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夜雨寄北》鉴赏、赏析和解读

2019-05-12 可可诗词网-名诗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本诗一题《夜雨寄内》。按义山妻王氏卒於大中五年(851)。集中有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知妻亡后义山方赴蜀。又其一生未尝续娶,则诗题不当为“寄内”明甚。义山在蜀为大中五年冬至九年(855) 冬,诗必为此年中寄长安友人所作。

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 曾盛赞此诗设想“奇绝”,思神“预飞到归家”后。就想象一点而言,此说不为无见;然而仅就奇处论此诗则恐舍本逐末。其实诗的佳处正在於不有意作奇,而胜在以自然挚着的诗歌形象与音节,传达出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定心声。自然而奇,方臻妙境,舍此而逐奇,则必流於险怪。读此诗有助於理解这一诗歌创作中的辩证法。

巴蜀秋雨之夕,在唐人,别有一种销魂断肠的况味。明皇入蜀,雨夜於剑阁闻铃,谱写了著名的《雨霖铃》 曲以寄怅恨。今日诗人当此阴阻之地、凄凉之夕,又适逢故园的友朋书来问归,当然更勾起他蜀道可畏,归期难卜的无限心事。诗的前二句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在这特定地点与特定时间交叉点上的双重触怅。后两句的想象正是由此油然而生的企望。由来书自然会忆及寄书人,由此地离别之夕又自然而想到相逢之夜。“何当共剪西窗烛”,并非故作惊人之笔,而是合乎逻辑的表象联想,并由此从接书有感而转入寄北答问。然而此情此景,能告诉长安的友朋什么呢!“却话巴山夜雨时”,能奉献的只是此时此地那“剪不断,理还乱” 的无限愁思。结句转而入深,回到切近之景,传达出诗人心头莫可言说的悲凉,有无尽远意。后来辛弃疾有句“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构想略同,然而发露与含蓄,意味迥然有别。

说李商隐此诗自然而奇,臻於妙境,並不等於说不加提炼,信笔而成。诗人婉委的情思,正由於其杰出的诗才而得以更完美的体现。这可从选词具象、章句位置、调声理音三方面来体味。

“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藉以寄情的景物媒介。虽然类似的景象並非义山首创,但选词精工、境界深远却堪称独造。山、雨、池,是构成此景的实体。而此山是素有险阻之称的巴中之山。“夜”、“秋”二字互文,秋雨本已萧瑟,更兼以夜色迷濛,空旷寂寥的深山就更蒙上了一层凄迷哀怨的色调。而这一切又汇聚到诗人窗外的一个小小池塘之中,山溪汇注於其中,秋雨飘洒於其中,一个“涨” 字画龙点睛,似乎四围六合的一切都汇聚到诗人心头,升涨起无穷无尽的愁苦与惆怅。这多层次的,有声有色更有情的景象,凝聚於七个字中,难怪乎后人要以 “巴山夜雨”作为愁思的代称了。

“巴山夜雨涨秋池” 的位置也深可玩味。当时的情况是,旅蜀的诗人在秋雨之夕收到了远方来书,但如果起句先写巴山夜雨,再写接书势必索然无味。诗人别具匠心地将此景置於第二句的位置上,于是起句 “君问归其未有期” 中隐含的愁思,便自然注入了巴山夜雨的景象之中,复因“涨秋池”这静夜深山的象外之声,使愁思具象并满蕴蓄积,于是后两句的联想也就水到渠成了。

“巴山夜雨涨秋池”处在诗的中心位置,又与词、句的复叠所造成的音声效果相配合,“归期”与“未有期”;“巴山夜雨”的两处出现,均以深山秋涨为中心回环复沓,遂把“未有期” 的现实与“剪烛共话” 的想象绾合在一起,虚实相生,相反相成,形成了全诗半是悲哀、半是温暖的深长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