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
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意译】
楚国有个卖盾又卖矛的人,一会儿吹嘘自己的盾说:“我的盾是再坚固不过的,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穿它。”一会儿又夸耀它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无论多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这时候,有个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又怎么样呢?”这个卖盾又卖矛的人张口结舌,无法回答。
【解说】
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统一的两个对立方面组成的。一方面,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矛盾着的对立双方构成的统一体,矛盾双方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矛盾的一方如果没有和它作对的另一方,它自己这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例如,生产与生活、积累与消费、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困难与顺利、失败与成功、进攻与防御、真理与谬误等等,无不如此。另一方面,尽管矛盾的统一体是由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组成的,但它们之间并不是绝对不相容的,如化合中包含着分解,分解中包含着化合;生里面包含着死,死里面包含着生;坏事里包含着好的因素,好事里包含着坏的因素,等等。这就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在这则“自相矛盾”的寓言中,本来按照正确的解释,那位卖矛与盾的人应该说:“我的盾非常坚固,一般锋利的东西根本穿不透它;而至于矛,它非常锋利,一般坚固的东西都能刺透。”如果把它绝对化,那就是形而上学。联想到社会生活中,一个人说话也好,写文章也好,如果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关系中,竟然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就会像这位卖矛与盾的商人一样,经人一驳,就会哑口无言。因此,这则寓言故事可以常常提示人们:不论干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坚持唯物辩证法,而不能把事情推向极端。
【相关名言】
一极已经作为胚胎存在于另一极之中,一极到了一定点时就转化为另一极。
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这就是对立面的统一。
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韩非子·难一》
【意译】
楚国有个卖盾又卖矛的人,一会儿吹嘘自己的盾说:“我的盾是再坚固不过的,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穿它。”一会儿又夸耀它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无论多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这时候,有个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又怎么样呢?”这个卖盾又卖矛的人张口结舌,无法回答。
【解说】
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统一的两个对立方面组成的。一方面,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矛盾着的对立双方构成的统一体,矛盾双方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矛盾的一方如果没有和它作对的另一方,它自己这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例如,生产与生活、积累与消费、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困难与顺利、失败与成功、进攻与防御、真理与谬误等等,无不如此。另一方面,尽管矛盾的统一体是由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组成的,但它们之间并不是绝对不相容的,如化合中包含着分解,分解中包含着化合;生里面包含着死,死里面包含着生;坏事里包含着好的因素,好事里包含着坏的因素,等等。这就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在这则“自相矛盾”的寓言中,本来按照正确的解释,那位卖矛与盾的人应该说:“我的盾非常坚固,一般锋利的东西根本穿不透它;而至于矛,它非常锋利,一般坚固的东西都能刺透。”如果把它绝对化,那就是形而上学。联想到社会生活中,一个人说话也好,写文章也好,如果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关系中,竟然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就会像这位卖矛与盾的商人一样,经人一驳,就会哑口无言。因此,这则寓言故事可以常常提示人们:不论干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坚持唯物辩证法,而不能把事情推向极端。
【相关名言】
一极已经作为胚胎存在于另一极之中,一极到了一定点时就转化为另一极。
——德国·恩格斯
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这就是对立面的统一。
——苏联·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