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货欲见孔子
阳货欲见孔子①,孔子不见,归孔子豚②。
孔子时其亡也③,而往拜之。
遇诸涂④。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⑤:“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⑥,可谓知乎⑦?”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注释】 ①阳货:又名阳虎,鲁国季氏的家臣。 ②归:同“馈“,赠送。据《孟子·滕文公下》载,当时“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因此,阳货趁孔子不在家时送去一只蒸熟的小猪,以便迫使孔子去见他。 ③时:伺,窥伺。亡:外出,不在家。 ④诸:“之乎”的合音。涂:中途,半路上。 ⑤曰:自此以下的三个“曰”,均为阳货的自问自答。 ⑥亟:屡屡。 ⑦知:同“智”。
【今译】 阳货想让孔子来拜见他,孔子不去,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头蒸熟了的小猪,企图以此迫使孔子到他家来道谢。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前去拜谢他。两人在半路上碰面了。阳货叫着孔子说:“来!我有话要对你说。”阳货说:“自己怀有一身本领,却听任国家的事情糊里糊涂,这能叫做仁吗?”他随又道:“不能。——一个人喜欢做官,b’却又屡屡错过机会,这能叫聪明吗?’”阳货接着说:“也不能。——时光一过去,就
再也不会回来了啊。”孔子说:“那好吧,我打算做官了。”
【集评】 清·牛运震《论语随笔》:“阳货擅权柄,自以为张公室,与孔子恶三家之旨有合,而孔子鲁国之望,故欲招致结纳以为声援。孔子只如其言以答之,若解其意,又若不解者,冷淡闲暇入妙。”“辞活而意婉,左右两面俱可说得,所以为圣人之言。”
清·俞廷镳《四书评本》:“不徇物而亦不为苟异,不绝物而亦不为苟同。似解若不解,似许实不许,神味雪淡中见光明正大,不恶而严之意。”
清·张甄陶《四书翼注论文》:“货虽小人,但以礼来不可却,怀宝迷邦数语,亦是正经话。夫子因物付物,不堕其术中,亦不激其怒,即所谓不恶而严也。”
清·于光华《论语集益》:“时字浑然天机。”“激之不起,万顷澄然。”
【总案】 本文见于《论语·阳货》,描述了学人孔子和士大夫阳货之间一个风趣而富有意味的故事。阳货是鲁国巨室季氏的家臣,当时季氏左右着鲁国朝政,而阳货又是季氏家中的执牛耳者,可想而知阳货此时是何等志得意满、飞扬跋扈了。在孔子看来,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才可能由诸侯出。陪臣执国命是他一向反对的,更何况象阳货这种人的这种举动。所以本文一开头就显示出了孔子既不愿拜见阳货但又怕失礼的复杂心理,而阳货就是抓住孔子的这种心理才趁孔子不在家时送给他一头小蒸猪。孔子也想如法炮制,但正巧路遇阳货。以下便是阳货趾高气扬的指点教训,和孔子“祭神如神在”式的表面答应,至此故事结束。
这篇短文文字虽少,但情节相对完整,风趣而曲折,偶然因素的加入使故事更加耐人寻味。通过这个短短的故事,两个人物的性格得到了很好的表现。阳虎的居高临下、目中无人活脱脱写出,孔子的既“畏大人”怕失礼,同时又小有冒犯、小用心计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孔子时其亡也③,而往拜之。
遇诸涂④。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⑤:“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⑥,可谓知乎⑦?”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注释】 ①阳货:又名阳虎,鲁国季氏的家臣。 ②归:同“馈“,赠送。据《孟子·滕文公下》载,当时“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因此,阳货趁孔子不在家时送去一只蒸熟的小猪,以便迫使孔子去见他。 ③时:伺,窥伺。亡:外出,不在家。 ④诸:“之乎”的合音。涂:中途,半路上。 ⑤曰:自此以下的三个“曰”,均为阳货的自问自答。 ⑥亟:屡屡。 ⑦知:同“智”。
【今译】 阳货想让孔子来拜见他,孔子不去,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头蒸熟了的小猪,企图以此迫使孔子到他家来道谢。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前去拜谢他。两人在半路上碰面了。阳货叫着孔子说:“来!我有话要对你说。”阳货说:“自己怀有一身本领,却听任国家的事情糊里糊涂,这能叫做仁吗?”他随又道:“不能。——一个人喜欢做官,b’却又屡屡错过机会,这能叫聪明吗?’”阳货接着说:“也不能。——时光一过去,就
再也不会回来了啊。”孔子说:“那好吧,我打算做官了。”
【集评】 清·牛运震《论语随笔》:“阳货擅权柄,自以为张公室,与孔子恶三家之旨有合,而孔子鲁国之望,故欲招致结纳以为声援。孔子只如其言以答之,若解其意,又若不解者,冷淡闲暇入妙。”“辞活而意婉,左右两面俱可说得,所以为圣人之言。”
清·俞廷镳《四书评本》:“不徇物而亦不为苟异,不绝物而亦不为苟同。似解若不解,似许实不许,神味雪淡中见光明正大,不恶而严之意。”
清·张甄陶《四书翼注论文》:“货虽小人,但以礼来不可却,怀宝迷邦数语,亦是正经话。夫子因物付物,不堕其术中,亦不激其怒,即所谓不恶而严也。”
清·于光华《论语集益》:“时字浑然天机。”“激之不起,万顷澄然。”
【总案】 本文见于《论语·阳货》,描述了学人孔子和士大夫阳货之间一个风趣而富有意味的故事。阳货是鲁国巨室季氏的家臣,当时季氏左右着鲁国朝政,而阳货又是季氏家中的执牛耳者,可想而知阳货此时是何等志得意满、飞扬跋扈了。在孔子看来,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才可能由诸侯出。陪臣执国命是他一向反对的,更何况象阳货这种人的这种举动。所以本文一开头就显示出了孔子既不愿拜见阳货但又怕失礼的复杂心理,而阳货就是抓住孔子的这种心理才趁孔子不在家时送给他一头小蒸猪。孔子也想如法炮制,但正巧路遇阳货。以下便是阳货趾高气扬的指点教训,和孔子“祭神如神在”式的表面答应,至此故事结束。
这篇短文文字虽少,但情节相对完整,风趣而曲折,偶然因素的加入使故事更加耐人寻味。通过这个短短的故事,两个人物的性格得到了很好的表现。阳虎的居高临下、目中无人活脱脱写出,孔子的既“畏大人”怕失礼,同时又小有冒犯、小用心计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今日更新
-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五年)
[2019-05-18]
-
齐桓公伐楚(僖公四年)
[2019-05-18]
-
曹刿论战(庄公十年)
[2019-05-18]
-
季梁谏追楚师(桓公六年)
[2019-05-18]
-
臧哀伯谏纳郜鼎(桓公二年)
[2019-05-1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