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戏答元珍

2023-04-08 可可诗词网-古代诗歌精选 https://www.kekeshici.com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欧阳修这首诗作于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春,上年五月,作者为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以及对守旧派的斗争,写信痛斥谏官高若讷,因而被降职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市)县令。这首《戏答元珍》就是在夷陵贬所写给友人——峡州判官丁宝臣的一首酬答诗。此诗是作者的一首得意之作。诗虽题为“戏答”,但诗意严肃,深沉地表达了诗人迁谪远乡的落寞心情及其自我宽解之意。

诗的前半首写山城早春风光。开头两句,写山城峡州的僻远严寒。第一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用“天涯”形容峡州之僻远;用一“疑”字表达诗人怀疑春风不会吹到这遥远的峡州来。这是从感觉上写山城的严寒。第二句用“未见花”,从视觉上具体写时至二月,节令已是早春但还很严寒的冷落景象。这两句从字面看,是写僻远山城尽管已是早春二月,仍然冬不去、春不来、花不开,而从句意看,又潜在地蕴含着诗人贬谪到这似乎没有春天的山城后的冷寞心情。对这首联,作者曾作过自我批评说:“‘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若无下句,则上句何堪;既见下句,则上句颇工”(《笔说·峡州诗说》)。可见,作者对此联是颇为得意的。三、四两句承上,写山城早春的奇异景物。虽然是“二月山城未见花”,但是诗人却看到了被残雪压枝的桔树的生机,以及冻雷滚滚之中将要破土而出的笋芽。这两句形象地写出了桔、笋傲雪抗寒的强大生命力,也透露了春天悄悄来临的信息。这两句从严寒中写出了春意,从压抑和沉闷中写出了生气和活力。这可看作诗人虽身处逆境但不消沉不气馁的孤傲性格和抗争精神的形象写照。

诗的后半首既景抒情。五六两句直接写诗人自己的特定心情。前句写乡思,后句写对时序迁移的感触。诗人贬谪在这僻远的山城,加之长期抱病,因而在寒夜里听到归雁的叫声,心头不由泛起了思乡之情;面对新春美好的景物,不由感概万千。这里有对仕途坎坷的感叹,也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所以结尾两句,诗人虽然作今昔不同境遇的对比,却又自我宽慰。前句写他曾生活在洛阳,成为赏花的常客。这是指天圣八年(1030)至景祐元年(1034),他曾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诗人在洛阳任职期间,心情舒畅,曾写过盛赞洛阳牡丹的《洛阳牡丹记》和《洛阳牡丹图》等。后句写严寒中的荒僻野花,虽然晚开,但不必为之嗟叹。言外之意是说,“野花虽晚”,但终究会开放,僻远山城春天脚步虽迟,但终究会来临。此句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怀和坚定信念。虽在失意之中,但相信未来。我们由此也可隐约透视出诗人对朝廷重新任用的信念。结尾两句从景象上看,虽然是今非昔比,一盛一衰,但由于诗人有感于“物华”,从桔、笋的傲雪斗寒精神得到启示,因此,最后的“不须嗟”的自我安慰,可以让人看到希望之光。

总括起来看,此诗在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上很有特色。作者似乎只讲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如果撇开“知人论世”,而就诗论诗,恐怕读者很难揣摩出作者的本意。诗人很善于把自己的真实感情重重包裹起来,使人思而得之:他写山城的僻远和寒冷,显示了贬居的惆怅和心境的寂寞;他写山城的早春风物,多少表现了并未衰惫的精神状态;他写对故乡的怀念和时序迁移的感触,又从侧面表达了贬官后的无聊和苦闷;而以“野芳”自比,自我安慰,又暗含着对仕途的展望,增加了一点乐观成分。可见,欧阳修这首诗是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既委曲达情,又平和温厚。

全诗既景抒情,流畅婉转,体现了欧诗“流动潇洒”的风格。应当指出,欧阳修写了不少抒发个人情趣的诗作,在思想内容方面显得比较贫弱,但这首诗却在似乎平实的写景、抒情中,创造出了一种清新的意境,表达了积极的进取精神,既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又能给人以思想启迪,这在他的诗作中是难能可贵的。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