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弹琴

2019-05-18 可可诗词网-古代寓言 https://www.kekeshici.com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蝶躞而听。

——《弘明集·理惑论》


        【注释】
        ①操:琴曲。②孤犊:离开母畜的小牛犊。③掉尾:摇动尾巴。奋耳:竖起耳朵。④蹀(die)躞(xie):往来徘徊。⑤《理惑论》,见于《弘明集》,凡三十七篇,署名汉牟融。
        【意译】
        公明仪对牛弹着乐调叫《清角》的琴曲,牛依旧低头吃草,一点不为所动。不是牛没有听见,而是这美妙的琴声并不适合牛的耳朵罢了。公明仪便变换曲调,弹出的是蚊虻的嗡嗡声和孤独小牛的哞哞声。牛马上为之一振,摇动尾巴,竖起耳朵,来回走动,全神贯注地听着。
        【解说】
        桓谭《新论》曰:“八音之中,唯弦为最,而琴为之首。”历代古人都将琴视为乐器上品,以为琴声能导德宣情,感物悟灵。伯牙鼓琴, 一曲高山流水,钟子期心领神会,相与成知音;司马相如客居临邛,奏琴歌二章,卓文君为琴心所动, 竟随子长私奔。琴之奇效, 可见一斑。公明仪对牛弹琴, 不知其本意为何: 求牛达人意? 对牛诉衷肠? 还是向牛露一手? 本来“《清角》发而阳气亢”(晋成公《琴赋》),此时却没有将“伏食如故”的牛带入琴声的境界。牛不可能意会《清角》的美妙音响, 显得冥顽不灵,这是牛的本性;公明仪不知琴无法对牛传导出人的高雅情操,“非所明而明之”(《庄子·齐物论》),这是公明仪的可悲处。公明仪改弦易辙,变“《清角》之操”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倒是勾起了牛的驱虫之意,舔犊之情。用今天的科学眼光来看,这不过是条件反射而已,并非牛自此听懂琴声,产生了质的飞跃。而乐器之首的琴发出如此单调乏味的声音,也太伤大雅了。闹出对牛弹琴的笑话,责任在人不在牛。牛或许永远不会有音乐细胞了,而人切不可将琴降格以用。曲高固然和寡,但人间总有知音在,何必去对牛弹琴, 自生烦恼呢?
        【相关名言】
        导入必因其性, 治水必因其势。

——徐干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