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狂接舆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①:“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②,来者犹可追③。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④!”
孔子下⑤,欲与之言。趋而避之⑥,不得与之言。
【注释】 ①接舆:楚国隐士。 ②往者:以往、过去的。谏:劝谏,挽回。 ③来者:未来的。犹可追:赶得上、来得及。 ④殆:危险。 ⑤下:指下车。 ⑥辟:同“避”。
【今译】 楚国的狂人接舆一边走过孔子的车子,一边高唱道:“凤凰啊,凤凰!你为什么这样倒霉?过去的事情无法再挽回,未来还可以重新设计。算了吧,算了吧!现在的从政者已经危乎其危了!”,孔子忙走下车,想和他谈谈。但接舆赶快避开了,孔子没能和接舆搭上话。
【集评】 清·方存之《论文章本原》:“将狂处描写如生,如鸿飞冥冥,偶留鸿爪,不可得而见之也。”
清·郑小谷《四书翼注论文》:“一曰欲与之言,复赘曰不得与之言,究莫由定其作何语也。管缄若文写入苍茫,大作感慨,自以为发圣人之蕴。余谓不得与言只可还他不得与言,各以意说,终无当也。”
清·李安溪:“接舆实夫子知己,味其歌词可以当哭。”
清·何义门:“曾点之狂,有茂对时物气象;接舆之狂,但知天地闭贤人、隐而已。此夫子欲与言以广之。”(以上两条见清·于光华《论语集益》)
【总案】 本文见于《论语·微子》,写孔子周游来到楚国,遇佯狂的楚国隐者接舆“歌而过”之的故事。春秋末年,社会处于大转变的前夜,礼坏乐崩、亡国弑君的现实更激发了孔子的道德心和责任感。于是他率弟子周游诸侯、四处干君,但结果是游说不成,反而备受冷遇。在这种动荡的现实面前,也有一些不同于孔子,尚“以天下为沉浊”的不与当政者合作的人,接舆就是这类人物中的一个。本文描写的故事,虽然不无巧合之嫌,但它却真实地展现了两种不同的思想和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
“楚狂接舆”虽然文字很短,但从整体而言,它不仅故事相对完整,而且故事本身极富戏剧性,有悠长的韵味。人物仅有的几个动作描写也准确地传达出了人物的性格。
孔子下⑤,欲与之言。趋而避之⑥,不得与之言。
【注释】 ①接舆:楚国隐士。 ②往者:以往、过去的。谏:劝谏,挽回。 ③来者:未来的。犹可追:赶得上、来得及。 ④殆:危险。 ⑤下:指下车。 ⑥辟:同“避”。
【今译】 楚国的狂人接舆一边走过孔子的车子,一边高唱道:“凤凰啊,凤凰!你为什么这样倒霉?过去的事情无法再挽回,未来还可以重新设计。算了吧,算了吧!现在的从政者已经危乎其危了!”,孔子忙走下车,想和他谈谈。但接舆赶快避开了,孔子没能和接舆搭上话。
【集评】 清·方存之《论文章本原》:“将狂处描写如生,如鸿飞冥冥,偶留鸿爪,不可得而见之也。”
清·郑小谷《四书翼注论文》:“一曰欲与之言,复赘曰不得与之言,究莫由定其作何语也。管缄若文写入苍茫,大作感慨,自以为发圣人之蕴。余谓不得与言只可还他不得与言,各以意说,终无当也。”
清·李安溪:“接舆实夫子知己,味其歌词可以当哭。”
清·何义门:“曾点之狂,有茂对时物气象;接舆之狂,但知天地闭贤人、隐而已。此夫子欲与言以广之。”(以上两条见清·于光华《论语集益》)
【总案】 本文见于《论语·微子》,写孔子周游来到楚国,遇佯狂的楚国隐者接舆“歌而过”之的故事。春秋末年,社会处于大转变的前夜,礼坏乐崩、亡国弑君的现实更激发了孔子的道德心和责任感。于是他率弟子周游诸侯、四处干君,但结果是游说不成,反而备受冷遇。在这种动荡的现实面前,也有一些不同于孔子,尚“以天下为沉浊”的不与当政者合作的人,接舆就是这类人物中的一个。本文描写的故事,虽然不无巧合之嫌,但它却真实地展现了两种不同的思想和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
“楚狂接舆”虽然文字很短,但从整体而言,它不仅故事相对完整,而且故事本身极富戏剧性,有悠长的韵味。人物仅有的几个动作描写也准确地传达出了人物的性格。
今日更新
-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五年)
[2019-05-18]
-
齐桓公伐楚(僖公四年)
[2019-05-18]
-
曹刿论战(庄公十年)
[2019-05-18]
-
季梁谏追楚师(桓公六年)
[2019-05-18]
-
臧哀伯谏纳郜鼎(桓公二年)
[2019-05-1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