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文天祥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南宋朝廷的覆亡,可谓一段极其惨痛的历史,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为了保持自己的苟安享乐的生活,不惜对金国称臣纳贡割地,步步退让,以至最后把大好河山俯首贴耳地送给了元人。而民族英雄文天祥则竭力要挽回这覆亡的命运,他百折不挠,寸土血战,直到战败被俘,依然誓死不屈,与敌人继续斗争。他的诗词就是自己战斗生活的写照,因而在他的诗词中,充满了极其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
南宋帝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日,文天祥率兵在奎山与元军作战,最后兵败被俘。次年六月,在押送燕京时,途经金陵。作为元朝特别控制的要犯,文天祥被监押在驿馆中。与他同押的还有好友邓剡。在崖山行朝覆灭时,邓剡跳海自杀,被元军从海里钩出将其同文天祥囚禁一起。从广州至金陵,患难数月。邓剡因病留在金陵天庆观,得免北行。二人即将分手离别。文天祥百感交集,千言万语,和成这首《酹江月》。
开首“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作者以宏大的气魄,怀古思今。此地金陵,乃三国时东吴的国都。建安十三年,曹军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南下犯吴,而当时的东吴人少力微,面临垒卵之危。但由于孙刘联军,合力抗曹,赤壁一战巧借东风,火烧曹军战船,把曹军打了个落花流水。一仗定乾坤,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之局势。今天南宋抗元,也有类似建安十三年时东吴的危急局面,然而却没有能取得孙刘那样的胜利。因而文天祥面对着长江这宽阔的奔流,以及与水为一色的长天,连声感叹。恨东风,为什么不能象当年助孙刘那样佑助我们抗元的南宋英雄呢?此处的“惜”为助之义。“英物”即可理解为文天祥自己,亦可理解为大宋所有的抗元英雄们。
怀古之余,作者笔锋直下,写出兵败后的惨状。“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好凄凉的一幅景象。“蜀鸟”即杜鹃鸟。周末蜀国一个君主名叫杜宇。传说他因哀伤亡国之痛,死后化为杜鹃鸟,悲啼泣血不止。“吴花”,金陵乃吴国首都,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中有“吴宫花草埋幽径”的诗句。蜀鸟、吴花,都象征了亡国后的悲哀。悲啼的蜀鸟、凄惨的花姿,在残阳的照射之下,真乃雪上加霜,加上元军已将金陵焚烧得到处是断壁残垣,简直成了一座荒城,“忍见”,为哪里忍心见到之意。
如果说三四句是抒发亡国之痛的话,那么这五六七句则是更进一步地抒发。“铜雀春情”,杜牧在《赤壁》的诗中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二乔”即大乔和小乔。皆为东吴有名的贵夫人;元破南宋之后,将宋廷的许多嫔妃押往北方。这里作者是以“铜雀”来喻那些被掳去的嫔妃。“金人秋泪”出自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序》:“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文天祥用这个魏明帝劫运金铜仙人,仙人垂泪的典故来表述南宋珠宝文物的被劫。亡国之恨,谁来雪?
这上片的最后两句是词人痛恨亡国之余的自责。“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晋书·张华传》载:牛斗之间常有紫气,张华与雷焕同观,焕曰:“宝剑之气,上彻于天耳。”后在丰城一带发掘到一双宝剑。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也正是赞美豫章郡的宝物和人才。文天祥是庐陵人,属古豫章郡。生在剑气冲斗牛之地。却完成不了抗元救国之大业,辜负了朝廷与民众之期望。因此说是:“斗牛空认奇杰。”
下片“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文天祥此次崖山被俘已是第二次了。头次是在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营时被俘的,但在镇江得以逃脱。但此次文天祥明白,再想逃掉是不可能的了。因此用了“那信”二字,也就是不信还能象上次那样“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了。看来,文天祥已然作好必死的准备了。
“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鸥盟”谓与鸥鸟订盟同住在水云乡里,引伸为隐退。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词:“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而此时文天祥被俘自然无所谓隐退,但有退出战场之意。虽然自己不能亲自去战场杀敌了,但还可以看着时局如何变化。表现了作者有一息尚存,也在为国分忧的品德。
下句“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中“睨柱吞嬴”出自“完璧归赵”的典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赵国惠文王得到楚国的和氏壁,秦昭王愿割十五座城来换。当时秦强而赵弱,赵王无奈,派蔺相如送璧给秦。秦王得璧之后无意给城。相如哄秦王说璧上有斑点,从秦王手中拿回璧,怒发冲冠,眼睛斜视着殿柱,对秦王说:你不给城,我也不给璧,你要恃强,我便把璧和我的头在柱上撞碎。秦王无可奈何,蔺相如将璧完整地送回了赵国。“嬴”,即秦王嬴政。“回旗走懿”,《三国志·诸葛亮传》注说:诸葛亮死前预知司马懿会来追袭,便教姜维作好布置;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果然来追,姜维按遗言布置打了胜仗,吓跑了司马懿。文天祥怀念二位古人、佩服他们在绝对劣势情况下的大智大勇,故曰“千古冲冠发。”虽然不能象他们那样劣中取胜,但可以象他们那样殊死斗争,乃至牺牲生命。
最后结尾“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表达了与好友分别时的复杂心境。自己要继续北上,而邓剡则留在金陵。这两句表面之意为再也没有人与你消磨不眠之夜,如果有什么陪伴你的话,只有秦淮河上空的孤月了。其潜台词是:你一人留在南京,即使孤独,也应谈保持象月光一般的节操。
纵展全词,上片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去的河山,抒发了痛恨之情;下片则重在表现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
-
屈原·东君
[2019-05-14]
-
李商隐·乐游原
[2019-05-14]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019-05-14]
-
翁卷·乡村四月
[2019-05-14]
-
寇准·书河上亭壁四首
[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