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晋鞌之战(成公二年)
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①,围龙②。顷公之嬖人卢蒲就魁门焉③,龙人囚之。齐侯日:“勿杀!吾与而盟④,无入而封⑤。”弗听,杀而膊诸城上⑥。齐侯亲鼓士陵城⑦,三日,取龙,遂南侵及巢丘⑧。
卫侯使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将侵齐⑨,与齐师遇。石子欲还,孙子曰:“不可。以师伐人,遇其师而还,将谓君何?若知不能,则如无出。今既遇矣,不如战也。”夏有⑩。
石成子曰:“师败矣,子不少须(11),众惧尽。子丧师徒,何以复命?”皆不对。又曰:“子,国卿也。陨子,辱矣。子以众退。我此乃止。(12)”且告车来甚众。齐师乃止,次于鞫居(13)。
新筑人仲叔于奚救孙桓子(14),桓子是以免。既,卫人赏之以邑,辞。请曲县、繁缨以朝(15),许之。仲尼闻之曰(16):“惜也,不如多与之邑。唯器与名(17),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
孙桓子还于新筑,不入,遂如晋乞师(18)。臧宣叔亦如晋乞师。皆主郤献子(19)。晋侯许之七百乘。郤子曰:“此城濮之赋也(20)。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八百乘,许之。郤克将中军,士燮佐上军(21),栾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22)。季文子帅师会之(23)。及卫地,韩献子将斩人,郤献子驰,将救之,至则既斩之矣。郤子使速以徇(24),告其仆曰:“吾以分谤也(25)。”
师从齐师于莘(26)。六月壬申(27),师至于靡笄之下(28)。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29),诘朝请见(30)。”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31)。’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32)。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33)。”齐侯曰:“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齐高固入晋师(34),桀石以投人(35),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36),曰:“欲勇者贾余馀勇也(37)!”
癸酉(38),师陈于窜(39)。邴夏御齐侯(40),逢丑父为右(41)。晋解张御郤克(42),郑丘缓为右(43)。齐侯曰:“余故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44)。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45),未绝鼓音,曰:“余病矣(46)!”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47),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姑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48),可以集事(49),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50),固即死也(51)。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抱而鼓(52), 马逸不能止(53),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54)
韩厥梦子舆谓己曰(55):“且辟左右(56)。”故中御而从齐侯(57)。邴夏日:“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58);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59),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韩厥俯定其右(60)。逢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泉,骖挂于木而止(61)。丑父寝于轏中(62),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63),故不能推车而及(64)。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65),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也。’下臣不幸,属当戎行(66),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67),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66)。”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郑周父御佐车(69),宛茷为右(70),载齐侯以免。韩厥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砰,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齐侯免,求丑父,三入三出,每出,齐师以帅退(71)。入于狄卒,狄卒皆抽戈楯冒之(12);以入于卫师,卫师免之,遂自徐关入(73)。齐侯见保者(74),曰:“勉之,齐师败矣。”辟女子(75),女子曰:“君免乎?”曰:“免矣。”曰:“锐司徒免乎(76)?”曰:“免矣。”曰:“苟君与吾父免矣,可若何!”乃奔。齐侯以为有礼,既而问之,辟司徒之妻也(77)。予之石窌(78)。
【注释】 ①齐侯:即齐顷公,名无野,鲁宣公十一年(公元前598年)即位,在位十七年。我:指鲁国。北鄙:北部边境。 ②龙:鲁邑名,今山东泰安县东南龙乡。 ③门焉:攻打城门。 ④而:同“尔”,你们。 ⑤无入而封:不进入你们的境内。 ⑥膊:暴露。 ⑦陵城:登城。 ⑧巢丘:鲁邑名,其地在今山东泰安县附近。 ⑨孙良夫:卫大夫,即孙桓子。石稷、宁相、向禽:皆卫臣。 ⑩夏有:以下残缺,所缺当为新筑之役的记事。 (11)少须:少待。 (12)我此乃止:即我乃止此。 (13)鞫居:卫地名。 (14)仲叔于奚:卫人。 (15)朝:朝见。 (16)仲尼:孔子,字仲尼。 (17)器:指车马服饰之类的器物。名:爵位名号。 (18)乞师:求救兵。 (19)邵献子:即郤克。 (20)赋:兵额。 (21)士燮:即范文子,晋卿。 (22)道:同“导”。 (23)季文子:鲁公族,名行父。 (24)徇:示众。 (25)分谤:分担谤言。 (26)莘:卫地名,在今山东莘县境内。 (27)壬申:十一日。 (28)靡笄(ji音肌):山名,在今济南附近。 (29)腆:厚、多。赋:兵士。 (30)诘朝:明日早晨。 (31)释憾:泄恨。 (32)舆师:众多的军队。 (33)无所辱命:不劳君命。 (34)高固:齐大夫,又称高宣子。 (35)桀:同“揭”,举。(36)本:树干。徇:遍。 (37)贾:买。 (38)癸酉:六月十七日。 (39)鞌:齐地名,在今山东历城附近。 (40)邴(bing音丙)夏:齐大夫。(41)逢(feng音蓬)丑父:齐大夫。 (42)解张:晋臣,又称张侯。 (43)郑丘缓:晋臣。 (44)介马:给马披上甲。 (45)屦:鞋。 (46)病:负伤。 (47)殷(yan音烟):深红色。 (48)殿:镇守。 (49)集事:成事。 (50)擐(huan音换):穿。 (51)即:就,走向。 (52)援:引。枹(fu音扶):鼓槌。 (53)逸:狂奔。 (54)华不注:山名,在今济南东北。(55)子舆:韩厥的父亲。 (56)辟:同“避”。 (57)中御:指韩厥代替御者,立在车的中间驾车。韩厥非主将,本应居左,因梦而移位。从:追赶。 (58)越:坠。 (59)綦毋张:晋大夫,姓綦毋,名张。 (60)俯:低下身子。定:放稳。其右:指原来在右边被射倒的人。 (61)挂:绊住。(62)轏(zhan音栈):棚车。 (63)匿:隐蹒。此四句是追述前一天夜里的事。 (64)及:被赶上。 (65)奉:捧。进:献。以上三句是写韩厥对齐侯修君臣之礼。 (66)属:恰巧。戎:兵车。行:道路。 (67)忝(tian音舔):辱。两君:指齐、晋双方的国君。 (68)摄官:居官,任职。承:承担。 (69)郑周父:齐臣。佐车:副车。 (70)宛茷(fei音费):齐臣。(71)齐:整顿。帅退:督促,鼓励散乱欲退的士卒重新振作起来。 (72)抽:拿。檐:大盾牌。冒:遮蔽。狄人惧齐,故对齐侯不但不敢加害,反而要保护他。 (73)徐关:地名,在今山东临淄西。 (74)保者:保守城邑的人。 (75)辟:同“避”,此指令女子避开齐侯所行之路。 (76)锐司徒:主管军械的官。 (77)辟司徒:辟,同“壁”,主管军中营垒的官。(78)石窌(liu音溜):齐地名,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
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①,击马陉②。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③,“不可,则听客之所为④。”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萧同叔子为质⑤,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⑥”对曰:“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何?且是以不孝令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⑦。’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⑧,故《诗》曰: ‘我疆我理,南东其亩⑨。’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己,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阔⑩。四王之王也(11),树德而济同欲焉(12)。五伯之霸也(13),勤而抚之,以役王命(14)。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15)。《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道(16)。’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不然,寡君之命使臣,则有辞矣,曰: ‘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以犒从者(17)。畏君之震,师徒桡败(18)。吾子惠徼齐国之福,不泯其社稷(19),使继旧好,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爱(20)。子又不许。请收合余烬(21),背城借一。敝邑之幸(22),亦云从也;况其不幸,敢不唯命是听。’”鲁、卫谏曰:“齐疾我矣(23)!其死亡者,皆亲暱也。子若不许,仇我必甚(24)。唯子则又何求?子得其国宝,我亦得地,而纾于难(25),其荣多矣!齐、晋亦唯天所授,岂必晋(26)?”晋人许之,对曰:“群臣帅赋舆以为鲁、卫请(27),若苟有以藉口而复于寡君(28),君之惠也。敢不唯命是听。”
禽郑自师逆公(29)。
秋七月,晋师齐国佐盟于爰娄(30),使齐人归我汶阳之田(31)。公会晋师于上鄍(32),赐三帅先路三命之服(33),司马、司空、舆帅、候正、亚旅皆受一命之服(34)。
……
晋师归,范文子后入。武子曰(35):“无为吾望尔也乎?”对曰:“师有功,国人喜以逆之,先入,必属耳目焉(36),是代帅受名也,故不敢。”武子曰:“吾知免矣(37)。”,郤伯见(38),公曰:“子之力也夫!”对曰:“君之训也,二三子之力也,臣何力之有焉!”范叔见,劳之如郤伯,对曰:“庚所命也(39),克之制也,燮何力之有焉!”栾伯见(40),公亦如之,对曰:“燮之诏也(41),士用命也,书何力之有 焉!”
【注释】 ①丘舆:齐邑名,在今山东益都县内。 ②马陉:齐邑名,在今山东益都县西南。 ③宾媚人:齐大夫,又称国佐。纪甗(yan音衍):古器名。纪:古国名,为齐所灭。甗甑:礼器。齐灭纪后得此物。 ④客:指晋国。⑤萧同叔子:齐顷公的母亲。萧:国名。同叔:萧国国君的字。 ⑥封内:国内。尽东其亩:田地垄埂全部是东西向,便于日后晋军进攻齐国。 ⑦“孝子”两句:语出《诗经·大雅·既醉》。匮:乏,尽。锡:赐。 ⑧物土之宜:物色土地之所宜,就是说要根据土地的情况,来分布它所适宜种植的作物。 ⑨“我疆”两句:语出《诗经·小雅·信南山》。疆:定疆界;理:治整土地。 ⑩阙:过失。 (11)四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 (12)济:完成,满足。 (13)五伯:指春秋时的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伯:同“霸”。 (14)役:从事,服役。 (15)无疆:无止境。 (16)“布政优优”两句:语出《诗经·商颂·长发》。布:今本《诗经》作敷;遒(quu音求):聚集。 (17)犒:犒劳,此处是外交辞令,意为与晋人作战。 (18) 挠败:挫败。 (19)泯:灭。 (20)爱:吝惜。 (21)余烬:余火,指残余部队。 (22)幸:幸而战胜。 (23)疾:怨恨。 (24)雠:仇。 (25)纾:解除。 (26)岂必晋:难道一定要晋取胜。 (27)赋舆:兵车。请:请求。 (28)复:回报。 (29)禽郑:鲁大臣。公:指鲁成公。 (30)爰娄:地名,在今山东溜川县内。 (31)汶阳之田:齐侵夺去的鲁地。汶阳:鲁地名,在今山东宁阳县北。 (32)上鄍(ming音冥):地名,在今山东阳谷县境。 (33)三帅:指郤克、士燮、栾书。先路:卿乘的车。三命:卿的品级。 (34)司马:主管甲兵的官员。司空:主管营垒二事的官员。舆帅:主管兵车的官员。候正:主管巡哨的长官。亚旅:下大夫。一命之服:大夫的礼服。 (35)武子:士会,士燮之父。 (36)属耳目:招人耳目,犹言“惹人注意”。 (37)免:免祸。 (38)郤伯:即郤克。 (39)庚:荀庚。荀庚本是晋军上军统帅,此次战役荀庚没有参加,其统帅之职由士燮代理。(40)栾伯:即栾书。 (41)诏:指示。
【今译】 二年春天,齐侯侵犯我国北部边境,包围了龙城。齐顷公的宠臣卢蒲就魁攻打城门,龙城的人把他俘虏囚禁起来。齐侯说:“不要杀!我和你们盟约,不进入你们的境内。”龙城的人不听,把卢蒲就魁杀死暴尸城上。齐侯亲自击鼓,士兵爬登城墙。三天,攻取了龙城,于是向南进犯,直达巢丘。
卫侯派遣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率军攻打齐国,和齐军相遇。石稷想要回兵,孙良夫说:“不行。用军队攻伐别人,遇上他的军队就回去,打算对国君说什么呢?如果知道不能作战,那就应该不出兵。现在已经遇上了敌人,不如一战。”夏天,有……
石稷说:“军队战败了。您如果不稍稍再坚持一下,恐怕要全军覆灭。您丧失了军队,用什么回报君王的命令?”大家都不回答。又说:“您,是国家的卿相,损失了您,就是耻辱。您带领大家退回,我停军在这里。”并且传告军中,救援的兵车已经大批到来。齐国的军队也停止下来,驻扎在鞫居。
新筑的邑大夫仲叔于奚救了孙良夫,良夫因此得免于难。事过之后,卫国人把城邑赏给仲叔于奚,仲叔于奚辞谢不受。请求得到诸侯用的悬挂的乐器、诸侯所用的繁缨马饰,以朝见君王。卫侯答应了他的请求。孔子听说这件事,说:“可惜啊,不如多多赏赐给他城邑。只有器物和名号,不能够随便借给别人,这是由国君所掌握的。名号用来代表人的威信,威信用来保护器物,器物用来显示礼仪,礼仪用来施行道义,道义用来产生利益,利益用来治理百姓;这是政权的大节啊。如果把名、器借给别人,就是把政权给了别人啊。政权失去了,那么国家也就跟着灭亡,这是不能够阻止的。”
孙良夫回到新筑,不进入城中,就到晋国去求救兵,臧宣叔也到晋国去求救兵。都去找郤克,晋侯答应他七百辆战车。郤克说:“这是城濮之战的战车数。当时有先君的圣明和先大夫的敏捷,所以得胜。我郤克与先大夫相比,还不足以做他们的仆人。”请求派发八百辆战车,晋侯答应了他。郤克统帅中军,士燮辅佐统帅上军,栾书统帅下军,韩厥任司马,以救援鲁国、卫国。臧宣叔迎接晋军,同时做晋军的向导。季文子率领部队与他们会和。到达卫国境内,韩厥将要杀人,郤克驾车疾驰赶去,准备救下那个人,等到赶到那里,已经杀了。郤克派人告诉韩厥赶快把尸首在军中示众,并告诉他的仆人说:“我是用这样的办法来分担指责。”
晋军在莘地追赶齐军。六月十六日,军队到达靡笄山下。齐侯派使者请战,说:“您带领国君的军队来到敝邑,敝国的士兵人数不多,请明日早晨同你们相见。”郤克回答说:“晋国和鲁国、卫国是兄弟国家,他们来告诉说: ‘大国不分早晚来到我国的土地上发泄怨恨。’寡君不忍心,特派臣下们前来向大国请求,并要我们不要把军队长期留在贵国。我们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您无须吩咐。”齐侯说:“大夫的允许,正是寡人的愿望;如果不允许,也要相见的。”齐国的高固进入晋军,举起石头投向晋军,把晋军抓住,然后乘上晋人的战车,把一棵桑树系在车后,在齐营中巡行示威,说:“需要勇气的可以买我富余的勇气。”
十七日,两国的军队在鞌地摆开了阵势。邴夏给齐顷公驾车,逢丑父做车右。晋军的解张给郤克驾车,郑丘缓做车右。齐顷公说:“我不妨消灭了晋军再吃早饭。”不给马披上甲,就驰向晋军。郤克被箭射伤,血流到鞋上,但击鼓不息,说:“我受伤了。”解张说:“自从交战开始,箭就射穿我的手和肘,我把箭折断继续来驾车,左边的车轮都染成了深红色,怎敢说自己受伤?您忍耐一些吧!”郑丘缓说:“自从交战开始,如果碰到艰险的路,我一定下车推车,您难道不知道吗?然而您真的受伤了。”解张说:“军队的耳目,就在于我们的旗子和鼓声,前进后退都听从它的指挥。这辆战车有一人镇守,就可以使战事成功。怎么能够因为我们受伤而毁坏了君王的大事呢?身穿铠甲,手执武器,本来就是去死的。受伤还没有到死的程度,您还是努力吧!”左手并过缰绳,右手拿起鼓槌击鼓,马狂奔起来,不能止住,晋军跟着冲上去。齐军大败。晋军追赶齐军,围绕华不注山三圈。
韩厥夜里梦见他父亲子舆对自己说:“明早要避开左右两侧。”所以他代替御者站在中间驾车追赶齐侯。邴夏说:“射他的驾车人,那是君子。”顷公说:“认为他是君子而射他,不合乎礼。”射车左,那人掉下车去;射车右,那人倒毙在车中,綦毋张丢掉了战车,跟上韩厥,说:“请允许我搭乘你的车子。”上车,站在左边或右边,韩厥都用肘碰他,让他站在身后。韩厥俯下身去把车右的尸体放稳。逢丑父和齐顷公乘机倒换了位置。快到华泉的时候,车的边马被树绊住而停了下来。头天夜里,逢丑父睡在棚车中,有一条蛇从他身下爬出来,他用手臂打蛇,被蛇咬伤,但隐瞒了下来,所以不能下车推车而被韩厥追上。韩厥拿着绊马索站在马前,跪下叩头,捧着酒杯加上玉环进献齐侯说:“寡君派我们臣下替鲁国、卫国向您请求,说:‘不要让军队进入您的国土。’臣下不幸,恰巧遇上您的战车,没有地方逃避隐藏,而且也怕奔走逃避有辱两国君主,臣下勉强充当一名兵士,斗胆向您禀告我的无能,只是人材缺乏,我只好滥竽充数来任这个职务。”逢丑父让齐顷公下车,到华泉去取水。郑周父驾副车,宛茷做车右,拉上齐侯逃走而免于被俘。韩厥献上逢丑父,郤克将要杀他。逢丑父喊叫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能代替他的国君承受患难的人,有一个在这里,还要被杀死吗?”郤克说:“人不怕用死来使他的国君免于患难,我杀掉他不吉利,赦免他,以此勉励侍奉君主的人。”于是就赦免了逢丑父。齐侯逃走以后,为寻找逢丑父,在晋军中三进三出,每次冲出来的时候,都整顿队伍鼓励士兵振作起来。进入晋军的狄人军队时,狄人的兵士都抽出兵器和盾牌遮蔽保护他;进入卫国的军队中,卫国的军队也不攻击他,于是就从徐关进入齐国临淄。齐侯看见守军,说:“努力吧,齐军战败了。”驰赶一个女子回避,女子说:“国君免于祸难了吗?”说:“免了。”又说:“锐司徒免于祸难了吗?”说:“免了。”说:“如果国君和我的父亲免于祸难了,还要怎么样!”于是就跑开了。齐顷公认为她知礼,后来查询她,知道是辟司徒的妻子,就赐与她石窌作为封地。
晋军追赶齐军,从丘舆攻入齐国,攻打马陉。齐侯派宾媚子用纪甗、玉磐和土地贿赂晋国以求和,说:“如果不答应,就听凭晋国怎么办吧。”宾媚人赠送财物,晋人不答应,说:“一定要萧同叔子作为人质,而且齐国境内的田亩全部改成东西向垅埂。”回答说:“萧同叔子不是别人,是寡君的母亲。如果从平等的地位来说,那么她也是晋国国君的母亲。您在诸侯中发布重大的命令,而说:‘一定要他的母亲作人质以取信’,您又是怎样对待周天子的命令的呢?而且这样做是用不孝来号令诸侯。《诗》说:‘孝子的孝心无竭尽,永远赐给你的同类。,如果用不孝号令诸侯,那恐怕不是道德的准则吧?先王定疆界治天下,考虑土地的性质来布置耕种它所适宜的作物以取其利,所以《诗》说:‘划分田地治理田地,南向东向开田亩。’现在您让诸侯定疆界、治理田地,而且要全部是东西垅向,只考虑您的战车通行的便利,而不顾土地是否适宜,那恐怕不是先王的命令吧?违反先王就是不合道义,有什么资格做盟主?晋国其实也是有过错的!四王行王政,树立德行而满足诸侯的共同要求;五霸成就霸业,勤劳而安抚诸侯,来为天子的命令服役。现在您要求会合诸侯,来满足没有止境的欲望,《诗》说:‘施行政令很宽和,百种福禄集聚来。’您的政令实在不宽和,丢弃了各种福禄,这对诸侯有什么害处呢!您如果不答应,寡君命令我使臣,就有话可说了,说:‘您带领国君的军队来到敝邑,敝邑用不多的财富来慰劳您的随从;害怕贵国国君的威严,军队战败。您惠临而求齐国的福佑,不灭亡我们的国家,让我们继续过去的友好,只是那先君的破旧器物、土地是不敢爱惜的,您又不肯答应。我们请求收集余部,背靠我们的城墙决一死战。我们有幸取胜,也会顺从贵国的,何况不幸再战败,怎敢不听从贵国的命令。’”,鲁国、卫国劝谏说:“齐国怨恨我们了。他们死去和逃亡的人,都是齐侯的宗族亲戚。您如果不答应,必然更加仇恨我们。您又有什么可追求的?您得到他的国宝,我们也得到土地,而祸难又解除了,这荣耀也就很多了。齐国、晋国都是上天所授与的,难道一定要晋国取胜?”晋人答应了齐国的求和,回答说:“臣下们率领兵车,来为鲁国、卫国请求,如果能使我们有理由回复晋君,那就是君王的恩惠了。怎敢不唯命是听。”
禽郑从军中去迎接鲁成公。
秋天七月,晋军和齐国的爰娄订立盟约,让齐国把汶阳的土田归还给我国。鲁成公在上鄍会见晋国军队,赐给晋军的三位统帅先路和三命服饰,司马、司空、舆帅、候正、亚旅都接受了一命的服饰。
……
晋国的军队回国,范文子最后进入国都。武子说:“你不因为我盼望你而早些回来吗?”回答说:“军队有了战功,国人高兴而迎接他们,先入城,必然惹人注意,这是代替统帅接受荣誉,所以不敢先进城。”武子说:“我知道你这样谦逊可以使家族免于祸患了。”,郤克进见,晋景公说:“这是你的功劳啊!”回答说:“这是君主的教导,他们几位的功劳啊,臣下有什么功劳!”范文子进见,晋景公象对郤克一样地慰劳他。范文子回答说:“这只是接受庚的命令,服从克的节制而己,臣燮有什么功劳!”栾书进见,晋景公也如同慰劳郤克、范文子一样慰劳他,栾书回答说:“这是燮的指示,兵士服从指挥,臣书有什么功劳呢!”
【集评】 清·冯李骅《左绣》:“此篇上半以救鲁、卫而战,下半以听鲁、卫而盟,皆以晋为主。而上半处处写齐君意气之不弱,下半句句见齐臣词气之不挠,读之使人神注,觉死灰中有生气。此全篇章法一线之妙也。”
清·魏禧《左传经世钞》:“张侯数语能令创者复起,得兵家作气之法。”又:“此战全以勇锐胜,别无兵法着数,邲之战楚亦如是。”
【总案】 春秋时代是兼并攻伐极为频繁的动乱时代,《左传》对这方面的记述颇多,而且大都记述得首尾完整、具体生动、有声有色。齐晋鞌之战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全文五段文字。文章一开始就写齐师侵鲁、齐卫新筑之役,交代了这场大战的导火线。第二段写鲁卫求救于晋,晋帅郤克率师救鲁、卫,拉开了齐晋鞌之战的序幕。这两段文字都写得很简明,目的只在于交代战争的起因,所以文中并没有直接写齐鲁、齐卫之战,而只是交代出鲁、卫败绩的结果,为引出齐晋之战做准备,第三段是记述的中心,正面描写齐晋之战的战争场面。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展示了战斗的紧张、激烈,写得有声有色、气氛浓烈,生动逼真;一方面写齐师之骄,一方面写晋师之勇,两相对比,最后写出韩厥俘逢丑父、齐侯逃归,整个战争以齐师败绩告终。第四段写齐师告和,第五段写晋师凯旋,结束全文。整个战争就用这五段文字,从战争的起因,到战争的结束,对战争的全过程作了层次分明、细致生动的描绘,给人以完整的印象,堪称一篇优秀的记事散文。
卫侯使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将侵齐⑨,与齐师遇。石子欲还,孙子曰:“不可。以师伐人,遇其师而还,将谓君何?若知不能,则如无出。今既遇矣,不如战也。”夏有⑩。
石成子曰:“师败矣,子不少须(11),众惧尽。子丧师徒,何以复命?”皆不对。又曰:“子,国卿也。陨子,辱矣。子以众退。我此乃止。(12)”且告车来甚众。齐师乃止,次于鞫居(13)。
新筑人仲叔于奚救孙桓子(14),桓子是以免。既,卫人赏之以邑,辞。请曲县、繁缨以朝(15),许之。仲尼闻之曰(16):“惜也,不如多与之邑。唯器与名(17),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
孙桓子还于新筑,不入,遂如晋乞师(18)。臧宣叔亦如晋乞师。皆主郤献子(19)。晋侯许之七百乘。郤子曰:“此城濮之赋也(20)。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八百乘,许之。郤克将中军,士燮佐上军(21),栾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22)。季文子帅师会之(23)。及卫地,韩献子将斩人,郤献子驰,将救之,至则既斩之矣。郤子使速以徇(24),告其仆曰:“吾以分谤也(25)。”
师从齐师于莘(26)。六月壬申(27),师至于靡笄之下(28)。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29),诘朝请见(30)。”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31)。’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32)。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33)。”齐侯曰:“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齐高固入晋师(34),桀石以投人(35),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36),曰:“欲勇者贾余馀勇也(37)!”
癸酉(38),师陈于窜(39)。邴夏御齐侯(40),逢丑父为右(41)。晋解张御郤克(42),郑丘缓为右(43)。齐侯曰:“余故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44)。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45),未绝鼓音,曰:“余病矣(46)!”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47),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姑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48),可以集事(49),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50),固即死也(51)。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抱而鼓(52), 马逸不能止(53),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54)
韩厥梦子舆谓己曰(55):“且辟左右(56)。”故中御而从齐侯(57)。邴夏日:“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58);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59),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韩厥俯定其右(60)。逢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泉,骖挂于木而止(61)。丑父寝于轏中(62),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63),故不能推车而及(64)。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65),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也。’下臣不幸,属当戎行(66),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67),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66)。”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郑周父御佐车(69),宛茷为右(70),载齐侯以免。韩厥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砰,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齐侯免,求丑父,三入三出,每出,齐师以帅退(71)。入于狄卒,狄卒皆抽戈楯冒之(12);以入于卫师,卫师免之,遂自徐关入(73)。齐侯见保者(74),曰:“勉之,齐师败矣。”辟女子(75),女子曰:“君免乎?”曰:“免矣。”曰:“锐司徒免乎(76)?”曰:“免矣。”曰:“苟君与吾父免矣,可若何!”乃奔。齐侯以为有礼,既而问之,辟司徒之妻也(77)。予之石窌(78)。
【注释】 ①齐侯:即齐顷公,名无野,鲁宣公十一年(公元前598年)即位,在位十七年。我:指鲁国。北鄙:北部边境。 ②龙:鲁邑名,今山东泰安县东南龙乡。 ③门焉:攻打城门。 ④而:同“尔”,你们。 ⑤无入而封:不进入你们的境内。 ⑥膊:暴露。 ⑦陵城:登城。 ⑧巢丘:鲁邑名,其地在今山东泰安县附近。 ⑨孙良夫:卫大夫,即孙桓子。石稷、宁相、向禽:皆卫臣。 ⑩夏有:以下残缺,所缺当为新筑之役的记事。 (11)少须:少待。 (12)我此乃止:即我乃止此。 (13)鞫居:卫地名。 (14)仲叔于奚:卫人。 (15)朝:朝见。 (16)仲尼:孔子,字仲尼。 (17)器:指车马服饰之类的器物。名:爵位名号。 (18)乞师:求救兵。 (19)邵献子:即郤克。 (20)赋:兵额。 (21)士燮:即范文子,晋卿。 (22)道:同“导”。 (23)季文子:鲁公族,名行父。 (24)徇:示众。 (25)分谤:分担谤言。 (26)莘:卫地名,在今山东莘县境内。 (27)壬申:十一日。 (28)靡笄(ji音肌):山名,在今济南附近。 (29)腆:厚、多。赋:兵士。 (30)诘朝:明日早晨。 (31)释憾:泄恨。 (32)舆师:众多的军队。 (33)无所辱命:不劳君命。 (34)高固:齐大夫,又称高宣子。 (35)桀:同“揭”,举。(36)本:树干。徇:遍。 (37)贾:买。 (38)癸酉:六月十七日。 (39)鞌:齐地名,在今山东历城附近。 (40)邴(bing音丙)夏:齐大夫。(41)逢(feng音蓬)丑父:齐大夫。 (42)解张:晋臣,又称张侯。 (43)郑丘缓:晋臣。 (44)介马:给马披上甲。 (45)屦:鞋。 (46)病:负伤。 (47)殷(yan音烟):深红色。 (48)殿:镇守。 (49)集事:成事。 (50)擐(huan音换):穿。 (51)即:就,走向。 (52)援:引。枹(fu音扶):鼓槌。 (53)逸:狂奔。 (54)华不注:山名,在今济南东北。(55)子舆:韩厥的父亲。 (56)辟:同“避”。 (57)中御:指韩厥代替御者,立在车的中间驾车。韩厥非主将,本应居左,因梦而移位。从:追赶。 (58)越:坠。 (59)綦毋张:晋大夫,姓綦毋,名张。 (60)俯:低下身子。定:放稳。其右:指原来在右边被射倒的人。 (61)挂:绊住。(62)轏(zhan音栈):棚车。 (63)匿:隐蹒。此四句是追述前一天夜里的事。 (64)及:被赶上。 (65)奉:捧。进:献。以上三句是写韩厥对齐侯修君臣之礼。 (66)属:恰巧。戎:兵车。行:道路。 (67)忝(tian音舔):辱。两君:指齐、晋双方的国君。 (68)摄官:居官,任职。承:承担。 (69)郑周父:齐臣。佐车:副车。 (70)宛茷(fei音费):齐臣。(71)齐:整顿。帅退:督促,鼓励散乱欲退的士卒重新振作起来。 (72)抽:拿。檐:大盾牌。冒:遮蔽。狄人惧齐,故对齐侯不但不敢加害,反而要保护他。 (73)徐关:地名,在今山东临淄西。 (74)保者:保守城邑的人。 (75)辟:同“避”,此指令女子避开齐侯所行之路。 (76)锐司徒:主管军械的官。 (77)辟司徒:辟,同“壁”,主管军中营垒的官。(78)石窌(liu音溜):齐地名,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
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①,击马陉②。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③,“不可,则听客之所为④。”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萧同叔子为质⑤,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⑥”对曰:“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何?且是以不孝令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⑦。’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⑧,故《诗》曰: ‘我疆我理,南东其亩⑨。’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己,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阔⑩。四王之王也(11),树德而济同欲焉(12)。五伯之霸也(13),勤而抚之,以役王命(14)。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15)。《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道(16)。’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不然,寡君之命使臣,则有辞矣,曰: ‘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以犒从者(17)。畏君之震,师徒桡败(18)。吾子惠徼齐国之福,不泯其社稷(19),使继旧好,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爱(20)。子又不许。请收合余烬(21),背城借一。敝邑之幸(22),亦云从也;况其不幸,敢不唯命是听。’”鲁、卫谏曰:“齐疾我矣(23)!其死亡者,皆亲暱也。子若不许,仇我必甚(24)。唯子则又何求?子得其国宝,我亦得地,而纾于难(25),其荣多矣!齐、晋亦唯天所授,岂必晋(26)?”晋人许之,对曰:“群臣帅赋舆以为鲁、卫请(27),若苟有以藉口而复于寡君(28),君之惠也。敢不唯命是听。”
禽郑自师逆公(29)。
秋七月,晋师齐国佐盟于爰娄(30),使齐人归我汶阳之田(31)。公会晋师于上鄍(32),赐三帅先路三命之服(33),司马、司空、舆帅、候正、亚旅皆受一命之服(34)。
……
晋师归,范文子后入。武子曰(35):“无为吾望尔也乎?”对曰:“师有功,国人喜以逆之,先入,必属耳目焉(36),是代帅受名也,故不敢。”武子曰:“吾知免矣(37)。”,郤伯见(38),公曰:“子之力也夫!”对曰:“君之训也,二三子之力也,臣何力之有焉!”范叔见,劳之如郤伯,对曰:“庚所命也(39),克之制也,燮何力之有焉!”栾伯见(40),公亦如之,对曰:“燮之诏也(41),士用命也,书何力之有 焉!”
【注释】 ①丘舆:齐邑名,在今山东益都县内。 ②马陉:齐邑名,在今山东益都县西南。 ③宾媚人:齐大夫,又称国佐。纪甗(yan音衍):古器名。纪:古国名,为齐所灭。甗甑:礼器。齐灭纪后得此物。 ④客:指晋国。⑤萧同叔子:齐顷公的母亲。萧:国名。同叔:萧国国君的字。 ⑥封内:国内。尽东其亩:田地垄埂全部是东西向,便于日后晋军进攻齐国。 ⑦“孝子”两句:语出《诗经·大雅·既醉》。匮:乏,尽。锡:赐。 ⑧物土之宜:物色土地之所宜,就是说要根据土地的情况,来分布它所适宜种植的作物。 ⑨“我疆”两句:语出《诗经·小雅·信南山》。疆:定疆界;理:治整土地。 ⑩阙:过失。 (11)四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 (12)济:完成,满足。 (13)五伯:指春秋时的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伯:同“霸”。 (14)役:从事,服役。 (15)无疆:无止境。 (16)“布政优优”两句:语出《诗经·商颂·长发》。布:今本《诗经》作敷;遒(quu音求):聚集。 (17)犒:犒劳,此处是外交辞令,意为与晋人作战。 (18) 挠败:挫败。 (19)泯:灭。 (20)爱:吝惜。 (21)余烬:余火,指残余部队。 (22)幸:幸而战胜。 (23)疾:怨恨。 (24)雠:仇。 (25)纾:解除。 (26)岂必晋:难道一定要晋取胜。 (27)赋舆:兵车。请:请求。 (28)复:回报。 (29)禽郑:鲁大臣。公:指鲁成公。 (30)爰娄:地名,在今山东溜川县内。 (31)汶阳之田:齐侵夺去的鲁地。汶阳:鲁地名,在今山东宁阳县北。 (32)上鄍(ming音冥):地名,在今山东阳谷县境。 (33)三帅:指郤克、士燮、栾书。先路:卿乘的车。三命:卿的品级。 (34)司马:主管甲兵的官员。司空:主管营垒二事的官员。舆帅:主管兵车的官员。候正:主管巡哨的长官。亚旅:下大夫。一命之服:大夫的礼服。 (35)武子:士会,士燮之父。 (36)属耳目:招人耳目,犹言“惹人注意”。 (37)免:免祸。 (38)郤伯:即郤克。 (39)庚:荀庚。荀庚本是晋军上军统帅,此次战役荀庚没有参加,其统帅之职由士燮代理。(40)栾伯:即栾书。 (41)诏:指示。
【今译】 二年春天,齐侯侵犯我国北部边境,包围了龙城。齐顷公的宠臣卢蒲就魁攻打城门,龙城的人把他俘虏囚禁起来。齐侯说:“不要杀!我和你们盟约,不进入你们的境内。”龙城的人不听,把卢蒲就魁杀死暴尸城上。齐侯亲自击鼓,士兵爬登城墙。三天,攻取了龙城,于是向南进犯,直达巢丘。
卫侯派遣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率军攻打齐国,和齐军相遇。石稷想要回兵,孙良夫说:“不行。用军队攻伐别人,遇上他的军队就回去,打算对国君说什么呢?如果知道不能作战,那就应该不出兵。现在已经遇上了敌人,不如一战。”夏天,有……
石稷说:“军队战败了。您如果不稍稍再坚持一下,恐怕要全军覆灭。您丧失了军队,用什么回报君王的命令?”大家都不回答。又说:“您,是国家的卿相,损失了您,就是耻辱。您带领大家退回,我停军在这里。”并且传告军中,救援的兵车已经大批到来。齐国的军队也停止下来,驻扎在鞫居。
新筑的邑大夫仲叔于奚救了孙良夫,良夫因此得免于难。事过之后,卫国人把城邑赏给仲叔于奚,仲叔于奚辞谢不受。请求得到诸侯用的悬挂的乐器、诸侯所用的繁缨马饰,以朝见君王。卫侯答应了他的请求。孔子听说这件事,说:“可惜啊,不如多多赏赐给他城邑。只有器物和名号,不能够随便借给别人,这是由国君所掌握的。名号用来代表人的威信,威信用来保护器物,器物用来显示礼仪,礼仪用来施行道义,道义用来产生利益,利益用来治理百姓;这是政权的大节啊。如果把名、器借给别人,就是把政权给了别人啊。政权失去了,那么国家也就跟着灭亡,这是不能够阻止的。”
孙良夫回到新筑,不进入城中,就到晋国去求救兵,臧宣叔也到晋国去求救兵。都去找郤克,晋侯答应他七百辆战车。郤克说:“这是城濮之战的战车数。当时有先君的圣明和先大夫的敏捷,所以得胜。我郤克与先大夫相比,还不足以做他们的仆人。”请求派发八百辆战车,晋侯答应了他。郤克统帅中军,士燮辅佐统帅上军,栾书统帅下军,韩厥任司马,以救援鲁国、卫国。臧宣叔迎接晋军,同时做晋军的向导。季文子率领部队与他们会和。到达卫国境内,韩厥将要杀人,郤克驾车疾驰赶去,准备救下那个人,等到赶到那里,已经杀了。郤克派人告诉韩厥赶快把尸首在军中示众,并告诉他的仆人说:“我是用这样的办法来分担指责。”
晋军在莘地追赶齐军。六月十六日,军队到达靡笄山下。齐侯派使者请战,说:“您带领国君的军队来到敝邑,敝国的士兵人数不多,请明日早晨同你们相见。”郤克回答说:“晋国和鲁国、卫国是兄弟国家,他们来告诉说: ‘大国不分早晚来到我国的土地上发泄怨恨。’寡君不忍心,特派臣下们前来向大国请求,并要我们不要把军队长期留在贵国。我们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您无须吩咐。”齐侯说:“大夫的允许,正是寡人的愿望;如果不允许,也要相见的。”齐国的高固进入晋军,举起石头投向晋军,把晋军抓住,然后乘上晋人的战车,把一棵桑树系在车后,在齐营中巡行示威,说:“需要勇气的可以买我富余的勇气。”
十七日,两国的军队在鞌地摆开了阵势。邴夏给齐顷公驾车,逢丑父做车右。晋军的解张给郤克驾车,郑丘缓做车右。齐顷公说:“我不妨消灭了晋军再吃早饭。”不给马披上甲,就驰向晋军。郤克被箭射伤,血流到鞋上,但击鼓不息,说:“我受伤了。”解张说:“自从交战开始,箭就射穿我的手和肘,我把箭折断继续来驾车,左边的车轮都染成了深红色,怎敢说自己受伤?您忍耐一些吧!”郑丘缓说:“自从交战开始,如果碰到艰险的路,我一定下车推车,您难道不知道吗?然而您真的受伤了。”解张说:“军队的耳目,就在于我们的旗子和鼓声,前进后退都听从它的指挥。这辆战车有一人镇守,就可以使战事成功。怎么能够因为我们受伤而毁坏了君王的大事呢?身穿铠甲,手执武器,本来就是去死的。受伤还没有到死的程度,您还是努力吧!”左手并过缰绳,右手拿起鼓槌击鼓,马狂奔起来,不能止住,晋军跟着冲上去。齐军大败。晋军追赶齐军,围绕华不注山三圈。
韩厥夜里梦见他父亲子舆对自己说:“明早要避开左右两侧。”所以他代替御者站在中间驾车追赶齐侯。邴夏说:“射他的驾车人,那是君子。”顷公说:“认为他是君子而射他,不合乎礼。”射车左,那人掉下车去;射车右,那人倒毙在车中,綦毋张丢掉了战车,跟上韩厥,说:“请允许我搭乘你的车子。”上车,站在左边或右边,韩厥都用肘碰他,让他站在身后。韩厥俯下身去把车右的尸体放稳。逢丑父和齐顷公乘机倒换了位置。快到华泉的时候,车的边马被树绊住而停了下来。头天夜里,逢丑父睡在棚车中,有一条蛇从他身下爬出来,他用手臂打蛇,被蛇咬伤,但隐瞒了下来,所以不能下车推车而被韩厥追上。韩厥拿着绊马索站在马前,跪下叩头,捧着酒杯加上玉环进献齐侯说:“寡君派我们臣下替鲁国、卫国向您请求,说:‘不要让军队进入您的国土。’臣下不幸,恰巧遇上您的战车,没有地方逃避隐藏,而且也怕奔走逃避有辱两国君主,臣下勉强充当一名兵士,斗胆向您禀告我的无能,只是人材缺乏,我只好滥竽充数来任这个职务。”逢丑父让齐顷公下车,到华泉去取水。郑周父驾副车,宛茷做车右,拉上齐侯逃走而免于被俘。韩厥献上逢丑父,郤克将要杀他。逢丑父喊叫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能代替他的国君承受患难的人,有一个在这里,还要被杀死吗?”郤克说:“人不怕用死来使他的国君免于患难,我杀掉他不吉利,赦免他,以此勉励侍奉君主的人。”于是就赦免了逢丑父。齐侯逃走以后,为寻找逢丑父,在晋军中三进三出,每次冲出来的时候,都整顿队伍鼓励士兵振作起来。进入晋军的狄人军队时,狄人的兵士都抽出兵器和盾牌遮蔽保护他;进入卫国的军队中,卫国的军队也不攻击他,于是就从徐关进入齐国临淄。齐侯看见守军,说:“努力吧,齐军战败了。”驰赶一个女子回避,女子说:“国君免于祸难了吗?”说:“免了。”又说:“锐司徒免于祸难了吗?”说:“免了。”说:“如果国君和我的父亲免于祸难了,还要怎么样!”于是就跑开了。齐顷公认为她知礼,后来查询她,知道是辟司徒的妻子,就赐与她石窌作为封地。
晋军追赶齐军,从丘舆攻入齐国,攻打马陉。齐侯派宾媚子用纪甗、玉磐和土地贿赂晋国以求和,说:“如果不答应,就听凭晋国怎么办吧。”宾媚人赠送财物,晋人不答应,说:“一定要萧同叔子作为人质,而且齐国境内的田亩全部改成东西向垅埂。”回答说:“萧同叔子不是别人,是寡君的母亲。如果从平等的地位来说,那么她也是晋国国君的母亲。您在诸侯中发布重大的命令,而说:‘一定要他的母亲作人质以取信’,您又是怎样对待周天子的命令的呢?而且这样做是用不孝来号令诸侯。《诗》说:‘孝子的孝心无竭尽,永远赐给你的同类。,如果用不孝号令诸侯,那恐怕不是道德的准则吧?先王定疆界治天下,考虑土地的性质来布置耕种它所适宜的作物以取其利,所以《诗》说:‘划分田地治理田地,南向东向开田亩。’现在您让诸侯定疆界、治理田地,而且要全部是东西垅向,只考虑您的战车通行的便利,而不顾土地是否适宜,那恐怕不是先王的命令吧?违反先王就是不合道义,有什么资格做盟主?晋国其实也是有过错的!四王行王政,树立德行而满足诸侯的共同要求;五霸成就霸业,勤劳而安抚诸侯,来为天子的命令服役。现在您要求会合诸侯,来满足没有止境的欲望,《诗》说:‘施行政令很宽和,百种福禄集聚来。’您的政令实在不宽和,丢弃了各种福禄,这对诸侯有什么害处呢!您如果不答应,寡君命令我使臣,就有话可说了,说:‘您带领国君的军队来到敝邑,敝邑用不多的财富来慰劳您的随从;害怕贵国国君的威严,军队战败。您惠临而求齐国的福佑,不灭亡我们的国家,让我们继续过去的友好,只是那先君的破旧器物、土地是不敢爱惜的,您又不肯答应。我们请求收集余部,背靠我们的城墙决一死战。我们有幸取胜,也会顺从贵国的,何况不幸再战败,怎敢不听从贵国的命令。’”,鲁国、卫国劝谏说:“齐国怨恨我们了。他们死去和逃亡的人,都是齐侯的宗族亲戚。您如果不答应,必然更加仇恨我们。您又有什么可追求的?您得到他的国宝,我们也得到土地,而祸难又解除了,这荣耀也就很多了。齐国、晋国都是上天所授与的,难道一定要晋国取胜?”晋人答应了齐国的求和,回答说:“臣下们率领兵车,来为鲁国、卫国请求,如果能使我们有理由回复晋君,那就是君王的恩惠了。怎敢不唯命是听。”
禽郑从军中去迎接鲁成公。
秋天七月,晋军和齐国的爰娄订立盟约,让齐国把汶阳的土田归还给我国。鲁成公在上鄍会见晋国军队,赐给晋军的三位统帅先路和三命服饰,司马、司空、舆帅、候正、亚旅都接受了一命的服饰。
……
晋国的军队回国,范文子最后进入国都。武子说:“你不因为我盼望你而早些回来吗?”回答说:“军队有了战功,国人高兴而迎接他们,先入城,必然惹人注意,这是代替统帅接受荣誉,所以不敢先进城。”武子说:“我知道你这样谦逊可以使家族免于祸患了。”,郤克进见,晋景公说:“这是你的功劳啊!”回答说:“这是君主的教导,他们几位的功劳啊,臣下有什么功劳!”范文子进见,晋景公象对郤克一样地慰劳他。范文子回答说:“这只是接受庚的命令,服从克的节制而己,臣燮有什么功劳!”栾书进见,晋景公也如同慰劳郤克、范文子一样慰劳他,栾书回答说:“这是燮的指示,兵士服从指挥,臣书有什么功劳呢!”
【集评】 清·冯李骅《左绣》:“此篇上半以救鲁、卫而战,下半以听鲁、卫而盟,皆以晋为主。而上半处处写齐君意气之不弱,下半句句见齐臣词气之不挠,读之使人神注,觉死灰中有生气。此全篇章法一线之妙也。”
清·魏禧《左传经世钞》:“张侯数语能令创者复起,得兵家作气之法。”又:“此战全以勇锐胜,别无兵法着数,邲之战楚亦如是。”
【总案】 春秋时代是兼并攻伐极为频繁的动乱时代,《左传》对这方面的记述颇多,而且大都记述得首尾完整、具体生动、有声有色。齐晋鞌之战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全文五段文字。文章一开始就写齐师侵鲁、齐卫新筑之役,交代了这场大战的导火线。第二段写鲁卫求救于晋,晋帅郤克率师救鲁、卫,拉开了齐晋鞌之战的序幕。这两段文字都写得很简明,目的只在于交代战争的起因,所以文中并没有直接写齐鲁、齐卫之战,而只是交代出鲁、卫败绩的结果,为引出齐晋之战做准备,第三段是记述的中心,正面描写齐晋之战的战争场面。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展示了战斗的紧张、激烈,写得有声有色、气氛浓烈,生动逼真;一方面写齐师之骄,一方面写晋师之勇,两相对比,最后写出韩厥俘逢丑父、齐侯逃归,整个战争以齐师败绩告终。第四段写齐师告和,第五段写晋师凯旋,结束全文。整个战争就用这五段文字,从战争的起因,到战争的结束,对战争的全过程作了层次分明、细致生动的描绘,给人以完整的印象,堪称一篇优秀的记事散文。
今日更新
-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五年)
[2019-05-18]
-
齐桓公伐楚(僖公四年)
[2019-05-18]
-
曹刿论战(庄公十年)
[2019-05-18]
-
季梁谏追楚师(桓公六年)
[2019-05-18]
-
臧哀伯谏纳郜鼎(桓公二年)
[2019-05-1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