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遗珠

2022-08-25 可可诗词网-古代寓言 https://www.kekeshici.com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 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 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庄子·天地》


        【注释】
        ①黄帝: 少典之子, 姓公孙, 居轩辕之丘, 故号轩辕氏。又居姬水, 因改姓姬。国于有熊故亦称有熊氏。败炎帝于阪泉,又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斩杀蚩尤。诸侯尊为天子,以代神农氏。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以风后为相,力牧为将。命大桡作甲子,容成造历。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 隶首作算数。传说蚕桑、医药、舟车、宫室、文字等之制, 皆始于黄帝时。参见《史记·五帝纪》。②赤水:河名,在昆仑山南面。③昆仑:山名,在新疆西藏之间,西接帕米尔高原,东延入青海省境内。古代有关昆仑的神话传说, 散见于《山海经》、《淮南子》、《神异经》等书。④玄珠:玄妙之珠, 喻道。⑤知: 寓言虚构人名,喻智慧。⑥离朱:传说中黄帝时视力最好的人,能百步之外看见秋毫之末。⑦喫诟:寓言中虚构人名,喻善辩。⑧象罔:寓言中虚构人名,喻离形去知无所用心的状态。
        【意译】
        黄帝游历到赤水的北面,登上昆仑山向南眺望,返回时却遗失了玄珠。于是就叫最有智慧的知去寻找,没有找着,又让视力最好的离朱去寻找,没有找着,第三次又让最善辩的喫诟去寻找,还是没有找着。最后就叫无知无识、无所用心的象罔去寻找,结果却找着了。黄帝惊疑地说:“真是奇怪了,为什么偏偏是象罔却找到了呢?”
        【解说】
        黄帝留下的问题,是值得人们去深思的。在作者看来代表人的主观理性的知、离朱、喫诟都不能找到黄帝丢失的玄珠——把握道。道是最自然的,而不是人为的。而人的主观理性却是片面的,有限的,所以不能把握无限的道。这足可以使许多自恃聪明的人感到沮丧,而自以为可以南面而王的黄帝,既然因了他的过分自信而丢失了玄珠,也就一样永远无法想通这个问题。可是对于作者来说却是胸有成竹的。在《应帝王》篇中,好心的儵与忽曾经为混沌凿窍,结果混沌虽然有了能生出知识的七窍,可是它同时也就死了。纯朴浑然的自然被分解以后,就只有死路一条。在《大宗师》篇中,作者又说过:道是真实而可以经验的,但却没法看清它的形迹和作为。它可以心传,却不可以口授,可以心得而不可以目见。所以女偊告诉南伯子葵说,道最终是从痴痴呆呆的疑始那里得来的。也就是说只有弃圣绝知,返朴归真,舍弃了理性的片面性,与自然交融为一,才能体悟到道。这与“象罔得之”的道理完全是相通的。
        【相关名言】
        我们应当了解,废除以前死读书、实行强迫纪律、死记硬背的方式时,必须善于吸取人类的全部知识。

——苏联·列宁


        显而易见,社会成员中受过教育的人会比愚昧无知的没有文化的人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好处。

——德国·恩格斯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