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①;听之不闻,名曰“希”②;搏之不得,名曰“微”③。此三者不可致诘④,故混而为一⑤。其上不皦,其下不昧⑥,绳绳兮不可名⑦,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⑧。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⑨。能知古始,是谓道纪B10。
〔注释〕 ①夷:《释文》引钟会注:“夷,灭也。”形容无形。 ②希:《释文》:“希,静也。”形容无声。 ③搏:帛书甲乙本均作“㨉”;㨉:抚、摹。微:《小尔雅·广诂》:“微,无也。” ④致:推。诘:问。致诘:推问追究的意思。 ⑤故:“当读为固,本来。”(高亨《老子注译》)混:混然,合而未分。一:这里指“道”。 ⑥皦:明。昧:暗,“皦”的反义词。 ⑦绳绳兮:河上公注:“绳绳者,动行无穷极也。”形容纷绵不息。 ⑧惚恍:若存若亡、似有似无。 ⑨御:驾御的意思。 ⑩古始:原初、太初。道纪:道的纲纪。
〔鉴赏〕 本章老子继续对“道”作直述、写状,这被河上公称之为“赞玄章”。老子于《一章》提出“不可言说”的“道”之后,又总感到这“玄之又玄”的“道”似乎还得作些规定,即使“玄之又玄”无法规定,但“道”怎样“玄之又玄”还总得说上几句,于是就有了本章的内容。
为了对“玄之又玄”的“道”说上几句,老子首先用了“夷”、“希”、“微”三个字来指“道”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触;最具实感的视觉、听觉、触觉都无法把握这“道”,说明“道”具有超越认识的特征。
老子大概觉得这样还不足以说明“道”,又将“道”嵌入时空间论述,认为“道”其上不皦,其下不昧,首尾先后皆不可得。这样,“道”又具有了超越时空的特征。
经过老子对“道”这样的规定,“道体”给人的感觉只能是恍恍惚惚、似无而有、似有还无,绳绳兮而不可名状,于是就出现了在《老子》各篇章中那些论及“道体”的闪烁之辞,使“道”又具有了超越物相的特征。
因为“道”超越所有,所以“道”又能适于一切,由此导致当东郭子问及“道”在何处时,庄子能说出“道”在“天地日月、蝼蚁稊稗、瓦甓屎溺”这样的话(《庄子·知北游》)。这说明社会历史、宇宙自然有着相通之“道”,由此印证老子说的“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这样的话,反过来也有了孔融由曹丕纳袁熙妻为妾,推知“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这样的“以今度古”、古可知的事,并有了“不知书”的石勒能在“使人读《汉书》”中“听之皆解其意”的事(《世说新语·识鉴》)。这大概就是老子说的“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的泛化。
总而言之,在本章中老子通过对“道”的写状,指出“道”是无形、无声、无体的混然物;在有“道”之前的情况,不甚明了;有“道”之后,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纷绵不息而不可名状,恍恍惚惚而似有似无。人如掌握“道”的规律,即可驾驭现实,也可推知远古,这就是“道”的纲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