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②,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③,贸贸然来④。黔敖左奉食⑤,右执饮⑥,曰: “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⑦。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⑧!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注释】 ①选自《礼记·檀弓下》。嗟:含有怜惜的叹呼声。 ②黔敖:齐平公时贵族。 ③袂:衣袖。辑屦:鞋破带落,拖着走路。 ④贸:通“眊”。贸贸然,目光失神,蒙昧不明的样子。 ⑤奉:同“捧”。 ⑥执:拿。饮:汤浆。 ⑦谢:道歉。 ⑧微:非。与:同“欤”。微欤:含有拿不定主意的否定语气。
【今译】 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做饭,以备过路的饥民来吃。这时,来了一个饥民,用袖子遮着脸,拖着破鞋,双目失神地慢慢走过来。黔敖左手端着饭,右手拿着汤,用充满怜悯的语气对他说:“喂!过来吃吧。”那个饥民听到后瞪起眼睛望着黔敖说:“我就是不愿吃这嗟来之食,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听了,连连向他道歉,但他还是不肯吃,最终还是死于饥饿。
曾子听说这件事,加以评论:“这恐怕不对吧?别人无礼,当然应该拒绝,但是道歉之后,也就可以吃了。”
【总案】 这位不食嗟来之食的廉士死了。看起来他是死于饥荒,而实在是死于他耿介的秉性。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宁肯死于义而不可死于困厄的自洁精神,便在这则十分简短的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而“不食嗟来之食”这句话,也成为后世许多志士仁人洁身全节的座右铭。
一篇不足一百字的小文章,能够把事件的背景、过程、结果及他人的评论交待得这么清楚,能够把三个人物的形象写得如此生动,又能够涉及并表达出比较深刻的人生态度,实属不易。作者所以能做到这些,看来重要的是善于运用对话刻画人物、阐发道理。
曾子闻之,曰:“微与⑧!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注释】 ①选自《礼记·檀弓下》。嗟:含有怜惜的叹呼声。 ②黔敖:齐平公时贵族。 ③袂:衣袖。辑屦:鞋破带落,拖着走路。 ④贸:通“眊”。贸贸然,目光失神,蒙昧不明的样子。 ⑤奉:同“捧”。 ⑥执:拿。饮:汤浆。 ⑦谢:道歉。 ⑧微:非。与:同“欤”。微欤:含有拿不定主意的否定语气。
【今译】 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做饭,以备过路的饥民来吃。这时,来了一个饥民,用袖子遮着脸,拖着破鞋,双目失神地慢慢走过来。黔敖左手端着饭,右手拿着汤,用充满怜悯的语气对他说:“喂!过来吃吧。”那个饥民听到后瞪起眼睛望着黔敖说:“我就是不愿吃这嗟来之食,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听了,连连向他道歉,但他还是不肯吃,最终还是死于饥饿。
曾子听说这件事,加以评论:“这恐怕不对吧?别人无礼,当然应该拒绝,但是道歉之后,也就可以吃了。”
【总案】 这位不食嗟来之食的廉士死了。看起来他是死于饥荒,而实在是死于他耿介的秉性。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宁肯死于义而不可死于困厄的自洁精神,便在这则十分简短的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而“不食嗟来之食”这句话,也成为后世许多志士仁人洁身全节的座右铭。
一篇不足一百字的小文章,能够把事件的背景、过程、结果及他人的评论交待得这么清楚,能够把三个人物的形象写得如此生动,又能够涉及并表达出比较深刻的人生态度,实属不易。作者所以能做到这些,看来重要的是善于运用对话刻画人物、阐发道理。
今日更新
-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五年)
[2019-05-18]
-
齐桓公伐楚(僖公四年)
[2019-05-18]
-
曹刿论战(庄公十年)
[2019-05-18]
-
季梁谏追楚师(桓公六年)
[2019-05-18]
-
臧哀伯谏纳郜鼎(桓公二年)
[2019-05-1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