间的比喻关系。
        例如: 获得知识就如同获得金子这种珍贵物质一样,也是需要聪明才智的。
        又如: 那喷薄而下的钢水,好像朝霞映照着的高山瀑布。
        又如: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明喻的比喻一般有“如同”、“好像”、“恰如“、“仿佛”、“像”、“宛如”等。
        B. 暗喻。暗喻是本体和喻体都出现,而且两者之间用“是”(或“成了”、“变成”等)起关联作用并表明两者之间的比喻关系的一种比喻。“暗喻”又叫“隐喻”。
        例如: 自由主义是一种腐蚀剂。
        又如: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是舀不平的大海,是推不倒的大山,是扑不灭的火焰。
        C.借喻。借喻是本体、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喻体”来代替“本体”的一种比喻。
        例如: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②拟人。把事物写成有人一样的动作和感情。常见的有五种情况。
        A.把适用于“人”的动词、形容词(或成语)用来叙述、描写“物”。
        例如: 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
        B.用人称代词来指代“物”。
        例如: 她不务虚名,但求实际;做根扁担,能挑千万里;做副箩筐,能装百斤米。
        C.把适用于人的称谓用于“物”。
        例如: 萝卜兄弟,你们去了哪里?
           白菜姐妹,你们去了何方?
        D.把“物”当作人来呼唤,并和它对话。
        例如: 站起来,我们的诗,人民的诗。
        E.把无形的东西或抽象的概念当作人来写。
        例如: 真理可能被遮掩顷刻,
           真理它却永不会弯腰。
        又如: 正义被绑着示众,
           真理被蒙上眼睛。
        ③排比。把三个以上意思相联系、结构相类似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例如: 等到这回声也静默了,只剩下皓月当空,群山肃立,长江激荡,银波万里……
        ④夸张。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强调某一事物,而特意对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夸张可分为直接夸张和融合夸张。
        A.直接夸张。直接夸张是直接突出、扩大事物的某些特征,把事物说得比实际更高、更强烈、更集中的一种夸张。
        例如: 下了一天雪,到夜还没有止,屋外一切静极,静到要听出静的声音来。
        又如: 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
        B. 融合夸张。指的是夸张同比喻、拟人、借代等相互融合的情况。
        夸张同比喻融合。
        例如: 但此刻,
           长街静穆,万民伫立。
           一颗心——一片翻腾的大海,
           一双眼——一道冲决的大堤。
        又如: 一天是阴沉的上午,太阳还不能从云里面挣扎出来,连空气都疲乏着。
        又如: 大家略有一点兴奋,但又很淡漠,不大相信,因为这一类不甚可靠的传闻,是谁都听得耳朵起茧了的。
        上面例1是夸张同比喻融合,例2是夸张同拟人融合,例3是夸张同借代融合。这样的句子,首先它是比喻、拟人、借代的修辞格,其中包含着夸张的意味。
        ⑤对偶。把一对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句子(或短语)连接一起,来表达相似、相关、相反的意思。它一般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A. 正对。由两个意思相关、相似的句子(或分句,或短语)构成的对偶。
        例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又如: 红豆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B. 反对。由两个意思相反、相对的句子(或分句,或短语)构成的对偶。
        例如: 谦虚人常思己过,骄傲人只议人非。
        又如: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C. 串对。由两个内容连贯或相互间有递进、因果、条件等等关系的句子(或分句,或短语)串联起来构成的对偶。
        例如: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又如: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⑥反复。为了强调或为了其他目的而有意识地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手法叫做“反复”。反复可分为连续反复、间隔反复两种。
        A.连续反复。即让某些词语或句子连续重复出现的反复。
        例如: 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
        B.间隔反复。即让某些词语或句子间隔地重复出现的反复。
        例如: 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又如:风雪一天比一天大,人们的干劲一天比一天猛,砍下的毛竹一天比一天堆得高,为竹滑道修的架在两座高山之间的竹桥,也在一天比一天往上长。
        ⑦借代。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同要说的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事物来“代”的一种修辞手法。一般可分以下四种情况。
        A.特征“代”事物。
        例如: 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低声下气的问道,……(这里用“花白胡子”这一特征代替胡子花白的人。)
        B.牌号“代”本体。
        例如: 老李回到家,一气不出吸了多少根“红塔山”! (借“红塔山”代红塔山牌香烟)
        C.部分“代”整体。
        例如: 第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借“一针一线”代替包括“针线”在内的任何东西。)
        D.具体“代”抽象。
        例如: 疑是工?疑是农?
        铁锤、镰刀同在这儿把业创。(借“铁锤”代“工”,借“镰刀”代“农”)
        ⑧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即“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一般可分为“一问一答”和“多问一答”两种形式。
        A. 一问一答。
        例如: 那是什么呢? 是名贵的紫竹。
        B. 多问一答。
        例如: 当你捧着一本好书的时候,应当扪心自问:“我该不该像一个澳大利亚矿工那样工作呢? 我的尖镐利铲都随身带好了吗? 我的准备工作都无懈可击了吗?我的衣袖是不是挽得高高的?我的劲儿是不是鼓得足足的?我的胆儿是不是练得壮壮的?”请你永远保持这种英勇无畏的矿工精神吧!
        ⑨ 反问。用疑问句表达确定的意思,用以加强语气。
        例如: 凭着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乐观的志趣,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⑩ 引用。为了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或者使语言生动简明而援引革命导师的语录或者诗词、寓言、谚语、资料等现成的话,这种修辞手法叫“引用”。引用一般可分为“明引”、“暗引”、“意引”三种。
        A.明引。也叫“正引”,所引内容用引号表示,并标明出处。
        例如: 刘少奇曾说过:“《诗经》上有这样著名的诗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说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批评。”
        B.暗引。不注明所援引的话(或语句)的出处,有时也不用引号。
        例如: 看一眼路旁的绿叶,再看一眼海,真好,这才明白了什么叫“春深似海”。
        C.意引。只引原话(或原文)的主要意思,而不引原话(或原文)的词句,所以不用引号。
        例如: 《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6-03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yuedu/chuzhongyuedu/153077.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