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九

2019-07-11 可可诗词网-古代民歌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罗裳迮红袖,玉钗明月珰。冶游步春露,艳觅同心郎。


        我国是丝绸古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就有丝的象形字,这说明远在殷商时代先民们就已经有种桑、养蚕、纺丝的农业手工业活动。《诗经·氓》云:“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则表明在周代丝的民间交易多么普遍。到了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缫丝工艺和以丝制衣的技巧就更为发达繁荣。无疑,那时以蚕丝织成的有美丽图案的罗,是女性最喜爱的衣料。“罗裳迮 (ze) 红袖”展示了江南女子春天服装之美:上衣是鲜艳的红色,袖是窄的、紧口的,裙子(裳)也是红色,而衣裙都是质地柔软轻爽的罗所缝制。美丽的姑娘穿上这样的衣裙,娇美迷人,神采飞扬。诗不仅描绘了女子的服装,而且刻画了她的头饰:“玉钗明月珰。”美玉磨成的钗插在秀发上,美玉琢就的月形耳珠(珰)挂在耳边。一位古代美人儿的形象浮现在我们眼前了。戴耳珠、插金钗是古代女子美貌巧饰的一种象征,比如古诗《孔雀东南飞》中那位刘兰芝,就是 “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珰”。魏晋文人的诗赋中也常常写到女子头上的钗(参见《艺文类聚》卷七十),以至到了清代曹雪芹给《红楼梦》中那位冷美人起的名字竟是“宝钗”,足见钗在古人的审美视野里有相当的位置。
        诗中这位装束打扮得如此标致的女子要去做什么呢?“冶游步春露,艳觅同心郎。”原来她要在踏青郊游中寻觅心上人。她精心地穿着和修饰,光艳照人,都是为着这个目标啊!在杨柳依依、春花初绽的季节,少男少女约会于原野或水边,相互赠送定情之物,这是上古时代中原地区的习俗。如《诗经·郑风·溱洧》所描绘的景象,散发着浓浓的恋爱自由的气息。而《罗裳迮红袖》这首吴歌也写得如此奔放,露珠还在枝叶上滚动,朝霞刚刚驱散晨雾,这位女子就来到园林里寻觅她的意中人了。“艳觅”中的“艳”字用得极妙,风流洒脱美丽动人,毫无羞涩扭捏之态,跃然纸上的是个有点野性的真女子形象。这也许可以说明公元五六世纪的江南地区,男女之间的爱尚有更多一点的自由,才以如此真切率直的心声与古老的郑风相呼应吧。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